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September 2017

園長的話 – 火龍果開花了

「園長~空中走廊的火龍果開了七朵花耶!」春吟老師興奮的來告訴園長,好像中了樂透一樣。對每天負責照顧它的老師而言,確實是件值得歡喜的事。 開花才會結果,哇!好期待哦。 將此消息告訴小孩,有興趣的小朋友就會前往觀察,有的每天都會去看。 順著感動,剛巧冰箱裡有火龍果,拿出來讓孩子觀察,與果樹做連結;切開分享,紅果肉,好些孩子不敢吃。 祈安阿公說~開花不一定會結果啦!哦~ 問小朋友~校園裡還有甚麼果樹? 「金桔、香蕉」好期待開花結果。 因著即將到來的教師節,週三安排校外教學-參觀孔廟文化園區;往年因為交通的緣故,參觀時間較匆忙,今年不趕班車,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自在的參觀著,除了孔廟、忠義國小,還有文學館,收穫滿滿;周邊正在進行整修的美術館即將完工,不久的將來,又多了一個參觀的場域了。 參觀當天,剛巧忠義國小一年級生在孔廟進行教學闖關活動,帶動了現場的氣氛,生動的教學吸引了園長好奇的前往一窺究竟,並告知大班老師,但畢竟主場不是我們,無法融入其中而作罷。 雖然孩子們對「全台首學」的台南孔廟,背後所蘊藏的歷史意義及對教育的精神指標,沒辦法理解,參觀時老師們仍嘗試以孩子聽得懂的話語,向小朋友說明其中的意義,告訴他們學習手冊裡讀經的里仁篇「子曰」就是孔子。到孔子銅像前行禮,走禮門、義路、參觀大成殿等,對幼小孩子而言樹上的小松鼠可是最吸引他們了。 孩子們沿著與孔廟相連的忠義國小圍籬,順著外牆走到文學館,連天鵝家的寶貝都做到了;他們踩著愉快的步伐,雀躍的走在寬廣的人行道上,一蹦一跳的走著,快樂的心情全寫在臉上。回程候車時,巧遇來自日本的大哥哥大姊姊,諾貝爾家小朋友當起外交小天使,語言雖不通,但藉著肢體良好的互動,相擁甚歡。 「地震啦!地震啦!不要慌,護住頭,快躲避…」九月21週四是地震演習日,經過了幾次實際演練,孩子們知道地震來時應該如何做自我保護,透過兒歌的吟唱加深印象,熟練的進行各項逃生步驟. 演習是讓小朋友平時就有準備的心,一旦發生時才會臨危而不亂。 請小朋友回家當老師,教導家人平時就得做好準備,家裡要有滅火器、避難包,了解逃生線路……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墨西哥7.1強震 恐怖! 大樓瞬間化為平地

牆面脫落如瀑布 小溪變激流驚嚇度破表 驚! 高樓民眾如坐海盜船 墨西哥城也重創強震襲! 民眾嚇奔大街上 主播也拔腿逃命 一個月兩強震嚇壞人 火山口冒出大量濃煙 台北時間凌晨2點14分,墨西哥中部發生規模7.1強震,包括震央所在地,普埃布拉州以及首都墨西哥城,都感受到強烈搖晃,接連傳出大樓倒塌,民眾受困。我國外交部證實,一名陳姓台商在墨西哥城的辦公室也驚傳倒塌,有5名台僑受困其中,駐墨代表處也已經派員前往協助!一棟接著一棟,大樓就像紙糊的,在強震中瞬間化為平地。就算沒倒,牆面也呈現波浪狀搖晃,有如瀑布般整面脫落。 地牛翻身,平靜小溪成了恐怖激流,小船連同岸上樹木劇烈晃動,驚恐指數破表。19號墨西哥中部驚傳規模7.1強震,震源深度51公里的淺層地震,搖到民眾連站都站不住,站在高樓層就像乘坐海盜船,除了震央普埃布拉州,首都墨西哥城,也面目全非。放眼望去,市中心倒塌的房屋數都數不完,濃濃白煙隨處可見。新聞報到一半,主播眼看大勢不妙,二話不說拔腿就跑,攝影棚裡燈架劇烈搖晃,彷彿隨時都要砸下來。月初才發生8.1強震,如今地牛再次大翻身,800萬人口的城市瞬間停擺,380萬戶無電可用,學校關閉,國際機場也暫停運作。強烈地震還觸發了墨西哥城東南方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火山口冒出大量濃煙。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預防生病的守門員

