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April 2021

園長的話 – 春季旅遊 走馬瀨農場

外出參觀旅遊,對大人、小孩而言,特別有吸引力,尤其是小朋友,不論地點,只要是外出。四月22日週四春季旅遊日,八點十分不到,小朋友全部到齊,連平日晚到的小朋友也不例外,旅遊可真是魅力十足。 此次旅遊的地點是位於學甲區的走馬瀨農場,大夥兒分乘四台遊覽車前往,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在占地120甲的農場,孩子們玩得很盡興,隨行的家長說實在很累,也因此除了感謝老師外,又加上佩服。是的,我做了,我就了解。 諾大的農場,當天只有仁和還有另一所幼兒園、一個班級的國中生以及一些散客,熱鬧不足。幸好有導覽人員的配搭,分成五組,參觀水土保持館、推牧草、蜜蜂生態區、搭遊園車去看動物、參觀魚菜共生和古農具、DIY、欣賞特技表演,最後到親子廣場自由活動、挑戰體能等。 旅遊地點的安排,考慮大班小朋友,從小班到大班三年,一年固定兩次的旅遊活動,共六次,地點盡可能不重複;由老師們提供,再進行票選。 走馬瀨農場三年前去過,一樣的農場,一樣的活動流程,卻有著不一樣的印象,農場因缺水、旱象之故,顯得不夠有生氣;DIY的場地沒在室內;同樣是炒飯,吃起來卻不一樣,少了熱情的元素;特技表演的內容,不適合小孩們欣賞,還好下午的親子廣場讓小朋友有伸展身體活動的時間。 校園裡種植了好幾盆孤挺花,是多年生的球根花卉,鱗莖呈圓球狀粗大如洋蔥;不用特別的照顧,只要有日照、按時給水,它們總會在每年四月初陸續開花,互相爭豔,校園裡因著這群美麗花朵的綻放,色彩更加豐富,更有美感。 除了孤挺花,園裡還種植了多種不同的花卉,除了美化、綠化環境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生命的課題。這個世界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生命,有植物的生命,動物的生命與人的生命。每種生命都需要人用感官,去覺察、去體會、去聆聽,需要去呵護、去珍惜的。藉由校園的植物,提供孩子進入植物的世界,透過植物的色彩、造形與想像,培養孩子對周遭自然環境的感受力與觀察力。 而植物藉由花朵的綻放,吸引昆蟲授粉,是生命最美的歷程,也是為繁衍新生命做準備。 祝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認識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的由來 1969年,加州聖塔芭芭拉發生大規模漏油事件,長期關注環境惡化議題、來自威斯康辛州的蓋洛德•尼爾森(Gaylord Nelson)參議員,受到當時學生反戰運動的啟發,希望透過於各個大學校園的巡迴演說,將「空氣與水污染」的概念以一種新興公眾意識注入學生反戰抗議的能量中。 他們招募了丹尼斯•海斯(Denis Hayes)來組織校園活動,然後選定1970年4月22日為第一屆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此舉立即引起全國媒體與大眾對環保的關注,獲得了來自各地組織團體的廣大迴響守護地球,從日常生活中做起關心地球、參與行動,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就能做的小事開始!關注環保議題與新聞,平時不浪費食物、自備環保餐具、選擇環境友善產品、確實做好垃圾分類等,從日常習慣開始付出一點對環境對地球的關懷,都能讓我們的環境獲得改善。 減緩氣候變遷、守護北極 對抗氣候變遷,除了仰賴政府修法、企業主動減碳,我們也能從生活中著手改變,力行9件日常生活小事也能夠帶來幫助。 了解減緩氣候變遷的方法:對抗氣候變遷:生活中可以做到的9個節能減碳方法 減少塑膠污染 塑膠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便利性,卻無法分解,不僅污染環境,也影響生物與人類健康。 解除塑膠污染危機,無人能置身事外,民眾、企業、政府都應當一起思考如何改變生活習慣,從源頭減量,才是根本的永續之道。 提供您9個生活減塑妙招:愛您所愛的地球:生活上減塑的9個方法 守護森林 人類、野生動植物,以至整個地球的健康都仰賴健康的森林生態;森林是地球約三分之二陸生植物和動物物種的棲息地,是大小社群的命脈,更是抵禦災難性氣候變遷的一道最後防線。 其實保護森林並不難,生活中也能做到:4種保護森林的方法,從日常生活中愛地球! 保護海洋 科學家們指出,在接下來的世紀,海洋將面對自恐龍時代以來最嚴重的物種滅絕。但現在還不算晚! 只要努力落實守護海洋,就還有機會:5個生活大小事,今天就能守護海洋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牙齒保健與積木時光

