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ugust 14, 2015

園長的話 – 父親是兒女榮耀

「小明爸爸~星期五下午可不可以來參加幼兒園爸爸節慶祝會?」「不是颱風要來嗎?再看看~」….老師連問幾位爸爸,回答都一樣。老師說:「Mandy園長,那要不要舉辦?」心想~「蘇迪勒颱風路徑是從東北部進入台灣,台南應該不會有事才對,且沒風沒雨的,颱風假很難,邀請看看,若爸爸不能來,就小朋友自己慶祝。」知道平常日,爸爸都在上班,又遇到颱風,已有最壞打算,沒想到老師們的努力,回報人數比預估的還要多有二十四位,參加又比報名的多,人多就熱鬧。 慶祝會在上週五舉辦,因上午有游泳課,是小孩的最愛,所以活動安排在下午三點至四點,短短一個小時,有爸爸的感言、孩子的擁抱,還有玩遊戲,主持老師營造溫馨與歡樂的氣氛,讓把拔們個個笑開懷,最後孩子將他們的畫作-我的爸爸送給他們最親愛的把拔,園長也贈送象徵平安的蘋果,祝福爸爸們健康快樂,並合照留念。 把拔們帶著感謝與感動的心,謝謝仁和為他們舉辦慶祝會,滿足的回家。 把拔們第一次站在這麼多小孩和大人的面前,感覺有點不自在、有點靦腆;第一次被好幾個小孩擁抱的感覺很特別;第一次在小孩面前搖呼啦圈、比力氣,也是特別的,第一次的經驗是非常珍貴的,可得好好珍藏在心裡。 記得幼兒園第一次舉辦爸爸節慶祝會是在十年前,當時只有一位爸爸參加,李爸爸成為全場的焦點和孩子的偶像,雖然只有他一個,爸爸一點都不怯場,幼兒園也很用心的安排,這畫面至今仍是鮮明的。 有心,事就會成。八月剛好是暑假期間,暑假期間各級學校都放假且忙著招生和準備新學期的事務,往往沒有多餘的心力、人力再做其他的活動,因此「爸爸節」都被忽略了;節日的意義其實是提醒我們,重視節日角色背後的意義,當然不是只在節日的當天。也許爸爸們不計較慶祝與否,但內心深處一定希望被看見,不要被忽略。 每一個爸爸都是從小男生,經過歲月的累積,成長、成熟到成為父親的角色。以二歲到六歲幼兒園的小孩而言,不論個性、能力,都希望被平等對待,不論年歲多少,想法也不會變太多。 爸爸是小孩心目中的巨人、是偶像、也是保護者,不管時代如何變化,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是無人可取代的。園長常常問小孩~男女生長大要當什麼?孩子的回答是~爸爸和媽媽,這可是單純的願望。 「父親是兒女榮耀。」 爸爸節除了因為是在暑假期間,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常遇到颱風,六年前的莫拉克颱風在爸爸節,為南部帶來莫大的損傷;今年蘇迪勒颱風也在八月八日,造成新北烏來區嚴重災情,校舍毀、道路斷;各地也都傳來災情,台南路樹倒了幾千棵,風災過後,環保局人員忙著清除樹障;仁和硬體設備沒有損傷,但花草樹木可不堪狂風大雨的侵襲,一棵栽種十年以上的九重葛,攔腰折斷;後門原本在二個月前就要修剪的小葉欖仁樹,因缺工而未能在颱風前完成,被大風吹得枝葉散開還有斷枝,也因此成就了本週三修剪的工程。 一個颱風就讓我們忙翻也累壞了,更引發很多的口水戰,互相究責。受教育的歷程,老師常告訴孩子要互相合作、看見別人的長處、要原諒別人、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但事實可不是如此。大人們常常作不良的示範,這讓身為幼兒教育基層工作者的我們憂心忡忡。 八月,在這屬於爸爸的月份,但願每位爸爸都能成為家人的依靠,是有價值、被重視、被肯定,是樂於陪伴家人、能承當責任的好爸爸。 祝福大家 假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新時代爸爸 需要更多讚美

在百貨公司裡看見一個小男孩坐在地上哭鬧,吵著要吃冰淇淋,哭聲吸引路人的目光,大家都在看爸媽要如何處理這種窘境。當下出面解決問題的是父親。爸爸走向小男孩,蹲下來摸摸他的頭,輕聲跟他說話,小男孩慢慢停止哭泣。這種景象有別於過去由母親擔負管教的情形,如今許多父親除了賺錢養家外,也相當重視與孩子的親密互動。 男女特質天生不同 這個世代的爸爸,在家庭中大都會分擔做家事、照顧孩子的責任,但未必做得很上手。我常聽見許多媽媽抱怨爸爸帶孩子帶得手忙腳亂。其實,別忽略了爸爸有著天生的男性特質,像是一次只能專注做一件事,不像媽媽可以同時做很多家事,這時爸爸可能會被嫌動作慢。又如:爸爸善於分析事情、理性多於感性的思考模式,卻容易被感性的媽媽說缺乏感情。 不管時代如何變化,爸爸在家庭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可提供孩子較為動態的遊戲、戶外運動;反之,媽媽則擅長教導家事操作、培養閱讀等靜態學習居多。因此,孩子在發展過程中,能習得爸爸的理性分析、拆裝組合物件、跟爸爸一起體驗戶外活動,相對的,在情感表達上可能較為壓抑,這部分就可從媽媽善於表達情感的女性特質來互補。 互相讚美彼此激勵 只要爸爸願意付出、陪伴孩子,媽媽就應多加鼓勵,尤其應注意,爸爸們受到先天的男性特質和上一代的教育養成影響,即使成為父親,最在意的仍是自尊心和面子的問題。 自尊是人類的基本需求,而自尊可藉由他人的肯定、鼓勵,與自己的表現成就中獲得,例如:被上司認同、被稱讚很會做菜等,都能提升自我價值感。 由於男性較擅長動手組裝、修繕物品,因而在家中多以行動來表達愛意,例如:修理馬桶、換燈泡、保養汽車等。但這些小動作容易被視為理所當然,一旦沒做好或動作慢就會被嫌棄。萬一太太脫口而出:「你怎麼連這種小事都不會,真沒用!」「請你幫忙帶個小孩都帶不好,你還會什麼?」這些話語會傷害爸爸的自尊心,使爸爸強烈的感受到被否定、自己是沒能力的人,隨之而來的就是負面情緒,卻又無法說出這種心情,只能悶在心裡。 想讓家庭感情更穩固,要讓爸爸覺得自己是家人的依靠,是有價值、被重視、被肯定的,經常讚美和甜言蜜語,會讓爸爸更有活力,也更樂於陪伴家人。當家人互相讚美肯定對方的努力時,對孩子也是一種「愛的表達示範」。 摘自國語日報 文/王靜媛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