「園長!你看,我會洗手哦!」「園長我也會;我也會….」 洗手台前一群上完廁所的小孩,正在洗著手,看見園長高興的說著。 孩子們認真且用心的洗著自己的手,按著洗手的五步驟「濕-搓-沖-捧-擦」一步步的進行,口裡念著:打開水龍頭,把手淋濕,關起水龍頭抹肥皂,手心 1.2.3.4.5.6.7.8.9.10,手背1.2.3.4.5.6.7.8.9.10,指縫1.2.3.4.5.6.7.8.9.10,指甲1.2.3.4.5.6.7.8.9.10,手腕1.2.3.4.5.6.7.8.9.10,打開水龍頭沖水.5.6.7.8.9.10,捧水沖水龍頭,關起來,拿出手帕把手擦乾」,完成洗手的動作。每一個動作都很仔細、認真的進行,真的好棒哦! 週一,晨間時間,保育組Kady媽咪做腸病毒與登革熱的宣導,並教導小朋友正確的洗手方式,與洗手的五時機。大家跟著Kady媽咪一邊說一邊加上動作,加深印象;園長也跟著做加強,並告訴孩子,手洗乾淨的小朋友,細菌就不會跟著他。 「洗手」兩個字,像鄰家小孩,很普通,不起眼,但卻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是一個衛生習慣,養成,一輩子受益。 手有很多的功用,它很重要,因為重要,所以要好好的珍惜與愛護。 吃東西要它幫忙,上完廁所擦屁股也要它幫忙,抓頭要它,穿衣服要它,玩遊戲要它,拿東西、搬東西要它,做東做西,摸東摸西,假如沒有洗,擦完屁股又拿東西吃,還有喜歡咬手指,吃手的,不就很髒、很噁心嗎?所以保持手部的乾淨很重要,特別是對幼小孩子而言,可是預防生病的守門員。 何時需要洗手?小朋友洗手的五個時機為~吃飯前、上廁所後、玩遊戲後、回家後、擤鼻涕後;而一般大人洗手的五時機為~吃飯前後、上廁所後、使用公共物品前後、看病後及抱小孩前、接觸眼口鼻後,另外處理食物前、摸完寵物後、處理過排泄物後、從外面返回住家或辦公室時、及任何時候手部髒的時侯,都需要用肥皂來洗手。 洗手可預防腹瀉、呼吸道傳染病及腸道寄生蟲等疾病。 九月是腸病毒流行期,若大人、小孩都能養成洗手的個人衛生習慣和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提昇身體的免疫力,保持家裡環境的整潔,玩具定期用漂白水稀釋清洗、曝曬,如此,生病或罹患腸病毒的機會就會降低。 預防腸病毒不能單靠幼兒園,必須家園合作,人人有責,否則一個班有兩個小孩罹患,就必須停課,造成大家的不便與困擾。 洗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小處著眼,讓我們一起把這件不容忽視的小事做好,利己又利己。 祝 假日愉快快樂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

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的疾病,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 目前小兒麻痺病毒已經在台灣根除,腸病毒病人都是感染其他腸病毒造成,其中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5歲以下的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適合腸病毒生存,以4到9月為主要流行期,但其實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個案,冬天也有腸病毒病例,只是比較少而已。 感染腸病毒痊癒之後,只會對這次感染的型別產生免疫,所以一生中可能會得好幾次腸病毒。腸病毒感染並不是幼兒的專利,大人也會得腸病毒,只是大多症狀比較輕微,與一般感冒不易區分。 腸病毒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及疫苗,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就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 傳播方式 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患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家中嬰幼兒常因父母或照顧者從戶外環境或公共場所將病毒帶回家中,經由接觸或飛沫而感染,也可能經由接觸無症狀帶病毒家長的口鼻分泌物,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幼兒喜歡咬弄的帶毛玩具,容易殘留或吃進含有腸病毒的口水,也是傳染媒介之一。 潛伏期: 感染腸病毒後,約2到10天(平均約3到5天)會開始出現症狀。腸病毒病人大多數可以在一週左右痊癒,痊癒後,腸病毒還會持續經由糞便排出,所以要持續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在發病前幾天,喉嚨與糞便中就含有病毒,具有傳染性,一般而言,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在家庭與學校中有很高的傳染率,人群聚集且空氣流通不良的場所容易發生傳染情形。 發病症狀: 腸病毒的臨床表現多樣,許多人感染了腸病毒沒有明顯症狀,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較具特徵的腸病毒感染表現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有時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 1.疱疹性咽峽炎: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例多數症狀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2.手足口病: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3.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發紺(皮膚或是粘膜的顏色出現變青、變紫情形)、嘔吐。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接著會有明顯心跳過速,快速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存活的孩子則復原迅速。4.流行性肌肋痛: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5.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特徵為發燒、頭痛、喉嚨痛、咽喉處有明顯白色病灶。6.發燒合併皮疹:特徵為發燒合併皮疹,有些會出現小水泡。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開學摟

