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9

【親子教養篇】 府城藏金閣

藏金閣為全國第一個地方環保機關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場所認證,且為全國第一個公家機構運用閒置建築物所設置環境教育場所,將提供民眾、學校戶外教學、機關團體實施環境教育戶外學習的好去處。 藏金閣座落於臺南市東區,『藏金閣』、『回收傢俱典藏館』、『綠教育生活館』組織共構而成臺南市環保教育園區,園區內三棟主要建築物係由本市廢棄建築活化再利用,總面積達2,900平方公尺,其中綠覆率與再利用的面積達2,070平方公尺,三棟主要建築物係由本市廢棄建築活化再利用整體設計以日式風格為主,以景石、沙岩等無色彩系之材質為主,搭配淺綠、深綠色系植栽,並輔以紅色系之點綴樹種,以單純、簡約營造日式禪風。自92年陸續完成規劃建置後,吸引本市民眾及外來遊客爭相參訪。 藏金閣定期舉辦環境教育、資源回收、傢俱拍賣、環保DIY教學課程、跳蚤市場等活動,提供本市市民一兼具環境教育宣導、廢棄物再利用、古蹟歷史人文藝術及民眾休憩的活動場所,並為推動資源回收、物質循環零廢棄的最佳典範。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小處著手做環保

前門廣場傳來小朋友唱歌的聲音,仔細一聽,是垃圾車的歌曲~ 「緊來緊來緊來倒垃圾,分三類分三類;快來快來快來倒垃圾,分三類、分三類;分哪三類?資源垃圾、一般垃圾還有廚餘…..」 好奇的前往一探究竟,原來是貝斯特家的小朋友,自製了三台垃圾車,分組玩著,配合歌曲,大家玩得不亦樂乎。 中班教學主題探討環保的議題~垃圾和空氣汙染,老師們帶領小朋友從生活中的垃圾哪裡來?又到哪裡去?孩子們看得到、摸得到、體會得到,也能踴躍分享;諾貝爾家也帶著自製的垃圾車,吟唱著「我是一部垃圾車,叮叮噹叮叮噹;我是一部垃圾車,垃圾快拿來~~」還分三類-資源垃圾、一般垃圾還有廚餘,教與學,大家也玩得不亦樂乎。 小孩們將所學的帶回家,要求家長一定要分類,不可亂丟垃圾。媽媽說:家裡多了一個監督員。 真棒!從小處著手,落實分類和減量,希望這些小小環保天使,能守護地球,讓地球更乾淨、更美麗。 下週要去參觀藏金閣,透過參觀,相信他們又會有不一樣的看見和想法。 而小班的主題是車子總動員。車子是現代生活中的必備工具,大部分的小朋友每天出門都會搭乘車子,或看見路上的車子。老師從孩子生活環境開始探討,家裡的車子,幼兒園的娃娃車,大眾運輸車,延伸認識海上、天空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讓孩子們從觀察探討中了解現代的交通生活網路,以及現代化科技的進步,還自己動手設計車子,體驗人力車的乘和拉,參觀納智捷車廠,豐富孩子的學習經驗。 車廠門市的接待人員全是女生,對車子的介紹感覺少了些,其實是可以再深入的,老師覺得有些可惜,也許她們認為三、四歲小孩這樣就夠了,啊哈~不知道現在的孩子見識廣闊,知識領域豐富,對喜歡的事物更可以變很聰明、很聰明的。 孩子們每天快樂的來上學,在寬廣的園地裡,沈浸在花草、綠地的空間,享受與師長、同學為舞,一起學習的樂趣。 祝福大家 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

