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9

園長的話 – 滿滿的祝福與感謝

滿滿的祝福與感謝,像跳躍的音符,從字裡、話語中,透過視覺、聽覺,觸動著我們的心,雖然只是簡短的一句~謝謝,辛苦了~,卻是溫暖在心頭,家長透過聯絡本、也當面表達對幼兒園及老師的謝意,在畢業典禮暨成果發表會上,看到仁和的用心與老師們的付出。 七月20日的畢業典禮暨成果發表會,外頭雖然下著雨,但不減家長的熱情,大家歡聚一起,見證寶貝們的成長,第一次的畢業禮,充滿了感動與溫馨。 孩子長大了,我們感動;孩子懂事了,我們感動。 他們載滿了〝仁和 〞豐盛的學習成果和收穫,即將踏上新的里程… 雨,繼續下著,雨後的彩虹,是神與我們立約祝福的記號。孩子們齊聲歡唱「像彩虹的夢,就掛在我心頭,有彩虹的天使,牽我的手;那彩虹的橋,是希望的通道,到橋的另端實現我的夢;像彩虹的路,就鋪在我眼前,那孩子的笑臉,吸引我向前,用彩虹的愛,立永遠的約定,有勇氣信心填滿我心中。美麗的彩虹掛天空,掩映著紫靛藍綠黃橙紅,孩子的未來放心中,喜樂平安就在我生命中。」 畢業典禮的英文是commencement,另外一個意義就是「開始」;畢業只是另一階段的開始,大班小朋友結束幼兒園的生活,要到國小另一個學習旅程,期盼在仁和所奠定的各項基礎,不論是語文、身體動作和健康、美感、社會、情緒、認知等的學習,都能繼續的加深、加廣向上發展。 今日你以仁和為榮,他日仁和將以你為傲! 祝  闔家平安 順心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成長的喜悅-父母篇

一、家庭教育的重點: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古人云:「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所謂博學,乃是人立身於世間,現實生活能力方方面面的內容。這正是現代家庭教育亟需關注和重視的課題。因而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最為重要的一項。 二、需要悉心觀照的一些具體方面的內容 家長要花時間來陪孩子學習,陪孩子做有益身心的事。在選擇課外班時,儘量不選單純讓孩子求快,易產生急功近利思想的學習內容。最好選擇能讓孩子靜下來,定下來,能深入思考的內容。孩子能定下來,學習就不會差。上課能認真聽講,下課寫作業也快。 還可以增加一些藝術方面的內容,比如鋼琴,二胡,古琴,古箏等,兒童唱詩班,也很不錯。當然,這些要根據家裡的經濟狀況來選擇。 有智慧的家長應該教會孩子什麼是健康的飲食,並多陪孩子做戶外運動來消耗體內的多餘能量。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精心陪伴和呵護,孩子看的書一定要家長篩選過,現在外界的不良影響太多。 三、身教重於言教 家長希望孩子做到的,應首先反省自己能不能做到。孩子的成長過程,會如鏡子一樣,反照出我們父母的很多不足。為了孩子,身為家長真的要不斷努力提升。因為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的榜樣力量,能令孩子長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於心,內化為良好的品格而伴隨一生,受益終生。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陪伴孩子走在成長的路上

中央氣象局於週三上午11時發布了輕颱丹娜絲海上、陸上颱風警報,教育局的簽收公文也跟著提醒各校園因應並加強各項防颱整備工作,並至教育部校安中心網頁,完成「丹娜絲颱風」整備回報填報作業。就連家長也追問著,颱風要來,週六的典禮怎麼辦?照常嗎? 心裡明明很著急,不過倒是不慌亂,照原定計畫,做舞台上的走位練習和班群的合作。 週四氣象報告颱風遠離,但是要嚴防大雨,真是好消息。 為了讓孩子人生第一個畢業禮充滿感動與信心,每個流程的安排都以孩子的心為心,蹲下來從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尤其是純真告白紀錄(自我介紹)一個個上台,是要花很多時間的;派代表嗎,又覺得不恰當;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被看見、受肯定,孩子們是仁和園地裡紅橙黃藍綠的小花,每一朵小花都美麗,都是獨一無二、特別的、耀眼的,我們珍惜,花點時間是值得的。 與小孩們溝通想法時,一開始只有幾個孩子願意,園長讓小朋友自己選擇,不勉強,想想看,願意的起立表示,孩子們你看我、我看妳的,互相影響著,像冒竹筍一樣,最後全都站起來。 園長說,自我介紹就是介紹自己讓別人認識,用中英台或其他語言都可以。不過,選擇了就要對自己負責,一定要練習,否則上台說不出話來,或聲音很小、聽不到,會浪費大家的時間。 上台,是件不容易的事,還要在眾人面前介紹自己,是需要勇氣的。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發表會,孩子們再次的將所學的,以肢體動作呈現出來,在老師的帶領下,一次次的舞動著身體,享受在表演的樂趣中。 仁和,是孩子生命中的感動;孩子,是我們歡樂喜悅的感動。您,不能缺席,因您的參加,讓童年無憾…… 仁和,走過四十五個年頭,用心、用情、用愛陪伴孩子,走在成長的路上,建立美好的根基。… 聖經箴言22:6-「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期待明天的畢業禮、發表會 祝  闔家平安 順心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地方政府發放二至四歲幼兒育兒津貼作業要點

