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ly 2016

園長的話 – 人生的第一個畢業禮

「仁和的孩子太厲害了,笛子、打鼓、英文自我介紹、前滾翻,比一些國小生還厲害,整個典禮及表演會令人歎為觀止,好享受其中~最後不忘請來神秘嘉賓,給辛苦的表演者孩子帶來最大的驚喜,太完美了!」、「之前也多次參觀過其他幼兒園的畢業典禮,感覺上都很制式化,了無心意,就頒發畢業證書、表演節目..,年年都一樣;但我覺得陳園長真的很用心,可以把畢業典禮辦得有聲有色,且不會讓我們覺得怎麼又是相同的橋段,很厲害唷!」、「感謝老師和園長的教導,我想小朋友畢業後一定會記得仁和這個快樂的園地!今天去洗照片,老闆娘也是仁和畢業生,真是桃李滿天下!」家長滿滿的感動、祝福與肯定,像跳躍的音符,從字裡行間,透過視覺,觸動著我們的心,雖然只是簡短的一句~謝謝,辛苦了~,卻是溫暖在心頭,藉著聯絡本,表達對幼兒園及老師的謝意。 孩子人生的第一個畢業禮,是非常重要的,園長以慎重的態度來籌備,用盡心力設計流程,參考過去加入新的元素,模擬、演練、修改,期望能營造一個以孩子為中心的溫馨畢業禮,讓他們都成為典禮中的主角,被肯定、被看見,建立自我的信心。 中小班舞蹈班小女孩當小幫手,幫忙捧獎狀和獎品,是今年的新亮點,她們一點就通,且落落大方,有模有樣,真的要給她們按讚;畢業歌曲則是另一個新亮點,活力十足,充滿希望的一首歌。 園長常以「要做好,不是有做就好」來自我勉勵,也常以此和工作夥伴們分享,期待我們能成為孩子生命中的祝福。 七月23日的畢業典禮暨成果發表會,再一次展現團隊的默契與合作,每位夥伴盡自己所能「Do My best」;不論是典禮的流程,或是寶島風情畫的演出,節目前後的銜接,樂器、道具的擺放,音樂的選曲與剪接,舞台的佈置,服裝的租借、歸還,禮物的準備,場地的佈置…等,幕前幕後、事前事後的準備與收拾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還真不少。 感謝達文西家王加恩的爸爸王定宇立委,不以幼兒園為小,在百忙中抽空來參加小孩的畢業禮,祝福小朋友,看到一個身為爸爸的,為了孩子,再忙都願意的心,為了幾分鐘的祝福話語,舟車勞累,真令人感動。 畢業典禮的英文是commencement,另外一個意義就是「開始」;畢業只是另一階段的開始,大班小朋友畢業後,要到國小另一個學習旅程,期盼在仁和所奠定的各項基礎,不論是語文、身體動作和健康、美感、社會、情緒、認知等的學習,都能繼續的加深、加廣向上發展。學習是持續不斷的,沒有休止符,父母的陪伴與關心是非常重要的。當孩子有需要時,必須適時的伸出援手,陪伴他們度過每一個學習成長的階段,面對所有的挑戰。 典禮與發表會後也就是學期要結束了,今天是七月二十八日星期四,學期最後一天的上課日,明天星期日補上周六七月二十三日的假,下星期一八月一日暑期生活營開課,作息時間與平常日一樣,另外暑假期間,上下課只開放前門,請家長留意。 祝福大家 暑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營造孩子快樂童年

《你擁有快樂童年的記憶嗎?》 每當你回憶兒提往事之時,不知道在你塵封的記憶裡是一張張快樂的圖畫?一場場溫馨的情景?還是一絲絲顫慄的黑影?還是一片片的空白?也許你很幸運地擁有非常快樂的童年,家庭和樂父慈母愛,但是有很多人的回憶卻不是那麼美好,家裡平淡地好像沒有任何能讓你興奮快樂的事兒,像是一張灰暗無色的圖畫。 在中國的傳統親子關係裡,父親通常都是扮演嚴父的角色,其實嚴厲的父親常常是最疼愛孩子的,只是礙於文化傳統長幼有序的禮節,常常是「愛你在心口難開」,常讓孩子誤會成:我的爸爸是一個「拿著一根大棍子,等著我犯錯時處罰我的男人」﹔中國的母親又大多含蓄,不常將愛字掛在嘴上,不主動地與孩子建立親蜜的關係,常讓孩子誤會你是因為他聰明能幹聽話所以你才愛他。 《你的孩子需要快樂童年!》 但是,無論你的童年如何,你的原生家庭傳統如何,你的孩子非常需要一個值得回憶的童年,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從小與父母關係疏遠,而不習慣與孩子親近,作父母的應該常用行動表示你愛他,以及對孩子的肯定,父母主動並且不帶條件的愛最能滋養培育出孩子健康的自我形象。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42屆畢業典禮暨成果發表會:寶島風情畫

