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ugust 5, 2017

園長的話 – 一起幫孩子適應新生活

七月二十八日學期結束後,連著週休二日到暑期開課,一共有五天的假。假期中巧遇今年首颱妮莎於七月二十九日週六襲台,緊接著又有海棠颱風,三十一日有幾個縣市停課,而當日仁和原本就不上課了,沒有影響,不過仍有幾個家長載著小孩來園。因著颱風過境,一連下了幾天的雨,讓生活變得很不方便,也打亂了一些計畫。 下雨讓我們更珍惜天晴的日子。不過,天候是我們無法預測的,得隨時注意氣象報告與觀測天空的變化,做好預防的措施才能確保自身的安全。 雨下到八月二日……. 八月三日週四,暑期開課第一天,是個晴朗的好天氣,太陽公公展露笑臉歡迎小朋友,好開心哦!孩子們在爸媽的帶領下,歡喜的來園,園地裡因著孩子們的嬉笑聲、哭喊聲,頓時又熱鬧起來。幾個新生因著父母要離開、依依不捨而大哭,這樣的反應是可被理解,可同理孩子的情緒;對小小孩而言,第一次離開家裡、離開父母獨自一人待在陌生的幼兒園,心裡的不安與擔心害怕是可想而知。哭鬧聲音此起彼落,在老師媽咪、大姊姊用心且耐心的陪伴、引導與安撫下,哭鬧的聲音隨著一分一秒的流逝,漸漸小了,也少了。 不過,孩子就是孩子,隔了一夜,今天一早來園,哭叫聲比昨天更大,他們有了一天的經驗,有些小朋友不捨父母離開的心,情緒的反應,讓哭叫聲更大;家長的心也隨著小孩的哭聲,更加糾結;這樣的情形在週休二日後,週一要來園,也許情緒的反應會更大,哭鬧不上學,遇此情形,家長千萬不能動怒,不可以責罵,需要更多的耐心與包容心,多給予肯定與鼓勵,陪伴寶貝們走過這段適應的日子。 每個孩子適應的時間長短不一,視他們的生活經驗而定,不過一般至少需要一個月;這其中,師長和父母扮演的角色與接納包容的態度就很重要。親師需要攜手合作,做好夥伴關係。藉著每日家園聯絡簿和每週教學,了解孩子在園的動態和在家的情形,每週週報幼兒園的行事曆、園長與家長文字的對話等,讓家園、親師間有好的互動關係,才能幫助寶貝們,若只有幼兒園單向的提供是不夠的。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起加油吧! 祝福大家 暑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第一天上幼兒園 寶寶易分離焦慮

學校開學,校門口常有新生淚眼汪汪,抱著媽媽的大腿,不願去上學;臨床心理師表示,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是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有些孩子甚至會有睡不好及吃不好的情況,家長這時可先陪伴一段時間,幫助孩子好好度過人生中的第一次分離。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蔡盈盈指出,嬰兒在六至八個月就可能開始出現與母親分離時的焦慮害怕,通常在2-3歲逐漸減輕,有時可能持續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就會哭著表示不要去上學或想要回家,甚至會有吃不好,以及睡不好的情形。 蔡盈盈表示,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父母可以在開學第一週,有半天時間在學校陪伴孩子,之後再漸漸縮短留校陪伴時間,其次,就是要好好跟孩子說再見。多數孩子在與父母分離的當下會感到十分難過,然而經過老師及父母的安撫下,孩子會漸漸適應新環境,畢竟學校仍是極具吸引力,有廣大遊戲空間和新玩伴。 如果孩子哭泣較強烈,建議,可以讓孩子有一些時間宣洩情緒,之後可以試著轉移注意力,而且不要威脅或強力要求他停止,以免造成心理上的壓力;此外,少數孩子可能反而不表達出難過情緒,很酷的掉頭就走,這時反而需要注意,孩子是否無法承受分離,用逃避的方式來面對。 根據國外研究資料統計,學齡兒童每一百位約有三到五位兒童罹患分離焦慮症,並常伴隨著拒學或懼學的情況;所以,當孩子出現對學校分離的焦慮及恐懼過於強烈,已明顯影響在學校的學習、人際互動、家庭功能等,便應尋求專業心理醫療人員的協助。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