一、依據教育部108年7月1日臺教授國部字第1080066137號辦理。 二、本市2至4歲幼兒教保券,自108學年度(108年8月1日)起停止施行並改銜接中央育兒津貼政策,全國統一無設籍限制,除配合中央設定排富條款外,補助額度每月2,500元(即一年3萬元),家長權益不受影響,第三名以上子女每月再加發1,000元。 三、家中有生理年齡滿二歲至當學年度九月一日前未滿五歲之我國籍幼兒,得請領本津貼: (一)最近年度之所得均未達申報標準或合併或單獨申報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百分之二十。 (二)幼兒父、母或監護人未領取照顧該名幼兒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三)幼兒未就讀於公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社區(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特教學校或準公共幼兒園。 (四)幼兒未經政府公費安置收容。 四、有關本市自108年8月1日起開放申請本津貼,由於0至2歲育兒津貼由公所受理申請,基於便民及單一窗口就近申請,本案由各區公所代為受理、審核事宜,以達便民效益。 五、為避免家長權益受損,請各園代為協助宣導並請家長至幼兒戶籍所在地公所申請;本案已架設專題網站(臺南市少子女化對策計畫-2至5歲幼兒學前教育及照顧專區),相關作業要點及申請表已放置網頁提供民眾諮詢、下載(如附件1、2)。 六、就讀私立幼兒園(不包括準公共幼兒園)之幼兒者,可請領2至4歲育兒津貼,該名幼兒如符合原住民、身心障礙學生、中低收入幼兒就學補助資格者,可併同申請;有關低收入戶及家庭寄養幼兒,相關就學是否持續補助,目前尚簽辦中,定案後即公告。 七、就讀公立幼兒園之弱勢幼兒者(身心障礙幼兒、身心障礙人士子女及家庭寄養幼兒),入園即免收學費,至其他雜費及代費是否持續補助,目前尚簽辦中,定案後即公告。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好的成就 來自堅持與行動

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但堅持沒幾天就斷掉、放棄了?決定要每天讀一篇英文、每天運動1小時、每天看1章節的書… 但持續不到一個禮拜就撐不下去了。 看著別人有好的成就、好的表現,當下下定決心,也要如此行,但堅持沒多久就放棄了;在教養孩子的課題上,是否也是如此?想要當一個稱職的父母,陪伴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卻因為種種的原因不能陪伴孩子? 看到別人家的小孩上台落落大方、各方面都有好的表現,是否很羨慕,希望自己的小孩也能如此?想要與孩子的老師做好親師溝通,讓彼此了解小孩在園、在家的情形,但卻抽不出時間。 為什麼設定了目標,卻沒有行動,無法堅持? 就家園、親師溝通面而言。 又到了學期末,孩子們的資料本愈來愈厚重,裡面有每週週報和班級教學分享;園長每週以文字和家長對話,老師則記錄著班級的教學動態,目的是家園、親師的溝通,讓家長清楚、了解孩子在園的生活、學習狀況,和家長需配合的事項。 園長為了瞭解各班家長配合的情形,每週三、四會抽時間過目小孩們的聯絡本、資料本,並將結果紀錄下來;每日聯絡本多數家長只有簽名,不到二成在家長的叮嚀「健康狀況」做紀錄;每週資料本,雖然有七成家長有互動,但每週都寫「謝謝老師」的大有人在;空白只簽名的,有不少人。不過,也有家長每週的分享都很吸引人;而諾貝爾家的家長,從小班到現在,給老師的話從未空白過。 每學期的資料本,可是孩子成長學習的紀錄本之一。 下周六就是仁和第四十五屆畢業典禮暨成果發表會,活動前兩週,是上台走位、預演的時程,卻因為天氣時而放晴、時而陣雨來擾亂,還有小孩生病請假的。 距離畢業典禮只剩一個星期了,請家長務必留意自己和小朋友的衛生習慣和家裡的清潔,勿讓病毒入侵,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參與和享受表演的樂趣。 明天又是周末假期,在腸病毒流行期間,請盡量在家裡,避免到小孩聚集或人多、密閉的空間,而感染到病毒。「細二不蝕本!」 今早終於放晴,孩子們享受入泳池玩水的樂趣。 祝  闔家平安 順心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專注就有力量,堅持就有機會

