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ugust 11, 2018

園長的話 – 最快樂的記憶

學期結束後,三天的假期,老師們利用其中一天做暑期上課的準備工作。在此期間,園裡也進行二樓教室前的圓柱包護墊,及一些需維修的工程,一刻不得閒。 當中有件令人感到愉悅的事,有位校友傳來訊息,「我是×××,住在這附近,在幼稚園的那段日子,是我最快樂的記憶,星期六準備要拍婚紗照,想到幼稚園拍,把我最美好的回憶放在照片裡,陪伴我一起嫁出去,不知是否方便?」 收到這則訊息,心裡好感動,這位校友在她記憶深處,存留了童年時期在仁和那二年快樂的回憶,在她即將嫁做人婦前,希望能拍照收藏,當然是OK沒問題的;還好園長被工程綁住,守在幼兒園,讓她能照計畫進行,真開心。 本週幼兒園生活精彩萬分,熱鬧無比,有嬉笑聲、有哭喊聲! 八月六日週一,暑期開課第一天,是個晴朗的好天氣,太陽公公展露笑臉歡迎小朋友。孩子們在爸媽的帶領下,歡喜的來園,園地裡因著孩子們的聚集,熱鬧滾滾。舊生見面,很快地玩在一起;新生則需家人的陪伴,也因著父母要離開、依依不捨而大哭,這樣的反應是可被理解,可同理孩子的情緒;對小小孩而言,第一次離開家裡、離開父母獨自一人待在陌生的幼兒園,心裡的不安與擔心害怕是可想而知。哭鬧聲音此起彼落,在老師媽咪、大姊姊用心且耐心的陪伴、引導與安撫下,哭鬧的聲音隨著一分一秒的流逝,漸漸小了,也少了。 不過,孩子就是孩子,隔了一夜,隔天一早來園,哭叫聲比昨天更大,他們有了一天的經驗,有些小朋友不捨父母離開的心,情緒的反彈,讓哭叫聲更大;家長的心也隨著小孩的哭聲,更加糾結;這樣的情形會慢慢隨著他們對人事物的熟悉而調整;不過週休二日後,下週一來園,也許情緒的反應會更大,哭鬧不上學,遇此情形,家長千萬不能動怒,不可以責罵,也不可妥協、遷就他們不來上學,需要更多的耐心與包容心,給予肯定與鼓勵,陪伴孩子走過這段適應的日子。 每個孩子適應的時間長短不一,視他們的生活經驗而定,不過一般至少需要一個月;這當中,師長和父母扮演的角色與接納包容的態度就很重要。親師需要攜手合作,做好夥伴關係。藉著每日家園聯絡簿和每週教學,了解孩子在園的動態和在家的情形,每週週報幼兒園的行事曆、園長與家長文字的對話等,讓家園、親師間有好的互動關係,才能幫助寶貝們,若只有幼兒園單向的提供是不夠的。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起加油吧! 祝福大家 暑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父母心理上缺席,孩子心好苦

為慶祝父親節,老師要同學們畫爸爸,畫完再設計一張卡片當禮物。凱凱滿臉不情願地拿起畫筆,隨便畫個長方形,加上幾個數字,勉強辨識的話,就像支手機。「你爸爸長這樣?太好笑了。」隔壁同學嘲笑他的畫,凱凱揮拳揍人,教室變得鬧哄哄的 。 在凱凱的心裡,爸爸出現時,不是在滑手機,就是講電話,跟他講話得到的回應永遠是;「你不知道我很忙嗎?你腦袋有洞嗎?這也要問。不然就是:「去問你媽!」久而久之,凱凱覺得好孤單,認為自己是沒人要的小孩,也常沒由來的生氣。 人在心卻不在-像凱凱父親這樣的家長並不罕見,以為讓孩子有吃有穿,就算盡了責任。有些人因為工作性質,多半時間不在家,出現時和孩子互動也很少。孩子雖有父母,但在情感上是被忽略的,親子之間沒有交流,形同最親近的陌生人。這樣的情形雖然有可能發生在雙親身上,但父親的比例高過於母親。 心理學上稱這種「人在心不在」,缺乏關係連結的情形,為心理上的缺席,這種在雙親眼下被當成空氣所帶來的影響,不亞於失去父母。孩子天性需要與父母親連結這是哺乳類動物的本能,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同,需要感覺被愛、被需要、被支持,渴望安全感。孩子被父母漠視,在心理上形同被遺棄。 對孩子的影響-腦神經科學家研究發現,童年得到關懷和照顧的孩子,大腦中的海馬體與杏仁核,明顯大於缺乏關懷與照顧的孩子。海馬體和杏仁核,是大腦內負責情緒調節和長期記憶功能部位;從腦部斷層掃描圖片,也看到被忽略的兒童的顳葉活動極少。顳葉與知覺、聽覺、刺激辨識及記憶有關。 當孩子感覺到自己不被重視,不被需要,不被愛時,很難形成正向自我認同。當自我形象是負面時,反應在學習上,可能是低學習成就動機,對學習缺乏興趣;在人際互動上,因與人交流的練習不足,也有影響。 孩子潛意識的以激烈行為,例如闖禍來讓父母不得不注意到他的存在。隨著孩子成長,如果父母態度依舊,孩子闖禍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有些就變成暴力與犯罪。 如果沒有矯正性的經驗出現,被忽略所造成的傷害可能是一生的。國內研究成年男性與心理隔絕父親的關係,指出這些在成年之後成剛強理智的男性,內在卻自卑、孤立、無助,對親密關係既渴望又陌生恐懼,難以穩固受挫,受挫不斷。 當被忽略的孩子成為爸爸後,會將所經驗到的再一次複製給下一代。以凱凱的父親來說,極有可能自小也這樣被對待,學到的男性認同就是這樣的表現,成為父親後也就不自覺地這樣對待凱凱。 人生可以不一樣-所幸只要願意改變,複製的命運也能獲得調整。父母有意識地挪出一些時間給孩子,即使一天十分鐘也很好,正視孩子的眼睛,陪他說說話,短短時間累積出的,會是你與孩子一輩子的寶貴資源。 文/摘自國語日報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