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ne 2021

園長的話 – 好消息!仁和要加入準公共化幼兒園了!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新學年八月開始,仁和和政府簽訂合約,加入準公共幼兒園的行列了,相信這應該是嚴峻的疫情中,最值得家長歡喜、開心的事。 一旦成為準公共幼兒園,將不分大中小幼,家長每月繳交的費用不超過「3500元」。正確的收費金額會在系統裡呈現,政府會根據家戶所得與子女數來核定。 加入準公共行列的事一直放在心裡,二年前政策推動時就有考慮,但當時有許多的疑慮和考量。今年五月十一日,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帶領的團隊,到台南召開準公共申請作業說明會,當日驅車前往位於安南區的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認真的聽講。翻閱手冊第一頁,標題寫著「0-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政府將逐年增加投入經費,加碼幼托補助及育兒津貼,減輕家長負擔。 就是這句「減輕家長負擔」吸引了我。 在即將邁入48歲的仁和,能夠為孩子、為家長、為許許多多的校友做些甚麼呢?除了認真辦學外,若能讓家長實質感受體會,應該會更好。如今只要和政府合作,立刻就能減輕家長的負擔,何樂而不為呢?加入準公共,今年正是時候。 回園後,檢視申請所需的資料,決定在期限內-5月17日至6月15日送件。 就在準備申請的期間,國內疫情因確診人數急遽增加,5月19日政府宣布各級學校停課不停班,至今已三延了。 第一次-5/19-5/28;第二次-5/31-6/14;第三次-6/15-7/2;第四次-7/2-7/12。還會再延嗎?真的不知道! 隨著申請的通知函,確定了我們的身份,今日特將此大好消息告訴家長,新的學年大家的負擔減輕了,YA!YA!YA! 請大家告訴大家,樓頂招樓下,厝邊招隔壁,歡迎家中有二歲~五歲的小朋友即日起開始,來園登記,額滿截止。 祝 平安 健康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共同目標還須共同努力

雖然是停課期間,不過感覺還是很忙,除了固定的小朋友會來園外,本週增加三位,雖然不到十個小孩,但動用到的人手和正常上課一樣多。趁此停課期間,大夥兒一起整理幾間儲藏室,將過去陳年已久珍貴的手繪圖片,捨不得丟棄的物品出清,並重新收納、歸類,讓儲藏室更舒適、寬敞,校園的空氣更加清新。 老師說:整理比帶班還累。 沒錯,做了才知道別人的辛苦,才會體貼從事此工作的家事管理員。更應該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少一些抱怨、多一點感謝,讓社會更加和諧。 在疫情嚴峻的時刻,不僅疫苗採購的負面傳聞不斷,連施打的順序方式也出現了不少的口水戰。凡事都可以爭、可以吵,讓我不禁聯想到過去我的父親,當兄弟姐妹間為了爭個物品、爭個理吵架時,他總會說「書都讀到哪裡了?不會禮讓。」 在疫情嚴峻全國各級學校停課期間,衝擊到的行業不少,大家都有虧損,理應互相體貼、共體時艱才是。但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為了補助款的多寡,收退費的問題,出現了許多負面的訊息,為了少交多補,到處陳情。 社會是由多數人共同組成,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多重的,不同的立場,就會有不同的角色,都遇得到的。 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今年的端午節變得很特別,電視報導、1ine的訊息提醒民眾「端午不返鄉」端午連假,請好好待在家,不要外出,避免群聚;更有守護台南的行動呼籲「北部親友不要南下返家,保護自己、守護家人。」也許有些人會認為只是坐個交通工具回家,沒有去別的地方逗留,但同時也有可能我們帶著身上看不見的病毒,一起南移北漂。原本計畫返鄉的遊子,多數都願意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相關防疫措施,這也是身為台灣人民能夠為國家盡的一份努力,也因此台鐵、高鐵的退票率達七、八成。 大家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疫情能受到控制,確診、死亡人數下降,讓生活早日回到往常。 明天周六上午9:30,透過Google meet,進行大中班台語故事分享,歡迎有興趣的家長一起加入。 祝 端午節快樂 平安 健康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讓寂靜校園恢復生機