很多人羨慕專家,終其一生都希望自己可以變成某個行業的專家,受到他人的尊重。專家代表著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知識與技能都有獨到之處,可以解決問題,也讓你更有自信心在市場立足。 要成為專家其實不難,同樣的事情你願不願意反覆做一百遍,變成習慣就可以成為專家了。只不過,大部分的人做不到。 學術上另外有個定義,就是「一萬小時法則」。也就是說,你想要擅長某件事情,從平凡變成超凡,至少要花一萬個小時,不斷的實驗和犯錯,就可以成為某個領域的頂尖人物。 這樣換算下來,若每天工作八小時,一周五天,至少要花五年時間。所以,我預估在某領域專研五至十年,便可以成為頂尖專家。只不過很多人才做十遍,就覺得自己會了,不想再學了。於是職場上就充斥著「三腳貓」或是「半桶水」響叮噹的人。 台灣之光吳寶春,花了二十年做麵包才拿到世界冠軍。每天捏麵團,做同樣的事情從未放棄,麵包在他手上已經變成自己的一部分,該放多少重量、該捏揉多少下、該烘培多少分鐘,已經變成直覺,一身絕技終於在世界麵包大賽中脫穎而出。吳寶春媽媽說得好:「一條路直直走,傻傻的走,走久就通了!」專注的確是一種力量,終其一生只把一件事做好,你就是專家。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選擇科技公關為創業的定位,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只待過科技公司,而且只擅長做文案與公關的工作,創業很自然的就是選自己最擅長且最熟悉的領域。然後,持續在這個領域及專長上花時間,累積客戶。五年、十年過去,這些做過的事就幫我累積了信用和紀錄,公司的名氣自然散布,口碑相傳,客戶越來越多,而我也因為專注在科技公關領域耕耘,自身的能力與專業也藉由客戶淬煉得更成熟、更敏銳。 其實在我創業之初,很多人不相信會成功,可是當我專注並持續時,我發現全世界的資源都朝著我累積。因為堅持代表在乎與相信,別人也會被感染且願意相信我、幫我。我記得當時很多新客戶是這樣對我說的:「Olive,我願意給你一個機會,因為你服務最多科技業的客戶,我相信你在這個領域應該是專業的。」 當我聚焦一個又一個專案,心無旁鶩的做,無形中就累積很多產業知識與人脈。從客戶身上學習是最快的成長方式。幾年之後,時間會將你的經驗累積為亮麗的成績單,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別人開始把你當專家了。 只要選定了方向,就值得堅持一段時間,做到有成績為止。咖啡煮過一百杯就有可能是咖啡達人,拉麵煮一百碗就有機會成為拉麵達人。同樣的,公關案子做過一百個,你也可能是公關達人。可惜的是很多人做到第二十遍、三十遍或七十遍就放棄,所以成不了專家。 一百遍和一萬小時法則講的都是專注與持續的力量,當這兩股力量加乘,不可思議的成果就自然發生了。一般人無法堅持,所以成不了專家。 想在職場上擁有專業的能力,至少你要有決心花個五至十年的時間,同樣的事情做一百遍以上,你才有資格被稱「專家」。 文/丁菱娟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養成好習慣 利人又利己

