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February 25, 2017

園長的話 – 台南公園百周年

學期初規劃行事曆時,搜尋市府網站,沒有往年百花季的訊息,卻查詢到台南公園今年6月百周年的消息,因此決定於學期初安排小朋友參觀台南公園。 於本週二、週四,分批搭車前往參觀百歲公園,這個在台南人的記憶中,已漸漸淡忘的公園。 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踏著輕鬆的腳步,漫步在諾大的公園裡,在地圖的指引下,沿途欣賞不同的樹木與植物;有高聳的大王椰子、110歲的菩提樹、60歲的茄冬樹,還有麵包樹、鐵刀木、金龜樹、榕樹等,和不同的植物,走在念慈橋上看著湖畔,正好有人在釣魚,孩子說:「湖邊有立牌說不能釣魚哦!」是啊,但就是有大人不遵守。 週二,巧遇南二中的大哥哥入公園跑步,孩子們也加入他們的行列,跑起步來可不輸給他們;公園裡稀稀疏疏的人散步其中,以年長者居多,難得有孩子群的出現,引起大家的注意,有遊客要求合影,還有土耳其的朋友,小孩以平常所學的英文與他們對談,中英混和,倒也能溝通。 公園裡有少部分工程在施工,似乎是在為六月的百歲生日做準備。好期待公園能加入新的元素,再現風華。 週二到週四,連三天氣溫上升,尤其是正午時刻,熱到難以忍受,特別是活動力強的小孩,滿身大汗,提醒他們,覺得很熱,可以減少衣服,讓自己舒服點。 「媽媽說不能脫;我只有穿一件;我在感冒….」小孩記住媽媽交代的話,即使已滿身大汗,仍不敢脫衣服。不穩定的天氣,早晚溫差大,忽冷忽熱,讓人無所適從,特別是小朋友,稍一不留意,就受風寒,也難怪家長會再三交代,叮嚀小孩,不可脫衣服;園長介紹小朋友洋蔥式的穿衣法,提供變化多端的天氣做選擇。 教養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費神、費心的事很多,特別是年幼的孩子,很多事他們不知道危險性,需時時叮嚀、交待,更要隨侍在旁,五、六歲的大班生,正值活動力、好奇心強的年歲,大人們更需多費心。 平時各項安全教育的宣導,除了提醒小孩當事故發生時該如何保護自己外,更重要的是需遵守安全措施的規定,才能降低、甚至避免意外的發生。意外不是我們可預期的,而是意想不到的。預防重於治療。 祝福大家 四天連假 假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居家安全

兒童受傷意外事故時有所聞,而12歲以下兒童受傷時多半有成人在旁,6歲以下兒童受傷時有成人在旁的情況更超過80%,且其中9成以上是家長!有大人在旁,為什麼孩子還會受傷?該學會祕書長白璐指出:成人照顧者的認知與警覺性不足及環境設施的不安全是主要原因。 12歲以下兒童最常受傷的原因是跌墜(39%),其次是撞擊(28%)。由於媒體的報導,一般會以為兒童跌墜事件以墜樓為主,實際上兒童在同一平面上跌倒受傷的情形更為常見(64%);同樣的,最常見的撞擊傷也不是媒體報導較多的被物件砸到,而是兒童自身移動太快撞到物體造成的傷害(67%)。這些傷害事故超過50%發生在家裡,6歲以下兒童更有高達75%是在家裡受傷,顯見居家安全仍有待加強。 另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32條規定不得使6歲以下兒童獨處。資料發現,兒童受傷時為獨處的情況已減少,但若成人照顧者雖陪伴在旁,實際卻在做自己的事,孩子仍舊形同無人照顧。因此,成人照顧者要善盡照顧之責才是重點。要使家成為一ㄧ個「安全的家」,還要把握下面幾個原則: 1.鋪面防滑防跌傷-家中的地板不要用光滑的地磚,採用木質地板,或加鋪地毯或防滑的軟墊,可以預防滑倒,即使跌倒,也不致受重傷。地面應保持整潔清爽,勿把玩具及其他物品等散置地面,電器的電線不要橫置在地面,以防兒童絆倒。 2.護墊護具防夾撞-門窗、抽屜、或有凸角銳邊的傢具、牆柱等應加護墊、護角、護邊,以防兒童夾傷、撞傷。風扇加裝防護網,可以避免兒童的將手指插入風扇內而絞傷。 3.安全鎖住危險物-家中衣櫃、壁櫥、冰箱、烘衣機都應隨時關緊並加鎖,避免幼兒進入後出不來而導致窒息;硬幣、小電池、釦子等小物品,藥品、清潔劑或殺蟲劑等毒性物質,以及剪刀、美工刀、針等利器,都要收納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或收藏在上鎖的櫥櫃內,避免兒童發生梗塞、中毒、或割刺傷。 4.容器加蓋不亂裝-裝著水或其他液體的桶、盆等大容器及抽水馬桶一定要加蓋,以防幼小兒童跌入嗆溺;食品容器(如飲料瓶、鍋碗等)絕對不能用來盛裝藥物、清潔劑等物品,以免誤食;垃圾桶也要加蓋,以防幼兒接觸丟棄的危險物品。 5.加裝偵測逃生易-家中車庫或是大門若是鐵捲門或電動門,一定要加裝偵測器,只要可以偵測到門口處有物體就立即而停止續關閉,以防有人被夾傷;室內應加一氧化碳偵測器以及裝煙霧偵測器,可以在一氧化碳進入室內或火災發生時爭取更多的逃生時間。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