九月一日星期五開學日,校門口熱鬧無比,連秋雨也來湊熱鬧。 舊生由家長送到門口後,能自行入園;而多數新生則需要家長的陪伴,特別是小小孩,因著要與家人的分離產生焦慮而放聲大哭;有的雖然暑期已提早來適應,但仍無法克服分離的情緒。開學一週,校園裡每天早、午都有免費的演奏會可欣賞。 別小看二、三歲的小孩,哭叫起來,力氣之大,往往讓我們招架不住、抱不動。園長、老師可要有力才行。 師:「今年哭的孩子好像比往年多。」「男生哭的比女生多。」「男生好像很黏哦!」園長:「因為男生人數比女生多。」 開學第一週,對初入園的小朋友而言,他們帶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進入幼兒園,開始嶄新的團體生活,是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家長和老師必須花較多的時間,來安撫小孩的情緒;每個孩子心理的準備期都不一樣,有的一星期、二星期,有的需要一個月,或者更長,曾經有過二年的紀錄。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必須加上家長和老師的耐心、愛心、包容、鼓勵與同理,在這段等待的過程,對親師生而言都是挑戰。孩子們從家裡到幼兒園,作息時間的調整,餐點的習慣,睡覺的時間和地方,都不一樣了;面對陌生的人、事、物,離開平日疼愛有加的家人,心裡的害怕可想而知,而哭鬧是他們用來表達的利器。因此我們要以同理的心情來幫助孩子,牽他們的手,走過這段成長必經的路程,給予更多的鼓勵、更多的擁抱,勇氣與信心就會在他們的心裡滋長。 感謝家長們的支持與愛護,在邁入四十四年的今天,仁和仍一本初衷,堅持創辦人的理念~「福祿貝爾先生好園丁的精神,蒙特梭利蝸牛的精神,皮亞傑學說的物理遊戲、數概念理論,動作教育,多元的學習」;發揮仁和的特色~「體能教育,自然科學啟蒙」~讓仁和的好寶寶,在童年歲月,為身體奠定好體能的根基,探索生命的興趣,啟發探究科學的興趣~ 更希望家園、親師間合作愉快,透過每日聯絡本、每週教學分享、週報、互動交談、Line與電話連絡等的溝通、對話,了解孩子在家、在園的情形,幫助寶貝們建立各項品格以及學習的基礎。 下週五(9/15)晚上七點到九點,幼兒園安排了親師座談會,請家長務必撥冗來參加,您的一、二小時,是老師關心孩子動力的來源。 寶貝們走進幸福的校門,穿過懸掛青蔥(聰明)、芹菜(勤學)的智慧門、健康門、快樂門,敲響終身學習的智慧鑼,最後來個戳戳樂,開開心心的邁向學習的旅程。 「走走走,上學去,衣服穿整齊,看見老師笑咪咪,朋友一起玩遊戲,上學真有趣!」 祝 假日愉快快樂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爸媽準備好 不再期待又怕受傷害

新的學年開始,不管是新入學,還是升上新學年,換新老師、新教室、新同學、新課本、新的學習階段……,對孩子來說、對「新」的感覺充滿了期待和好奇。 親師生互信創三贏家長的心情就比孩子複雜些,不只是期待,可能還怕孩子受傷害。這段期間聽到家長談的話題,總聚焦在新導師是誰?凶不凶?班級經營風格如何?教學績效如何?編班抽籤會議如抽獎般,經常看到家長表現出「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景象。在教育部教學正常化規定下,學校都採常態編班,不能選班、選老師,家長對教育的期待,莫非只能靠燒香拜佛了嗎? 迎接新班級的老師心情如何呢?其實,老師也在暗自禱告,祈求能「抽到好籤」。最好學生乖巧、家長配合,班級經營就可以順心又順手,教學春風又得意;還有,千萬不要遇上「恐龍家長」、「直升機父母」。 前不久我去參觀高美濕地,看到好多螃蟹、彈塗魚、水鳥……生物多樣而活躍,這是大家共同努力愛護環境才保留下來的生態。同樣的,學校學習環境也像濕地一樣,有甚麼環境就教出什麼樣的學生。 在新班級中,親師生要掌握新契機,共同營造安全、信任、友善的環境,就會培養出健康、快樂、有能力的學生。現代家長有義務,也有權利參與教育,而「參與」和「干預」僅一線之隔,家長要隨孩子的成長調整教養的方式和態度,與老師建立信任關係,一起營造良好環境,創造教育的三贏。 互信互諒化解衝突 有位老師曾分享他初任導師得親身經驗—他有次和學生一起打籃球,為了搶球大轉身,和學生撞個正著。學生眉毛裂開、血流如注,老師嚇壞了,緊急叫了計程車送醫。家長很快趕到醫院,一起協助安撫孩子讓醫生處理。家長不但沒有追究責任,還一直安慰、鼓勵老師,說:「老師,我們沒有責怪您,請不要自責。」 就是這短短一句話,老師聽了心頭暖,反而很想哭,一直牢記在心。老師經常回想,如果當時家長說的是:「老師,我把女兒好好交給你,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你要是不能給我一個交代,我一定告死你!」或許他日後的教學態度就此不同了。 後來,受傷學生的媽媽說:「當時趕到急診室時,心裡其實很緊張,但當下看到老師不顧自己額頭一顆如乒乓球大的腫塊,只顧慮學生的情況。孩子並沒有生命危險,任何人都不應該去責怪一個真心對學生付出的老師,我當然要去安慰老師。」 「選擇原諒」讓親師關係更為信任。沒想到家長的諒解使老師很感謝與感動,並讓他日後對學生的付出,超出所該做的千百倍。當然,這事件中親師的身教,更影響學生未來的處事態度。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