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anuary 26, 2019

園長的話 – 打開一本書就是打開一個世界

腦神經科學專家洪蘭教授說二十一世紀的孩子要有人文素養、要有創造力,而創造力是不能無中生有,需要有寬廣的背景知識,而背景知識的來源則是從閱讀而來。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透過文字,我們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和任何人交談,獲取他們的智慧。知識的累積就是這樣形成的,所以,西方的諺語說「打開一本書,你就打開了一個世界」;前教育部長曾志朗也說:「書本打開了孩子想像的空間,閱讀可以增加孩子的思考能力。」;美國耶魯大學的教授史登堡更進一步指出「創造發明不需要深厚的知識,它需要的是足夠知識和無限的想像力,如果再加上『毅力』,孩子就一定會成功。」 除此之外,閱讀也可以變化一個人的氣質,當一個人讀了一定數量的好書之後,他說起話來就會比較有內容,用詞遣字就會比較文雅,舉手投足就會比較高雅,這也就是古人所謂的「胸有詩書氣自華」。 閱讀具有改變的力量。越小的孩子接觸繪本、無字只有圖的繪本也是很重要的,可激發他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仁和為讓孩子養成喜歡閱讀、愛上閱讀,建立閱讀的習慣,推動親子共讀已行之有年,又藉著共讀紀錄本,記錄孩子當學期閱讀的繪本名稱,透過家長的陪伴與紀錄,點點滴滴建構孩子文字的語言、詞彙的豐富性、表達力的提昇與圖像記錄。 每學期訂了閱讀的本數,希望小朋友能朝著預期的目標完成。為了瞭解幼兒園親子共讀的情形,園長親自檢視成果,一個個不厭其煩的逐一進行。從共讀本上的紀錄,就能看出端倪,了解家長重視與用心的情形如何,也能揣摩、想像家長與小孩共讀的畫面,是溫馨、敷衍了事或不理會。孩子的學習來自於模仿,殊不知大人的態度是小孩模仿、學習的對象,一舉手一投足間,就連家長說話的態度都可影響小朋友。 本學期閱讀達標者有六成四。為肯定親子的努力與重視,贈送達標者每人獎品一份;有家長問:檢視當天小孩請假,可不可以補看? 園長的回答是:時間若無法配合的,就請家長自己檢視即可。 習慣的養成必須經過二十一次不斷的練習。 品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機會。 為建立家園、親師間的互信與溝通,幼兒園除了期初提供親子手冊、學習手冊外,每日有家園聯絡本,每週仁和週報、班級教學分享,透過文字檔傳達訊息,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園務及班務,花了園長、老師很多時間和精神,但發現有些家長只簽名了事,聯絡欄上都是空白,不知是否有閱讀訊息?當然也有家長不僅閱讀了,還很用心的紀錄,分享小孩在家的生活點滴,自然的老師就會對該幼兒有更多的認識與互動。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孩子的未來掌握在父母的手上,別輕忽了。 祝福大家 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大腦與閱讀

學習閱讀包含了連接大腦的兩個區域:一個是物體辨識系統,另一個是語言迴路。在認知神經科學家史坦尼斯勒斯.狄漢的巨作《大腦與閱讀》中,剖析了孩子在成長的幾年間,如何慢慢轉換為成人閱讀的網絡形態。以下特摘錄片段精華讓讀者先睹為快。 曾經以為嬰兒對世界的看法是「一團混亂」,以為他們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成,幾乎沒有組織,所以需要很多的學習、很多的輸入,才能建構起像成人一樣的大腦。最近的研究反駁了這個太過簡單結構論。大腦機制準備好接受再訓練 沒錯!大腦一直到青春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它即使在出生的第一年也可以打開一個學習和教育的機會窗口,它的兩個主要的機制:口語的了解和不變異性的視覺辨識已經在那個地方準備好要被再訓練,去為閱讀的目的服務了。 大腦區塊設定好處理語言習得 嬰兒在出生的頭幾個月就對語言的了解有驚人的表現。在出生後幾天,他們就能知覺到語音的對立,如ba和ga的差異。此外,他們會對自己母語的韻特別注意。在懷孕的最後三個月,在他們母親的子宮中就已經知道自己的母語是什麼了(譯注:不是說他們聽得懂,而是他們習慣了母語的句調 intonation)。 他們的語言能力已經依靠到左腦的神經迴路上去了。左上顳迴分析語音,而顳葉階層性的組織使它可以抽取出音素、字和句子。即使左前葉下方叫做「布羅卡區」(Broca’s area)的地方在三個月大的嬰兒聽到句子時就已經活化了。布羅卡區是處理文法規則和負責說話的地方。  無疑的,這些大腦區塊是先天就設定好了來處理語言的習得。當然,學習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在嬰兒出生的頭一年,他的語言中心是對他生活周遭的語言敏感。到6個月大時,母音的表徵,這個每個語言都有的獨特的語音空間,慢慢有些扭曲,因為它開始適應他母語的母音了。大約11個月到12個大時,子音開始出現,就在這個時候,日本的嬰兒不再區辨r和l,就像我們開始聽不見外國子音的差異,如印度語中有各種的t聲,但是我們聽不見它的差別。嬰兒大腦會分析最常聽到的字 嬰兒的大腦,就像一個年輕的自然學者或是一個統計學家,會系統化地抽取、分類和界定語言的片斷。它從語音的輸入中,偵察到規則性,決定哪一個聲音是可以接受的,哪一些不是語音,可以丟棄,很快的,他的母語的語音規則就到位了。嬰兒會計算哪一個語音最常聽到,最常聽的聲音會變成他大腦詞彙中的第一個字。 6歲已能掌握母語的基本文法 到2歲生日時,孩子的詞彙是以驚人的速度在成長,每一天增加10〜20個字。在這同時,他建立了他母語的基本文法規則。到5歲或6歲時,孩子開始了第一堂的閱讀課,他們已經有專家般的語音知識,也有了好幾千字的詞彙,並掌握了他的母語的基本文法結構。  這些規則和表徵是內隱的,孩子並不知道他有這些知識,也不知道這些知識怎麼來的,但是這些知識無疑地是以一個有組織的形式,存在於口語的迴路中,隨時準備著文字的出現。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