明天就是仁和第42屆畢業典禮暨成果發表會的日子,我們以最熱忱的心來籌備,縱使已有41年的經驗累積,總還是戰兢的做準備,期待有所改變,能加入一些新的元素,讓典禮或活動能夠耳目一新,有新的亮點。每一年的畢業典禮安排,都是以孩子為主角,充分讓他們參與的典禮,除了畢業班小孩以外,還邀請中小幼班小朋友,代表在園生參加,讓小小孩有欣賞、觀摩、學習的機會,也許是在一年、二年或三年後,但欣賞是很重要的功課,從欣賞的過程中,檢視自己,進而做自我的準備與調整,千萬別小看他們哦~ 現今的孩子,要有這樣的機會和態度是少之又少了,因提供的機會太少了,大人們總是以自己的孩子為中心,不斷的給予,未曾讓孩子有靜下心的時候,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傾聽別人的分享。 講的太多,聽的太少;台下一條龍,台上一條蟲,是現今小孩的寫照。 典禮或表演的設計與安排,希望能兼顧到每個小孩,給予他們相同的機會,但也許會有不同的表現,這其中看到的是自我尊重的態度。 典禮中有英文自我介紹,開始好多小朋友介紹的內容都一樣。園長提醒他們,自我介紹是介紹自己讓別人認識,每一個人都不一樣,都是特別的,想想你是誰?有什麼本領?有個怎樣的家庭?你將來的願望…等等,孩子們有能聽的耳,做了調整,再次聽他們介紹時,就有很大的不同,透過自我的展現,增強自我的信心。 介紹自己已經很不容易了,還要用英文來表現,但他們做到了,不論表現如何,至少能將在園期間美語的學習,透過口語表達呈現,是值得鼓勵的。 成果發表可是眾人所期待的,今年的主題是寶島風情畫,由北到南藉由表演,展現美麗寶島的景點,從基隆漁港→南投清境農場→嘉義阿里山→府城台南→高雄壽山動物園→屏東墾丁→花蓮海洋之旅,小朋友在老師的設計安排下,帶領大家遊寶島;透過肢體動作,中英臺語的口語表達,樂在表演中,再次展現仁和好寶寶的特質,唱歌、跳舞、玩遊戲做體能,樣樣行、樣樣通。 祝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給小孩一輩子的好禮物

孩子每天都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倆經營出來的關係,就彷如圍繞再孩子身邊的空氣般,它無所不在,也分秒都存在,只是父母們常常會忘了他們時時刻刻在主宰著這空氣的品質。夫妻關係是人類所有關係中最親密者。它可以很強固,也可以很脆弱;可以甜如糖蜜,也可以苦甚膽汁;可以以生命相許,也可以以生命相殘;可以背道而馳,也可以同心協力……夫妻倆要製造新鮮的空氣,讓小孩成長、茁壯,還是排放烏煙瘴氣,讓小孩受苦、萎縮呢? 在良好的夫妻關係中,由生活的點點滴滴裏,小孩深刻地體驗了愛是互相了解、彼此尊重、互相效勞、承擔責任。他們看到了分享的喜悅加倍了,分擔的愁苦減輕了。他們也看到了愛是必須天天澆灌的,婚姻關係是必須一輩子去經營的;他們見證了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而是愛情上演的劇場。夫妻兩人間的互動,更是小孩學習人際關係的範本:誠心誠意的溝通,可以增進情感及心靈上更深的契合;相敬如賓,讓小孩知道即使親如夫妻,也要彼此尊重;互相扶持,共同養育小孩,承擔家庭責任,責任小孩體認了夫妻是生命的共同體;而夫妻間偶發的過失、衝突及解決之道,則讓小孩見證了真正的人性和情緒的起伏,至於是雨過天更晴還是山洪爆發,那又是不同版本的教材啦!但願父母們彼此相待的眼神時時充滿著微笑,小孩會「珍藏」這些微笑,並「運用」這微笑背後的大道理追求美的人生!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觀賞也是學習的功課