週三進行每半年一次牙齒塗氟的服務,基於防疫安全、交通與時間的考量,請牙醫師來園為小孩們服務。感謝美加美學呂醫師、林醫師帶領他們的團隊,一行七人來園為孩子進行塗氟的服務。 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班班、一個個有秩序的進行,最後透過影像,做衛教的宣導及有獎徵答。護士姐姐提出的問題答案就在影片中,因著認真的觀看和獎品的吸引力,任何題目都難不倒他們~ 刷牙三時機-吃飯後三分鐘內要刷牙、每次刷牙三分鐘、三餐飯後要刷牙,頌約搶頭香,第一位拿到獎品;牙齒有法瑯質;口腔裡有什麼?刷牙的方法?牙刷的好壞?大人小孩各有幾顆牙齒? 據調查,三歲之前有蛀牙(齲齒)之兒童,其一生都容易再有齲齒。而臺灣的學齡前兒童齲齒率高達79.3%,目前雖然一年有兩次免費塗氟的福利,但齟齒率仍是居高不下,根據了解是平日使用的牙膏含氟濃度不足,光靠半年塗氟的預防齲齒的效果不佳。 「氟」對牙齒防齲非常重要,無論是兒童、成人及老人,均需要氟化物來加強預防齲齒,而氟的濃度需高於 1,000 ppm,若低於 1,000 ppm,幾乎沒有預防齲齒之效果,家長一定要留意。 牙齒塗氟,前置準備工作有-發調查表,請家長填寫,回收作統計塗氟人數、牙齒檢查或只參加衛教,收健保卡;當天的執行,場地的預備、事後的整理;檢查結果的統計與彙整;雖不難,但每個動作都不能省,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配合,才能結案。 積木是幼兒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經驗與活動,可以自由組合、建構,盡情發揮創作能力,發揮無窮想像力,透過空間的組合概念,增進手眼協調、手指靈活運用的能力。 每週三晨光是積木時間,孩子們享受在與朋友一起玩積木的樂趣中,不論是大班小孩或幼班,愈來愈多小朋友珍惜此時間;經過孩子們的構思與巧手,將一塊塊積木,組合成一件件的作品,想像與創作能力真是無限大。 為了增強他們的興趣與創意,每年此時會舉辦積木創作分享賽,從開始各班選出代表來參賽,到近幾年改為每個小孩都有參與的機會,分批進行;今年創作主題「火車」,過程中大家都很專心,一件件的作品就在孩子們的巧手下紛紛出爐,每件都是獨一無二。 「當我在積木區堆砌積木時,請別說我只是在玩。你知道嗎?我是在玩當中學習形狀與平衡的關係。誰知道!也許哪一天我將成為建築師。」 祝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學齡前兒童的口腔保健

認識兒童牙齒: 
 一般來說牙齒的有咀嚼食物,幫助發音和保持美好臉形的功能。
 乳牙卻還有誘導恆牙正確萌發的特殊任務。 牙齒組成:
 乳牙共有二十顆,在母親懷孕五至六週時,即開始發育。 
出生後六個月左右,長出第一顆乳牙;那就是下顎中門牙,其餘的乳牙陸續萌出,到二歲半左右,二十顆乳牙萌發完畢即完成了乳齒列。直到六歲小孩就用這一套牙齒。 ※假如因為蛀牙或某種因素而乳牙提早去掉,極易引起鄰牙傾斜過來,造成原有空間喪失,致隨後出來的恆牙不能排列整齊構成恆牙齒列不整的後果。 兒童口腔常見問題:
 A.齲齒: 牙齒咬合面上的溝紋與隙縫-如臼齒咬合面因小凹與裂溝很多,容易滯留細菌及食物殘渣,且位牙床後方清潔不易。
 牙齒的鄰接面-牙刷不易刷到,需靠牙線來清潔則附在鄰接面的牙菌斑。
