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pril 6, 2019

園長的話 – 用心、努力、參與的運動會

又是一場成功的親子運動會,凝聚了大家的向心力。老師們的用心,小朋友的努力,家長們熱情的參與,加上主持人的功力,形成了堅強的團隊,連天氣都眷顧我們,參與這場盛會,小朋友們盡情的玩遊戲、做運動,展現他們超強的體能。 每個活動項目,均視小孩們目前的學習能力而做的安排,自然的呈現在家長們的面前;從開幕式的閃耀幸福,以三首教唱過的歌曲組合-地球寶貝、喵喵喵和幸福的孩子愛唱歌作為開場,不論大人小孩,一起感染到幸福快樂的氣氛;鳴炮、升旗到咕嘰咕嘰,孩子們享受在其中;體能活動,幼、小班的神氣活現,透過爬滾翻走跑跳六大技能動作,提升孩子全身協調能力的發展與身體所需的刺激動作;中班的體操英雄,利用單槓與前翻動作,有效刺激孩子的前庭,藉由訓練過程,讓孩子提升速度與方向感覺;大班的彈力超人,增加訓練的難度與強度,讓孩子在闖越過程中,可以提升各項操作性技能。 奪標,每個孩子都使盡全力往前跑,通通有獎。小和幼班透過短跑的比賽,讓孩子了解速度的快與慢,藉由競賽的過程中,對自我的挑戰;中班,從青蛙跳的競賽過程中,讓孩子挑戰競賽的難度;大班,單腳跳躍比賽,看誰的力量與單腳平衡最好;跳箱,今年高手雲集,跳過八層以上的有十九人,其中一位是女生,看著他們個個像羚羊似的,躍過高達一百公分的箱子,過人的彈跳功夫,心中好感動。 每一個體能動作的表現,都需要時間的累積;勤練,才能使之靈活、敏捷與增強體力; 親子趣味賽,因著家長們熱情的參與,增添活動的熱鬧與趣味性;開始大家都不知要玩甚麼,主持人登高一呼,大家就踴躍參與,有的是爸爸代表,有的是媽媽,還有阿公、阿媽;在小黑叔叔的帶領下,大夥兒都玩得不亦樂乎,直呼實在太好玩了;首先是看誰力氣大,以為要比力氣,誰知卻是一連要抱十五個小孩,挑戰手臂的力氣,爸爸較沒問題,可媽媽、阿媽就慘了,尤其是大班,哈~上當了,又不能臨陣逃脫,硬著頭皮拚了,輸人呣輸陣,別人可以,我當然也行,雖‵‵然手臂很酸,還是要有笑容的,難得可以抱十五個寶貝,挑戰極限,頌典阿媽說忘了自己是阿嬤餒! 還有火車過山洞、桂河大橋,趣味又好玩,怕家長太累,只玩三項,太小看大家了,明年應該加碼才是。會後場地的整理,除了工作人員外,感謝協助整理的家長,很快將所有的器材放回原處,團結力量大! 活動結束後,孩子們留在幼兒園,正常上課到下午,中午的飯量比平常吃得多,一上寢室躺下就呼呼大睡了,哈哈哈~ 在兒童節前舉辦親子運動會,期許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健康的身心靈,健康、安全且快樂的長大。 祝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翁

我們常說「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好好教育他們,將來才能成為國家棟梁,社會中堅。只是過去對主人翁的界定其實很狹隘,強調的是學校科目的學習,並透過層層篩選培養出所謂的優秀知識份子,成為社會中少數的領導階層。 在傳統的人才養成過程裡,多數的兒童在一致的標準框架下學習,他們沒什麼機會真正認識自己,也就難以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向,只能依循父母師長的期待,並藉著考試成績來配對社會中的生存空間與價值。從當年國家整體發展的需求來看,這樣的人才培育機制或許有效果,但過度功利和單一的標準,卻壓抑了多數人主動學習的渴望,犧牲他們追求自我的權力,更不利於現代多元社會的發展。 近代的教育思潮主張回歸學習自主,應該依孩子的特性和志趣,自主探索學習的主題和內容,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也最能持久學習的方向。這個理想需要足夠的課程彈性,教學得擺脫僵化,評量更需要開放。憑良心說,這在台灣教育環境中不容易做到,尤其遇到到升學主義這個魔戒時,多數人是沒有勇氣去面對周遭壓力和未知的恐懼。 這幾年兒童節前,許多小學會翻轉上下課時間,讓學生玩痛快點,稍稍紓解平時學習的苦悶。可惜過了這天,孩子們似乎又得回到無奈無趣的學習。然而許多例子可驗證,只要用心設計,透過教學和評量的活化,並且給孩子更多學習自主的機會,即使有深度和難度的學習,一樣是可以快樂又有效的。 要真正培養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我們更該先培養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翁,讓他們找到明確的方向和更多的動機,感受學習的樂趣,才能在各個領域上不斷提昇自己,為社會帶來更多貢獻。 文/李萬吉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