時間像細沙從指縫間嘩嘩流去,一轉眼已是七月中旬了。七月的來到,代表著炎熱的夏天,也是學期即將結束的時候,是大班小朋友在學前階段的學習將要告一段落,即將要邁向另一個學習的旅程,進入比幼兒園空間更寬廣,年級、小朋友、老師、學業更多的國民小學就讀。孩子們的心裡期待著,充滿了信心,也帶著些許的不安,要去挑戰那不可知的未來;他們在仁和是三年、二年或一年,師長們用盡全心,不論是在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六大領域,培養孩子們的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推理賞析、想像創造、自主管理等六大能力。期盼孩子們帶著已裝備好的基本能力,開心的迎接更燦爛、更寬闊的學習旅程。 同樣,中班小朋友期待升大班,小班升中班,幼幼班升小班。 大班孩子們說:「我們上小學後,康乃爾、愛迪生、諾貝爾小朋友就要到我們的教室來上課,史丹佛到中班教室,寶貝家到小班教室,那寶貝家的教室就沒人了呀?」 「是啊~空空的。」 「啊!我知道了,還會有小弟弟、小妹妹進來的…」 真聰明! 下週六將要舉辦大班的畢業典禮暨學習成果發表會,邀請全園家長蒞臨參加。 觀賞也是學習的功課,不只是關心肯定自己的小孩,同時也能夠鼓勵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果的展現,可以採過關、學習單、操作、口語表達或表演等方式,視不同的領域,採用的策略也不同。此次所要展現的是音樂遊戲和語文能力,以肢體和口語的表達,將平日所學透過舞台表演來呈現。 上台表演其實不是那麼容易,不論大人、小孩,都會有恐懼的心裡;且不是只有上台,還要說話或表演,何況還得與他人合作,就更難了。不過,萬事起頭難,透過不斷的練習,讓自己的能力精進、熟悉,恐懼害怕的心裡就會削弱。 園長最常勉勵孩子的一句話就是「練習就會」,不練習就不會,不過最重要的是要有學習的動力。 不管孩子上台的表現如何,請家長一定要給予肯定,尤其是寶貝家,即使上台站立不動或哭泣,也都需要勇氣。 家長們的掌聲可是孩子信心的補給。 祝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今天 我們為誰禱告

西方人重視邏輯與規矩,凡事按部就班,我在美國的建築師養成過程中,深深體驗到這一點,對於孩子的教養也循此精神。我的女兒們在年紀很小時離開美國,回到台灣,成長過程中,一直有諸多不適應,現在回想起來,我認為家人之間的溝通與分享十分重要。耐心聆聽不批判 我們家的溝通管道算得上相當暢通,吃晚餐時,女兒們總是搶著說話,我的太太總使很有耐心的聆聽,不加以批判。隨後,女兒們寫功課,我會到書房繼續白天未完成的工作,太太去做她的大學研究報告。直到睡覺前,太太會到女兒們的房間繼續晚餐閒聊的話題。 太太會問她們對於今天學校發生的事有什麼看法。兩個人七嘴八舌的繼續向太太告狀,哪個同學不好、哪個老師太「機車」、誰又做了蠢事….。 「那麼有什麼值得感謝的?」太太溫柔的這樣問,兩個女兒安靜下來深思,開始往正面的方向思考,老師教了什麼新課程很有趣,哪個同學幫了什麼忙… 「睡覺前我們為誰禱告?」太太看著兩個女兒問,兩個女兒陷入長考。「我們為貝思的老師禱告如何?希望她之後不要做讓全班同學難過的事。」太太領著女兒們做睡前的感恩禱告,讓她們懷著平靜心情入睡。 我和太太討論後,決定由太太打電話給大女兒的老師,進一步溝通女兒口中讓人難過的事。太太是我眼中溝通技巧最好的人,口氣不疾不徐,不褒不貶,聰明的老師一點即通。 祝福心善意溝通 世間的事情總是出乎意料之外,幾年後,二女兒新學期的級任老師,竟然是大女兒之前的老師。同樣的房間,睡前的閒聊,二女兒說起她的新老師,說多好就有多好,語氣充滿敬意。 「真的嗎?確定是同一個人?」我懷疑的問著太太,太太點頭。原來不只家人間需要溝通,老師和家長、學生和老師之間也需要,如今面對台灣許多僵化的制度,我發現大家近幾年的幾年的感觸都是負面的-學校逐漸放棄教育的義務與責任、傳統的書本知識被媒體傳播侵蝕、師長失去了教育的威嚴與信任、學生仰賴網路上錯誤百出的懶人包、失去凡事求真的渴望、守護兒女的家庭防線不斷退守….身為父母的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或許我們應該問,與其花那麼多時間埋怨,不如大家靜下心來溝通,然後誠心的為對方祝福。 女兒們離家後,我們家經常開放給公司同事、朋友前來一起聚餐、開讀書會,他們未必都是基督徒。每次活動結束前,我都會看著太太,使一個眼神,與我默契十足的太太就會說:「結束前,我們為所有值得感謝的事,一起感恩…許多不曾禱告的同事,與我們一同閉上眼睛,為這世界祈福。感謝太太彌補了我這個規律建築師不夠體貼的部份,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溝通橋樑。 摘自國語日報 文/潘冀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颱風來襲 有備無患

