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rch 26, 2016

園長的話 – 天公不作美

週四下了一整天的雨,雨勢雖然沒有週三大,但昏昏暗暗的,感覺很是焦慮;一整天,室內室外,來來回回的走;草場走廊,進進出出的踏查,就是期望雨能停歇,天快放晴,無奈沒能如願;晚上,以為雨下累了,但十時左右,外頭又響起滴滴答答的雨聲,整夜未歇,清晨仍繼續,看樣子天公是不會作美,今天肯定又是雨天了! 為了週六將要舉辦的親子運動會,是否能如期舉行而傷腦筋!越接近、越焦慮,這可是過去從未有過為了辦活動,因為天氣如此煩心的經驗。 親子運動會,這個靠天氣舉辦的活動,主要場地在草場。為此,查閱氣象網站,了解週五與週六的天氣,週五-多雲時陰短暫雨,週六-晴時多雲,好吔!不過,週五還有短暫雨,擔心草場潮濕,有些活動項目無法進行,雖然備有抽水設備,若有陽光照射,潮濕的程度會減少。 天氣變化莫測,忽冷忽熱,忽晴忽雨,難以捉摸,唉~春天後母面,其來有自,氣象局也已有預告,因此,早有心裡準備了。計畫中若是下雨,場地就改在活動室,當然部分項目的內容必須調整和刪減,也做了準備和預演,不管是晴或雨,照常舉行。然而週三,體能老師同園長建議,一年一次的親子運動會,除了透過活動展現孩子的體能外,更要讓親子玩得盡興、開心才是。週五若下雨,最好延期,因為怕草場連日下雨太潮濕無法使用,家長、小朋友全聚集在活動室,難以伸展,因為體能活動需要空間,況且體能是仁和的特色。 是呀!一年才一次的親子運動會,應該要好好展現才是。舉辦了41年,第一次為了能否如期舉辦傷腦筋。 雨~仍未停歇,看來一定得延到四月了。 今早同小朋友討論,外面下雨,運動會該怎麼辦?取消,大家異口同聲說「不行」;有人說在活動室、穿雨衣、拿雨傘、延期;延期可行,於是拿著日曆和小孩們討論,要延到哪個日期?大家一起看著日曆,數字紅色是放假日,下週六四月2日、3日紅字,小朋友看到接下來的4日也是紅字,齊聲歡呼「YA」是兒童節,5日也是紅字,又是歡呼聲,四天連假,應該是老師要歡呼才對呀!大家一起達成共識,就延到4月9日星期六。四月是歡樂兒童月,親子運動會是為了慶祝兒童節而舉辦的,在兒童月舉辦,應該更有意義了。 四月9日老師們有兩場研習要參加,看來也得調整了。 雨仍下個不停,第42屆親子運動會正式宣布延期到4月9日週六舉行,不便之處,尚請見諒。我們也將透過facebook告知歷屆校友,屆時歡迎大家撥冗來參加。 ※※※原訂3/26的親子運動會延期到4月9日舉行※※※ 祝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你好愛孩子,卻只生一個就不生了。 你好愛孩子,也好想辭職回家帶孩子,卻還是把孩子交給別人照顧。 為什麼?別人生不生孩子,關汪培珽何事。別人回不回家帶孩子,更關她何事。想要說服人,什麼威脅、利誘都沒用。除了感動。 感動,就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沒有它,就沒有人生。她只是希望自己的幸福感受,其他父母也能擁有。即使它小得微不足道。沒了感動,人生,還剩下什麼。 姊姊和弟弟的下課時間不一樣,小朋友是二點四十,大孩子是三點二十。那天到學校當愛心媽媽完畢,正好趕上姊姊回家的校車,媽媽搭便車之際,在一旁的販售機買了罐可樂。其實,媽媽很少喝這種含糖飲料,只有偶而興起為之。姊姊也不喜歡氣泡的感覺,但那卻是弟弟的最愛。 校車開了,媽媽根本喝不完,但在車子上,只能丟也沒地方、喝也不是地尷尬拿著。校車在山路間蜿蜒,偶而在一個轉彎處丟下個孩子,好似郵差投包裹,將媽媽最心愛的禮物送到家。我們是最後幾站,不經意又拿起可樂喝了一口的媽媽,卻被姊姊好似下一秒鐘就要出手阻止的緊張語調嚇到:「不要──再喝了。」她不是不喜歡可樂嗎?「快到家了,留給弟弟啦。」手足之情,足以感動父母的人生。 【你不生,誰該生呢?】 現代人,無事不以快速為目標。常常一味地追求速度的結果,就是忽略了——人生到底應該怎麼過?上一分鐘追著下一分鐘,今天追著明天,一歲追著兩歲,國產車追著進口車,小房子追著大房子,副總經理追著總經理……最後,一路追進棺材裡躺好。 我們老是忘了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如果你是那種——好愛孩子、好喜歡孩子、也願意養孩子的父母,卻只生了一個孩子就不生了。為什麼? 請不要得過且過,以為時間可以給你解答。 在生不生孩子這件事情上,當時間給你答案的同時,你可能也失去了機會。「我的人生,到底希望有幾個孩子?」訂個時間表,約好另一半,坐下來好好談清楚。或許,先別因為一時的困頓而急著做出決定。想像一下未來,把時間拉長來看,答案可能更清楚——從結婚到往後的五十年,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中,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七十歲⋯⋯當你和另一半想起家裡的孩子,你希望浮出腦海的景象,是幾個孩子呢? 【要生兩個孩子的18個理由 】 因為孩子太小,父母很容易就誤會一件事——以為孩子有父母的陪伴就足夠了。你根本不知道,孩子有多需要手足。我,也不知道。 直到姊姊七歲,弟弟五歲時。我是那種糊里糊塗、沒想太多就生了兩個孩子的媽媽。當孩子還小時,我哪能想到「孩子需要手足」這麼不切實際的問題呢?只要孩子有半天不吵嘴、不爭寵,我就該吃齋唸阿彌陀佛了,哪還有閒情逸致去考慮什麼相親相愛、手足之情。 我的兩個孩子年紀差了兩歲半,也就是說,當第一個孩子快兩歲時,我就懷了第二個孩子。可是在當時,我能從生活中察覺到「孩子需要伴」嗎?完全不會。因為孩子太小,父母很容易就誤會一件事——以為孩子有父母的陪伴就足夠了。這種以為,就是整件事情最可怕的地方。 【你願意,辭職回家帶孩子嗎?】 一個三歲、一個一歲的孩子,能有媽媽的陪伴,是最幸福的事。 誰最幸福?你以為我說的是孩子嗎?不,是媽媽最幸福。 「為孩子辭去工作,當個家庭主婦,這樣的犧牲你甘願嗎?」 犧牲?甘願?啊哈,老天也沒事先告訴我── 我的人生,是從「回家帶孩子」才真正開始。 做學生時,努力讀書求好成績;當員工時,工作積極求好前途。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做,我並不清楚,好像是大家都覺得這樣做才對,所以我也這樣做。這些努力為了誰?最初的出發點應該是為自己吧!至少沒聽過 準備考試的莘莘學子會說,用功是為了將來的孩子吧。 為了自己?我從來沒有這樣的感覺,直到我辭職回家帶孩子—— 我才發覺,我的人生,真正活了起來。 生兩個孩子,不是為了誰,是為了自己的幸福。 文/汪培廷老師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