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rch 24, 2017

園長的話 – 生活中的美感教育

上週六參加了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主辦,台南大學承辦的「幼兒園美感及藝術教育扎根計畫」研習會,由推動計畫的主持人-藝術學院林玫君院長親自講課。林教授分享幼兒園美感教育的三大能力包含「探索與覺察」、「表現與創作」及「回應與賞析」,此三項能力,通常大家較著重在表現與創作,忽略了「探索與覺察」及「回應與賞析」。課程中教授提到,美感不必是很專業,只要留意到生活中的一些變化,去觀察、發現,帶著小孩一起去做,從眼睛開始,感受到色彩、形式、質地等的不同。 自然環境中有很多美的事物可以覺察,特別是在季節交替的時刻,後門的小葉欖仁換上了嫩葉,翠綠的顏色,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像一粒粒珍珠,散發出光芒;此時,正是打開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等五種感官,盡情體驗美感的好時機,在生活中享受美的洗禮。 美感是一種視覺經驗的累積與學習。在生活裡看見美、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 生活中也有一種美叫秩序美,從居家空間、商店擺設到街道,樹木的栽種,車子的排列,都隱藏著秩序的概念。大多數的秩序源於自然的規則,如蜂窩的內部結構,六角形的單元構成,是一種自然的秩序;樹木由樹幹到樹枝到葉脈,分支生長,越末端越細,這也是一種自然的秩序。 秩序帶著一種清晰、一目瞭然的意味。不論水果攤或書店,都有一套自己的擺設秩序,最漂亮的果實放上頭,不同顏色穿插並列,相互增色;在書店裡,本月最強打的書一定擺在進門一眼就能看見的位置,並且要將書立起來,讓讀者清楚看見完整的。 美可以很巧妙的藏在我們的生活裡。 教授說:「幼兒園一日課程,都是美感的課程,俯拾皆是。」 問小孩:「上學可不可以美美的?」「可以啊!」「要怎麼做呢?」「笑嘻嘻的;不可以大吼大叫;和朋友相親相愛;有禮貌」;再問:「吃飯可不可以美美的?」「可以;不可以太大口;不可以像大野狼一樣:要細嚼慢嚥;要坐好…」接著又問:「走路可不可以美美的?」「排隊可不可以美美的?」「那運動可不可以美美的?」「當然可以的! 」 今天舉辦第43屆親子運動會。這兩週小朋友們有更多一起練習、互動的機會,藉此互相觀摩、學習,從一次次的練習中,動動身體,了解身體的功能,學會了身體操作的技能,從運動中提升智能的開發,增進自己的體力與耐力,了解秩序還有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增強自己的勇氣與信心。不同的運動項目,呈現不同的畫面,每個畫面都是珍貴的,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用錢買不到的。 童年是人一生最珍貴的階段,因為珍貴,所以我們用心,不怕麻煩,熱心付出,在孩子生命的歷程中,畫上許多美麗的色彩。 祝福大家 假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幼兒期運動的好處

0~6歲是腦部神經系統發展最快速的時期,這個階段幼兒身體上的經驗和動作上的刺激,往往會成為孩子們的長期記憶,影響他的一生,現在就讓我們更具體了解運動對於孩子身心發展的實質好處。 好處1:運動促進大腦整合透過運動,我們大腦的動作、情緒和認知區塊會產生迴路,讓大腦運作更活絡,還可改善孩子的情緒、增強孩子的認知能力,讓學習變得更有效率。 好處2:為未來學習能力奠下基礎0~6歲是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最顯著的時期,此時若能透過身體各部位的運動,奠定初步動作與基礎動作能力,將成為日後各種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 好處3:增強身體機能與免疫力運動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危險,增強心肺功能,對呼吸傳染疾病的抵抗力變強,增進孩子的免疫力。 好處4:情緒管理與社交能力運動還可以增進孩子情緒的安定性與專注力;感覺動作能力越好的孩子,越能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得到樂趣,並獲得心理上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好處5:親子一起運動,增進親子關係爸媽帶著孩子一起運動,不僅可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也可以幫助掌握孩子的成長狀況,親子間的話題也會變多,親子間的默契也會更好。 好處6:改善特殊兒童發展問題林曼蕙教授根據多年經驗與研究觀察到,絕大多數有過動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的孩子,其實是因為獲得運動的刺激過少,運動量不足所致。 幼兒運動原則 瞭解運動的好處之後,再掌握好幼兒運動的原則,爸媽就可以檢視孩子的運動量是否足夠,以及運動的品質是否有兼顧到了。1.每天至少一小時活動時間2.運動類型與玩法越多樣越好3.過程比結果重要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