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une 18, 2016

園長的話 – 「富戶家&護雨家」

端午假期,四天連假,卻因西南氣流的影響,各地都下著雨,攪亂了大家原本計畫好的出遊活動。這西南氣流所帶來的雨,直到本週仍不見好轉,忽晴忽雨、忽冷忽熱,氣象報告預測到週六天氣才會恢復正常。豐沛的雨水,為水庫帶來大量的儲水,今年夏天應該不會缺水了。 不過,下雨,讓生活變得不方便。二○一六臺南藝術節首度在奇美博物館開唱!今年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與奇美博物館攜手推出「博物館之夜·歌劇選粹」節目,於六月十一日、十二日晚間在博物館前戶外廣場壓軸演出。這個早早就規劃好的演出活動,未因下雨來取消,照常舉辦,卻因雨,掃了一些人的興,相信主辦的文化局做抉擇時,一定很兩難的。 真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偏偏選上了下雨天,真是「富戶家&護雨家」。(念台語) 我們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就是週五、週六的露營活動。氣象預測,週五仍有30%下雨機率,雖然不致於影響整個活動的進行,但會因著雨,搭帳棚和游泳的項目得做調整,到騎士堡的接送,上下車需較費心。期待各項活動進行時,沒有雨來攪擾。 週二舉辦中文故事分享會,週四台語分享會。對很多小朋友來說可是 “上台的處女秀 “說得好不好?對分享會而言,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希望藉此訓練孩子們的口語表達及台風,以及準備的過程有沒有很認真、負責的做練習,然後勇敢的上台說故事。 語言發展的階段-聽、說、讀、寫、作,每一個階段都有過程的準備與操練。孩子們從嬰兒時期甚至是胎兒期,就傾聽媽媽說故事,累積了很多的故事在腦子裡,總要有輸出分享、表達的機會。說故事就是很好的機會,藉由說故事來提升組織能力,概念思考及溝通技巧。 次代表的每位小朋友表現都令人讚賞,參賽前園長請大家給他們勇氣,果真奏效,每個孩子上台都落落大方,台風穩健,說起故事來不疾不徐的,幼幼班也不例外,真要給他們按個讚。 台語故事分享,難度較高,每班推派一位台語高手代表,全程以台語來分享。小班、幼幼班上台後忘了要說甚麼;大中班五位小朋友都能順利將故事說完。 故事分享會,也看到家長的用心,為孩子準備故事角色的衣服、道具;尤其是勖澄的兩個和尚,特別去理了一個大光頭,還穿上媽媽自製的和尚衣和扁擔。 連著兩天,孩子們聽了來自小朋友分享的二十二個故事,相信這美好的經驗,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 祝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自我表達力──如何說一個好故事

很多時候,我們會羨慕口才好的人,因為他們能夠說得一口好故事,這裡的故事不是只過去我們在童話書中看到的,而是對於自我想法表達的代稱,如何將自己的故事說清楚,也是一門很深奧的藝術。培養說故事的能力,比你想像中的還重要。 「你的夢想是什麼?」看似一個簡單的問句,假使今天有一位陌生人向你提出這個問題,你有信心能夠將心中的想法完整表達出來嗎?你是否能夠用任何一個陌生人都能理解的話語,清楚的說出你的故事?如果連你自己都無法將心中的想法說清楚,又如何要別人來支持你的夢想呢? 當你學會將自己的想法構成一吸引人的故事,並且表達清楚,讓每個通眾都能理解、進而給予意見,或許就是夢想成功的第一步。說得一口好故事,其實沒那麼難。 首先,開口練習 如果你是個害羞的人,那就拋開你的害羞吧!試著將想法說給他人聽,縱使你心中有千言萬語、上百個好點子,若是沒有適當的表達出來,也只是虛無的空想,沒有人會因為你的故事無聊而嘲笑你,如果真得有這種人我們也無需在意。練習自我表達不僅是幫助我們被更多人聽見,也幫助我們的點子有讓更多人看見的可能。好整以暇,不要歹戲拖棚 講話速度不要太快,太快的語速通常不那麼受人欣喜,調整好從容不迫的心情,將心中的故事娓娓道來。時間長短往往不是問題,重點是大家是否想聽你說話、有沒有將你的話聽進去,冷靜的態度,才能讓聽者感到舒服。長故事不見得是好故事,見好就收,有時候將故事背後的道理,留給聽故事的人去完成,更能帶來讓人回味無窮的想像空間。 讓自己的表達,不帶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試圖在言談中改變他人,反而用了太過尖銳的話語而令聽者感到不舒服,我們應該要學習尊重對方,而不是急著爭取對方的認同,這樣故事的敘述才不會帶有情緒性。 試著站在聽者的角度思考,對於表達意見上也能帶來很大的幫助。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