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une 29, 2019

園長的話 – 「書中自有好品格」

信誼文學獎30故事劇場-劍獅出巡校園宣傳,第一站於6月27日星期四上午,來到仁和,圖文作者劉如桂老師親臨現場,為小孩們講述故事,透過影像與劉老師輕柔的聲音,生動的表情、語氣,吸引全場小朋友的目光,聚焦在說書人的身上。  兩週前接到任職於文化中心的校友來電,告知信誼這項活動,希望能到幼兒園和國小各一所做宣傳,問仁和是否有意願?因為活動時間沒問題,還有大班小朋友的主題剛好是「台南好所在」,劍獅出巡是敘述台南安平的故事,是孩子們居住城市的故事,在地的文化,於是就答應了。。 果然,在劉老師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大班小孩與老師的互動良好,雖然聽過了,但是孩子們依然興緻高昂專心的聽著。 「炙熱的太陽照得臨海小鎮昏昏欲睡,連守護宅院的紅臉劍獅,也忍不住打起盹來。突然「喀噹」一聲,紅臉劍獅掉了很重要的東西,祂往外急衝,一路上卻怎麼也找不到;心裡焦急的祂,只好向媽祖娘娘求救…………」 這本繪本故事於2018首度登上舞台,2019經驗再現,九月28日.29日於台南文化中心演出。以劍獅為主角,戲偶融合繪本、舞獅、布袋戲元素,藉由近距離與角色互動,讓觀眾與劍獅經歷一場驚奇又有趣的尋劍之旅。將台灣傳統民俗的美好,和在地關懷的精神,以活潑深刻的方式,扎根在新世代孩子們的童年記憶中。是值得期待、欣賞的一齣故事劇。 透過繪本故事,除了可以增長知識外,也是養成品格的好方法。好品格是這個世紀的教養領域裡最重要的顯學,從人格養成-誠實、尊重、樂觀、同情心、知足、耐心…,到人生態度-守規矩、有禮貌、友愛、分享、同理、感恩、負責任、認真…,這些特質,不僅是一個人能夠成功立足於社會的基石,也是讓孩子擁有快樂人生的堅實支柱。 學齡前的孩子處於似懂非懂的年紀,若是用說道理的方式,也許效果不彰;道理不好說,但孩子不能不教,透過唸故事給孩子聽,它的成效是很大的,因為「書中自有好品格」。 每學期推動的親子共讀,感謝家長們的配合與重視,成效愈來愈好,將於七月10日檢視學習的成果。 祝  闔家平安 佳節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繪本閱讀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

早期閱讀,也叫「前閱讀」,是讓學前兒童通過圖文並茂的圖書或成人生動形象的朗讀,學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獲得前閱讀、前書寫、前識字的興趣、習慣、技能和自主閱讀的能力,促使語言、思維、想像和個性等協同發展,「最終成長為對閱讀充滿熱情,渴望並能有效閱讀的人」。2010年教育部印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中就把幼兒早期讀教育納入其中,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利用圖書、繪畫和共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等。由此可見,早期閱讀在兒童教育和發展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兒童早期閱讀的特點 兒童早期閱讀的特點對於兒童來說,所有與閱讀活動有關的行為都是閱讀,閱讀內容不僅僅包括印刷的文字,且包括圖畫、圖表、符號等其它各種材料。 早期閱讀是兒童認識世界,獲得全面發展的主要途徑,早期讀寫萌發(emergent literacy)觀點認為,「閱讀是從出生開始到生命結束連續發展的,早期閱讀水平在學前階段隨著年齡的發展不斷提高,4到5歲是快速發展時期」。這樣看來,兒童在學前就有必要大量接觸和閱讀書籍,才能適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從而有效提高閱讀能力。由於學前兒童識字量有限,此階段的閱讀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以圖畫閱讀為主,內容以圖大、圖多、文字少的書為主;(二)閱讀方式以親子共讀為主;(三)以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為主。 繪本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分析 繪本是以圖為主的書,其語言簡潔、圖畫優美、故事有趣,能大大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優秀經典的繪本,只要看圖就能讀懂故事的主要情節,不識字的幼兒也能通過圖畫進入故事世界,並從中發現樂趣。閱讀繪本對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乃至一生的成長發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繪本閱讀對兒童發展來說無可替代,它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必備書籍。家長們不僅要為孩子創造輕鬆愉悅的閱讀環境,以促使其熱愛閱讀,提高早期閱讀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要會選擇優秀的閱讀文本,掌握正確的閱讀指導方法。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