一九六二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出版寂靜的春天一書,揭示人類過度使用DDT在農業上,破壞大自然生態,結果蟲鳴鳥叫、生氣蓬勃的春天突然變得沉寂,對人類社會環境可說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六十年後的今天,台灣的校園因為新冠疫情嚴峻導致學校停課,在校園內聽不到學生朗朗的讀書聲,也聽不到在運動場上的歡樂聲,偶爾只能聽到傳來例行的鐘聲。學生不在校園,即使再多響亮或優雅的鐘聲,也英雄無用武之地。此次自破壞了學校正常運作,就像早期的DD破壞了大自然生態。 校園有學生,學校才有生命力,只有學生能夠回到學校,接受實體教學,才能彰顯學校教育的功能。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或居家學習,絕不是教育的常態,而是不得已的應變措施,平心而論,線上教學對師生或家長都是很大的考驗,也不一定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疫情有趨緩跡象,重啟校園恢復校園常態將成為可能。學生停課一個多月,緊接而來是兩個月的暑假,期盼疫情早日平息下來,讓學生在暑假期間有機會回到學校感受校園的氣息,一則可稍加彌補線上教學之不足,二則亦可使校園恢復生機,找回校園原有的生命力。 文/國語日報社論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疫情下的衝擊

  原本已準備好端午過後恢復上課,又被打亂了! 居高不下的確診數字和死亡人數,使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再度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自六月十四日至二十八日,全國餐飲業一律外帶;更因學生確診人數累積達四百三十人,教育部長下令全國各級學校及兒童課照中心、補習班,停課到七月二日休業式,直接銜接暑假。在疫情未見趨緩的情況下,要求學校停辦、延辦暑期各項社團活動,或改為線上辦理。  疫情打亂了原本的生活作息,學生由原來學校的團體生活,變成獨自在家,透過電腦電視等3C產品,採線上學習的方式;許多公司開始採分流上班,或是讓員工遠距辦公,在家工作。 過去忙碌的生活,大家都停了下來;小孩則學校、安親班、補習班哪兒都去不成,大人、小孩都回到家裡,親子、夫妻相處時間變多了,過去沒能好好陪伴小孩,沒時間準備三餐的職業婦女,工作忙碌沒能在家吃晚餐的先生,大家都沒藉口,因著疫情改變了,彼此間有更多相處的時間,讓家人間的關係更親密,倒也是一種收穫。  疫情不僅奪走許多人的生命,更嚴重衝擊各行各業!學校因疫情停課,對私立幼兒園而言,衝擊很大,小孩沒來上課,無法收費,然政府規定,停課不停班,即使沒有小孩到園,員工還是要上班,照常領薪水。這個規定讓所有的經營者叫苦連天,到處陳情,希望政府正視問題的嚴重性,雖然教育部有紓困方案,但金額不多,杯水車薪。   停課不停學對仁和而言,不是口號,這段時間,我們盡心盡力,用心的錄製了教學主題影片,下週我們也錄製了以大肌肉活動為主的影片,供小朋友在家學習,動動身體,以在家容易取得的器材和空間,如球類、跳繩、紙箱、椅子等來操作。 不僅如此,計畫中的中英台故事分享會,因停課無法進行,為了讓參與的小孩有分享的機會,我們採線上方式進行,上週六是美語分享,透過視訊畫面,孩子們看見許久未見的同學、老師、園長,感到很興奮;明天6月12日是中文故事分享,大中小幼分三場進行。 祝  端午節快樂  平安  健康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防疫3級警戒全台停課不停學 孩童宅在家健康也不放假

為守護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於防疫期間提醒家長仍應遵守「宅在家」的防疫新生活,剛好是家長以身作則帶領孩子從事健康生活模式的機會。對抗疫情的同時,一起護眼少3C、防齲常潔牙、均衡飲食五蔬果、強健體能多運動之健康的育兒模式,家長多一分陪伴與關心,孩子會多1倍的幸福與滿足! 3010護眼原則 陪伴無可取代 街上家長拿著手機安撫幼兒或用餐配手機的景象屢見不鮮,台北市除提供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檢服務外,更提供國小1至6年級學童1年1次的專業視力檢查,協助家長未來孩子在視力發育尚未穩定之前,建立正確的護眼模式。另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針對幼兒使用螢幕產品規範,歸類出簡單且清楚的使用螢幕產品分齡指引 2歲以下孩子不接觸3C產品為原則。 2至3歲幼童使用時間建議控制在15分鐘內。 3至4歲幼童使用時間建議不超過30分鐘。 孩子4歲以後,使用螢幕產品時間1天不超過1小時,且每次使用「30」分鐘後需讓眼睛休息「10」分鐘。 提醒家長,把3C產品作為育兒的輔助工具,而非當成育兒保母,如此能更直接的陪伴寶貝、真實的互動和情感交流,對寶貝的成長才是難能可貴的喔! 甜蜜蜜陷阱 小心齲齒和小胖子 頻繁接觸3C螢幕產品,總是久坐、缺少運動並且甜食飲料樣樣來,容易產生肥胖及齲齒問題,爰此,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積極防治,台北市學齡前兒童口腔齲齒率由105年49.22%逐漸下降至109年38.54%,降幅2成多,根據台北市衛生局「109年台北市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社區篩檢暨口腔衛生習慣趨勢分析」,針對台北市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調查結果顯示,危險因子包含兒童含糖食物攝取頻率、含糖飲料攝取,而保護因子含定期塗氟與父母協助兒童潔牙等因素,以上因子與兒童齲齒有顯著相關,建議兒童使用之含氟牙膏之氟化物濃度應為1,000ppm以上,正確使用含氟牙膏,父母協助孩子在睡前潔牙,每次潔牙時間需達2分鐘以上。 防疫宅在家同時,別忘了注意孩子的健康,維持正常的健康體位必須從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及充足睡眠三管齊下,天天五蔬果,多吃各種不同、多元化食物,不偏食,其中維生素A、B、C尤其重要,深黃色、深綠色蔬果都可多多攝取,並建立運動生活模式,並於每天進行至少60分鐘中度至重度體能活動,鼓勵養成規律生活習慣,避免晚睡及熬夜,每天至少睡眠8小時。 「防疫宅在家」同時,多多關心家中寶貝的健康,多點陪伴及互動,並且以身作則建立健康生活模式,平時對孩子的細心觀察也是很重要的,若發現孩子有疑似視力、口腔等不良症狀,待疫情趨緩後,儘速至醫療院所診斷及檢查。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防疫從本份做起

