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ugust 22, 2015

園長的話 – 預防登革熱

週四一早,可愛的秉謙眼中泛著淚光來找園長,說:「園長~請你噴藥把蚊子全部殺死。」「是哦~被蚊子咬齁?」「是!」秉謙要園長變成殺蚊的勇士,嗯~我變、我變、我變變變…..近一、二個月,蚊子猖獗,到處可見牠們的身影,困擾著大家,不知該用什麼方法才能杜絕?整理環境、噴滅蚊液、消毒、夜晚點蚊香、捕蚊燈、抹防蚊液..等等,但,效果好像不彰,蚊子好像有特異功能。 杜絕想必是不可能,減少和預防則是對策。特別是在蘇迪勒颱風過後,大量的雨水造成環境的汙染,更容易滋生蚊蟲。我們努力且用心的恢復校園的環境,各區域與教室的整理、清除積水容器,檢查水溝、除草等,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放過,自己可以處理的如期進行與完成,但需假手於專業人員的,就得等待。 下週五下午六點,已排定時間請消毒公司來做校園的消毒,請家長務必配合,最慢於5:50分前帶小孩回家,希望我們平日體貼家長,接送時間延長到6:30分的同時,家長也務必配合學校。消毒過後,隔天,所有的工作人員尚需到學校來做消毒後的整理工作。蚊子這個不受歡迎的昆蟲,真是不好惹。特別是白線斑紋和埃及斑蚊, 牠們可是登革熱的病媒蚊。台南登革熱疫情飆升,市政府全面動員,加強防疫工作,希望短時間內疫情能夠降溫。 在防疫的同時,閃電與天鵝颱風又將入侵,明後天是颱風最接近台灣的時候,大家都不可掉以輕心,防颱加防疫,做好準備,才能確保自身的安全。 準備,才能讓事情做好、順利與預防事故的發生。 週四參觀奇美博物館,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團體參觀,採預約制,八月參觀七月要預約,怕預約不到,等到凌晨12時過一分,登入預約的網站。 拿著預約的編號,入館到櫃檯報到,領取0元票券,大人小孩各一張。進入展館時,需持立案證書,臺南市的幼兒園,小孩不必造冊,才能免費入內,老師則需準備身分證,否則需買票。 不是假日,但參觀的人數眾多,這個台南新興的觀光景點,吸引各縣市的人來參觀,增添臺南市的光彩。 感謝奇美許文龍董事長,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回饋鄉里的意念與心胸,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奇美博物館,一趟知性之旅,藝術之旅,孩子年紀雖小,但透過視覺、聽覺,身入其中,烙印在他們心裡的,是無限寬廣…..。 祝福大家 假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登革熱

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像這樣有點熱、又有點溼的環境,正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所以如果稍微不注意,很容易就會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區。登革熱( Dengue fever),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並且依據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分為Ⅰ、Ⅱ、Ⅲ、Ⅳ四種型別,而每一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能力。 傳播方式: 登革病毒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而是人在受到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後,經過約3至8天的潛伏期(最長可達14天)後,開始發病。患者在發病時期,血液中已存在登革病毒,此時如又被病媒蚊叮咬,此登革病毒在病媒蚊體內增殖8至12天後,不僅讓這隻病媒蚊終身帶有傳播登革病毒的能力,而當牠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另一個健康的人也會受到登革熱的感染。 台灣主要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這些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其中埃及斑蚊的胸部兩側具有一對似七弦琴的縱線及中間一對黃色的縱線,喜歡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人為所造成積水的地方;白線斑蚊則是中胸楯板部位中間,有一條白色且明顯的縱紋,並比較喜歡棲息於室外。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外出時可要特別留意! 預防方法: 登革熱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且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並無選擇性,一旦有登革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登革熱流行的可能性,所以民眾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此外,民眾平時也應提高警覺,了解登革熱的症狀,除了發病時可及早就醫、早期診斷且適當治療,亦應同時避免再被病媒蚊叮咬,以減少登革病毒再傳播的可能。 (一)一般民眾的居家預防:家中應該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最好掛蚊帳,避免蚊蟲叮咬清除不需要的容器,把不用的花瓶、容器等倒放。家中的陰暗處或是地下室,可噴灑合格之衛生用藥,或使用捕蚊燈。家中的花瓶和盛水的容器必須每週清洗一次,清洗時要記得刷洗內壁。放在戶外的廢棄輪胎、積水容器等物品馬上清除,沒辦法處理的請清潔隊運走。平日至市場或公園等戶外環境,宜著淡色長袖衣物,並在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膏)。 (二)清除孳生源四大訣竅-澈底落實「巡、倒、清、刷」:1.「巡」─經常並且仔細巡檢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2.「倒」─將積水倒掉,不要的器物予以分類或倒放。3.「清」─減少容器,留下的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4.「刷」─去除斑蚊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三)感染登革熱民眾,應配合的事項:(對病人、接觸者及周圍環境之管制)如果發現疑似感染登革熱之患者,通報地方衛生主管機關。患者應於發病後5日內預防被病媒蚊叮咬,且病房應加裝紗窗、紗門、 或噴灑殺成蚊藥,病人應睡在蚊帳內。防疫單位應進行強制附近的孳生源清除工作,並依相關資料綜合 研判後,經過評估,如有必要,實施成蟲化學防治措施。登革熱患者周遭可能已有具傳染力病媒蚊存在,所以應調查患者發病前2週以及發病後1週的旅遊史(或出入場所),確認是否具有疑似病例。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由於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療登革熱,所以感染登革熱的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師的囑咐,多休息、多喝水、適時服用退燒藥,通常在感染後兩週左右就可自行痊癒。此外,對於較嚴重的患者,一般會採「支持性療法」,就是提供患者抗生素,或是注入營養液等藥物治療,藉這種方式來協助感染登革熱的患者恢復體力或增強抵抗力。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