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6

【親子教養篇】 居家綠化要注意 傷害兒童的植物

很多媽媽懷孕的時候會忍痛割愛把寵物送走,害怕對寶寶造成傷害。但是卻無意中忽略了家中的植物可能給寶寶帶來的傷害。和寵物相比,用來美化家居環境的盆栽植物更常見,更需要警惕。家裡那些傷害寶寶的植物,下面一起來關心。一、容易傷害幼童的植物 1、不好聞:濃烈花香引發不適 種類:夜來香、鬱金香、百合花、紫荊花、松柏類花木等理由:一些香味過於濃烈的花草會讓人難受甚至產生不良反應,兒童則對這些氣味更加敏感和不適應。輕則導致食欲下降,嚴重的會誘發孩子患上哮喘。 2、不能摸:輕則瘙癢重則腫脹 種類:菊花、夾竹桃、月季、洋繡球、紫荊花、仙人掌(球)等。 理由:兒童的家庭種植植物也有很多講究,有些植物碰觸後就可能出現紅疹,奇癢難忍,對孩子來說是更難以忍受的。還有植物長有尖刺,容易刺破幼兒稚嫩的皮膚。 3、不能吃:輕則咽痛重可致命 種類:滴水觀音、花燭、黃杜鵑、含羞草、一品紅、狀元紅。 理由:有些植物是不能入口的,否則輕的引發口咽部不適、疼痛,重則導致嘔吐等。但幼兒很愛把東西放入口中,所以這些植物都不能出現在有幼兒的家庭。 二、有益寶寶健康的植物 1、蘆薈、吊蘭、龜背竹:它們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特別是在對付甲醛上頗有功效。 2、觀葉蘭:在寶寶經常接觸的書桌適合放觀葉蘭。觀葉蘭的葉子會隨著溫度的改變而循環變化,綠色、白色、粉紅、桃紅,最後再變回綠色,能夠頤養性情。 3、藤蔓類:在寶寶經常出入的通道最好掛置一些藤蔓類的水養植物,如綠蘿、綠精靈、常春藤等,這些植物比較容易造型,而且通道一般都很通風,是它們的最佳生長環境。 4、虎尾蘭:有些父母也擔心廁所的氣味為好寶寶的健康,所以可以再衛生間裡放入虎尾蘭。虎尾蘭的葉子可以自己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是衛生間、浴室的理想選擇。 三、環保意識從小教育 1、問答引導教寶寶 爸爸媽媽要先主動給寶寶講植物的名字,特性,盡可能舉童話故事中的例子或是寶寶喜歡的卡通形象的例子,這樣讓寶寶更好的認識植物,並引發他的好奇心。 2、認識植物的兒歌 兒歌朗朗上口,自然寶寶會記得牢,媽媽們可以在看到植物的時候,邊念兒歌邊給寶寶解釋兒歌的內容,這樣寶寶可以記得更扎實更牢。 3、培養寶寶環保意識-愛護環境要從寶寶做起,在植物園內寶寶用過的垃圾不能隨手亂扔,要扔到垃圾箱裡。看到漂亮的花不要去採摘,不要隨意踩踏小草,它們和我們一樣需要被愛護。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流感來襲!

