Day: September 12, 2021

園長的話 – 過度幫忙,愛之適足以害之

幼兒園開學至今已一個多月了,照理說小朋友各方面都應該就緒才對,但其實不然,到目前為止,仍有小孩早上來園還會哭,一哭就會影響到他人的情緒,老師得兩面兼顧才行;有的則會亂跑,不懂規矩;有的用餐非常慢,食物入口就含在嘴裡不會咀嚼;有的不會穿脫鞋子,有的是不會穿脫褲子… 孩子們的心好像靜不下來,像過動兒似的,話又多,有著用不完的體力,精力像個無底洞,不得不佩服他們。小孩們突發狀況很多,老師得隨時準備應戰,一天下來體力透支,精力耗竭,只能在午休時刻,稍事休息片刻。 這樣的場景,相信家長們應該可以體會和同理,特別是在疫情爆發停課三個月的那段日子,大小孩在家時間一長,家長也會受不了,很希望學校能快恢復上課,然而那種狀況的15倍,就是老師們每天要面對的。 回顧過去剛踏入幼教時的熱情,如今已不可同日而語了,當時一班雖然有四、五甚至六十個小孩,卻不覺得負擔,家長會站在老師的立場告訴老師,小孩若不乖。不聽話「做你修理」,不會動則得咎。隨著時間,小朋友、家長、老師三個角色起了很大的變化,且互相影響著~小孩愈來愈難教,家長愈來愈多問題,幼教師愈來愈難招聘。 現在的孩子,由於社會、成長環境和以前非常的不同,在少子化的影響下,有兄弟姊妹的孩子比例較少,或許大人的關心和寵愛特別集中,導致孩子心態上特別依賴,來到幼兒園前,生活習慣與自理能力沒有建立,不會自己吃飯、不會穿鞋、上廁所,幼幼班、小班少數孩子在生活上無法自理還情有可原,但中班、大班孩子出現這些狀況就令人有點擔心了。 幼兒園是孩子從家庭邁向社會的第一站,老師可以協助孩子與他人的互動、相處、融入團體,甚至發展社交技巧,但前提是孩子需要有獨立的意識和基本自理能力。家長的影響非常關鍵,孩子都是爸媽或阿公阿嬤心中的寶貝,在少子化時代,孩子更是萬千寵愛集於一身,有時候我們大人看著孩子做不好,常常忍不住出手幫忙,殊不知愛之適足以害之,這種幫忙成為習慣之後,反倒阻礙孩子的成長與獨立。 祝週休假日 愉快 平安 健康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正確認識突破性感染

就在長榮航空傳出兩名機師接重兩劑疫苗,仍卻枕感染新冠肺炎Delta變種病毒,成為國籍航空機組員首起突破性感染病例之際,新北市幼兒園也傳出群聚感染Delta變種病毒,並擴散到雙北市區,累計到昨天已有27例確診。 因染疫機師與幼兒園師生感染的Delta基因序列並不完全相同,疫情指揮中心初步研判兩者並無關連,幼兒園群聚感染源依舊不明,隨著幼兒園居住社區路具有民眾確診,社區裝修公司住在台北市的員工,也在昨天離奇傳出「隔空確診」,Delta是否會取代Alpha變種病毒,在我國引爆第二波流行疫情,成為國人關注焦點。 儘管鴻海暨永齡基金會、台積電和慈濟基金會聯合捐贈的BNT疫苗,上週起陸續運抵兩批,協助政府加快疫苗施打速度,擴大免疫接種覆蓋率,緩解民眾打不到疫苗的怨氣,確也因為國內外發生突破性感染的案例,導致部分民眾出現「疫苗猶豫」行為,認為打疫苗根本沒用,乾脆不要打。 但突破性感染並非新冠疫苗特有現象,大家每年接種的流感疫苗,幼年時接踵的水痘疫苗和B型肝炎疫苗,都會出現突破性感染。到目前也沒有任何疫苗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保護效果,流感疫苗突破性感染甚至是新冠疫苗的四點六五倍。 面對新冠疫情威脅,接踵疫苗雖無法百分之百避免感染,卻能降低感染後重症機率和亡率,絕對是「有打有保庇」,有疫苗就趕快打。(文/國語日報)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