當台灣宣布防疫第三級警戒時,許多人的心是驚慌、是害怕的,不論病毒名稱是叫武漢肺炎,或是新冠肺炎,甚或是英國的變種病毒,還是新聞報導的印度變種病毒,這些病毒是我們這一代人類最大的挑戰。 在這過程中發現,過去人類都認為人是整個世界環境的主導者,但因著疫情發生愈來愈嚴重時,我們發現人的社會不過是被動的;我們常常說人是萬物之靈、人定勝天,話語裡聽得出人的自信與驕傲;但在此次的疫情中,我們深深感受,病毒的存在,讓人不能聚集,人與人之間必須保持距離;口罩不離嘴;各級學校停課,連帶的影響許多產業;在家不能趴趴走。三級防疫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家已受不了了,讓人感到焦慮與不安,往日的驕傲與自信已不在了。 然而,因著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意外地讓地球空氣汙染降低、環境變乾淨了,看到藍天和白雲。過去常收到學輔校安科的空污公文,最近沒了,先前戴口罩是防空污,如今戴口罩是防病毒。都是戴口罩,卻有著不一樣的心情。 上週五召開教學研討會,六月大中小進入新的教學主題,大班-卡達,垃圾再生;中班閃電魚尼克-愛閱讀;小班-玩具夢工廠;班群老師備課的認真,讓園長好感動,她們不受疫情的影響,守著老師的本分。看著老師的分享,想著~若能錄製屬於我們的教學影帶,供小孩在家學習,該是件美事。於是,在班群們幕前與幕後的合作,成就了每天傳給家長的小單元。 抗疫,是臺灣的當務之急。此時刻,全體人民都應團結在一起,守自己的本分,做好各項防疫措施與規定。支持指揮官,給他力量,讓他能夠繼續帶領我們來抗疫,早日恢復往日的榮景。 祝 平安 健康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慎防線上學習傷害學生健康

新竹有一名國中生,因學校採線上教學,整天盯著電腦螢幕學習,結果不到兩週時間,兩眼近視從原本一百五十度,暴增到三百五十度,影響健康甚鉅。 學校採用線上教學,學生必須重新調整其學習方式和時間,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除了於課堂時間觀看電腦螢幕外,也必須利用課後時間上網查閱相關資料,以利完成學習作業,所以大幅增加學生上網時間。 根據很多文獻指出,學生上網時間過多,對於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睡眠時間和人際互動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基本上,學生從事線上學習,必須具有專注力。而年級越低,孩童的注意力越難持久,線上教學效果有限,即使年級高一點,整天緊盯著電腦螢幕,對視力也構成嚴重威脅,加上身體活動減少,不利於體適能。 隨著資訊通訊科技發展,即使疫情過後,學生未來有些時候還是會從事線上學習,因而必須格外正視此議題,學生未來要走的路仍是相當長遠,千萬不能讓學生為了進行線上學習,卻賠上自己的健康,將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 對於學生從事線上學習,無論學校和家長都必須給予適當指導、引導和督導,讓孩子不要過度依賴電子和電腦產品,迷失於線上學習,傷害自己的健康。 文/國語日報社論篇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