最近大家聞流感色變,因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發燒就診的病患也明顯增多。雖然流感有「一燒」、「二痛」、「三疲倦」等三大病徵,但有些人還是可能與感冒混淆;因此,若有高燒症狀,建議都應該儘速就醫診療,以免引起併發症,可以即早診斷治療,避免悲劇!流感的傳染力強,往往一人染病、全家都中獎,因此大家應提高警覺,加強洗手、戴口罩、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等預防措施。 預防重於治療。週二發通知,告知家長,因應此波流感,請小朋友配戴口罩來園。週三集合時,檢查配戴的情形,有七位小朋友沒戴;週四再做檢查,有三位未戴;週五仍有六位。與小孩們探討~「為什麼要戴口罩?」「因為怕被傳染」「因為空氣污染」「為什麼會被傳染?」「因為..如果他咳嗽細菌就會跑出來,傳給我,所以戴口罩」「戴口罩才可以預防」 是的,戴口罩可以預防,但也不是萬靈丹,還得配搭勤洗手、正確洗手的好習慣,才能避免搭上流感的列車。提醒小朋友洗手的重要性,洗手的五步驟-濕、搓、沖、捧、擦;五時機-吃東西前、抱小孩前、看病前後、擤鼻涕後、上完廁所後,如此一來才能守護自己與他人的健康。 洗手五步驟,小朋友都能倒背如流,五時機大中班多數都知道,但知易行難,知道不一定做到,即使大人也都會輕忽。為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我們不厭其煩的設計洗手評量單,老師觀察小朋友在園洗手的情形,發回讓家長了解簽名;本學期改版,除了保留老師觀察小朋友的洗手習慣外,也請家長觀察小朋友在家的洗手習慣,請家長務必配合,不輕忽這個可預防保健的最簡單的方法,讓洗手的好習慣成為小孩們帶得走的保健能力,才能享受健康的生活。 流感、登革熱、腸病毒,像趕不走的瘟疫,在我們的生活圈裡,與我們為伍;流感過後,登革熱就將登場,而腸病毒卻是不分季節的在我們身邊,伺機而動;最可怕的,不單是人類在進步,病毒的變種可是愈來愈毒。 想要擁有健康的生活,除了懂得預防外,還有正常規律的作息和運動習慣。 健康相隨,一切最美。 祝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家長適時放手 給孩子學習面對問題

筆者美國友人的小孩在賓州匹茲堡市一所小學就讀一年級,有一天不小心把前一天的回家作業,以及當天需要的繪畫用具放在家裡,忘了帶到學校。 教孩子思考 鼓勵面對問題 小朋友在學校察覺後,趕緊打電給筆者的好友說:「爸爸,我的功課放在家裡忘了帶,能不能請您幫我拿到學校呢?」好友對小孩子的回應則讓筆者回味許久。他對小孩說:「你會使用『請』字,爸爸覺得很棒!不過,該完成的回家功課與該準備的繪畫用具,都是屬於你自己應該擔負的責任。」 友人並對小孩表示,希望他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會自己想想看,如何向教師解釋事件發生的原因與經過;提出可能的處理方式;合理的處罰方式是什麼;如何避免以後再發生類似的問題,以及該如何向同學商借美勞用具等。有人甚至對孩子說:「爸爸很高興你可以這樣的機會,能思考該如何處理類似的問題,恭喜你!」 觀念需調整 引導取代溺愛 筆者不禁想到,如何同樣的情境發生在國內,台灣家長的反應,通常可能會是有兩種,第一種是苦口婆心的勸告孩子,希望他下次別再犯;另一種則可能是大聲斥責:「怎麼又忘了帶?這已經是第幾次?這樣的事情下次絕對不能再犯!」然而,不論是哪一種反應,父母親在勸告或訓斥一番後,通常還是會「乖乖的」回家,幫孩子將前一天的回家功課與當天該準備的美勞用具帶到學校;如果細心一點的家長,可能還會再仔細檢查一下作業內容有沒有寫錯,鉛筆盒中需不需要再放一支削尖的鉛筆。似乎很難看的到家長對孩子大聲說句「恭喜」,並提醒孩子把握難得的學習機會,學習處理忘記應該負責的事情時,需要有的態度與方法。 