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August 2016

園長的話 – 暑假暑假!

暑期生活多姿多采。孩子們每天帶著愉快的心情,踩著輕快的腳步,踏進歡樂的園地,呼吸新鮮的空氣,享受著幼兒園提供與安排的學習生活,在師長與同儕的陪伴下,學習成長、成長學習。 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只要是適合小孩的年齡,用對的方法引導,就能吸引他們進入學習的行列。了解孩子,甚麼是他們的最愛? 炎炎夏日,哪裡是合適的校外參觀教學地點?花了一些時間了解與選擇,安排了暑期的活動課程,讓小孩們愛上學習、歡樂一夏。活潑生動的課程,讓他們快樂的學習且欲罷不能,每週活動都精彩萬分。 騎士堡愛麗絲的家,室內兒童遊戲空間,有工作人員看護,多元、乾淨又安全。兒福館,館內設備豐富、新穎,孩子們樂不思蜀。中山科學館,此期間是蝶與光雙特展,在一、二樓,三樓是動手操作區,四樓是DIY教室,除了參觀,園長還安排小朋友DIY動手操作,畢業班製作磁浮旋轉棒,其他則是作蝴蝶。 桌遊是目前最夯的遊戲,有3C3Q和美勞創作。科學王遊戲,活動項目有快跑毛毛蟲、伸縮望遠鏡、我的西瓜被吃了、紅茶變汽水、柏努力的漂浮球、科學電視機等,不同的年齡,做不同的活動項目。 游泳是夏日消暑最佳運動,每週二天,除了感冒不能下水的少數幾個以外,可都不會錯過機會。期間有二次因氣候不佳或下雨,改上體能課。 光華女中暑期幼兒營隊帶來的EYE上自然FUN一夏活動,更是Hi到最高點。 「園長,我每天都好快樂哦!」「園長,每個活動都好好玩,謝謝妳!」「暑期生活好好玩、好有趣!」小孩跑來同園長分享,展現手中的製成品,愛不釋手,很寶貝。 105學年第一學期八月,四個星期的暑期生活營,在快樂的學習中畫上句點。 緊接著九月至一月底是另一個學習的期程,期待家園,親師攜手合作,家長的支持是老師前進的動力。我們將盡全力,以最熱情的心,帶領寶貝們一起邁向成長的旅途。 大家 暑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好教養,看父母就知道

一個畢業已經出來開業的學生,教師節來看我,他很不快樂,因為每天門診太沒有挑戰性,一半是過胖兒童,一半是過動兒童。 他說:「我跟父母說飲食要規律,不要給他們吃零食,但是父母都不能堅持,孩子一吵,馬上就投降。我告訴他們,小時後的口味會影響他長大後的選擇,小時後天天吃炸雞、漢堡的人,長大後,當然優先選擇炸雞和漢堡。天天吃,怎麼不胖?小時後不曾加以管教的孩子,長大後當然不聽從老師的話,隨心所欲,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在別人眼裡就變成過動。父母都以為順著孩子的意就是好父母,其實是害了孩子的壞父母。」他愈說愈激動,也難怪他,這個迷思的確很嚴重。 艾力厄斯(Norbert Elias)是位社會學家,他觀察1939年到1989年,這50年間,社會最大的變化是權力移轉,權力從父母手中移轉到孩子。50年前,父母跟孩子說話很少是問句(這樣好不好?)現在父母不再是告訴孩子怎麼做,而是徵求同意(時間不早了,電視關掉去睡覺,好不好?)既然是問句,孩子就認為可以不同意,所以他就會說:「不要,我還要看,再讓我看五分鐘。」如果說:「電視關掉,去睡。」這是個命令句,孩子就不會討價還價。 他認為口氣可以溫和,但態度要堅決。 他同時認為父母不是孩子的朋友,朋友是平輩,互惠平等的,親子關係不應該是互惠平等的朋友關係。你可以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看電視,他不能叫你不要看電視。 艾力厄斯認為,今日很多的過動兒其實是從小缺乏家教,養成習慣後,不服管教。 至於小時後的口味會影響長大後的選擇,我們在實驗室的動物身上看到。如果把一個新奇的食物和一個熟悉的食物放在一起,老鼠會毫不猶豫的去吃牠幼年時熟悉的食物,老鼠對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會非常小心,先吃一小口,24小時沒事後,再回去吃一小口。 父母如果在孩子小時後給他吃各種青菜,他長大後比較不會排斥青菜,如果小時後都是吃炸雞、漢堡,那麼他三不五時會非常想念這種食物,就跟我們留學時,會很想念家鄉的牛肉麵、大餅、蚵仔煎一樣,這種童年的喜愛烙印在我們大腦中,因此,父母的確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很快投降。 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養成孩子良好行為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管教得嚴不嚴,反而是父母參與孩子生活的程度,不參與孩子生活的父母最會體罰,孩子將來的問題也最多。這個報告說,父母是監護人,監督和保護孩子使他安全成長,教育他,打開他的視野。父母要先做到監護人才去做朋友,一個功能良好的家庭不是民主的家庭,而是父母子女各司其職的家庭,在重要的事情上,孩子沒有投票權因為他們尚未成年,需要指導。父母應該是孩子的楷模,你每天回家吃飯,孩子自然飲食均衡;當你以身作則,孩子自然服從你的管教。 文/洪蘭教授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體力即國力,從奧運看教育

