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December 16, 2017

園長的話 – 攜手合作保護孩子的安全

校園安全又亮起紅燈,發生在台南市。有位精神障礙,年約二十歲的女子,於11日、12日連續兩天,持刀到南科、新市兩所校園行凶,割傷兩名學童;而東區12日也有張姓男子,男扮女裝潛入學校女廁,遭員警及時發現揪出,連續多起陌生人潛入校園,學校形同不設防,安全問題再次浮上檯面,令人擔憂。 根據警方分析,在各級學校中,大專院校最擔心發生網路詐騙案,國中、高職學校最擔心毒品案,國小、幼兒園最怕是婦幼安全事件。 無圍牆校園是教育部永續校園計畫的一環,期盼打破校園與社區民眾的藩籬,營造校園的教育氣氛。如果只將眼光強調在那「表面」圍牆的存在與否,而沒有思考更深層的內涵,恐怕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十多年來,學校的圍牆紛紛拆除,但不知在推動圍牆拆除前是否想過安全維護的配套措施?校安人力是否足夠?設備是否齊全?否則一旦拆除,危機就會跟著來。 校園空間是學生聚集、使用的地方,是要讓學生有個安全無虞的學習環境,而不是家長擔心、學生害怕的過著學校生活,如此就是友善校園嗎?若是隨時有陌生人進出,心中的不自在感與害怕之心也會油然而生的。不知在推動此政策時,是否經過周全的思考?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 幼兒園是小小孩聚集的地方,教保服務人員都是女老師,若一旦發生因人員入侵的安全問題,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預防重於治療,不是等到發生了才來處理,而是不可讓事情發生。 二十多年前到日本參觀幼稚園,至今印象仍為深刻。就午餐而言,小朋友的午餐是家長準備的,用餐時小朋友拿出餐盒,首先以感謝的心,感謝家人為他們準備的餐點,打開享用時,不論菜色如何,大家均面帶笑容以喜悅心來享用。餐後,沒有午休,二點至二點半左右,家長來園接回;小朋友回家後,老師們在校園到下班前的時間,為明天的教學課程做準備,而不是下班後,用自己的時間,做教學工作上的準備。 校園裡沒有家長進出,只到門口;校門口沒有家長的機車或小客車,接或送,家長必須把車子停在社區的停車處,再帶著小孩走路到幼稚園,將小孩交給門口的老師;下午接小孩時,依序排隊、安靜在外面的圍牆邊等候,待老師把小孩帶出來,沒有廣播的呼叫聲,沒有車輛、空污的環保問題,更沒有校園安全的問題。真是令人羨慕。 日本可以,相信台灣也應該做得到才是。 要改的事,實在是太多了,千頭萬緒;維持現狀,就沒有契機。 從小處著手,從大處著眼。為政者必須從全局和長遠的觀點出發去考慮問題。從你我開始,征服自己的私心,政府與人民攜手合作,為下一代子孫,建設友善的生活、教育、工作與生存環境,一個前瞻與國際接軌的國家。 祝 假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聖誕節的意義

聖誕節對傳統的基督徒來說,是在慶祝耶穌的誕生。他們會在聖誕節的早上去做聖誕禮拜,以紀念耶穌和發揚基督的精神。不過一般的人已把它看成一種大眾化的民俗活動,是一個大家分享彼此對於家人、朋友甚至於他人的愛與關懷的日子。它也象徵著人們對於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感恩、銀善、信實、溫柔以及節制的期望。印象中,聖誕節似乎應該在皚皚白雪中度過的節日,但是有趣的是,對住在南半球的人門,例甘澳洲或南美洲的人們而言,聖誕節可是夏日的節慶呦! 聖誕老公公的由來 聖誕節是令人雀躍期待的日子,尤其是小孩子。相信大家對聖誕老公公的事都耳熟能詳吧?從前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幫助三個貧窮的少送她們三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當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其中一個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景在壁上的一長襪中。於是,將禮放在聖誕襪子的送禮方法家挨戶地去要糖果喲! 據說平安夜的晚上,聖誕節老公公會駕著馴鹿雪橇滿載著禮物準備送點這一年來表現很好的小朋友,他會悄悄地從煙囪爬進屋內,禮物塞在掛在床頭的襪子裡。所以孩子總會把一條條色彩繽紛的襪子掛在床頭,並在襪子旁邊放杯熱牛奶給勞苦功高的聖誕老人解渴,並送份大禮給自己。 隔天一每個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打開禮,想知道自己得到什麼獎勵。 到了1822年,一位荷蘭傳教士把這位偉大慈善家的故事傳到美國之後,美國商人更以特殊的行銷手法,每年利用這個節日大張旗鼓地宣傳廣告,大賺一筆,在亞洲的日本及其他各國也群起效尤。因此裝扮聖誕老人來慶祝聖誕節的風俗習慣也就漸漸地流行到世界各國了。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