放手是過程 培養負責態度 有趣的是,這對父子間的對話還有後續,小朋友對父親抱怨說:「還是媽媽比較好,因為媽媽每次都會提醒我要記得戴前一天的回家功課與該準備的物品,爸爸都不會。爸爸,你也沒進到你該盡的任!」筆者的好友聽完,不但不生氣,反而只是輕輕揚起嘴角的回應小孩:「老師所指定的功課或作業,只要是爸爸該完成的部分,爸爸都或在期限前完成。不過,這一次的回家功課與美勞課該準備的用具,應該是你的責任,而不是我的。」友人對小孩提出建議,思考一下,是要選擇繼續爸爸,或是選擇自己解決自己問題,爸爸相信他一定能做出最好的判斷與選擇。 忍住不幫忙 鍛鍊獨立能力 華人社會中的家長,在管教方式上多半偏向於「直升機父母」,也就是想「協助」孩子,在學校能表現得很好。因此,父母常會忍不住幫小孩寫功課,以及完成寒暑假作業與美勞作品等,卻忘了在這那個時候,正是培養孩子「負責」、「主動」與「獨立」的大好時機。所以,筆者常提醒自己與其他家長朋友,「父母要懂得放手,孩子才可能學會成熟!」您說是嗎?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一粒來,兩粒來,五粒五粒排一排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春節活動的一個高潮,過了元宵,年才算真正過完了。今年的元宵是在週一,前一晚(週日),崇信里舉辦元宵慶祝晚會,小孩們提著燈籠在家人的陪同下隨隊逛社區遊行,還有熱騰騰的湯圓可吃,有鹹的、有甜的;猜燈謎、表演;往年幼兒園都會共襄盛舉,表演助興,今年沒參加,活動前有里民問園長,仁和晚上有沒有表演?有人問耶,可見我們的表演是受到歡迎的。 當晚雖然沒能參與表演活動,但葉里長仍贈送幼兒園每位小朋友DIY燈籠一個,這原本是提供當晚參與活動的里民才有的,又借仁和一個大的猴子燈籠,在元宵節當天做擺設,增添節日的氣氛,真是感謝。 週一是元宵節,週日2月21日是世界母語日,我們將兩個活動結合起來,於週一舉辦元宵提燈籠暨本土語言分享會。活動開場由諾貝爾家和達文西家,以熱鬧的舞龍舞獅隊揭開活動的序幕,接著透過影片欣賞,介紹元宵節的由來、各地的燈會、平溪的天燈、鹽水的烽炮,吃元宵的習俗。 元宵節是吃元宵還是湯圓?元宵和湯圓的差別在哪兒?有人說:無包裹內餡者稱作湯圓,皮中有餡者則為元宵,但到美食無國界的現今,元宵與湯圓已無太大區別,一般人也不太去細分其差異,反倒更加重視湯圓的口味與健康觀念了。市面上陳列著各式甜、鹹口味的湯圓,都相當吸引人;而那從傳統市場買回來的手工小湯圓,紅白相間的,肯定是大家小時候最深刻的回憶吧! 「一粒來,兩粒來,五粒五粒排一排;你一排,我一排,紅圓仔白圓仔攏總來。」是元宵應景的挲圓仔歌。 介紹完元宵的由來與習俗後,接著由莫札特家表演「鑽子、剪刀、石頭、紙」,帶領全園小朋友以腳來玩猜拳遊戲,大家玩得不亦樂乎;接著康乃爾家的「豆花」,史丹佛家的「大箍呆」;而愛迪生家、寶貝家的雨來囉,更引起大家的共鳴,隨著音樂齊聲唱著「緊走緊走趕緊走,雨要落來囉!….」,愛迪生家的道具是小雨傘,寶貝家則是自製的小紙傘,可愛極了。 猜燈謎是活動另一個高潮,由各班老師出題讓小朋友們來猜;提燈籠逛校園是活動的重頭戲,大家手持燈籠上台表演、與猴子燈籠拍照留念,為2016元宵節留下美麗的句點。 元宵節過後,整個年就結束了,提醒小朋友收心了,不可常常請假囉! 不過,在季節交替的此時,天氣變化無常,加上A型流行性感冒,身體較弱的小孩,容易生病。趁機再提醒小朋友,健康的重要性,運動、飲食、睡眠,還有勤洗手、刷牙等功課,不可輕忽。 預防保健生活化,享受健康一路發~ 祝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當地震真的來臨時…

