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pril 17, 2016

園長的話 – 對兒童如此不友善,台灣如何還有未來?

報紙刊登,近日有網友貼文說,在台中豐原搭公車時,一名媽媽獨自帶嬰兒上車,雖極力安撫嬰兒,仍哭鬧不休,一旁乘客說:「小姐,可以請你下車嗎?」這名媽媽只好無奈下車。當時,不僅同車乘客無人聲援,事後網路還引起正反爭論。有人認為,媽媽帶孩子很辛苦,乘客應有同理心;也有人表示,在公共場所不應影響他人權益,還說:「沒車子就別生孩子。」 有育兒經驗者都知道,不論如何細心照料,嬰幼兒仍有難掌控情形,尤其搭飛機、公車時,常因不適、不耐而哭鬧。網友的反應,顯示對嬰幼兒的不了解與低容忍度,更反映公共空間對兒童的不友善。 兒童年紀小,無法為自己爭取權益,又沒有投票權,往往被忽略了。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有嬰幼兒的階段,都是這樣長大的,無法同理心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沒有兒童,國家就沒有未來,因為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從2000年起,新生兒就開始銳減,各縣市政府為鼓勵生育,紛紛祭出生育金、托育補助,但不友善的公共環境,和經濟壓力,年輕夫婦是不會因此而生育的。 提供友善的公共環境,讓父母無後顧之憂,可是當務之急。 上週六舉辦第42屆親子運動會,活動在賓主盡歡之下,圓滿的結束,大人、小孩都樂在當中,連一旁觀看者也笑呵呵的豎起大拇指說:讚! 不過,美中不足的,就是從八點十分音樂聲響起,就接到環保局的電話,說有人檢舉聲音太吵,So~只能將音樂與麥克風音量降低,但不論如何調小,同一檢舉者就是不肯善罷甘休,頻頻撥電話到環保局、轄區派出所,逼得環保局人員和警察得到現場來勘查,直到活動結束。 家長說:「今年的音樂沒有往年的熱鬧。」是啊!遇到沒有同理心的鄰居,真是無奈!也為他們幼稚的行為感到難過。 前中委會主委黃石城說:「保持生命的新鮮度,要有積德和讀書這兩個冰箱。」積德,從小事著手,一點一滴累積。 「仁和運動會辦得真好,感謝讓爸媽和孩子有個愉快回憶!」「今年運動會還是那麼豐富好玩。」「仁和運動會特別精彩,跳箱和呼啦圈就足以讓大家驚呼連連,爸爸也玩得開心,童心再次被激發。」「週六的運動會很成功、很棒,雖然沒辦法一起參加,但看爸爸拍照回來很有趣。」 這是一場成功的親子運動會,團隊夥伴們各司其職的在工作上的計畫、準備、執行,提供好玩、有趣、多樣性的活動,預備安全的環境,讓親子們能盡情的在仁和的園地裡,享受玩體能、做運動的快感。 我們珍惜每一次舉辦親子活動的時間,盡我們所能的預備,這是我們所喜悅的。 祝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人際關係好 是快樂關鍵因素

很多爸媽都體驗過過一種美妙的感受,就是趴在床邊凝望孩子熟睡的模樣,看那項小天使邊恬靜放鬆的臉蛋彷彿醫生的勞累都獲得美好的報償,那時,我們衷心希望孩子可以永遠如此安詳無憂,當孩子漸漸長大了,你是否仍保有那樣殷切的期望呢?從三月初大學學測公佈後,全台灣的家長都在關注,哪一所學校滿級分的學生最多,媒體聚焦報導的,也都是滿級分的故事,其他分數的孩子,好像都變成隱形人。 這樣重視學業的現象,讓人不僅要問,人生每天忙碌的到底為了什麼?孩子真的能得到我們最初希望給他們的安詳無憂嗎? 人類發展希望長期調查 美國哈佛大學在一九三八年啟動一項長期追蹤研究,研究成人一生的發展。這個研究到目前,已經持續了七十五年,大概是全世界最長、最完整觀察人類發展的追蹤調查。 去年底,擔任這個研究計畫的第四代負責人哈佛大學心理治療臨床教授羅伯特‧瓦爾丁格發表了一場演講,公佈了研究中主要的發現。這項調查,一共研究了七百二十四個男性,後來還包括他們的配偶和子女,超過兩千人。第一批被研究者參加時才19歲,今年都94歲了,其中百分之60的人都還活著。 研究對象分兩個群組,一組是當年哈佛大二學生,一組是波士頓市區的貧窮孩子,他們都先經過仔細訪談與身家背景調查,之後,每兩年追蹤調查一次,後續的追蹤資料,除了研究人員親自拜訪詢問,還有問卷調查,並拿到研究參與者的詳細健康資料、抽血報告。研究得到的最重要結論是:「良好的人際關係,才是讓我們健康又快樂的最關鍵因素。 良好關係影響重大 羅伯特‧瓦爾丁格指出,所謂良好關係,主要是和親人、朋友的親近連結,活在良好人際關係裡的人,健康也是比較好的。,而是最能預測這些人活命的的因素,不是高血壓膽固醇的數值,而是他們對人際關係的滿意度,五十歲時最滿意自己生活的人,但八十歲時還是最健康的,只要有良好的伴侶,就算是經歷老病生理上的疼痛,也相當容易承受。相對來說,缺乏好伴侶的人,當病痛來襲時,往往會因為沒有可靠的關係,而放大的疼痛感。 更有意思的是,好的關係不只保護我們的身體,也保護了我們的腦袋,有可以放心依賴關係的八十歲老人,記憶力明顯比較清晰而長久。反過來說,老人家沒有可信靠的人時,記憶明顯容易衰退。就算伴侶之間會吵架,只要被認為是可靠的,對記憶都很有幫助。 這些受調查的人,一開始在年輕時也都相信,名利是最重要的,但到了老年發現,真正有用的,其實是他們和家庭、朋友及社區的良好關係,簡單說,美好的生命是奠基於美好的關係! 哈佛的研究者還提出,大人可以輕易幫助孩子培養良好關係能力的事情還很多,例如把花在逛網路或看電視的時間,改成和孩子談天,和孩子一起做一切新鮮事;全家到戶外散步或約會吃飯,或去拜訪多年沒見的親戚。 這項研究結果,應該是給孩子,同時也給大人最好的禮物!鬆弛一下對孩子的緊迫盯人,和孩子一起培養真正對人生具重大影響的人際關係吧! 摘自國語日報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