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y 26, 2018

園長的話 – 學會為自己的安全把關

往會議室的走廊走著,突然「碰」的一聲,一看,有個小朋友剛巧跌倒在身旁,連忙將他扶起,檢查是否有受傷?還好沒有大礙。 於是問小孩:「怎麼會跌倒,是用走的還是跑的?」「跑的。」所以囉,身體不聽使喚,左腳右腳拐到就跌倒了,還好沒有撞到人,否則不僅自己會受傷,還會傷及旁人。 走廊、活動室、大蝴蝶遊戲場不能跑,只有草場可以跑,是校園裡的規定,是預防意外事故發生,也是安全教育的學習;為了更落實行的安全教育,走廊地面貼了黃藍色的線,引導小孩走路要靠右邊。時常叮嚀孩子,但右耳進左耳馬上出,口裏說知道,卻還是跑。 問小孩:為什麼不能跑?因為走廊、活動室都是堅硬的地面,跌倒了會受傷,而遊戲場裏有許多設施,是玩樂的地方,會撞到人。草場地面是草,才可以跑。小朋友很清楚、明白安全的規範,但知易行難,時常觸犯,也因此常發生不必要的紛爭。 週二一早,有家長來電,說他家小孩嘴唇被他人用物品打傷,要園長查明後告知原因。經過瞭解,是在下課等候家長接送時,小孩說他們在大蝴蝶玩警察抓小偷的遊戲,有個小朋友因口渴拿水壺喝水後沒拿去放,在玩時因甩手,手上的水壺因此去碰撞到他人的嘴唇,使之受傷;在場的老師也沒看到,當受傷者告知老師時,另一位小孩已回家了,那時無法了解受傷真正的原因。 為此,再次與小朋友們一起討論安全的問題-意外事故的發生,走與跑。在校園裡,跑步就像是在馬路上開快車一樣,不小心時自己跌倒,若有人從轉彎處跑出來,對撞,受傷就很嚴重;還有走路要保持距離。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學會行的安全,為自己的身體把關。 馬路如虎口,交通規則要遵守。新聞報導幾乎都有交通事故的發生。例如:有個婦人在大馬路上未遵守二段式左轉,結果被後面直行的重機快速行駛撞個正著,婦人飛出去傷亡,重機騎士和乘客受傷。 一輛保時捷汽車在馬路上快速行駛,突然撞到前面分隔島,駕駛飛出車外傷亡,汽車爆炸起火,車上乘客燒亡,車子支離破碎又波及路旁的商店,損失太慘重了。 這些意外事故幾乎天天都在發生,透過電視報導,是希望提醒大家注意行車的安全。但現代人,凡事都求快,快快快,殊不知「吃緊弄破碗的道理」。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好習慣的建立非常重要。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新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稱之為「21天效應」。 安全與我們的身體、生命息息相關,不能馬虎,也疏忽不得。 祝 身體健康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習慣決定機會 品格決定命運

團隊的時代,品德和習慣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學識和能力。 才智天生,但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不只影響觀感,更決定升遷。  我請在美商任人力資源部經理的朋友,來跟我的學生講求職策略和面試應注意的細節。她一上台,就在黑板上寫下「習慣」兩字,然後說,「品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機會,一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習慣會影響你的升遷。」 學生聽了都很驚訝,因為他們從小被灌輸學歷和能力很重要,從來沒有人強調習慣也重要。她舉例說明:辦公室是個小型社會,你的工作習慣,包括說話的態度、坐的儀態、處事的涵養,都會影響別人對你的觀感,間接影響你的升遷。 又因為辦公室空間不大,所以衛生習慣特別重要。絕對不可當眾剔牙、摳鼻、梳頭(因為梳頭時,頭皮屑會飛起來不衛生,所以應該去廁所梳)都是不禮貌的行為。有人喜歡在喝茶時,先在嘴裡咕嚕咕嚕漱一下,再吞下去,那也是很令人不舒服的。 她說,曾經有位很有能力的課長,老闆有意調升他。一次宴請重要外賓後,課長在電梯內,用牙線剔牙,外賓嚇得直往後躲,生怕被他剔出來的殘渣噴到。老闆眉頭一皺,他就升不成了。 所以,衣冠不整不是名仕派,是對別人的不尊重。說話不可口沫橫飛,更不可講得太興奮,用手指去戳別人。打呵欠要用手蓋住嘴巴,不可讓別人看到你的大牙。與人說話時,要保持一臂之距,不可貼著人說話,更不可咄咄逼人。 學生聽了都嚇一跳,反省起來,好像自己也有很多壞習慣。一個學生問:那麼該怎麼辦?這是好問題,習慣是你建立的,你當然可以改,孟子說,「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不過,要花很多力氣,因為習慣是個不自覺的行為。「不自覺」就表示,已經不動用到大腦什麼資源,可能連意識的門檻都沒過,所以改掉壞習慣需毅力,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再做。我們的大腦像一個草原,本來沒有路,是經驗在闢路。走路會把草踩平,走的次數愈多,路愈大條,下自成蹊,最後形成習慣。 習慣有什麼好處呢?因為大腦只有三磅(約一.三六公斤)重,只佔體重的二%,卻用掉人身體二○%的能源。大腦是全身最花能源的器官。因此,大腦會盡量把日常生活中的例行動作變成習慣,使我們不花什麼力氣就能過一天,好把節省下來的資源拿去處理跟生存有關的重要事項。 所以,要改變一個行為最有效的方式是,用新的習慣去取代舊的習慣。你必須在大腦中另闢一條新路,每天去走它,不讓草長出來,久一點後,新路成蹊;舊路許久不走,被草淹沒,最後就看不見痕跡了。 習慣看似個人小事,其實影響深遠,因為現在是團隊的時代。團隊中,只要有一個人跟別人合不來,生產力和創造力就會減弱。在二十一世紀,品德和習慣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學識和能力。 上天很公平,你不能控制你的基因,卻可透過努力,養成使你成功的好習慣。 (洪蘭教授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