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y 22, 2021

臺南市-台南-東區-仁和幼兒園-防疫

園長的話 – 全民合作動員防疫

兩週前,當全世界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受苦時,只有台灣有如世外桃源一樣,除了戴口罩外,一般人的生活作息和疫情之前相差不大。沒想到5月初疫情突然開始蔓延,先是有機師隔離期間外出被查出確診,之後又一連串的擴散到旅館、台北萬華地區,短短幾天內,整個台灣幾乎都出現確診案例。 政府因為疫情發展太快,連續4天本土個案破百例,指揮官和教育部長連忙在5/18日下午宣佈,從5/19日起到5/28日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且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補習班等各類教育機構亦同時配合停課,請所有學生停止前往在家學習。大專校院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改採線上教學,學生居家遠端學習不到校,線上教學為正式課程。 宣布就立刻執行,平常的生活一下子改變了,大家手忙腳亂壓力都很大,可是這項措施的確是必要的,從世界各國防疫經驗來看,在還沒施打疫苗之前,要阻止病毒蔓延的辦法,就只能盡量保持社交距離,進行隔離,避免群聚。 政府為了防治疫情宣佈停止到校上課,但確實有些爸爸媽媽工作上實在無法在家照顧小孩,因此仁和也遵照政府政策,開放校園讓有需求的小朋友來園,人數雖只有個位數,仍然依照平常的作息,一點也不馬虎,更要求小孩們做好防疫措施;只是平常熱鬧滾滾的校園,顯得有些冷清,同學多數沒來,他們難免感到落寞與不習慣。  新冠疫情雖然可怕,但不是無法克服,新聞報導已經有新一批的疫苗抵達台灣了,政府也持續努力替所有人民爭取更多疫苗,在疫苗全面施打之前,我們只能繼續忍耐,保持個人衛生習慣和戴口罩,遵守政府的防疫規定,若有必要來園,在入園前先掃描門口簡訊實聯制的QR code。 台灣因為有SARS的經驗,在疫情一開始時超前佈署,有著其他國家羨慕的防疫成績,當世界各國人民受到病毒侵襲,須居家隔離、封城、鎖國,學生無法到校上課,只能採線上教學時,台灣人可是過著無拘無束,自由趴趴走的生活;我們因為習慣了、放鬆了,卻忘了新冠病毒的可怕,導致病毒進入台灣;不過有句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經過這次的震撼教育,全民一起合作動員起來防疫,相信我們一定很快就能戰勝新冠疫情,恢復往日的榮景。 祝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冠狀病毒為何可怕?從病毒進化史探究竟

武漢肺炎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全球確診病例逐漸爬升,因此許多人開始好奇冠狀病毒是如何崛起的?向來擅長於講解歷史故事與國際情勢,解析冠狀病毒是如何從1名「弱雞」,進化到現在成為人心惶惶的病毒。 史上最早發現的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最早在1960年出現,但當時對人類並無影響,只有在其他哺乳類和鳥類之間傳染,整個20世紀只有2種冠狀病毒可傳染與人,分別是299E和OC43;但症狀頂多打噴嚏、咳嗽等小症狀,並不會因為感染而導致死亡,比起其他傳染疾病,如:梅毒、愛滋病等,根本微不足道。 第1個造成人類死亡的冠狀病毒 到了2002年11月,出現了第1個對人類有重大影響的冠狀病毒SARS,原本SARS只寄身在蝙蝠身上,但靠著果子狸當跳板成功入侵人體。當SARS病毒進入人體後,原本寄身在蝙蝠「修練」的它彷彿來到了天堂,開始吸收健康的細胞,並利用它開始複製病毒,以最快的速度在人體內擴散。但人類自己也有免疫系統,像一支軍隊般對抗入侵的病毒,而沒看過SARS的免疫系統開始發出抗體攻擊;但抗體與SARS不吻合的關係,無法有效對抗病毒,就開始高速運轉來進行攻擊,於是造成人類會有高燒、咳嗽與呼吸困難等症狀,最後呼吸衰竭,最後雖然已驅逐掉病毒,但也讓人體受到傷害、甚至死亡。在醫學上這樣的現象有專有名詞,叫細胞因子風暴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2009年的H1N1,都是主要致死的原因,由於SARS是病毒,使用抗生素也無法有效對抗,只能使用發燒藥、人工輔助呼吸、抗病毒藥物和高劑量的類固醇來減輕身體負擔,最主要還是要靠自身的免疫系統。經過17年後,到目前為止也尚未開發出對SARS有效的藥物及疫苗,即使痊癒了也會有肺部纖維化、骨質疏鬆與骨壞死等後遺症,是第1個被發現且對人類造成死亡的冠狀病毒,不得不重視。 第2個致死的冠狀病毒 2014至2015年也有2個冠狀病毒,分別是NL63與HKU1,但並不對人類造成威脅,甚至在維基百科都沒有出現過,使得人們對於冠狀病毒的威脅漸漸消弱。直到2012年出現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是第2種威脅人類生命的冠狀病毒,但由於症狀十分猛烈, SARS的死亡率是15%,MERS卻高達30%,但因為宿主死亡的太快,傳播能力不如SARS強,就這樣漸漸的消失。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 2019年底,武漢新型冠狀病毒來了,科學家稱呼它為nCoV(編按:WHO正名為COVID-19)、武漢肺炎或新型冠狀病毒,目前仍舊不清楚它怎麼來的,也不知道會不會異變或死亡率多少,並持續的影響全球。五大洲無一倖免,疫情十分嚴重,更令民眾感到焦慮與恐慌,進而出現口罩、衛生紙等民生用品搶購的現象。 對人類造成威脅的共同條件 飛沫傳染:要大規模傳播病毒,透過打噴嚏、流鼻水和講話等,飛沫傳染的效率是最高的。 潛伏期長:厲害的病毒並不會一開始就讓人類致死,必須潛伏一段時間,讓活蹦亂跳的病人神不知鬼不覺的傳染給周遭的人,這樣才能達到大規模傳播的目的。 快速異變:這些病毒都具有快速變異的能力,知道人們會研發疫苗來抑制,而冠狀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和DNA不同的是只有一根鍊條,所以可輕易的基因重組,簡單來說就是容易發生異變,提高研發疫苗的難度。 自然宿主:這些致死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皆為蝙蝠,而成為自然宿主必須滿足2個條件,第1是壽命長、第2是不怕病毒,這樣病毒才能在宿主體內長期存活並進化,加上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動物,加上又有超音波的保護,成為病毒最好的修練地。 人類對抗病毒的歷史很長,且病毒無所不在,大多潛伏在人體中,直到免疫力下降時就會開始發病。全世界每年有30萬人死於流感,美國就有6600人、中國則有88000人,和冠狀病毒不同的是已經有疫苗可對抗,而冠狀病毒雖已研發出疫苗仍,仍建議平常多運動、多曬太陽、維持正常作息、營養均衡來增加免疫力,來避免病毒、流感的感染。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