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October 6, 2018

園長的話 – 愉悅的笑容最能動人

「園長~我沒有哭哭哦。」「園長~你看我笑笑的。」「園長~我像太陽的臉。」「園長~…..」 走在教室前的走廊,幾個小小孩看到園長,就迫不及待的說著,一個說另一個也跟著說,大家圍繞在旁,等著得到園長的肯定;園長當然是不吝嗇的給予小孩們讚美的言語和一個大大的擁抱,孩子們滿足的手牽手,到活動室參與晨光活動。 近日教小朋友唱微笑的臉這首歌曲,歌詞這樣寫著「什麼臉兒最美麗,什麼臉兒最好看,微笑的臉、微笑的臉,愉悅的笑容最能動人;你的笑臉最美麗,你的笑臉最好看,微笑的臉、微笑的臉,笑容代替了祥和語言,啦啦啦笑一笑吧笑一笑,笑得那臉上烏雲已散,笑一笑吧笑一笑,笑得那臉上陽光燦爛!」歌詞淺顯易懂,曲調也不難,聽個一兩次,孩子就能哼唱。園長請他們唱的時候,臉要笑笑的,輕快的唱,如此看起來會很美,聽起來也很舒服,立馬大家就露出甜甜的笑容。 「What day is today?」「Today is Friday.」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sunny day?cloudy day?rainy day?」「晴天?陰天?雨天?」 這是每週、甚至每天會提問的,藉著說唱,讓小孩們也能關心天氣的變化,進而氣溫的高低,到季節的轉變,和穿著的關係。 笑臉像晴天,生氣的臉像陰天,哭哭的臉是雨天。問小朋友:「喜歡甚麼天?」大家異口同聲說:「晴天」 每當小孩們哭喪著臉,園長會哼唱著:「甚麼臉兒最美麗,什麼臉兒最好看?」以歌來影響、轉移他們的情緒,甚麼都不用說,真的很有效果。 愉悅的笑容最能動人,笑容代替了祥和語言。 不論是扮演任何角色,只要用對了方法,就能很輕省,沒負擔,不僅自己有成就,也能受益別人,讓他人得到祝福。 想要有能力、有方法,是需要學習、需要操練,與實際生活結合,從中累積經驗,用對方法,果效就能彰顯。 十一月14、28週三安排兩場親子講座-玩出新默契,繪本和桌遊,由家庭教育中心推派講師來幼兒園,帶領家長和小孩;透過對幼兒期的家長進行親職教育宣導,讓家長了解親職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並能快速正確的學習親職知能與技巧,也藉由繪本導讀共讀及親子手作和桌遊的進行,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每場只收十五對親子,歡迎家長把握成長的機會,踴躍報名參加,即日起至額滿截止。 祝福大家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把「不容易」變得輕鬆又適意

在這經濟動盪不安、社會人心紛紛擾擾的年代,說真的,要好好養活自己都不太容易了,更何況結婚生子、組成家庭,豈是談何容易的事? 既有了家庭,又有了兒女,親子教養所衍生的種種喜怒哀樂問題,毫無疑問的,更立即躍升為家庭的主要核心議題。如果說,家家都有本難唸「經」,你一定可以發現許多恩愛夫妻之所以吵架,引發爭執的「爆點」,十之八九竟全是因為對孩子的教養角度和方式有所差異所造成的。 多少父母總是對兒女說:「孩子呀!因為爸爸媽媽愛你,才會要你去補才藝課;爸爸媽媽愛你,才會要你多吃蔬菜、少打電動、早點上床睡覺……。」太多父母以「愛」為名、假「愛」之名而要孩子依照自己期待的方向去做,卻很少有父母會去問孩子:「這一切是不是你想要、喜歡的?」也難怪,多少孩子聽到父母的「愛」,總想要急急閃開、快快逃離! 愛,是人生重要的課題。父母和子女間的愛,固然是與生俱來的情意,但它仍需要透過學習和不斷的練習,再給予具體實踐,才能在生活中落實彰顯出來。 一年多前,當《請你跟我這樣過》在電視初播,我就被這個以幼兒親子教育為題的節目吸引。打開電視,只見各家眾多名嘴在螢光幕前拚八卦、談緋聞,從外太空談到女性子宮;只見各家通告藝人和什麼資深媒體人,為拚收視率,不是大爆他人的「小三」內幕,就是乾脆親自下海「自爆」自己也曾是別人的小三、小四。還好有《請你跟我這樣過》這樣難得的「清流」在螢光幕前出現,不只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且令人驚豔。以我多次擔任電視金鐘獎評審委員的經驗,我認為這樣優質的親子教養節目,絕對有百分之百入圍的可能。 不過,電視節目畢竟是鏡花水月、過眼雲煙,看過了,激情、感動在那片刻,但良好的教養理念和方法竟究能記住多少,又有誰知道? 可貴的是,透過「人類智庫」編輯群的高明手法,將螢光幕上光鮮亮麗的人物對話與繁瑣的教養議題,化為條例簡明易懂的文字;將專家的心得看法各自獨立、分段表達、標示重點,讀來更令人入味入心,尤其方便爸爸媽媽們清楚記憶而能身體力行。 書中提到有些爸爸媽媽好用恐嚇性的言語來「管教」孩子,例如脫口而出「媽媽不愛你了」、「我就打斷你的狗腿」這種話,是親子間最不恰當的溝通。我認為,這些因為成年人缺乏情緒管理出現的口氣語句,其實也是家庭中的另一種「霸凌」,既無法為親子溝通加分,更可能造成負面的親子傷痕。 文/親子教育家 陳美儒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