近年來,國人對於環境汙染越來越關注,空氣汙染問題就是其中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012年全世界共有7百萬人因為空氣汙染而死亡。一般人雖然都知道空氣汙染會引發肺部和呼吸道疾病,卻不知道它其實與心臟疾病和癌症都有密切的關係。 臺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的詹長權教授長年致力於研究空氣汙染對人體的傷害,並且提供政府關於環境改善問題的諮詢。 空氣汙染主要來自工業生產和交通工具的廢氣排放,隨著工業的發達和全球城市化,汙染也越來越嚴重。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自從19世紀工業革命開始蓬勃發展以來,煤炭的大量使用造成空氣中的硫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等物質過量,導致上萬人死亡。1980年代的洛杉磯也經歷過嚴重的空氣汙染危機。 詹教授指出,事實上也就是從1980年代開始,隨著環境監測儀器和醫療檢測設備的發達,許多科學家開始研究空氣汙染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陸續發現除了影響到肺部和呼吸道外,空氣中的汙染因子也會滲入微血管甚至內臟中,引起組織細胞發炎、氧化還原壓力、自主神經系統失調,以及動脈血管壁硬化,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風險。 從哈佛大學深造回國後,詹教授希望對臺灣的環境汙染和居民健康做長期的追蹤研究,但礙於申請這類長期研究計畫的政府補助困難重重,因此必須靠短期研究計畫來蒐集各地區居民的資料。921大地震的前後數年間,他的團隊幫助環保署在全省各地,包括基隆、南投市、埔里、新莊、竹山、南投仁愛鄉、高雄仁武區等地區對居民做大規模的健康檢查,因此有足夠的資料分析短期空氣汙染對當地居民健康的影響。 詹教授的研究針對這7個縣市鄉鎮中,九千多位30歲以上非吸菸居民做健康追蹤和調查,同時監測空氣中5種汙染物的濃度,分別是直徑小於10微米的大氣懸浮微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 結果發現,空氣中的這5種汙染物會導致居民的收縮壓和脈壓下降,間接暗示短期空氣汙染可能會導致心搏出量降低。同時,大氣懸浮微粒對於血壓變化的影響在不同地區也不盡相同,印證除了大氣懸浮微粒外,其中的化學成分對於血壓變化的影響也扮演重要的角色。這結果可以做為政府未來在制定汙染源管制政策上優先順序的參考。 以目前臺灣的空氣汙染狀況來說,詹教授認為大部分的汙染源來自火力發電與汽機車等交通工具,要能夠減少這些汙染源的使用,才能有效提升空氣品質,讓國人擁有健康的生活。而這方面豐碩的研究成果,讓他被歐洲聯盟邀請成為跨國研究團隊的成員之一,從事長期歐洲汙染世代研究的計畫。他希望未來把這些和國際團隊合作研究的經驗帶回國內,為我國政府在環境保護政策上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2019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又是一年的開始,今天已是1月4日週五,也是新一年第三天上班、上課日,明天又是週末假期了。時間過得實在太快了。 小時候期待過年,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希望快快長大;長大後覺得光陰似箭,咻一下,一年就過了,特別是年歲愈長愈有感覺,歲月無情的在臉上劃下一道道的痕跡。對勤奮的人而言,是時間的主人;對懶惰的人,則是時間的奴隸。 對幼兒園的孩子而言,時間對他們好像沒什麼感覺,需要父母、師長為他們規劃、安排,他們的幼兒階段就這樣一年年的過了,幼升小,小升中,中升大。 上週五也就是2018年12月28日最後一個上課日,舉辦跨年活動。活動中大家一起飆舞、分享快樂的事、有獎徵答、搖呼啦圈、倒數計時,沒有煙火、沒有水舞秀,只有氣球ㄆㄧㄌㄧㄆㄚㄌㄚ的聲音,大家依然嗨翻天,送走2018迎接2019,以歡喜心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一起說新年快樂。 全台各縣市政府也紛紛舉辦跨年活動,邀請藝人朋友主持、演唱,台下的市民朋友,不畏寒風擠在人群中,享受一起跨年,倒數計時的樂趣,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台南也如往年一樣,在歸仁高鐵站舉辦跨年活動,雖沒前往現場,但透過地方台電視轉播,也感染到現場民眾的熱情。 2018年已走入歷史,問小朋友~過了還會不會回來?不會。是啊!不會再回來了,而是換了新的一年,從頭繼續往前走。 然而大家對2018年的印象和感觸,從票選出的年度代表字「翻」可見一斑。人民希望有翻轉的機會和力量,讓年輕人能看見未來的希望,中壯年能有所發揮,老一代的長輩獲得安養,勞資雙方不對立一起打拚,再創經濟奇蹟,政府以人民的福祉為首要,握有權力的官員,立法的民代,在政策實施制定前需溝通再溝通,謀後而定,讓台灣這美麗的寶島,成為一個幸福的國家,人民和樂、安居樂業。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祝福大家 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回憶是一生的禮物

回憶就是一切!這句寓意深長的話,我深有同感,如果父母可以送孩子一份厚禮,我會推薦回憶一事,我深信回憶勝過成就。 人終究會老,一但到了七、八十歲,剩下的便只有長長的歲月積累下來的回憶了,有些是自己的,有些是與子女共識的,如果不去把一些值得的事情典藏在一本記憶的本子裡,以後便尋不著了。 我喜歡日修禪師說過的一句禪語:這一分鐘美好,這一分鐘便不會不美好,因是同一分鐘,意指,同樣的一分鐘,做了不同的事,答案便全數不同了!這一刻看星星,與同一刻看電視的人,截然不同,這一小時看表演,與這一小時與家人爭執的人,結果還是大不同。 誰把時間典藏成為記憶了? 希望是你。 記憶該有什麼? 但願不是考試、分數、成績與挨罵。 朋友家有一面牆像極了時光隧道,滿滿的全是相簿,我隨手抽了一本,發現都有年月份、地點與相片裡的人物誌,大約從他出生迄今,每年整理出一本做為永遠的回憶;我問他留這些幹嘛?他說把美好留下來,再把記憶送給孩子,一代傳一代。 原來他在收藏記憶。 離開朋友家我的感觸極深,在一個強調明星學校、第一志願,功成名就的年代,卻有一位父親在為一件卑微的回憶留下戳記,他早早就明白兒女的成就,終究不會是自己的,但記憶才是,他將深深烙印,這些記憶全是親子共同「玩」出來的。 唱盤藏著老回憶 兩件事在心裡翻轉,好難下抉擇。 他每年至少帶孩子出一次國,每每假日都是全家出動,繞了臺灣一圈,拍了整疊的相片,我戲稱這叫一生受用的心靈財富。 我受到了啟蒙,也想累積孩子的心靈財富。 前幾天我們一起賞梧桐花。 今夜微涼,我們一起去看螢。 明天約好了,將要單騎吹涼風。 是的,回憶好重要,他是個寯永的心靈財富,也許說不出口,但卻真實的存在,就如同有一回記者問我如何寫作一樣,我告訴他要有一玩味的童年,這是真話,我的許多作品,彷彿都在提取童年積累的養分,沒有玩樂十足的童年,我便不知道記憶的舖子藏了什麼了。 明朝陸珩所寫的《醉古堂劍掃》一書中有一段話,把人分成了很多種,期中一種較高人,他說高人玩世,意指游戲人間,經過這些年反芻,我果真懂了,玩世的,原來是高人。 事實上,人好平凡,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不可能流芳百世,留名千古,我們有的僅是這一生短短的歲月,把一些值得一提的回憶留到老了慢慢咀嚼。 回憶真的重要,玩的愈真愈有味道。  作者-游乾桂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