「地震地震不可怕,沉著冷靜最重要,搖動時候不能跑,搖動過後跑出去,開闊地方最安全。」一首孩子們朗朗上口的地震兒歌,教導小孩,當地震發生時的自救方式;這些年每學期的演練加上平時的宣導,大人、小孩都能依照所教導的SOP標準流程進行。然,當地震真實發生時,我們的反應又是如何?「拿棉被蓋住頭;打開房門,躲在桌底下;躺在床上,不知怎麼辦;低頭禱告;衝到樓下;去抱小孩;叫小孩起床…」 當二月六日凌晨3點57分發生芮氏規模6.4級,相當於二顆原子彈威力的地震時,老師們當下的反應。 知易行難呀!半夜睡夢中,突如其來的天搖地動,雖然只是八秒,從1數到8而已,卻感覺度秒如年,搖好久~好久,好像是世界末日,嚇呆了,與平常演練的情境差太多了… 發生在小年夜的地震,永大路唯冠大樓倒榻了,奪走了全台南117條人命,551人受傷,也把全臺南帶入集體焦慮及挫折中。 宛如電影情節才會有的場景,真實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令人不知所措。就這樣,春節假期在驚恐、焦慮、挫折與缺水下渡過。 問小朋友:「為什麼樓會倒?」「太高了;偷工減料;不堅固」嗯,都是原因,於是以積木組合做比喻,與孩子們分享,讓他們更清楚的了解。不過,還有液化土壤的問題… 聖經記載「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 近二十年來,台灣發生的災難有民國88年9月21日集集芮氏規模7.3的地震;98年8月8日的莫拉克風災;103年7月31日的高雄氣爆;105年2月6日的美濃地震。每一次的災害死傷與房屋財損不計其數;時間也從間隔10年縮短到5年,如今不到2年,又發生大災難,人民的生命財產沒保障,真叫人生活得不安心呀! 安全才是回家唯一的路,而家是遮風避雨休息的地方,家沒了,親人離開了,家破人亡,情何以堪。週四下午,一位參觀者在言談中提到,她兒子幼兒園大班的老師是維冠的住戶,一家三口全都走了,談話中眼眶泛紅,多麼不捨,媽媽說最難的是要與小孩子談生死的問題。 災難過後的重建工作才要啟動,如何撫慰哀傷者的心,與協助受災戶重建家園,將是政府與社會大眾每一個人的責任。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願我們都能記取教訓。政府要有好的政策,官員要確實做好把關與監督的工作;商人不可只顧利益,而罔顧顧客生命財產的安全;百姓不要只貪圖便宜,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如此才能營造一個友善的居住環境,祥和、健康與安和樂利的的社會。 祝福您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書是培養孩子成長的沃土

「園長~好久都沒看到你了!」「是齁~」。週二下午約五點左右回到園裡,剛好有一群小孩在走廊,見到園長興奮的圍過來說著,並爭相討著要抱抱,滿足了他們的需要後一個個進了教室,這時的我心裡好生感動,那種被需要、被關懷的感覺,讓疲憊不堪的身心,注入了一股暖流,重新又恢復了熱情,才不到一天就說好久,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週二,教育局假長榮大學舉辦臺南市公私立幼兒園園長行政會議,由於地點較遠又不太熟,八點半報到得七點五十出門,順道接了兩位園長,帶著GPS,順利抵達目的地。一整天的會議,坐在一個約六七十公分大小的坐椅上,沒有多餘的伸腳空間,訓練了大家的坐功與耐力。 主辦單位用心良苦的在會議上安排了一個早上的園長專業研習,邀請教授來演講,教授一開場就分享她在美國當研究生的時候,任何一場聽講都要付費,而且都不便宜;台灣不用,提醒與會者要珍惜、專心,讓今天的課程能成為滋潤的養分,專業的能力;還有不提供紙本、不可以拍照。演講議題是以去年底教育部贈送給全台公私立幼兒園的一百本繪本為題-「不只100本好書」。 為什麼要推動閱讀?圖畫書有哪些課程價值?如何使用百本好書?行政上可以做些什麼? 閱讀可刺激大腦的開發,其歷程涉及蒐集、擷取、解讀資訊、連結思考和判斷;而讀者能否有能力蒐集資訊、解讀資訊,和過去既有的資訊連結,而去思考、理解之過程,來增加他所要的能力,是培養孩子基本能力的重要歷程。 其課程價值則是培養六大能力~覺知辨識-反應對生活中時空或周遭環境的辨識能力;理解表達與溝通能力-閱讀本身是理解延伸為表達的能力;推理賞析-前因後果與插畫的用意為何的推論。 