第三十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里約奧運,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共有206個國家奧委會參與賽事,為歷史新高。比賽項目有:射箭、馬術、鐵人三項、跆拳道、田徑、網球、羽毛球、橄欖球、乒乓球、手球、水球、足球、籃球、排球、高爾夫、曲棍球、帆船、體操、游泳、花式游泳、跳水、自行車、摔跤、柔道、擊劍、拳擊、皮划艇等,每個項目都聚集各國好手代表參賽,透過比賽希望能為國爭光。台灣取得18項參賽資格,是歷屆以來代表資格最多的。 比賽是最公平的方法,不管是大國、小國,不論貧富貴賤,透過比賽,人人都有機會為自己爭取榮譽,翻轉人生。 巴西里約和台灣時間約慢了11個小時,想要看現場直播就得熬夜或半夜起床,不然只能看重播。 難得四年一次的奧運,有機會當然要看現場轉播了。心想但身體卻抵擋不住瞌睡蟲的侵襲,只有三次半夜起床觀看,剛好是游泳賽事,集八強決賽-跳水、四百公尺游泳混和接力賽(蝶式、蛙式、仰式、自由式)、男子1500公尺長泳賽,真是精采萬分,哨音一響,選手們使出全身解數,奮力一搏,希望能有好表現,但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只有前三名才能站在頒獎台上。男子1500公尺長泳,義大利選手一路領先其他選手,與第二名差距有10公尺,原本以為能破奧運紀錄,可惜在後面200公尺體力明顯不足,最終無法破紀錄,不過已經非常厲害了。 1500公尺長泳第一名是義大利、第二名美國、第三名義大利。400公尺混和賽,美國團隊表現出色,贏得金牌獎。勝負在分秒之間,考驗著技能、體力、耐力與合作力。 至今美國得牌數是最多的。台灣靠舉重得一面金牌,射箭銅牌。 「體力即國力」,不只是奧運的精英訓練,更重要的是全民體育的普及。所有的調查都顯示,我國學童的體適能很差,比不上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連大陸都不如,必將影響到國家未來的競爭力,是一大隱憂。 教育政策雖然是「五育並重」,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智育才是主角,體育只是配角,導致學童自小就缺乏運動,長大後也未加以培養,未若先進國家運動風氣的普遍蓬勃。 看著寶貝們在草場上奔跑、踢球,在活動室玩體能,一次又一次的,縱使汗流浹背,依然不間斷;泳池裡如魚得水,在教練的帶領下,遊戲中學習,一步步的往前躍進。 仁和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園地,在寬廣的空間裡,提供他們大肌肉活動的機會,建立小朋友好體能的基礎。 「園長,我們家小孩最近體力變強了,在泳池裡三、四個小時都不喊累!」「是啊!我們家的帶去爬山,明顯看出體能好太多了!」 從里約奧運再一次的思考,台灣的未來,教育的方向,需要掌權者有智慧、有能力,大家同心合一,在2016年的今天,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帶領全民邁向更寬廣、更健康、更有體力、競爭力的國家。 祝福大家 暑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別讓資優成為孩子的魔咒