3)牙齒靠近牙齦的部份-刷牙時牙刷的角度不對,牙齒與牙齦的交界處沒刷到。<兒童齲齒>因刷牙疏忽或不良飲食習慣所致。 牙周疾病:牙齒沒刷乾淨,留下食物殘渣,會刺激牙齦,造成發炎而形成牙周疾病。故更需要注重刷牙。 齒列不整:照顧好乳牙,讓它不要因嚴重齲齒過早脫落,而導致齒列不整。若發現齒列不整,請早洽詢牙醫師。 牙齒外傷:外力導致造成的牙齒受傷或口腔受損問題。 兒童口腔病的預防: 諮詢合格的牙醫師 按時定期檢查 做好口腔清潔-協助小孩使用牙刷,幫他使用牙線清除牙縫的食物殘渣,養成小孩飯後刷牙的習慣與興趣,進而讓他自己會做口腔保健。 均衡的飲食 塗佈齒面裂溝封密劑F.塗氟-兒童每半年塗一次。由細菌和食物殘渣起化學作用,產生酸來侵蝕牙齒所造成的蛀牙。牙齒最外層的牙釉質可利用塗氟來增加對酸的抵抗力強化牙齒。塗氟約可降低30%左右的蛀牙率。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平常不隨便 用好習慣守護安全

大家期待著兒童節四天連假的到來,且早已做好行程的規劃。豈料假期第一天,竟然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鐵道事故,台鐵408次太魯閣號發生出軌意外,事故原因是工程車墜落邊坡,撞上行進間的列車,死、傷慘劇。這震驚全台的憾事,讓全國陷入悲傷,影響出遊心情。   透過電視畫面看到,出事的的路段,鐵道旁沒有任何防護設備,竟然可以進行施工,沒有風險評估與危機意識,不曾想過會發生意外,管理單位與施工者態度、行為都鬆散了,讓不該出現的事情巧合的碰上,成為嚴重的意外事故。 有篇文章寫到「台鐵出事跟台灣民族性是否有也有很大的關係,就是因循苟且隨便,在交通上就是隨便違停、超速,在工安上就是隨便弄弄,不照SOP來」。 讓我不禁想到,好不容易建立的機車兩段式候車,因為沒有警察看守,大家又開始違規了。最近在路上看到很多機車,沒能依照兩段式候車,為了搶時間,直接左轉穿梭在直行車間,非常危險;日前在崇學路與崇德市場的路口,見有位婦人,因為沒兩段式停車,被交警吹哨子、開罰單,她還一臉茫然,不知為何被罰? 造成鐵道事故的駕駛,會把車停邊坡也不意外,畢竟他平常就這樣,怎麼會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平常路上也都是這樣的人啊,他怎麼會覺得這樣不行? 這起重大事故,因著電視不斷的在報導,多數孩子們都知道,話題一打開,你一言我一語、比手畫腳的敘述著。問小朋友~ 火車撞到什麼?工程車;為什麼工程車會滑落在鐵軌旁?沒有拉手剎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死傷?因為速度很快,有很多人站著。  速度很快為什麼會危險?因為停不住,那走路和跑步哪一項速度比較快?跑步;所以在幼兒園教室、走廊、上廁所、上下樓梯可以跑嗎?不可以,要走在藍色或黃色線上,再次三申五令提醒小孩,跑步就像是開快車一樣,容易發生危險。  仁和校園場地寬廣,設備齊全,創辦人對設備的安全非常重視, 每項設備在規劃前,一定先以小朋友的安全為考量,以教室的窗戶為例,當時窗戶的設計低低的,他說孩子很好奇、好動,窗戶若是高高的,他們就會想跳、想攀爬,想看外面;低低的裝上透明玻璃,除了滿足小朋友的好奇心外,光線好、又通風;活動室綠建築的設計;綠油油的草地,走在仁和的園地裡,可是一種享受! 「陽光、綠地、健康、快樂」仁和 仁和 讚!讚!讚!  祝 連續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改變五個日常小習慣,大大提升你與孩子的安全性

我們始終認為自己可以無微不至地給孩子最安全與舒適的生活環境,但是殊不知身為父母得我們可能由於自己的大意和不了解情況,一些日常小舉動會讓孩子陷入極大的危機當中,培根老師整合了這幾項我們日常會不小心犯到的危險舉動,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是否自己無意間都做了,為了你與孩子的安全記得要趕緊改正與避免發生喔! 一、低頭看手機 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由於資訊可以很方便地在這視窗中獲取,自然而然我們也養成習慣時不時地就把手機拿出來掌握最新資訊。但是如今許多人不僅長時間看手機忽略了身邊陪伴孩子的寶貴時光,更有可能在行走時或陪孩子出遊的過程中,因為緊盯著手機忽略了交通安全與危險的陌生人發生無法彌補的後果。低頭族不論在國內外都已經成為不可輕忽的危機風險族群,光韓國在2017年的統計就有1,600多名行人因看手機而導致交通意外身亡,佔交通意外死者的40%。