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rch 29, 2014

園長的話 – 從運動培養自信和肯定

一本本家長的留言,分享著他們家寶貝在家勤練運動會表演的單槓,有的還驕傲的說著他要做七個動作,是最厲害的,想像得出孩子那時說這話的表情,應該是充滿自信與被肯定的感覺。單槓活動是今年運動會大中班的焦點節目-「體操英雄」,共有七個招式,依小朋友目前的能力分為七組,還有一組三個人的特別組,從槓上前翻→後翻→前後翻組合→前後翻組合速度增加→後伸下翻→前後翻後伸下翻組合,到身體最快最佳的協調展現等動作,除了保有仁和原有的三式槓上動作外,又添加了柔軟度、協調力與速度的動作。每個孩子都很期待運動會的來臨,看著孩子們充滿活力與熱情加上靈活的動作,滿滿的感動在心裡。他們將在星期六,在爸媽的面前展現他們的動作能力。而孩子們身體動作能力的表現,與他們平時接觸的時間、頻率有關。透過活動的呈現,讓孩子們在其中感受、體驗、修正與培養挫折容忍度、團結合作的態度。 一個節目的呈現,有很多幕後工作者的付出,以運動會而言,園長是推動者,體能老師是策劃者,老師是訓練者,小朋友是被訓練者,是演出者,家長是觀眾,形成了一個「Team」團隊,缺一不可,大家緊密在一起,各司其職,互相效力,個個都守本分努力、認真、用心的在自己的崗位上,芷羚媽媽說:「園長,妳領導有方,妳們每個老師都很認真。」真是感謝,能夠擁有這樣的團隊,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在仁和的園地裡,每個人都充滿了活力與熱情,理安阿媽說:「她每天都很快樂,一早就想到幼兒園,妳們很會教。」是呀!孩子們一早來園,就可做活動、舒展筋骨。在校園像公園,花木扶疏,綠意盎然,空間寬廣,設備齊全的環境裡,盡情的玩樂,有規律的生活,宇宸阿媽說:「我最喜歡仁和的環境,是唯一選擇。」 週二至週四下午做分項預演,週五做全部流程的預演〈親子部分除外〉,為會前做好準備,需注意或改進的部份。9點半準備開始,就在此時,市政府聯合稽查小組,含公安、消防、教育局、衛生局等單位人員,入園要做稽查,因屬於不定期,不能事先通知,剛巧碰到我們的預演活動要開始,實在有點亂,還好他們要看的資料和現場環境平時就有準備,稽查人員也很客氣的說我們做得很好。約耽擱了半小時,待人員離開後,預演活動才開始。 在邁入第四十年的今天,我們以感恩的心,感謝一路上支持仁和的好朋友、好家長們;在少子化的今天,因為有你們的相挺、愛護,我們才能繼續生存在幼教的行列裡,相信你們看到的是仁和那份以孩子的心為心,始終如一的用心。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別忘了明天星期六上午8:30與仁和有約※※※※※※〈8:30 活動準時開始,8:00集合〉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培育孩子的運動智能

當很多人在鼓吹今天兒童的學習不應再側重學術,而應從《多元智能》的概念作為培養兒童藍本之際,不難發現多元智能的八大範疇當中,『運動智能』是有被部份家長所忽視的現。一般家長以為,孩子會行會跳便不需把注意力放在運動智能的發展,其實不要以為有運動智能的人只是四肢發達,也別以為這種智慧只屬於運動員。如果不想子女做運動員便不培養他們的運動潛能,便對運動智能有一個狹窄的了解。運動智能不單是指運動的能力,而是運用身體的感覺運動去了解、學習及表達,協助孩子發展運動智能,可以令他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從而知道自己的強項,演員、舞蹈家、雕塑師、髮型師、物理治療師、外科醫生等都表現出相當的運動智能呢。運動智能是源自我們體驗生活時所獲得的感官動作經驗。可塑性最強是0~6歲的孩子﹕0~2歲時主要發展基礎功能,透過轉身、爬行、步行、推、拉、拾、擲等等的活動,逐漸掌握身體四肢的肌能控制,調節各種身體感官訊息的接收,配合動作﹔2~4歲時,肌動作向著精細化的方向發展﹔4~6歲時期,孩子身體的各個系統、各個動作的功能趨向完善。因此,6歲前是孩子把各個不同的系統整合、動作協調一致發展的過程。父母可以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有意識地鍛煉寶寶,以提高他的運動智能。 運動智能主要包括控制身體動作的能力及操控物件的能力。想孩子培養好運動智能,家長可鼓勵子女進行幼兒體育遊戲。初生至三歲的幼兒時期,先要著重身體各種感官與身體動作的配合,多讓孩子作身體活動及接觸不同的外界環境,對孩子的各種感官進行合理的刺激和訓練,對孩子的體格、神經系統的發育及運動能力的發展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半歲以下的嬰兒,視線可跟蹤移動的物體或人,但眼及肢體的活動是未協調的,當他躺著時,家長可懸垂玩具及不同質地的物件在他的上方,讓他追視及伸出手觸摸;而俯臥時,嬰兒能漸漸抬頭用前臂支撐身體,讓他俯臥不但可強化頸部的肌肉,還可讓他從不同角度用眼睛探索四周環境,同時更可以給胸部及手臂有受重的感覺,掌握這種感覺是學習控制用力不可缺少的一環,因此逗嬰兒玩耍時不一定要仰臥在床上,換成俯臥的“甫士”也可以呢!還有,不要怕嬰兒跌下床而妨礙他轉身,其實轉身是可以刺激平衡系統,以及加強頸、腹及背肌的力量,為坐及站的發展打好基礎,所以應該多些放嬰兒在地墊上,讓他好好的“ROCK and ROLL”一番﹗ 在幼兒的生活世界三個鏡頭常常出現﹕睡眠、飲食以及運動,其中的運動畫面,隨著月齡的增加,出現頻率越來越高,他們活動量越來越驚人,是家長與子女一起進行”幼兒體育遊戲”的好時間。 兩至三歲是幼兒運動智能發展的轉折期,這個時候身體各感官系統的基礎功能漸趨成熟,並開始發展較複雜性的功能以及基礎獨立自主能力。孩子愈來愈好動,讓他們在安全的情況下隨意探索周圍環境是十分重要,多嘗試和解決問題,啟發他們的冒險精神吧!家裏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活動需要,帶他們外出玩玩兒童遊樂設施和走走路旁的石級,可以訓練他們平衡能力,亦是加強空間感的好機會,孩子穿梭於不同形狀的攀登架之中,需要發揮視知覺的能力去測定距離及高度,與及協調身體的動作。 在家中穩固的餐桌下面與玩火車“捐”山洞遊戲,亦有類似的效果,但有尖角的桌子是一定不合適的。這個年歲亦可以模仿做出較複雜的動作,播放節奏明快的童謠,讓孩子隨著音樂的拍子模仿你的動作,好像用手輪流拍拍兩邊的膝蓋或者轉轉頭等,學習動作的節拍之餘亦帶給孩子莫大的樂趣。這時亦要幫助孩子學會與其他小朋友相處並分享樂趣,與年齡相約的幼兒一起活動,過程當中孩子學習了解他人的需要及表達自己的意願,是孩子日後發展團體運動的基礎,如果孩子是家中的獨生兒便得多些找找表兄弟姊妹或者鄰居一起,玩玩由家長集體設計“幼兒體育遊戲” 文/協康會物理治療團隊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