教授用心良苦、語重心長的提醒,書是培養孩子成長的沃土。 下週是春節假期,加上前後週休共九天的連假,大家有什麼計畫呢?有的家庭會出去玩,有的家庭會拜訪親戚,如果還沒有特別的計畫,不妨多去圖書館借幾本書或去書店買幾本書,如果實在沒有空去借書或買書,也可以上網找一些兒童電子書,例如台北市立圖書館的兒童電子書服務等,或者直接用平板電腦找兒童電子書的app,趁在假期,輕鬆的享受閱讀的時光。 為了迎接春節的到來,週五舉辦歡喜過春節慶祝會,孩子們齊聚一堂,一起歡慶春節的到來,唱歌、跳舞、畫畫、玩遊戲、吃菓菓、寫春聯,互道恭喜,說吉祥話,園長贈送DIY作的福袋、祝福卡片,內裝孩子喜歡的玩具和撲滿、糖果紅包等,寶貝們樂開懷,開開心心的準備迎接長達九天的春節假期。 在此提醒家長們,假期要特別留意安全的問題,不論是在家或出門在外,居家、門戶、交通等,請家長務必做好安全措施,才能快快樂樂的過節。祝福您 闔家平安 幸福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期末滿滿的感謝

「好快一學期又接近尾聲,翔在仁和不論生活常規、知識等,都學了很多,感謝園長及老師用心的教導,他現在都以老師說要…Mandy說要…為依歸呢!」滿滿的感謝,在期末的時刻,藉由給老師的話語欄中一則則的表達出來,看了真令人窩心。從小孩入園,或是升上不同年段,經過一學期五、六個月的時間,在仁和所營造的環境,老師細心、用心、耐心與專業素養的帶領下,各方面均有長足的成長與進步,為此家長們獻上感謝。 透過各項學習的檢驗~體適能、親子共讀本、認字遊戲、語文遊戲、數的遊戲,了解小孩的學習狀況與成果,作為下階段的參考。 學習不是一蹴就可幾,必須經過教導,提供環境與機會,加上個人的努力,一次次的練習、堅持,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以每週教學資料本而言,它是立即性的提供家長了解小孩每週在園的學習狀況,老師必須花時間做記錄、拍照成檔案,才能在每週五有資料給家長,家長只要回應給老師話的欄位即可,但卻有不一樣的結果;有的家長每週都回應、有的偶而、有的只簽名,有的全部都空白,老師單方面的給,不能從家長的回應中,了解小孩在家的情形,夥伴關係的建立不夠密切,是非常可惜的。資料本裝成冊,是可供保存的,將來回顧時,也許孩子會問~為何給老師的話都是空白的??? 從小事著手、小處著眼,不可輕忽任何一個小小的細節,輕看一件小小的事,將是影響小孩的因素,父母的言教、身教是很重要的。 學前成長的階段,好比蓋房子一樣,把房子蓋在堅固的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房子總不會倒塌。此階段,家長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在孩子矇矇懂懂的時期,必須牽他們的手,走在正確的學習路上,一點一滴建立好的根基。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學期到今天結束,明天1月30日補下週2/12週五彈性放假,好讓農曆春節不因週五要上課而中斷。 二月一日星期一是新學期的開始,新的一年、新的學期、新的開始,未來的一切充滿了新的希望。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提醒家長,二月一日起下午接送最晚六點,超過收取逾時費用※※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朝向目標前進