這幾天,因著氣象局預測尼伯特颱風將於周四來襲,教育局公文簽收網就已發出幾張尼伯特颱風將來襲的公文,請各級學校提早做好防颱準備,並掌握中央氣象局提供之氣象資料與颱風動態,宣導學生避免於海、水域周邊地區戲水;勿將相關設備、器材、物品(如:公文檔案、電腦、圖書、電器用品等)置放易淹水地點。預防是為了將災害降到最低,感謝教育局的貼心提醒。 為此,周四晨光集合時間,與小孩們一起討論。颱風的名字-尼伯特;颱風來前,要做好什麼準備?有人說:萬一停電了要準備手電筒;怕沒水,要買水;還要買吃的東西;窗戶要關緊,水才不會跑進來;還有門。小朋友真棒,園長再提醒颱風來時,最好不要外出,尤其是到海邊;還有請爸媽留意家裡的排水管是否暢通? 安全教育,從小就要教導,讓孩子了解預防的重要性。 尼伯特颱風是今年第一個颱風,亦是60年來第一個以強颱之姿直撲台灣,近中心風速每秒55公尺相當於16級風,來勢洶洶,挾狂風暴雨,半徑廣達200公里的暴風圈,昨傍晚撞上東部陸地,今清晨從台東登陸,預計傍晚才會從中部出海,颱風中心將肆虐台灣本島12小時,全台籠罩暴風圈內,僅離島的連江縣和金門縣下午才停班停課外,二十縣市全都停班停課。 停班停課是為了確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各縣市首長們除了遵守停班課的標準外,更需有智慧作判斷。Look before Think before,看在前想在前,瞻前顧後的,才能夠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困擾或事故。 今日停課,事先無法掌握,但負責餐點安排和準備的春吟老師、林阿姨,事先想到,萬一颱風須停課,餐點的部分應做調整才是,避免造成無謂的浪費,感謝她們的細心。 昨天下班前,提醒老師將教室前的檔風布放下,門窗關好,做好因應措施。「細二不蝕本」。 早上到幼兒園巡視,看看是否有積水、淹水或其他問題?還好只有圖片、海報被吹下來,生態池的水滿位,其他沒甚麼大礙,真是感謝! 但很多地方可沒這麼幸運,特別是東部,農漁民損失慘重。 颱風過後物價又要上漲了…… 祝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認識颱風

颱風是什麼? 在氣象學上說颱風是一種劇烈的熱帶氣旋,熱帶氣旋就是在熱帶 海洋上發生的低氣壓。在北半球的颱風,其近地面的風,以颱風中心 為中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轉動。至於颱風這 個名字的來源,一般認為是從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但據林紹豪 教授的考據,可能是從閩南語「風篩」演變而來,於魯鼎梅重修台灣縣志云:「所云颱者,乃土人見颶風挾雨四面環至,空中旋舞如篩」,因曰風篩,謂颶風篩雨,未嘗曰颱風也,臺音篩同台,加風作颱,諸書承誤。至今閩南語稱颱風為風颱,所以這一說法頗為可信。但無論「大風」也好,「風篩」也好,總之颱風就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非常猛烈的風暴。侵襲台灣的颱風是由何處來的? 颱風是發生在熱帶海洋面上的猛烈風暴,北緯10度至15度一帶是 最容易形成颱風的區域;而侵襲臺灣的颱風大都來自北太平洋西部, 發生的地點以加羅林群島、馬利安納群島和帛琉群島附近一帶最多, 另外也有部分來自中國南海海面,但次數較少。 為何颱風多發生在夏、秋之際,而冬、春二季較少? 颱風發生的環境,必須有較高的氣溫和大量的水汽,發生對流作用,以及不同方向不同秉性的風,且發生波動而造成旋渦等,此均以夏、秋環境較為適合。過了秋季,太陽直射部分往南移,南半球之東南信風不能侵入北半球,能形成颱風的機會較少,所以在北半球颱風多發生在七、八、九三個月;十二月至翌年四月間則極少發生。颱風是怎麼命名? 以前颱風並無名字,而是按照每年發生次序編號,國際間並無統 一規定。但當同時有二、三個颱風發生時,會常不明所指而發生混淆 ,於是自民國36年(1947年)起,統一由美軍駐關島的「聯合颱風警 報中心」負責派飛機偵察,當達颱風強度者,即予以命名,以資分辨。命名的原則是北半球一八度以西,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四組女性 名字,週而復始,輪流使用;北半球一八度以東,另定數組女性名字使用。至於南半球所發生之颱風,則使用男性名字。如此則可分辨颱風所發生之區域和先後的次序而不致混亂。 除了台灣之外,其他地區有颱風嗎? 颱風並非我們這個地區獨有的天氣現象,其他地區的熱帶海洋上也同 樣有颱風,祇是稱呼不同罷了,發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及中國南海者稱 為颱風,發生在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和北太平洋東部等 地者稱為颶風(HURRICANE),而在印度洋、孟加拉灣及阿拉伯海發生的叫旋風(CYCLONE)。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身體發展是幼兒教育的基礎

