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September 15, 2014

園長的話 – 安全教育和環境消毒

「地震!地震!全校師生請立即就地避難掩護!」教室裡的小朋友,聽到地震的廣播聲,立刻躲在桌子底下,以雙手握住桌腳,安靜不大呼小叫且全神貫注的觀察外面的動靜。當廣播又傳來「地震已停,請老師讓小朋友帶著防災頭套,帶領他們,安靜、有秩序、不推擠的,依平時規劃之緊急避難疏散路線到草場集合。不一會兒,一班一班的寶貝,在老師的帶領下,依序到草場集合。 抵達草場後,各班老師立即點名,確保每位小朋友皆已至安全地點,向組長回報人數,確定地震已過,再一班班的離開草場回到教室,結束地震的演練活動。 星期四再次進行地震演習,連同上週已進行第二次,下週五9月19日國家防災日,上午9點21分全國各級學校同步進行防震演習。 受到民國88年9月21日大地震的教訓,近幾年來教育部訂定每年9月21日為國家防災日,規定各級學校學期初一定要進行防災演習,且還要做成果報告送到教育局,報告裡還要有錄影檔存證。教育主管單位如此是希望學校端確實有執行,而不是只做書面報告,連演習都沒有,希望成為小朋友帶得走的防震能力。預防重於治療,是國人必須養成的好習慣。 除了安全教育外,週四十一時半,衛生所例行的衛生保健訪視小姐到園,檢查書面資料,幼兒園室內、室外的環境衛生,廚房衛生與安全、廚工的烹調、餐點留樣、冰箱的溫度,保健室的醫藥,檢視小朋友的洗手方法,考考洗手的五時機,問老師腸病毒的一般症狀等,特別是查閱書面資料,逐項且仔細的一一過目,有老師的自主衛生管理表、各項衛生保健宣導活動,餵藥紀錄、點名簿等,由保育組長Kady媽咪和春吟老師逐項做說明。 檢查後,小姐告訴園長:「你們好用心,做得很好。特別是在校園環境消毒工作上,不過建議幼兒園一學期做一次消毒即可,以防止蚊蟲產生抗藥性。」 哦~知道了,因為擔心寶貝們被蚊蟲咬,所以每兩個月做一次消毒,一次就得花幾千元,以後這項開支就可減少了。 很多繁瑣的衛生保健工作和書面資料,讓大夥兒好辛苦。組長說:新進老師曾提過,以前她們在別的幼兒園,都沒做過這些資料,為什麼仁和要做呢? 真不知她們為何可以不做?這些可都是主管單位規定的事項,能不做嗎? —別忘了下星期五晚上7點與仁和有約—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一定要成長

人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長。這話我在課堂上曾一再提到,因為成功可能只是曇花一現,但是成長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在和別人對你的評價,但成長是內在的,全依靠自己。就算有人阻礙你的成功,您沒人能阻止你的成長。一般人看重成功而非成長,往往懼怕犯錯不願接受挑戰,無法將自身潛力發展到最大。反之,如果能以成長的心態,結果將完全不同。 像兒子對念書沒興趣,上學成了苦差事。於是,我給他一個觀念,重點在學習態度,不必在意分數。此後讀書有了新的意義,不再只是要爭取高分,以証明自己聰明,或得到父母的肯定,而是有沒有學到東西。在轉向成長心態後,他不但變得自信開朗,上學也變快樂。 想起有個朋友是做業務代表,每次只要沒談成任何生意,從臉上表情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浪費那麼多時間,結果什麼也沒得到。」他總這麼抱怨。 「你應該改變心態,」我建議他:「如果你只看重是否成交來衡量成敗,認為努力的目的是做成生意、賺到錢,你一定常患得患失。但是,如果你用是否成長來衡量,認為你的目標是學習,那麼就算沒得到物質回報,至少你學到更可貴的東西,那就是成長。」 在人生的道路上,處處都充滿著絆腳石。重要的是學習如何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事情沒成功沒關係,但是一定要成長。 國語日報 文-何權峰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