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February 3, 2018

園長的話 – 期末歡樂火鍋

一○六學年第一學期在一月三十一日週三結束,感謝家長對我們的愛護、支持與合作,將您心愛的寶貝送到仁和幼兒園來,信任我們、相信我們的專業,我們也因著您的相信,不斷自我鞭策,學習、成長,調整與改進,因為我們知道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期,是人格健全的關鍵期。 學期最後一天,特別安排了圍爐火鍋的活動,在寒冷的天氣,可是吃火鍋的好日子。每個孩子都準備少許他最喜歡吃的食材;藉著火鍋活動,老師們也機會教育,引導相關的注意事項-安全與食材種類,以及食材下鍋的順序。 首先提醒小朋友,安全教育,除了火的安全以外,不可奔跑,以免翻鍋;還有享用時,要慢慢吃避免燙到,不可囫圇吞棗,慢慢咀嚼,吃多少拿多少,最後分享食材和下鍋的順序。 食材一定要洗乾淨,再下鍋煮。先煮蔬菜和新鮮的菇類,煮熟後即撈起;先食用蔬菜和菇類,可增加飽足感,也可替湯頭增添清甜味。 接著煮海鮮類,品嘗海鮮的鮮味;海鮮的脂肪比肉類低,所以在此食用可減少之後肉類的食用份量。 肉類下鍋,肉類一定要在海鮮之後再下鍋,因煮過肉類後的湯面常會出現一層油脂,會影響海鮮的味道。還有準備泡麵的,就放在最後再煮。 小朋友似懂非懂的,因為平日不論是在家或在園,很少聽大人分享,也沒機會參與,只有吃而已;沒看過食物烹調的過程,沒有經驗,當然就不了解得來不易的辛苦,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也就不懂得珍惜,更多的挑食或不吃。 圍爐火鍋活動,有開始前的分享與教導,過程中小孩們格外的注意。 學期結束後,緊接著隔天二月一日週四就是第二學期的開學日,舉辦了簡單的開學典禮,介紹新入園的小朋友,戲劇加遊戲,大家盡興的樂在當中。 新學期新氣象,雖然天氣冷颼颼的,但是幼兒園的吸引力,老師的熱情,同儕的互動,溫暖了大家的心,克服寒冷的天氣,快樂來上學。 新的一年 祝大家 身體健康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教育東西軍:懶惰父母 會教出勤奮孩子嗎?

「認為會的」 教他釣魚勝過給魚 (文/徐慧容 桃園縣) 女兒剛上小學時,好友分享她如何坐在小孩身邊陪讀、協助做功課的經驗,聽完後我不頗不以為然,因為我不想成為他求學生涯中的伴讀書童。 「給他魚,不如教他釣魚。」這是我教育兒女的原則。大學時期我曾擔任一名國中生的英文家教,月考成績揭曉,她只有英文及格,學生理直氣壯的告訴母親,其他科考不好是因為沒有人陪讀。當時我即下定決心,絕不讓這點成為我小孩的藉口。 女兒小學二年級開始,我們把「釣竿」交到她手上,要求她獨自完成課業;生活上也要求她自己洗便當、收拾書包等。女兒漸漸養成自我負責的習慣,再也毋須我們操心了。 使出絕招大力誇獎 (劉璟華 臺南市) 勤快父母凡事包辦,孩子什麼也學不會。勤奮、能力強的孩子絕對是「懶父母」使出絕招教出來的,秘訣就是在於慎重對待每次教孩子的機會,未來孩子自然會做好。 「懶父母」要懂得示弱以杜絕孩子的依賴性。我一向耐心講解步驟,最後不忘告訴孩子,爸媽因為工作太忙,沒時間為你做這件事了。在外人面前更要常誇獎孩子,讓孩子從小就覺得為父母分擔家務、照顧自己是光榮的事。 當孩子遇到麻煩事問我,我都會認真聽她說完,和她一起分析,然後鼓勵她自己解決。久而久之,孩子能力越來越強,打擾我的次數就很少了。我願意當聰明的「懶父母」,教出既勤奮能力又強的孩子! 「認為不會」 父母懶孩子也不做 (翁璽晴 新北市) 孩子很聰明,他們總是在觀察父母。我看過懶散的父母責罵孩子不做事,孩子卻回答:「你都不做,為什麼我要做?」常看到有些父母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卻直嚷著小孩去寫功課,小孩必然拖拖拉拉的,直到挨了罵,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回房間,卻也未必真的會讀書。 聰明的父母總是率先挽起袖子整理家務,然後才請孩子參與。看到父母勤奮的工作,孩子通常很樂意跟在大人旁邊當幫手呢! 父母是孩子最早學習的對象,透過大人的言教與身教,孩子一步步學習成長。懶散怠惰的父母,覺不可能教出勤奮做事的孩子啊! 孩子必然有樣學樣 (曹春蘭 新北市)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父母的言行舉止常在無形中影響子女。所以懶惰的父母,絕不可能帶出勤奮的孩子。 同事曾經和我分享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誰能教出好孩子?〉,文章提到一位事業成功人士,過著優渥的生活,他太太常叫孩子以父親為楷模,無奈兒子無所事事,毫無奮鬥的動力。於是,他把家門口價值千萬的跑車賣掉,抽時間投身公益做志工,孩子跟隨左右,漸漸找到人生方向。 父母為孩子做得太多,孩子責任感變得薄弱,父母做好勤奮表率,孩子看著勤奮父母的身影,才會學習變得勤奮哪!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