做父母的請務必避免在陪伴孩子出遊時一直低頭看手機,尤其是帶著孩子的過程,不僅造成自己危險也造成孩子受傷的高風險。 培根老師在陪著孩子去公園遊玩的時候,有發現許多家長讓孩子自己在遊樂區遊玩,而自己則坐在一旁低頭滑看手機,這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舉動。國外頻道Joey Salads在2017年做了一項社會實驗,在滑手機的爸爸面前用糖果「拐走」小朋友,沒想到孩子都已經被人帶走了,旁邊的爸爸還依然渾然不知。這雖然只是一個社會實驗,但也殘酷地指出了目前家長的普遍現象,雖然在台灣誘拐孩童的事件,可能相較起國外沒有非常誇張,但每當去遊樂場,就常看到滑著手機抬起頭發現小孩溜個滑梯就不見了,這才驚慌失措站起來到處找尋自己小孩的家長,培根老師強烈的希望這個舉動一定要先改善。 二、在馬路對面呼喊孩子與招手 這些年由於行車紀錄器的普遍,我們很容易看到大眾上傳網路上分享自己在日常交通中發生的事情。前些日子就有小朋友把馬路當作遊樂場,完全無視於馬路的危險性,在車陣中來回穿梭,後來被對向車子擦撞的事情發生。 我們除了平常就要告訴孩子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父母千萬不要隔著馬路呼喊人在對面的孩子,尤其是招手,這對孩子的安全來說是非常非常大的威脅!因為小朋友此時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家人身上,忽略了離開馬路前注意左右兩邊的車況,同時會下意識地只想趕快衝去你身旁,太多交通事故上就是因為家人親戚見面當下過於興奮,急著呼喊而孩童不知道狀況就衝出去而造成一些憾事發生。「馬路如虎口」,不僅我們要一次次的強調這個觀念的重要性,更要謹記出門過馬路一定要緊緊牽好你的孩子,並且也要將這個別在對面招手的觀念,傳達給家人朋友們。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感動滿滿的運動會

上週五為慶祝兒童節,舉辦親子運動會,獲得大家的肯定與回饋,許多家長紛紛將心裡的感動,花時間、不吝嗇的化為文字,寫在紙本上,與園長、老師分享,除了表達謝意外,也溫暖了我們的心。   「參與了3月26日的運動會,真的是滿滿的感動,每位小朋友超棒的,不同的年紀展現不同的運動器材,而且變化多端,重視幼兒的體能發展,真的只有仁和幼兒園。」「這星期五是仁和47屆運動會,今年由於我和爸爸工作忙碌,無法參與,所以外婆代勞;外婆回家與我分享了運動會的點滴,深深覺得,明年我和爸爸一定要參加一次小孩的親子遊戲,給孩子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今年的運動會也是精采萬分,完整的將課程理念呈現給家長理解;無論大肌肉活動、小肌肉發展,或運動家精神,孩子們都表現得可圈可點;而且孩子們都好有禮貌,除了問好外,在樓梯間遇到,也會說請借過,真的好棒!」 三位家長的留言,一位是自己參加後的感動,一位是聽了長輩分享後的感動;一位除了分享運動會外,又看見了小孩們在禮貌上的表現。而園長的感動則是從當天一早的好天氣就開始,還有老師們分工為各項器材就定位,孩子們在規定時間內到園,有充裕的時間做會前的準備,家長們也能遵守防疫措施的規定;各項賽事活動的進行,以及會後的整理等,真的是天時、地利與人和-天候佳、場地合適、親師生合作有默契。 有朋友分享,現在重視體能的幼兒園,少之又少,屈指可算,因為體能活動需要場地、空間、器材,且園所要有理念、有所堅持,老師清楚明白體能活動對幼兒的重要性,具備熱情。 多數園所空間小,沒有場地,加上擔心做活動,孩子受傷的責任與壓力,只好進行認知教學了。 世界各地,尤其是已發展國家近年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學童的體能活動量對其學業表現有正面影響。體能活動是幼兒學習和成長的重要元素,它不但對幼兒的生理以至心理健康都有益處,提升心肺功能和刺激骨骼成長;亦可以促進學習表現,有助改善幼兒的認知能力及課堂行為,亦讓他們從小學習如何放鬆及處理壓力。當然,好習慣的建立,好品格的培養,是不容輕忽的。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也是國家的希望,國家、社會有責任提供兒童妥適的保護與照顧。 「四月初四啥物時?