氣象報告,近日受季風低壓環流的影響,造成多日降雨,中南部不分晝夜都易有陣雨或雷雨。讓我們再次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天氣瞬息萬變,時而晴空萬里,時而烏雲密布,時而傾盆大雨。 這樣的天氣,稍一疏忽,病毒入侵,感冒發燒就來了,不僅小孩,大人也是如此,醫院診所看診的人多了,大家可要做好身體的保健。 然而,一般感冒還好,若是醫生確診為腸病毒時,幼兒園就會很緊張,因為不只是患病小孩要在家休息一星期,若是一個班級一週內(七天)有兩個小孩罹患,依教育局規定,班級必須停課七天。 教育局6月28日的公文~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108年5月27日至6月27日公布發生腸病毒71型陽性個案或年齡滿3個月(含)以上重症個案地區辦理。 臺南市安定區、東區、歸仁區、中西區、南區、關廟區、永康區、安南區、北區已符合「臺南市公私立國民中小學及幼兒園腸病毒通報暨停課要點」停課標準,請位於安定區、東區、歸仁區、中西區、南區、關廟區、永康區、安南區、北區之幼兒園,確依前開要點辦理並落實相關防治工作: (一) 疫情通報:發現學(幼)童感染腸病毒時,應立即至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校安中心)辦理通報。 (二) 個案:落實「生病不上學」,要求學(幼)童立即請假至少一週(含假日共7天)至痊癒。 (三) 班級停課:若1週內同1班級有2名以上(含2名)幼童經醫師臨床診斷為感染腸病毒、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時,該班級應停課7日,此停課措施自本公告日起執行至108年12月31日止。 班級停課,易造成某些家長的困擾與不便,因此請大家務必確實養成自己和小孩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正確洗手步驟(濕、搓-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搓洗至少20秒、沖、捧、擦)及洗手的時機【吃東西前、上廁所後、玩遊戲<玩具>後(照顧小孩前)、擤鼻涕後、看病前後】。 任何習慣的養成不能單靠學校,一定要家園合作、確實遵守,才能利人又利己。 距離學期結束特別是畢業典禮只剩兩個星期,目前加緊做演出的練習,請大家務必配合。 祝  闔家平安 順心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孩子好習慣這樣養成

好的習慣就會是一筆豐厚的財富,給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就是給孩子以後的發展創造優越的條件,讓孩子受益終生。 好習慣既能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還能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習慣會讓孩子一輩子都享不盡他的利息,壞習慣可能會一輩子都償還不盡他的債務。好的習慣是從小養成的,也不是一日之功。爸媽們在孩子10歲以前要養成一些好習慣,會讓他終身受益。 1.正確的飲食習慣-不要養成寶寶愛挑食的毛病,要告訴孩子,要想自己身體健康就要營養均衡!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什麼事情也做不成。還要教育孩子在吃飯的時候不要做其他的事情,要專心吃飯。 2.早睡早起的習慣-睡眠對孩子生長髮育有著很大的影響,另外,早睡早起可以讓孩子們一整天都充滿活力。 3.運動的習慣-不要只在乎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要時刻關心孩子的身體是不是強壯。身體強壯了學習才能搞好。要讓孩子全面發展,要培養孩子至少堅持進行一種運動的習慣。 4.讓孩子做家務的習慣-孩子雖是個天使,但也是家庭的一員,他也需要通過做些家務讓孩子明白他對這個家庭是有責任的,從而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可以讓孩子做一下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收拾自己的房間,垃圾分類回收,幫著媽媽掃地拖地等等。 5.自己整理自己的書桌的習慣-自己整理過東西自己會記得放在哪裡啦,而不至於桌面亂糟糟卻找不到需要的東西或者是爸媽整理的自己不熟悉位置而花費很多時間找。讓孩子學會制定學習計劃和整理筆記,從而讓孩子更好的養成勤於整理的習慣。 6.自己收拾書包的習慣-有些家長不放心孩子自己整理書包,於是取而代之幫忙整理,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更有很多父母自己幫著孩子背書包上學放學,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如果說書包真的很沉孩子背不動可以幫忙,其他時間完全沒必要,只會助長孩子享樂的思想,自己的事情就該自己做!再說孩子自己整理書包有助於第二天的上課準備,自己背書包上學讓孩子明白上學是他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 7.閱讀的習慣-從小就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不僅能增長知識,還能開闊孩子的視野。 8.先做作業再玩耍的習慣-腦海裡印象最深的就是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個週末,光顧著玩耍了,把作業一拖再拖,以至於週日晚上九點多才寫完作業。老媽沒有批評,只說“以後這樣吧,什麼時候玩夠了什麼時候該睡覺了再去寫作業吧,我呢就不再陪著你寫啦。”七八歲的姑娘已經懂得好賴話了,於是以後都是老老實實做完作業再去玩耍。我們要知道不好好做作業的話是跟不上學習課程進度的。一定要先做作業再去盡情的玩耍! 9.保持清潔的習慣-乾淨的孩子人人都會喜歡,況且整體乾淨還能讓自己心情舒暢。而且勤洗手還能預防疾病哦!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書中自有好品格」