「你這麼聰明,只要再努力一點,一定可以考上第一志願……」傑雲還沒有聽完媽媽講的話,就回應:「呵!」立刻把耳機戴上打起電玩。 媽媽衝過去將他的耳機拔下,傑雲又一臉不在乎的躺到床上。 媽媽好難過,心想:「以前那個聰明乖巧的兒子到哪裡去了? 玩電玩迴避挫折感 傑雲家自小很注重孩子的智育培養,傑雲三歲能背唐詩,家族的人都稱讚他是小天才,以後一定可以得諾貝爾獎。果然傑雲在小學六年間,學科考試都不必太認真讀就可以得到滿分。習慣贏得掌聲的他,在體育等活動上,只要是無法贏過其他同學的項目,傑雲通常會迴避參與。學校老師跟傑雲父母溝通過這種情形,但父母覺得只要學業顧的好,其餘就順著孩子意思。 到了國中一年級下學期,傑雲學業成績漸漸落後,父母很震驚,開始高壓管教,讓他覺得很挫折,無法忍受居然輸給班上一些「笨蛋」。傑雲開始投入大量時間玩電玩,並安慰自己學業成績沒啥好稀罕,自己只是不想讀書,要拿好成績隨時都可以做到。 過度受捧難忍失敗 許多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在幼兒智力啟發階段投入相當用心。只要是資質不算差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多能有好表現。 望子成龍、成鳳心切的父母,在這段過程中對子女大量讚美,孩子從小被「你最聰明」、「你好棒」、「你真是天才」等語詞環繞,孩子也堅信自己比別人優秀,或無法忍受居然有人比自己優秀。 孩子的優秀被父母視為完美,忽略了其他生活的訓練。還小的時候,他們憑著天賦條件足以應付要求,隨著學習內容的複雜度與困難度增加,學習不再是靠小聰明就能應付,而是要投入時間操練,在挫折中學習調適與因應,學會挑戰與突破自己,這是段努力的歷程。 然而,一個孩子自小活在讚美聲中,不曾擁有失敗後努力克服、終於取得成果的經驗,一旦遇到未曾有過的挫折,就會覺得很痛苦,甚至被放大到難以承受。 學習有連貫性,一個環節落後,就會影響到下一階段的學習成果。聰明的孩子在這裡「卡」住時,雖然也想要展示成就,但無法認真與堅持投入。 這類型孩子的內在,是害怕努力不一定有好結果,怕萬一努力又沒好結果時,會證明自己不夠聰明,如果不努力,至少保住了被認為是「聰明」。日久,形成「不努力就不會有挫折」的消極人生態度,拒絕挑戰困難。心裡雖然認為別人的表現沒甚麼了不起,但對自己的未來也沒有目標和期待,成為空虛的「空心菜小孩」。 摘自國語日報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有你真好 感謝光華高中幼保科

本週活動,精彩萬分。週三光華高中幼保科三年級生暑假幼兒實習營隊一行28位同學,在四位老師的帶領下,搭乘遊覽車到仁和。 營隊帶來「EYE上自然FUN一夏」的活動,分有闖關和美感手作兩部分。闖關活動有-猜猜誰是好朋友、搬運大力士、椰子保齡球、水果迷宮大冒險、石頭拼圖、記憶的碎片、植與你相同、自然大風吹、光影之旅;美感手作進行媽媽的高跟鞋,利用桃花心木的果實,帶領幼兒設計美麗的高跟鞋。 小朋友們開心的分班、分組進行活動。在大姐姐們的帶領下,一關關的參與,每人至少參與四關和美感手作,活動至11時20分還欲罷不能。 「樂浪」在仁和,小朋友好開心、好快樂,擴張學習的領域,老師、學生散播的愛,讓孩子的心得到滿足。 學生們為了營隊活動的準備,願意順從老師的帶領,全心全意的付出,實屬難得。 感謝光華高中幼保科的老師和學生,有您們真好。 週四到位於安平區市政府旁的社會兒童福利館,簡稱兒福館參觀,原定八點二十分前集合時間,預計八點四十分上車,四十五分出發,九點十分抵達目的地。 但,計畫總跟不上變化,一早就下起雨,雨勢雖然不大,不過還是不方便,有些小孩未能於預定時間到園,時間只好往後延;還有一位中升大的新生,九點多才到園,小孩說:因為我和媽媽都睡過頭了;還好園長自行開車,車程又不遠,才能夠回園接他到兒福館。不過,也看到幾位平時得好說歹說,上演十八相送才會入園的新生,因為要出去「玩」表現讓人刮目相看。 受到館內工作人員很好的接待與介紹,二個小時的參觀活動,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秩序的到各個區域探索,生活扮演區、兒童遊戲室、童玩櫥窗、黑暗迷宮、台南文化館、童玩柑仔店、積木建構區、體能探險樂園、親子閱覽室、有聲童話屋、家庭劇院..等,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也欲罷不能,至11時20分結束參觀活動,回園已是12時20分了。 天時、地利、人和,又是一趟豐盛的知性之旅。 祝福大家 暑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提升孩子的表現潛能

