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September 29, 2014

園長的話 – 注音何時學?

「Mandy~Mandy~…,每當走到孩子群中,一聲聲的呼喚聲此起彼落,頓時成了孩子群中受歡迎的偶像,霎那間湧起了滿足與成就感,原來當偶像是這種感覺。從事幼教工作已三十多年,從初踏入時的喜悅至今,仍覺得與孩子為伍,是一種恩典,一種幸福,一種享受;雖然也曾因繁瑣的園務工作、教師、家長的問題,教育、衛生單位愈來愈多的行政工作,而產生倦怠感,但,每每又被一張張純真的臉所融化,而喚回起初的熱忱;一聲聲Mandy,給了我力量,就是那份赤子之心,讓我無怨無悔,凡事以孩子的心為心,願意盡心盡力盡意的服事他們,為他們童年建立好的根基。 上週五晚上的親師座談會,有一半的家長報名參加。藉座談會讓家長了解幼兒園辦學的用心,班級的經營策略,老師與家長的互動模式,以及如何做好夥伴關係,來幫助孩子走在成長、學習的階段。 往年座談會開始,園長會先在活動室做開場。今年沒有這項安排,目的是把時間交給老師,免得壓縮或拖延班級座談的時間,讓家長和老師沒有時間的壓力,從七點到九點,兩個小時能夠暢所欲言。八點五十分放音樂提醒老師,座談時間快要結束了。 會後做檢討,老師們提出家長的建議,其中之一是仁和為什麼沒有從小班就開始教注音符號?因為很多幼兒園都是如此。哇!小班就開始教,會不會揠苗助長啊!,很多幼兒園如此行不代表是正確的。 學習的範圍很廣,注音符號只是其中一個,但很多家長就是擔心小朋友注音符號的學習,特別是大班畢業前。 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達、教改、十二年國教,但,這些並沒有因此改變家長擔心孩子學注音符號的問題。三十年前的老問題,三十年後仍存在,到底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幼兒園畢業銜接小學,孩子該學會注音符號了嗎? 曾經就教於小一的老師,幼兒園小朋友該不該學?老師說:「要,因為學習時間不夠。」小一前十週國語首冊都在教注音符號,相信老師不會跳過不教,問題應該是出在有教,但不表示孩子學會了,加上雙薪家庭,父母很忙沒時間複習,所以囉….。 若只是三十七個注音符號,那很簡單,問題是二拼、三拼、調號。在學前就要學會是很困難的。因為至目前為止,有些字我仍會搞錯,仍在學,是ㄓㄔㄕ或ㄗㄘㄙ,是二聲還是三聲~教學相長~。 九月二十八日星期日是教師節,今早舉辦教師節慶祝會,老師們角色扮演孔子的故事,孩子們笑翻了。 在此 祝福老師們 教師節快樂!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注音符號的學習

在家長的壓力與期待下,目前的確有許多幼稚園提前進行注音符號教學,安親課輔班也順應需求,推出「正音班」等小一先修課程。不過,一年級剛開始的前十週課程,「國語首冊」都在教注音符號,這是教育部在課程綱要中所明定,老師絕對不會跳過不教。也有家長耳聞,老師因為班上絕大多數孩子都已學過注音符號,加快教學速度,擔心自己的孩子無法在十週內熟悉三十七個注音符號。不過,現在許多學校都已取消開學後第十週的注音符號紙筆測驗,改以不限次數的「闖關」活動驗收學習成果。因為注音符號並非單獨存在的科目,小一到小三的所有課本都會標注注音,即使無法在十週內精熟注音符號,未來接觸的機會依然很多,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若父母仍希望孩子提早學習注音符號,則需留意方法是否正確。曾擔任幼教顧問的廖清碧舉例,家長在家可透過有注音的童話圖書,問問孩子:「這一頁中哪些字有ㄅ?哪些字有ㄛ?」請孩子找出這些字,而不是直接切入符號。此外,有些家長幫孩子複習注音符號時,會要孩子從頭背到尾,然後從中間隨便指一個符號問孩子那是什麼。 專家指出,這種教法不僅枯燥沒效率,也容易使孩子陷入「若不從頭開始背,就回答不出來」的窘境。建議從生活中認識注音符號,才不會一開始就壞了孩子學中文的胃口。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