小朋友!知不知道上週六,我們選出的總統是誰?」「蔡英文」集合時,照例都會做童謠或生活美語的複習。週二是母語日,以台語和小孩們互動,又以我說國語,我說台語訓練聽和說的能力外,再延伸到中英文的部份,我說中文,我說英文,大夥兒玩得不亦樂乎時,突然閃過「英文」聯想到當選總統的蔡英文主席。 於是話題轉到選舉的議題,問小朋友知不知道上週六,我們選出的總統是誰?小朋友爭先恐的說~蔡英文,把名字寫在白板上;又問現在的總統是誰?馬英九,告訴小朋友,在名字旁要加上總統兩個字,那是尊稱,馬英九總統、蔡英文總統、或是Mandy園長、Kitty媽咪、Lily媽咪…,當然也不能直呼爸媽兄姊的名字。 問小孩:「兩位總統的名字哪個字一樣?」「英」「一個是英九,一個是英文,他們是不是兄妹或姊弟?」「不是,因為他們不同姓」孩子群中有人說。 「誰想當總統?」舉手的小朋友可真不少,當總統成為孩子目前的願望。於是和他們分享,當總統要很棒,頭腦要裝很多東西,不只會念書,還要有禮貌、有愛心、守秩序…等,小孩們很認真的點頭回應。當小孩心不在時,會以要當總統的人在哪裡來引發他們的專注力。 有願望是件好事,向著標竿前進。 每個孩子在發展過程中,都有很多的新希望,隨著孩子成長,希望也會有所轉變,從孩子所表達的希望,可以看出孩子未來的憧憬與想像。 週二針對本學期推動親子共讀的成果做檢驗,結果比上學期進步,達標的有三分之二,記錄詳實的本子也更多,透過與孩子們的對話,了解陪讀的人是爸爸、媽媽、阿公、阿媽或自己。有幾個小朋友說是他自己,請老師轉達,希望家長能陪伴,因為孩子們還不懂字義,自己讀只是在念字而已,這樣就太可惜了。 幼兒園如此的用心、執著,是希望能從小建立小朋友閱讀與記錄的習慣。根據2014年全民閱讀調查國人完全不看書者的比率為百分之27.9,若加上很少看與不識字的比率超過五成,顯示台灣閱讀風氣已到必須救亡圖存的地步。 不讀書很重要的因素是沒有閱讀的習慣。年輕一代著迷的是圖像而非文字,他們是數位原生代,知識的來源是3C產品網路,要知道書仍是知識的主要來源。 知識就是力量,沒有知識就沒有力量。希望家長能重視閱讀的培養,一生受用無窮。 想當總統,可是要讀很多書、學很多事、懂很多道理才行的……. 今早頒發閱讀達標小獎品……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提醒家長,二月一日起下午接送最晚六點,超過收取逾時費用※※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改變,才能看見未來的希望,

「Mandy~我當姐姐了!」週四一早,經過史丹佛家教室時,聽見有人在叫我,往裡一看,是庠茲,臉上露出羞澀的笑容,告訴我這個喜訊,我立刻回應說:「是哦!恭喜妳當姐姐了~」聽到園長的恭喜,她的笑容開了「是小弟弟齁?」點頭示意後,開始整理她的書包。一早就聽到小孩來報喜,心情好愉快。 庠茲的舉動,提醒了園長,小孩是敏感的,是有感覺的,是需要被了解、被同理的;除了原有的角色不變外,又多了一個角色,而要如何才能做好接下來的角色扮演,心理一定是很緊張、很害怕,期待新成員的來臨,但又害怕受傷害,這是家中長輩、父母應該要注意的事。 當家中將要增添新成員時,是否讓小孩有準備心?了解他們的想法與感受?畢竟迎接的是要與他們一起相處、玩樂、學習的兄弟姊妹,他們也是主角之一,不要當他們只是小孩而已,父母要顧慮到孩子的存在,不能讓小孩產生不公平、不平衡的心理狀態,畢竟先前的一切會因著多了弟妺而有所改變,父母的處理態度將會影響小孩們日後相處的模式。 下午,寶貝家佳芯的爸爸,喜孜孜的送來滿月油飯和蛋糕,因為一個月前家中多了一個小弟弟,讓當了二姐後的佳芯,在園的心情是愉悅的,原本已經很獨立的她,看起來更加的懂事、乖巧。 與爸爸分享,仁和的家長增添很多羊寶寶,今年還有好幾個猴寶寶,爸爸說:「哇~這ㄟ所在,風水真好!」 同樣當二姐的庠茲,姨婆來接她時說:「園長~你們又多了一個學生!」真好……. 在少子化的今日,這真的是好消息! 明天週末一月十六日,是台灣的大事,是第14屆總統、副總統,第9屆立法委員及政黨投票選舉日。選賢與能,透過選舉,選出能為百姓謀福利、行公義、好憐憫的人,帶領台灣人民邁向未來,迎接新的希望。 與孩子們分享選舉一事,大班小孩多數都很清楚,知道選舉的種類,威穎問:「園長!你們全家都要投誰?」「不能說的。」「我們全家都要投給×××。」從孩子的分享中,了解父母對選舉之事的處理態度。 改變,才能看見未來的希望,您的一票很重要,千萬不可放棄手中神聖的一票,再忙、再沒時間也要抽空去投票。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翻轉與改變