為了孩子健康的成長,只有充分提升孩子的表現欲,才能更好地融入夥伴當中,才能在未來的社會中更具競爭力。以下我們就來談談要如何培養孩子早期的表現潛能。在春節期間時常有親友來家中做客,靜靜的爸媽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 春節期間家裏來了許多客人,靜靜的小臉漲得紅紅的,一個勁兒地往媽媽身後躲;到親朋好友家拜年,如果讓她唱歌、跳舞和講故事,她總是低下頭,緊張得半天開不了口;偶爾與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她永遠都聽別的小朋友的安排,不會發表自己的意見。靜靜的爸媽工作都很忙,平時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較少,面對孩子在春節期間表現出來的種種被動、退縮的行為,他們非常著急,迫切希望改變這種狀況。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大多數孩子在陌生的場景或遇見陌生的人,都會表現出一些緊張和不安,這時爸媽不必操之過急。 對此情況,我們對年輕的爸媽有以下幾點建議: ★要對孩子進行情感投資 美國心理學家坎貝爾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爸媽和長輩要作出相應的“精神投資”。爸媽要注意及時表揚孩子的優點,使他們為自己驕傲,從而更好地建立自信心;要深情地注視孩子,和孩子進行溫馨的身體接觸,一心一意地關心孩子。 ★採用技巧提升表現力 內向的孩子一到幼稚園或置身於集體中,就一句話都不想說,爸媽可以在親朋好友面前,經常性地舉辦“講故事”、“唱歌”和“才藝表演”等活動,讓孩子進行角色扮演,要求表情自然、大方,爸媽應及時給以鼓勵。 ★在遊戲中培養主動性 鼓勵孩子參與小團體的遊戲,以此來結識小朋友,在玩耍中彼此之間産生友誼或糾紛,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是有益的。在各種糾紛的解決過程中,會使孩子學會如何有效地解決與人相處的實際問題,增強了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請老師幫助指導 在幼稚園的集體生活中,最能鍛煉孩子的能力。家長要做個有心人,主動與老師聯繫,告訴老師自己孩子的特點、興趣愛好等,請老師多關注孩子,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老師也會鼓勵小朋友之間相互交流,讓他們從中感受到樂趣,提升孩子的表現欲望。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換位思考

「小朋友!這裡是誰的家?」「愛麗絲的家。」「愛麗絲在哪裡?」孩子們指著牆壁的圖像「那我是誰呀?」靜默無聲,因為不認識「哦~大家都不認識我,我是毛毛蟲姊姊」「毛毛蟲姐姐好!」…週四帶小朋友到德安百貨的騎士堡,小朋友們有秩序的,分區、分組進行不同場地的活動;毛毛蟲姐姐在故事屋裡,用她沙啞的聲音,吃力的帶活動,說故事,雖然喉嚨因感冒不舒服,但仍敬業的在工作上,扮演她的角色,在現今的社會職場上,尤其是年輕族群實屬難得。 到櫃檯與小姐結算費用時,不忘誇獎毛毛蟲姐姐,櫃姊說:「剛換了一批新的工作人員,她們都很不錯的!」 「全換新?」點頭示意。「哦~」 這樣的現象,在各個職場上時常出現,常聽朋友抱怨,她的員工不來只以簡訊告知,或乾脆連打招呼都不想,就消失了,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在2016的年代,人人都頂著高學歷的光環,卻出現幼稚的行為,勞工意識抬頭,只要我不喜歡,不想、不要,要怎樣是我的自由,沒任何約束力,誰都管不著,人人都想找錢多、事少、離家近、輕鬆、舒適的工作,偏偏社會的需求,不是每個行業都能如此。 以幼兒園老師的工作而言,若沒有具備熱忱和服務的心,是無法久待的;加上現今小孩過度保護、寵愛,家長的要求又多,孩子身體稍有問題就被怪罪,擔負責任重大,媒體報導也醜化幼師的形象,讓年輕人卻步,不敢投身幼教行列,不選幼教幼保科系;台南地區,先前德光中學有幼保科,近幾年已不招收;崑山科大幼保系,去年就收不到學生,目前只剩三、四年級生了。當大學師資培育機構沒有學生時,職場更不用提了,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幼教是教育的基礎工程,不是過去長輩們的觀念~「幼稚園是在騙囝子ㄟ所在」。是專業的,想當幼兒園老師,必須是幼教、幼保科系畢業才可以的。 工時長、低薪無法吸引好的老師進入職場,是另一個要正視的問題。私立幼兒園老師薪資來源是幼兒所繳交的費用,政府限制師生比,收費不能隨著物價而調整。仁和目前的收費是97年的標準,之後,每年政府告知,今年收費不能比去年多,年年如此,至三年前才鬆口,要調整需提出申請審核,備許多繁瑣資料,目前仁和尚未提出調高費用的申請。 幼兒園不是只有班級老師就可成事,還需有園長、行政、清潔人員、司機、廚工..等相關工作人員,一起分工合作,還有場地、設備等等,這些都需要經費.. 所以囉!不是只有老師需具備熱誠,連經營者、園長也都要有心。以仁和的環境、場地與付出,收費是偏低的,沒有場租。 我們工作希望能有合理的所得,當我們要支付、給出的時候,也需要換位思考。 看見未來,希望幼教的明天、台灣的明天會愈來愈好,……. 泳池的那一邊,傳來陣陣孩子的歡呼與嘻哈聲,教練正帶著孩子們悠游在水中的世界。 祝福大家 暑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