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pril 17, 2021

園長的話 – 牙齒保健與積木時光

週三進行每半年一次牙齒塗氟的服務,基於防疫安全、交通與時間的考量,請牙醫師來園為小孩們服務。感謝美加美學呂醫師、林醫師帶領他們的團隊,一行七人來園為孩子進行塗氟的服務。 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班班、一個個有秩序的進行,最後透過影像,做衛教的宣導及有獎徵答。護士姐姐提出的問題答案就在影片中,因著認真的觀看和獎品的吸引力,任何題目都難不倒他們~ 刷牙三時機-吃飯後三分鐘內要刷牙、每次刷牙三分鐘、三餐飯後要刷牙,頌約搶頭香,第一位拿到獎品;牙齒有法瑯質;口腔裡有什麼?刷牙的方法?牙刷的好壞?大人小孩各有幾顆牙齒? 據調查,三歲之前有蛀牙(齲齒)之兒童,其一生都容易再有齲齒。而臺灣的學齡前兒童齲齒率高達79.3%,目前雖然一年有兩次免費塗氟的福利,但齟齒率仍是居高不下,根據了解是平日使用的牙膏含氟濃度不足,光靠半年塗氟的預防齲齒的效果不佳。 「氟」對牙齒防齲非常重要,無論是兒童、成人及老人,均需要氟化物來加強預防齲齒,而氟的濃度需高於 1,000 ppm,若低於 1,000 ppm,幾乎沒有預防齲齒之效果,家長一定要留意。 牙齒塗氟,前置準備工作有-發調查表,請家長填寫,回收作統計塗氟人數、牙齒檢查或只參加衛教,收健保卡;當天的執行,場地的預備、事後的整理;檢查結果的統計與彙整;雖不難,但每個動作都不能省,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配合,才能結案。 積木是幼兒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經驗與活動,可以自由組合、建構,盡情發揮創作能力,發揮無窮想像力,透過空間的組合概念,增進手眼協調、手指靈活運用的能力。 每週三晨光是積木時間,孩子們享受在與朋友一起玩積木的樂趣中,不論是大班小孩或幼班,愈來愈多小朋友珍惜此時間;經過孩子們的構思與巧手,將一塊塊積木,組合成一件件的作品,想像與創作能力真是無限大。 為了增強他們的興趣與創意,每年此時會舉辦積木創作分享賽,從開始各班選出代表來參賽,到近幾年改為每個小孩都有參與的機會,分批進行;今年創作主題「火車」,過程中大家都很專心,一件件的作品就在孩子們的巧手下紛紛出爐,每件都是獨一無二。 「當我在積木區堆砌積木時,請別說我只是在玩。你知道嗎?我是在玩當中學習形狀與平衡的關係。誰知道!也許哪一天我將成為建築師。」 祝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學齡前兒童的口腔保健

認識兒童牙齒: 
 一般來說牙齒的有咀嚼食物,幫助發音和保持美好臉形的功能。
 乳牙卻還有誘導恆牙正確萌發的特殊任務。 牙齒組成:
 乳牙共有二十顆,在母親懷孕五至六週時,即開始發育。 
出生後六個月左右,長出第一顆乳牙;那就是下顎中門牙,其餘的乳牙陸續萌出,到二歲半左右,二十顆乳牙萌發完畢即完成了乳齒列。直到六歲小孩就用這一套牙齒。 ※假如因為蛀牙或某種因素而乳牙提早去掉,極易引起鄰牙傾斜過來,造成原有空間喪失,致隨後出來的恆牙不能排列整齊構成恆牙齒列不整的後果。 兒童口腔常見問題:
 A.齲齒: 牙齒咬合面上的溝紋與隙縫-如臼齒咬合面因小凹與裂溝很多,容易滯留細菌及食物殘渣,且位牙床後方清潔不易。
 牙齒的鄰接面-牙刷不易刷到,需靠牙線來清潔則附在鄰接面的牙菌斑。
3)牙齒靠近牙齦的部份-刷牙時牙刷的角度不對,牙齒與牙齦的交界處沒刷到。<兒童齲齒>因刷牙疏忽或不良飲食習慣所致。 牙周疾病:牙齒沒刷乾淨,留下食物殘渣,會刺激牙齦,造成發炎而形成牙周疾病。故更需要注重刷牙。 齒列不整:照顧好乳牙,讓它不要因嚴重齲齒過早脫落,而導致齒列不整。若發現齒列不整,請早洽詢牙醫師。 牙齒外傷:外力導致造成的牙齒受傷或口腔受損問題。 兒童口腔病的預防: 諮詢合格的牙醫師 按時定期檢查 做好口腔清潔-協助小孩使用牙刷,幫他使用牙線清除牙縫的食物殘渣,養成小孩飯後刷牙的習慣與興趣,進而讓他自己會做口腔保健。 均衡的飲食 塗佈齒面裂溝封密劑F.塗氟-兒童每半年塗一次。由細菌和食物殘渣起化學作用,產生酸來侵蝕牙齒所造成的蛀牙。牙齒最外層的牙釉質可利用塗氟來增加對酸的抵抗力強化牙齒。塗氟約可降低30%左右的蛀牙率。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