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pril 2, 2016

園長的話 – 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本領

討論,取得共識,是很重要的溝通課題,即使是面對小小孩都應如此,不是大人或師長決定就可以了,同時也要讓相關人員知其所以然。因為下雨,親子運動會無法照原訂時間舉行,孩子們知道為什麼,且大家有一起翻閱日曆的過程,了解延後日期與決定的因素,所以沒有人complain,不過卻有著失望的情緒,這是可以被理解的。 情緒,往往會因突發事件而容易被挑起。 本週台灣人的情緒,因著內湖女童的案件,起了憤怒的情緒,不分行業、族群、年齡,大家對這起隨機殺童事件,憤怒的情緒到了頂點,同聲撻伐。面對一個天真、活潑又可愛的小小孩,疼愛都來不及了,怎會這麼狠心,想必下毒手的人已喪失理智了。 在婦幼節的前一週,發生這駭人聽聞事件,且媽媽親眼目睹事件的發生,叫她情何以堪?媽媽哀傷的情緒將如何被撫平,是值得大家關切的。我們的社會安全系統一再失靈,政府無法提供百姓一個安全的生活空間,人民對政府失去了信心,人與人間的距離將因此事更疏遠了,不知在我身旁的人是誰?我安全嗎?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 不論是交通、居家、上學、旅遊、運動、參觀等等,都需要安全。安全真的很重要。 大班家長已開始為孩子要上哪間小學而煩心,考量的因素很多,是離家近?校風佳?校園安全?好老師..等,是否都能兼具?若不能、校園安全將是優先考慮的條件了。 濬翔媽媽:「有沒有像仁和校園一樣,孩子可玩樂又安全的小學?」沒錯!仁和校園真的很安全,沒有死角,每樣設備規劃之初,創辦人就蹲下來以孩子的高度來規劃,小孩活動量大、好奇心強,創辦人有智慧、有遠見的盡其所能,以安全為考量,營造一個屬於小朋友安全友善的樂園,小到教室窗戶的高低、沙場進出的通道、樓梯每階的寬窄…,大到泳池大小與深淺、草場的空間、遊戲場的各樣設施、活動室的設計,以及整個園區的規劃,讓孩子得以徜徉在陽光、綠地中,享受童年的生活,建造屬於他們美麗的回憶。 小學,課間戶外時間,沒有老師看護,對低年級學童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他們必須學會自我保護的本領,才能安全且自在的玩樂。因此,安全教育的教導可是幼小銜接重要的課題之一。 父母真的很擔心。 鈺暉、鈺暄爸爸同濬翔媽媽彼此分享他們的想法,園長也加入討論的行列,透過對話,希望能有更好的對策。 ※※※別忘了下週六4月9日上午八點與仁和有約※※※ 祝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打造安全網

通常傷害並非單一因子造成的意外事故,而是集合傷害原、環境、人、時間等多面的失衡所引起。另發生的危險群體有其共同特徵:安全知識的不足、技術不熟練、不當的態度與習慣、不安全的行為、身心狀況不佳與不安全的環境,所以除了提供安全的環境以外,更重要的是身為兒童主要照顧者的您是否具備安全的概念及有良好的習慣。一、檢視您的安全意識: 兒童主要照顧者是否具備安全的概念,若沒有一些基本的常識,通常也不會特別注意安全問題,例如:在同一插座中同時使用高負載量的電器用品、亂服成藥等。 對兒童安全的敏感度:時常注意孩子的安全,警覺性高,例如:不會拿吃的藥騙孩子說是巧克力或糖果、注意將危險物品(清潔劑、藥品、化妝水)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食物的器皿不裝藥物、藥物的器皿不裝食物。 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不良的生活習慣有時候會成為傷害孩子的來源,例如:吹風機在使用過後沒拔插頭,孩子模仿父母吹頭髮,結果將頭髮捲入甚而差點撕裂頭皮;隨時關上廚房及浴室的門不讓幼兒進入。 三、實施安全教育的能力: 透過遊戲活動,提供孩子反覆學習的機會。 利用故事或新聞事件和孩子討論。 使用布偶或娃娃做角色扮演。 利用錄音帶、錄影帶來做學習媒介。 四、培養好的把關能力: 知道上述有哪些物品對該年齡層的孩子有危險性,應避免讓孩子接觸減少意外的發生,對密閉空間的家用品應有加鎖,或將把手安置在幼兒無法開啟的位置,不提供直徑小於3.17公分的物品或長於30公分的繩索讓孩子玩耍,照顧者應具備此種判斷的能力。 「壞事不曾發生在我身上」是每個人最常有的想法,因此無須做任何的防範措施,當意外傷害發生後,我們才開始警覺到危險性及防範觀念、措施的重要性,因此大家都相當欠缺防範的措施,當大人都欠缺時,遑論我們的兒童,在普遍重視智育的結果,也使得大部份的孩子缺乏對真實環境的認知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且有些家長認為與孩子談危險會嚇壞了他們而不去談論,所以,現代社會每個人孩子生的愈來愈少,保護得愈來愈好的同時,事實上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愈必須,父母監督的工作一刻也不可少。 兒童是未來的希望,但當生命失去時,其他的已無任何的意義,因此兒童的安全應更遠勝兒童的其他事項。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