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February 23, 2019

園長的話 – 正向管教 積極引導

週三公共電視台正播放著一起老師不當管教的畫面,只因孩子不畫畫,就遭老師粗暴的對待,實在令人不解。 幼兒園虐童事件頻傳,特別是台南市,有多起事件發生,引起社會大眾的注意與撻伐,市教育局於1月25日發公告通知,1月30日下午1:30-4:30假歸仁區長榮大學,舉辦公私立幼兒園正向管教技巧教保知能研習-「虐童零容忍,護童一起來」,規定每個園所務必派員參加。當日仁和因早已安排歡喜過春節和圍爐火鍋的活動,無法推派老師到場聆聽,加上地點又遠,由園長代表參加。 上課前,教育局鄭新輝局長特別到場與公私立幼兒園代表共同誓師,齊心守護幼兒受教權益。局長首先肯定幼兒園老師的辛苦與付出,但也語重心長的呼籲,強調教育零體罰的決心;期許各園負責人、園長,應強化幼兒園責任機制,加強幼教人員正向管教及情緒管理的知能,對違反規定不當體罰者,也要訂定考核懲處的要求。 接著由講師分享,除了提出不當管教的案例外,針對教保人員為何會有不當管教的因素,體罰的原因及壓力來源與幼兒不聽話、吃太慢、不想吃飯、打人、搶玩具、上課吵鬧愛講話、不睡覺..等問題有關,引發大人不當的行為產生。 王老師說,要以正向管教的態度來引導,不只是消極管理好幼兒,讓他們循規蹈矩、不犯法,更要積極教導,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和方向。 正向管教的原則~ 「少說教、多身教;少沉默、多幽默;少責備、多了解;少爭吵、多擁抱;少溺愛、多大愛;少批評、多尊重;少懲罰、多引導;少脾氣、多福氣。」 春節過後、學期開始,於教學研討會和園務會議中與老師一起分享、討論,並影印研習資料供老師做參考,於晨光時間以現代灰姑娘的戲劇演出做宣導,引導小朋友要相親相愛、友愛他人,學習分享;更期許老師們在帶領、引導小朋友時,能溫柔的堅持、溫柔的生氣,才能享受工作的樂趣。祝福大家 健康快樂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善用正向管教,班級經營不困擾

管教是一門藝術,老師拿捏得好,便能讓教育現場如沐春風,一片祥和。 過度主張自我權益,現代教師壓力驟增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至於道該怎麼「傳」,便是一種藝術,也就是說,教育本身是一門藝術,必須具備深厚的學養、良好的技巧,並且能夠讓學生產生相當的共鳴和學習效果。 現代人的自我意識強,很在乎自身權益,教育基本法第八條第二項更明文規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不得有體罰學生之行為。」我們也看到一些老師因過度體罰學生而被家長提告,甚至要求賠償等案例。其實「管教」,不只是消極「管理」好學生,讓他們循規蹈矩、不犯法,更是積極「教育」,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和人生方向,可見老師的責任何等重要。只是,隨著教育思潮的演變,現代教師的地位大不如前,不僅學生的管教問題層出不窮,師生互動上也產生許多改變和衝突,使得老師們備感壓力,加上往往動輒得咎,甚至對教育工作感到灰心。 從做好準備到學生樂於學習 那麼,到底該如何做好正向管教? 「正向」(positive)p(plan):有計畫、有準備地教學。 o(observe、open):能觀察學生的特性,並依照不同的特質,提供適合的教法,因材施教;並用開放的心胸包容接納學生,提升良好的師生關係。s(sensitivity):對學生的狀況保持高敏感度。i(improve):任何管教的方式都該有調整、改善的空間,進而找出合情理法的管教方法。t(training):良好的管教是經過訓練的。以上課吵鬧為例,新手老師可能會拿著鞭條用力敲打黑板,希望可以制止學生的吵鬧。但是有經驗、訓練過的老師,就會安靜地面帶微笑,等吵鬧過後,淡淡一句:「我就對你們有信心,相信大家會慢慢遵守秩序……」。i(issue):從事件中、錯誤中學習、修正。v(value):學生的學習成就,往往和良好師生關係息息相關,有其價值性。e(environment):建構友善的、好的學習環境,吸引學生們願意學習。保持四原則,管教有彈性 面對管教不易的教學現況,建議老師們能夠維持以下四點原則: 1.保持教育的專業。運用各種專業能力,促進學生在心智上適性發展,並且降低不當或偏差的行為。老師們可以透過一些輔導知能的進修或研習,增進專業,並確保教學品質。 2.學習高EQ。研究指出,老師情緒穩定,在管教上會有較好的成效; 3.保持自我彈性。有些老師太過於拘泥在「老師」的角色上,一付高高在上的姿態,未能親近學生。 4.保持正向的觀點。管教學生,與其用諷刺、批評,不如用鼓勵來增強其正向的行為表現、用正面的言語替代責罵,例如罵學生「你真笨」,可以改用:「我知道這有點難,不過我對你有信心,只要多練習幾次,你一定會有進步的。」 善用班級經營八技巧– 1.建立良好的親師關係。 2.學習有效的溝通。 3.抱持同理心。 4.恩威並重,賞罰分明。 5.建立班規。 6.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 7.以身作則。8.善用資源。 學生來自於家庭,所以老師們最好能夠跟家庭密切配合、理性協商,才不會產生管教不一致的情況。我們深信,當親師生三方的關係維繫良好,管教就不會是燙手山芋、苦差事。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曾說:「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相信當所有老師都能抱持這樣的理念時,教育工作自然不再令人焦慮、困擾。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