細漢囝仔大日子。 參加活動及遊戲,免讀冊也免寫字。」 因著兒童節、清明節,明天開始四天的連續假期,四月六日週二上課,外出旅遊,要注意交通安全,並做好行程的規劃。 祝 連續假日愉快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世界各國的兒童節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給所有兒童創造良好的家庭、社會和學習環境,讓他們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一直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就是專門為兒童們設立的節日。 不過,除了這個國際性的節日以及每年4月第四個星期日的“世界兒童日”,全世界不少國家還各自有本國的兒童節,慶祝方式也各具特色,趣味十足,既體現不同國家的傳統、習俗,又洋溢著無限喜慶和生機! 亞洲-中華人民共和國 從1949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定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學校一般會為此組織相關的集體活動,並要求學生正式著裝(普及校服前為白襯衣藍線褲)。香港現時雖屬共和國一部份,但民間在約定俗成下,香港兒童節的日期仍保留與中華民國一致的4月4日。民間慶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禮物給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遊玩。 日本 日本的兒童節,叫做“兒童日”(日語:こどもの日),是一個傳統節日。在每年的5月5日,日本的家庭都會慶祝孩子的長大。二戰前,這個節日被稱為“端午節”(日語:端午の節句),並且只是男孩的節日。1948年,當這個節日成為公眾假日的時候,便成了慶祝所有兒童幸福和福利的節日。在節日當天,日本的家庭都會在屋頂上懸挂魚狀的標誌,用來象徵兒童消除厄運,克服困難,順利成長。 不過日本在3月3日還有單獨的女孩節,從上巳節發展過來,女兒節以擺放各種玩偶來慶祝。男兒節懸挂鯉魚旗是源自中國的“望子成龍”和“鯉魚跳龍門”的傳説。   一年三次兒童節-日本是世界上慶祝兒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他們一年要慶祝三次兒童節,而且慶祝方式十分有意思,充滿了濃濃的日本風情。 3月3日女孩節-這個節日是專門為日本的小女孩設立的,每到這一天,家中有女兒的父母會在家裏設置一個陳列臺,臺上放上穿著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為給自己女兒的節日禮物。 5月5日男孩節-為了祝福家中的男孩健康、快樂,這一天日本家家戶戶都會用紙或布做成色彩鮮艷、形狀像鯉魚的彩帶,然後把這些彩帶串在竹竿上,並和金色的風車綁在一起,挂在屋頂上。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日本人相信鯉魚最有精神和活力,希望家中的男孩都像鯉魚那樣,因此這一天又稱為“鯉魚日”。 同時,日本的父母這一天也會在家裏放置玩偶,但卻都是武士裝扮,樣子很可怕。 韓國 韓國的兒童節(韓語: 어린이날)開始於1923年,是從“男孩節”演變過來的。這也是韓國的公眾假日,定在每年的5月5日。家長們通常會在這一天帶孩子去公園、動物園或者其他遊樂設施,讓孩子開心地度過假日。 繽紛禮物手機受寵-韓國的兒童節是5月5日,每年節日來臨之前,韓國的父母們都要給自己的孩子準備他們最希望擁有的禮物,各大百貨商場也紛紛進行各種促銷活動。 儘管父母心目中的最佳禮物一般都是比較實用的東西,如書籍、服裝、玩具等,但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一些相關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韓國兒童最渴望的兒童節禮物是手機,其次才是遊戲機、玩具、等。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