近幾年到處可見所謂「文化創意」或簡稱「文創」的標語,在號稱古都的府城台南更是如此,如中正路林百貨號稱文創百貨,仁德的十鼓文創園區,台南火車站附近的舊專賣局,改為台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希望推動文創產業,輔導廠商並發展觀光。台南新開設的特色店家、民宿也越來越多,生活步調充滿歷史的氛圍,不僅成為假日的觀光勝地,還吸引不少人從中北部「移居」到台南。 台南為什麼能吸引這麼多人呢?其實就是文化的魅力。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文化,不同地方當然也有不同的地方文化,如果在別的城市居住過,應該可以感覺到台南的生活習慣和其他地方不一樣,例如台南人很重視吃,很多人早餐就要來碗牛肉湯、手工魚丸等,這在其他地方比較少見;還有散發在府城空氣中濃濃的人情味等。不過,也有需要改進的不好習慣,如路邊併排臨時停車…等。 文化的建立或改變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文化是從長久的生活環境和習慣累積而來的,甚至連不是很合理的行為,因為周遭人長久以來都這麼做,就變成一種約定成俗的習慣,久了也就變成文化的一部分。 有個故事~有架載了世界各國旅客的飛機,尚未抵達目的地時,機長發現機械出了問題,必須迫降在某個地方;飛機被迫停降在別處,需以充氣式的溜滑梯作為疏散旅客的逃生工具;空中小姐問機長,該如核對機上不同國家的旅客說明,才能消除大家緊張惶恐的心;機長很有經驗的說著:「美國人喜歡冒險,只要對他們說這是一種冒險行為,他們就會往下溜;英國人很紳士,說是一種榮譽;法國人很浪漫,告訴他們是一種浪漫行為;日本人很遵守命令,說這是命令,他們就會去做。」空中小姐說:「後面有一群台灣人,該如何告訴他們?」機長說:「台灣人最簡單了,只要告訴他們~是免費的,他們就會往下溜了。」 這雖然只是個故事、笑話,但可是消遣台灣人的笑話,貪便宜的心態,成為台灣人的一種文化和價值觀,確確實實是台灣的一部分。 前不久,屏東三地門一座玻璃吊橋落成,政府打算免費試營運來打響知名度,沒想到一開幕,被免費吸引而來的人潮爆滿,有人擠到昏倒,吊橋上甚至擠滿了遠遠超過安全限制的人數。免費、俗又大碗或者高CP值,長久以來已經變成我們評斷事物或服務好壞的主要標準,但其實想想,羊毛出在羊身上,天下絕對沒有白吃的午餐,省了錢可能花了更多其他的成本;趁免費試營運參觀玻璃吊橋的民眾,雖然省了門票,但花費在塞車或等待的時間就不知道值多少錢了,萬一因為人太多,出了意外,付出的代價更是無法計算。 台灣勞工普遍工時都太長,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貪圖俗又大碗的文化,大家都想要別人多幫我們服務一點,這裡一點、那裡一點,時間就越拉越長了。 新的一年,政府送給勞工一個大禮物,就是縮短工時到每週四十小時,希望相關行業都要遵守。為落實並確保勞工的權益,將會投入大量的人力,進行勞動檢查,其中包括幼兒園,仁和當然也是受檢對象之一。因此,過去家長最慢可到下午六點半來接小孩的福利,將慢慢往前調,二月一日新學期開始,提前至六點,六點過後,將收取逾時費用,作為照顧者的加班津貼。其實,時間不變,只是不再免費服務而已。 改變,才能讓我們往前,看見未來的希望。期盼仁和的家長,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思維,從自身能做到的事開始,翻轉、改變長久存在的負面文化,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