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anuary 20, 2018

園長的話 – 陪伴是孩子成長的動力

地球繞著太陽轉動,從不停歇,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轉眼已是2018年了一月下旬了,而學期也即將於一月底結束,各項預定的學習課程將暫告一段落。學期結束前,總希望了解小孩們的學習成果,不論是在自理能力、好習慣、體能、健康、律動、自信心、社交或認知上,經過一學期的洗禮,吸收多少?了解多少?認識多少?透過不同的評量方式,搜尋孩子的表現,做為參考,才能在他們的需要上,看見大人們的責任,成為孩子的幫助。 從洗手、視力檢查、口腔衛生、體適能檢測、認字、生活美語、親子共讀、美語、注音、數學等評量,甚至於活動表演、每日聯絡本、每週週報與教學,每一項都代表仁和對小朋友的負責與用心,陪伴孩子們走在他們成長的路上,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一點一滴的累積,堆疊、建構能力與知識,每個環節都疏忽不得,不是到了哪個年齡才要求,而是開始學習就要重視,以適當的方法引導,引發學習動機和興趣。 本週拜訪一位住在北區的朋友,她與我分享上小一的孩子學習狀況,孩子沒上安親班,下課後回家,自己帶;她發現孩子回家的功課對她兒子來說很難,必須家長陪伴在旁,才有辦法完成,否則寫功課時間就很長;不是孩子不專心、拖,而是不會,太多的不會,不知該怎麼辦,只好東摸西摸,尤其是國語文,特別是文字接攏的部分;我問她老大當時有沒有這種狀況?朋友說:「哥哥表現很好,不需她擔心,所以那時候沒仔細去看他的功課內容。」 孩子沒上安親班,小學的功課不可不交,孩子因為不會、不懂、不知而引起家長的關注,發現小孩在學習上的障礙,而放下手邊的工作,陪伴。也許孩子在學前階段家長忙著工作,也許是哥哥表現良好,父母認為弟弟也應如此,也許家長認為學前只要玩就好,很多的也許和理由,導致弟弟現階段的學習出現問題,父母必須騰出更多的時間,耐心的陪伴,重新建立孩子學習的興趣。 「我想上廁所。」生:「May I go to the bathroom?」「聖誕節。」生:「Merry Christmas.」我說中文,小朋友說英文。「Love each other.」生:「相親相愛。」「Drink more water.」生:「多喝水。」 我說英文,小朋友說中文。本週生活美語闖關活動,園長當關主,過關門檻大班11句、中班9句、小班7句,幼幼5句,中英文都要會。 大夥兒一班班、一個個有順序的等候,園長花了一天半的時間,不厭其煩、耐心、重覆的進行。 仔細過目孩子手上的小冊子,多數只有老師的簽章,看不到家長的,也難怪有些小朋友在他的記憶庫裡找不到資料。 不過,整體而言進步很多,特別是家長的部分。家長的陪伴對學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是小朋友學習成長的原動力。 祝 新的一年 健康幸、福、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人生是場馬拉松

二十多年前,我去參加女兒的家長會長, 當時女兒就讀師大附中,會中有不少家長發言表示意見,他們認為聯考即將到來,校長應派來一些老師負責管理同學晚自習,讓學生放學後可以在學校繼續念書,準備聯考。 我一聽,相當不以為然,便以家長兼師大附中的校友身分發言,以我的經驗與觀察,師大附中畢業的同學們在社會上的表現都很好,我認為這是因為學校重視平衡的教學與生活。所以,我不主張學校把學生都留到晚上,只為了準備聯考。 當時的校長黃振球也非常同意我的看法,他接著比喻,師大附中希望培養學生成為人生旅程中的「馬拉松」選手,而不是「跑百米」選手。 二十多年來,當時的情景至今還存在我的記憶中,沒錯,人生,是馬拉松的學習! 我們的教育制度迫使孩子們不斷在跑,每一次都是為了考試,考完一關再考一關,每一次都只是衝刺百米而已;家長將「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這句話奉為圭臬,揠苗助長,不斷鼓勵孩子參加補習及才藝訓練。殊不知一場馬拉松比賽,一開始跑太快的選手大都後繼無力,只有持久耐力的選手才能跑完全程。 那麼,要怎樣跑這場學習的馬拉松呢?我的經驗與現在的學生不太一樣。我從初中開始學鋼琴,每天放學回家,我就打開琴蓋練琴,拜師學琴直到高二。高二、高三雖然忙著讀書考大學,有一天,我跟兩、三個同學發現國文老師的書法寫得真好,我們就央求老師每個星期寫幾張字供我臨摹。我們回家寫完之後再交給他們講解。為了寫出漂亮的書法,我每天清晨五點鐘起床練毛筆字,練完了讀書、上學,下課之後再練鋼琴。因此,我的學習馬拉松就在廣泛發展的興趣中進行。雖然當時升大學的壓力大,讀書的時間仍然嫌不足。只是,我發現每樣事物都有其趣味,越深入,越會發現它有趣,也就學的越有勁;假如我們只停留在每樣事物的表面,就無法深入探究他的奧妙。 我萬沒想到,這些興趣累積我的設計能量,為我日後成為建築師奠下良好的基礎。直到今日,有機會獲需要時,我都會提起毛筆寫幾個字,事務所同事也常用我的毛筆字輔助設計概念的呈現;每當事務所有同事工作年資屆滿十年,我便會為他們題字慶賀。這些興趣都不是我的專業,卻成為素養與修為,增添我生命的色彩。人生是一輩子的事,我們培養孩子的不應該是短暫的爆發力,而是面對一生的人格、素質、涵養與能力--一個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奔進的馬拉松選手。 文/摘自國語日報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