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October 15, 2016

園長的話 – 熊讚好

「熊讚好…~」當大大的黑熊出現在舞台上時,孩子們發出震耳欲聾的歡迎聲。週三上午,紙風車劇團來園,為年度兒童新戲-巫頂站在屋簷上做推廣宣傳。短短三十分鐘,逗得孩子們哈哈大笑,造成的旋風,不亞於大人迷偶像的程度,若不是園長、老師的制止,「巫頂」和「熊讚」肯定走不出校園;若不是「熊讚」所穿著的熊服悶熱,拍照一定是長龍。 改編自三世代兒童文學作品的冒險之旅-小野的心所愛的人,哲也的小火龍與糊塗小魔女,李美玲的賣芭樂的故事,所串成的冒險故事,藉由紙風車劇團靈魂人物巫婆(巫頂),一家人搞怪有趣的相處過程,引領觀眾進入三段文學的故事情景,讓孩子從戲劇欣賞中感受台灣兒童文學生動的故事。從故事中學習體貼、學習面對不勇敢、學習分享愛,以戲劇表演方式呈現,透過視覺、聽覺、動覺,台上台下趣味性互動,讓孩子用心體會故事所要表達的意涵,為他們打開一扇「看見世界藝術」的窗,用藝術彩繪童年。 故事主角之一「熊讚」最吸睛,可愛的模樣,是孩子注目的焦點。牠的每一個動作,孩子都能解讀。只是一隻玩偶,就如此受歡迎,若是一隻真熊,一定會嗨翻天… 人的本質就是喜愛親近大自然與動物,特別是小孩。當他們看到貓或狗,立刻就被吸引;一提到參觀動物園,就會很高興。 帶小朋友走訪過頑皮世界、獨角仙農場、壽山動物園,每次看到動物們,小朋友都會很高興,動物也好像特別喜歡小孩,他們彼此間的吸引力遠勝過大人。 大班本週的教學主題剛好與動物有關,從「熊讚」的到來,教學探討的話題又會更多元了。除了探討動物的習性外,更應協助孩子思考,人類對待動物的方式有無不妥?還有一些休閒動物農場,利用孩子親動物的天性,讓父母帶著他們去騎馬、餵食等消費動物的行為,變成利用動物娛樂我們,失去喜愛親近動物天性本質的話題;還有寵物與流浪動物的議題..等,讓我們能用新眼光,去看待這美好世界的一切。 祝福大家 假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運動 創造家人珍貴回憶

我們十分鼓勵孩子運動,根據研究發現,持續運動可以讓人體分泌腦內啡(endorphin) ,令人產生快樂的感受,紓解心理壓力。 以運動話題會友 相信大家都接受這種科學的解釋,但對我們家而言,運動不只活動筋骨、戶外休閒而已,其實,還有連結我們全家感情的作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會帶孩子一起去騎單車,享受迎風而來的奔馳樂趣。隨著這些年,一家四口分散在臺北、紐約、倫敦,家庭旅遊相聚時,我們經常一同優閒的去散步。在我的腦海中,擁有許多家人在運動時的美好畫面,以及有趣的小故事。 舉例來說,我經常和太太一起去參加展覽、同學會等活動,多次遇到人對太太豎起大拇指,打招呼或稱讚:「學姐,是你呀!你好棒!」原來我太太曾是北一女的田徑與游泳校隊,我和太太從小在教會認識,我知道她在高中時有許多因為運動而擁護她的學妹粉絲。這麼多年來,每每遇到「小綠綠」們談起我太太,話題一聊開,我立即變身為「北一女校隊的老公」成為花朵旁的「綠葉」。老實說,這個身分比建築師還平易近人,更容易融入社交場合。 以跑步紓解壓力 或許是受了太太的影響,我的兩個女兒也都很喜歡運動,二女兒貝寧對於田徑與游泳十分拿手,跟太太年輕時很像。貝寧就讀英國劍橋大學時,加入了划船與英式曲棍球隊,當我和太太收到那些英姿煥發的照片時,真的好想去現場為她加油。我們將照片掃描後存進電腦裡,常常叫出檔案,欣賞她聚精會神划槳的模樣。 大女兒貝思成長時期常在師大附中打籃球及踢足球,她也喜歡運動。這些年她住在紐約,我知道她常會一個人去跑步,這是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當她為拍片事宜而煩惱時,就會去跑步,這是解除壓力、沉澱思緒的最好的方法。 當我看到她所執導的電影《三十拉緊抱》中,女主角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時,一個人依然梳著馬尾、戴著耳機,獨自在紐約中央公園中跑步的畫面,就會想起真實生活中的她,身為父親的我,很願意與她一起分擔現實的壓力。 運動凝聚向心力 這些運動的畫面帶給我無限的思念,就像有些人會將獎牌與獎杯擺放在顯眼的地方,提醒自己曾經付出汗水後,所得到的榮耀與掌聲。多年來,我始終鼓勵女兒們保有運動習慣,像貝寧參與划船與英式曲棍球隊,從團體運動中體會合作的重要,更為她的好人緣加分;貝思藉由跑步使思緒平穩,得到重新面對現實壓力的力量。 從運動中得到的好處實在太多,最直接的幫助是身心健康,間接的益處是過程中將家人聚集在一起,創造更多珍貴的回憶。因此,多多鼓勵家人一起運動吧! 摘自國語日報文/潘冀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