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November 21, 2020

園長的話 – 從運動為幼兒建立美好的根基

一位十多年未見的同行老友,來園拜訪,一入園讚美聲就不斷,連說了幾聲「這才是幼兒園啊!感覺比以前更亮眼、更舒適哦!」 蘊藏著歲月痕跡的仁和,走過四十六個年頭,累積了智慧與經驗,依然本著初心,盡心盡力在幼教的岡位上,為幼兒建立美好的根基。 當戶外三十分鐘大肌肉活動音樂聲響起,孩子們雀躍的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到戶外,進行著各式的體能活動,享受在活動中。老友更是讚嘆不已,說「幸福快樂的孩子在仁和。」 是啊,孩子們很幸福,每天能夠在仁和寬廣安全的空間裡自在的追逐、奔跑、學習、成長,是件多麼快樂的事。 堅持辦學的理念-運動感覺智能,且要持之以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園內都是女老師外,加上少子化的時代,每個小孩都是寶,家長的認知和要求也不同。感謝一路上走來,所有工作人員的努力、合作與付出,讓小朋友享受在寬廣空間裡,運動所帶來的健康財富與聰明智慧。 堅持走對的路。有個幼教社兼遊戲器材的設計與製造商老闆說,現在敢玩體能的幼兒園少之又少了,仁和是其中一家。 運動感覺智能,是仁和辦學的理念;加上一百零一年幼兒園新課綱的六大領域,第一個就是大肌肉活動與健康,更增強我們的信心。 許多的研究已證實,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運動除了健身,也能益腦。愛運動的孩子,記憶力、整合力和應變能力也愈好。運動養成的團隊合作、忍受挫折、耐心、領導等特質,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技能。要培養孩子未來競爭力,就從運動開始。 很多父母都有迷思,以為運動是浪費時間和體力,其實,運動跟智慧有直接關係。教育專家、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舉出,國外一個實驗研究500名學童,發現每天上一小時體育課的孩子,考試成績表現比較好。因為,運動會增加大腦血液流動,促進海馬迴神經營養因子基因的表現,可以幫助記憶,讀書更有效果。 祝  闔家平安  假日愉快   Mandy  園長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小孩每天須要多少運動量?

現在的父母很忙,連同小孩也跟著一起忙,忙到運動的時間都沒有。還沒上學的小孩,因為父母沒空,所以他們只能待在家裡看電視、玩玩具;已經上學的,每天要去補習班,或是上不同的才藝課。 「運動」對他們來說,可能只是學校每週一次的體育課;或是去公園玩耍而已。這樣的運動量對成長中的小孩足夠嗎? 美國「疾病控制與防範中心」(CDC) 認為,小孩和青少年每天至少須要 60 分鐘或更多的運動量。你可能會問,小孩每天都在蹦蹦跳跳,不就是在運動嗎?  根據美國「國家運動與體育教育協會」(NASPE) 所提供的指標,學步兒每天須要 60分鐘非組織性的身體活動,就是我們說的蹦蹦跳跳,在公園玩耍等;再加 30分鐘規劃性的身體運動,譬如跑步、騎腳踏車等。而學齡前小孩,更須要 60分鐘非組織性運動和 60分鐘規劃性運動。看到這裡,你還會覺得你的小孩有足夠的運動量嗎? 運動對小孩有什麼好處? 什麼運動是適合小孩的?運動的好處 ※讓小孩的體重保持在健康的範圍內,增加肌肉,減少身體脂肪的百  分比。※增強體能和耐力※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保持血壓和膽固醇在正常範圍內※增強骨骼成長※幫助小孩建立自信心※減低壓力;減少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幫助睡眠※增強注意力。根據美國密西根州大學一隊專業人士所做的研究顯示,注意力不足症(ADHD) 的小孩在運動 20 分鐘後,注意力變得更集中,而且比較不會分心 什麼運動適合小孩? 小孩運動不只是為了要控制體重,要身體擁有完整的健康,還須要包括三大元素:力量、耐力、和靈活性力量-要加強肌肉的力量不是要小孩去舉重。小孩可以透過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攀爬、倒立等增強力量。在公園裡也可以進行訓練小孩肌肉強度的活動,如,不同高度的單槓、專為小孩設計的攀架、跳繩、跳房子等 耐力-小孩可以透過有規律和持久的有氧運動來訓練耐力,在做有氧運動時,我們的心跳會加快、呼吸變深沉,長時間持續的進行,可以讓身體的耐力加強、增強心臟功能、和提高身體運送氧氣到各細胞的能力。美國 CDC建議,有氧運動應該佔據小孩每天 60分鐘運動量的大部份時間。適合小孩的有氧運動包括:健走、跑步、騎腳踏車、游泳等靈活性-有些人彎腰時,手沒辦法碰到腳,這就是身體缺乏靈活性。伸展運動可以提升身體的柔軟度,讓肌肉、筋、和關節更容易彎曲、扭轉,從而進行全面性的活動。增強身體靈活性的運動有:體操、柔軟體操、瑜珈等。小孩平常可以在家裡做一些拉筋的運動,或是翻跟斗等怎樣才可以兼顧這三種元素呢? 有些運動如跑步,它同時包含了力量和耐力兩種元素,只要在跑步前做一些暖身的拉筋動作,便可以達到目標。或是,我們只要讓小孩多進行不同類型的運動,便可以全面的發展。父母有責任培養小孩的運動習慣,要幫小孩挑選適合他們年齡的運動,而且要教導他們運動時要注意的安全;讓小孩可以健康、愉快的成長。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