信誼文學獎30故事劇場-劍獅出巡校園宣傳,第一站於6月27日星期四上午,來到仁和,圖文作者劉如桂老師親臨現場,為小孩們講述故事,透過影像與劉老師輕柔的聲音,生動的表情、語氣,吸引全場小朋友的目光,聚焦在說書人的身上。  兩週前接到任職於文化中心的校友來電,告知信誼這項活動,希望能到幼兒園和國小各一所做宣傳,問仁和是否有意願?因為活動時間沒問題,還有大班小朋友的主題剛好是「台南好所在」,劍獅出巡是敘述台南安平的故事,是孩子們居住城市的故事,在地的文化,於是就答應了。。 果然,在劉老師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大班小孩與老師的互動良好,雖然聽過了,但是孩子們依然興緻高昂專心的聽著。 「炙熱的太陽照得臨海小鎮昏昏欲睡,連守護宅院的紅臉劍獅,也忍不住打起盹來。突然「喀噹」一聲,紅臉劍獅掉了很重要的東西,祂往外急衝,一路上卻怎麼也找不到;心裡焦急的祂,只好向媽祖娘娘求救…………」 這本繪本故事於2018首度登上舞台,2019經驗再現,九月28日.29日於台南文化中心演出。以劍獅為主角,戲偶融合繪本、舞獅、布袋戲元素,藉由近距離與角色互動,讓觀眾與劍獅經歷一場驚奇又有趣的尋劍之旅。將台灣傳統民俗的美好,和在地關懷的精神,以活潑深刻的方式,扎根在新世代孩子們的童年記憶中。是值得期待、欣賞的一齣故事劇。 透過繪本故事,除了可以增長知識外,也是養成品格的好方法。好品格是這個世紀的教養領域裡最重要的顯學,從人格養成-誠實、尊重、樂觀、同情心、知足、耐心…,到人生態度-守規矩、有禮貌、友愛、分享、同理、感恩、負責任、認真…,這些特質,不僅是一個人能夠成功立足於社會的基石,也是讓孩子擁有快樂人生的堅實支柱。 學齡前的孩子處於似懂非懂的年紀,若是用說道理的方式,也許效果不彰;道理不好說,但孩子不能不教,透過唸故事給孩子聽,它的成效是很大的,因為「書中自有好品格」。 每學期推動的親子共讀,感謝家長們的配合與重視,成效愈來愈好,將於七月10日檢視學習的成果。 祝  闔家平安 佳節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繪本閱讀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

早期閱讀,也叫「前閱讀」,是讓學前兒童通過圖文並茂的圖書或成人生動形象的朗讀,學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獲得前閱讀、前書寫、前識字的興趣、習慣、技能和自主閱讀的能力,促使語言、思維、想像和個性等協同發展,「最終成長為對閱讀充滿熱情,渴望並能有效閱讀的人」。2010年教育部印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中就把幼兒早期讀教育納入其中,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利用圖書、繪畫和共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等。由此可見,早期閱讀在兒童教育和發展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兒童早期閱讀的特點 兒童早期閱讀的特點對於兒童來說,所有與閱讀活動有關的行為都是閱讀,閱讀內容不僅僅包括印刷的文字,且包括圖畫、圖表、符號等其它各種材料。 早期閱讀是兒童認識世界,獲得全面發展的主要途徑,早期讀寫萌發(emergent literacy)觀點認為,「閱讀是從出生開始到生命結束連續發展的,早期閱讀水平在學前階段隨著年齡的發展不斷提高,4到5歲是快速發展時期」。這樣看來,兒童在學前就有必要大量接觸和閱讀書籍,才能適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從而有效提高閱讀能力。由於學前兒童識字量有限,此階段的閱讀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以圖畫閱讀為主,內容以圖大、圖多、文字少的書為主;(二)閱讀方式以親子共讀為主;(三)以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為主。 繪本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分析 繪本是以圖為主的書,其語言簡潔、圖畫優美、故事有趣,能大大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優秀經典的繪本,只要看圖就能讀懂故事的主要情節,不識字的幼兒也能通過圖畫進入故事世界,並從中發現樂趣。閱讀繪本對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乃至一生的成長發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繪本閱讀對兒童發展來說無可替代,它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必備書籍。家長們不僅要為孩子創造輕鬆愉悅的閱讀環境,以促使其熱愛閱讀,提高早期閱讀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要會選擇優秀的閱讀文本,掌握正確的閱讀指導方法。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