活力早晨的開始,老師們在寬廣的活動室,為孩子們設計排放體能器材,讓小孩們藉著不同器材-平衡木、平衡板、單槓、水谷箱、樓梯、跳床等,訓練身體的手臂肌力、大腿肌力、反應、平衡、前庭刺激、彈跳、心肺功能等,透過遊戲與巡迴的方式,孩子們一早來園,就能展開大肌肉的活動,使得身體、大腦都活絡起來。孩子們呼朋引伴,愉悅的一次次的玩著,即使汗流浹背,仍不消弱他們玩的動機,四十分鐘的時間欲罷不能,真是羨煞了一旁為他們捕捉影像的我,孩子們充沛的體力真不是蓋的,特別是大班小朋友。他們多數從小班就進仁和就讀了,因著仁和的環境、辦學理念與特色,練就了好的體能,爲即將迎接國小的生活做好健康的準備。 幼兒教育的六大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認知、語文、社會、情緒、美感等,身體動作與健康是首要領域;教育部規定幼兒園小朋友,每天最少需有三十分鐘以上出汗性的大肌肉活動。假如幼兒園沒有戶外活動空間,孩子們如何能有出汗性的大肌肉活動?設若有空間,也需有器材和熱情的心才行。 仁和因著有環境、設備、空間,還有很清楚的教育理念,加上熱情與願意付出的心,知道運動是人類的生命,體能是運動的基礎,學齡前的孩子正是身心發展的關鍵時刻,需要以肢體發展作為基礎,把體能教育放在認知教育之上,尤其是都會地區的孩子,從小活動空間有限,更要以肢體活動為重心。且肢體協調與認知發展有密切的關係,還能刺激腦部發展,可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游泳是運動項目之一,是夏天最消暑的運動,仁和有自己的泳池,兼顧了安全與方便性,是端午過後孩子們最期待的活動,每週二天,除了感冒身體不適的小朋友外,幾乎全部都下水,連幼幼班也不例外,真是一群幸福、快樂、健康的小孩。透過親近水,讓小孩從小就不怕水,進入水中體驗,了解水的特性,水的深淺、水有浮力,水中如何呼吸、閉氣、換氣,以及踢水的動作,這些基本功學會之後,游泳就不會是難事了。 學前教育是建立基礎的黃金時期,就像蓋房子的地基一樣重要,地基要穩固,不能是空心,如此往上一層層堆砌、堆疊,才會牢靠。 教育是一切學習的基礎,透過教與學,建立各項能力。從家庭教育-學前教育-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碩博士等教育,歷經二、三十年的歲月,培育各項人才,使之能夠立足社會,其中決勝負的主要關鍵,可是健康的能力。 祝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兒童動作知覺發展_增進時間與空間意識

增進時間與空間意識 人類對周圍環境的意識,一般都是由發生在時間與空間中各種事物的因果關係覺知的。這些技能固然都是在動作中的直接體驗,不過基礎還是在於身體意識能力。促進時間概念發展的動作: 一般言之,過動兒童或智能不足兒童對身體運動的韻律 (彈簧床運動的律動) ,或有變化速度的動作,滑步、跳步等連續移動時,便顯得相當拙劣。 促進空間概念發展的動作: 一般言之,兒童都是在各種空間中一邊動作,一邊形成距離或空間關係的概念。而動作障礙兒童或少動兒童,這些概念的發展就顯得相當遲緩。不過如果讓他們去攀登、跳上跳下、投球接球,或在動作的難度、形式上力求變化,則可促進這些技能的發展。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