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uly 11, 2020

園長的話 – 七分管、三分剪

校園的花草經過園藝師傅們的巧手,花了一整天的時間,修剪、整理,讓一株株、一盆盆的花顯得更清爽、更有生命力,不論是前門花園、草場、後門花園整體看起來更整齊,呈現不一樣的風貌。尤其是前門花園那株巨大的九重葛,從原本的枝葉茂密,修剪成一株棒棒糖式的可愛造型,讓人見識到師傅的修剪功夫。 修剪—花木的「第二生命」。「七分管、三分剪」,是養花的一條重要的經驗。通過修剪,可使花木枝條分布均勻,並可以節省養分,減少消耗,調節樹勢,控制徒長,從而使花木株形整齊,姿態優美,達到多開花、多結果的目的。 第一次聽到「花木姿態優美」的字眼,是一位音樂老師的分享;多年前有次開車經過健康路,坐在駕駛座旁的我,兩眼只顧看著車子前進的方向,開車的她卻像發現新大陸似的雀躍的說著:看看看,右前方那棵樹(忘了樹名)的姿態好美哦! 「姿態好美」只聽過形容人,因著她的分享,開啟了我對植物的視野,開始用新的眼光欣賞花草樹木,看著它們在不同的月份,不同的季節,有了不一樣的姿態;也更愛接近花木,親近這些平常在我們生活中的無名英雄,讓環境綠化與美化的植物,適時的在它們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園長,你在做甚麼?」 「修剪葉子,因為它們太長了。」 「像我們的頭髮,太長了要剪一樣嗎?」「是啊!」 欣賞它們的美。三不五時,駐足在花園裡,享受寧靜的片刻,很療癒、也很舒壓。 在寬廣且綠化美化的園地裡,一群天真活潑聰明可愛的小天使,在專業又用心的老師帶領下,每天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從玩樂中學習,隨著時間成長茁壯。雖經歷新冠肺炎的疫情,也從疫情中了解病毒的危險與生命的脆弱,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量體溫、勤洗手、戴口罩。 「小小花園裡,紅橙黃藍綠,每一朵小花都美麗;微風輕飄逸,藍天同歡喜,在天父的花園裡,你我同是寶貝在這花園裡,園丁細心呵護不讓你傷心,颳風或下雨,應許從不離開你,天父的小花成長在祂手裡。」 祝福大家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凸顯生命教育的重要!

新冠肺炎造成全球300多萬人確診,超過20萬人死亡,主要國家的經濟損失都以兆億來計算。 台灣雖然因應得宜死亡人數較少,但已經造成許多公司破產,許多人失業,也造成我們許多不便,改變我們生活的習慣。 疫情,重思生命價值 疫情讓我們注意到病毒的危險與生命的脆弱,重新省思個人生命的價值、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也認識到個人的行為如何影響到群體的安全。這些都是生命教育的議題。 新聞報導一名93歲的義大利老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療。病情好轉之後,他被告知需要支付一天的呼吸機費用。老人聽後就哭了。醫生忙安慰他,不要因為帳單而哭。老人說:「我不是因為要付錢而哭,我可以付所有的錢。我哭是因為我已經呼吸上帝的空氣93年了,卻從沒付過一分錢。我以前並沒有為此感謝過祂。」。 另一位老神父決定放棄治療,並請醫師把眾人捐款為他買的呼吸器轉送給年輕人使用,因為他認為年輕人更有活命的機會;許多退休的美國醫生從各個城市奔赴紐約,他們不畏被感染的危險投入救治患者的行列,讓我們看見他們對生命與專業的認真。當各地傳出封城隔離時,卻也看到有人不守規矩。 在危機中有人貪生怕死,有人冒險救人,讓我們看見人們在面對生死議題時,不同的信仰與信念,決定了人們面對危險與死亡威脅的選擇。 生命教育 建造優質信念 我們今天和孩子講生與死,談人們面對死亡威脅時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們未來如何面對困難、如何面對挑戰、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是幫助孩子建立優質的生命信念,讓孩子能做出對的選擇。生命教育教導孩子保護自己的安全,並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挑戰,幫助別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關心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引導學生珍愛生命、積極生活、成就人生,拓展生命的境界,讓有限的生命實現最大的價值,讓每個生命成為最好的自己。 當下社會許多青少年學生,輕視生命、殘害生命的現象層出不窮,很多人對生命感到困惑、憂慮。生命教育是解決青少年個體生命現實問題的必要途徑,可惜一般的學校教育都把力氣花在學科知識上。 教育部現在雖然大力推動十二年國教,鼓勵孩子建立九大核心素養,卻沒有具體的課程來落實,其實生命教育才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環節,也是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共同方向。很多人認為生命教育雖重要卻不緊急,疫情讓我們發現,生命教育是既重要又緊急。 文/彩虹愛家秘書長 陳進隆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