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anuary 6, 2014

園長的話 – 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又是一年的開始,而一向把農曆過年視為新年開始的台灣人,今年瘋跨年的情形不輸給國外,因為2013年進入2014年,從13到14,一生一世,百年才一次,這難得的時刻,怎能輕言放棄,特別是戀愛中的男女。各縣市紛紛舉辦跨年晚會,邀請知名歌手演唱,臺南市也不缺席,在寒冷的夜晚,高鐵站前廣場擠滿了人潮,市長、議長同台慶賀,倒數計時,在強調低碳綠能城市,以水舞秀代替施放煙火,為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活動結束前,主持人呼籲大家不要亂丟垃圾,配合垃圾不落地政策,落實低碳城市的美名。果然市民是有水準的,活動結束後環保局立刻動員清理場地,迅速恢復原貌。除了市民的配合,與環保局事先在活動場地備妥足夠的垃圾桶有很大的關係。 為帶給民眾一個幸福永續生存的綠色幸福城市,臺南市從2012開始實施綠能環保,訂定2012為低碳元年,2013年為公共運輸元年,今年2014是創意產業元年,這也代表著台南低碳綠能城市將邁入另一個重要里程碑,因此,在邁入台南市低碳第三年之際,讓我們一起為城市盡一份心力,從「看見台灣」的影片中,我們有很多的省思,但設若只有三分鐘熱度,而沒有起而行,真是太愧對自己了,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看見台灣」到「看見台南」,從小我開始到家庭-學校-城市-國家,讓台灣恢復「福爾摩沙,美麗寶島」的美名,讓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不再流淚,而是更美麗。「讓地球別再流淚,讓白雲飛向藍天,讓世界恢復春天,讓世界萬物盡都美好;讓地球美麗,我們當珍惜,讓生命生生不息,我們當努力,讓地球美麗,我們當珍惜,讓這片天父世界永遠美麗。」 幼兒園的跨年活動雖沒有市府舉辦的這麼盛大,但卻是為小小孩量身設計的,有表演、有遊戲、有許願,還有倒數計時,但沒有煙火、沒有水舞秀,只有氣球ㄆㄧㄌㄧㄆㄚㄌㄚ的聲音,還有每人享用一個快樂的仙楂餅,孩子們也就心滿意足了。 而上星期六12月28日,幼兒園參加由曾培雅議員服務處承辦的臺南市議長盃兒童才藝比賽,由大班小朋友組成的團體律動-舞動童年,榮獲季軍第三名,這個榮耀與大家一起共享。 才藝比賽與聖誕活動時間只相隔一星期,老師們參加意願低,但礙於服務處主任熱情的邀約,又聖誕活動向曾議員募摸彩品,理應禮尚往來才是。園長指定舞曲和指導老師,原屬意由單一班級參加,但都有困難,只好跨班級。於比賽當週成軍並做練習,在Kady媽咪的指導下,孩子們團結合作,當天穿著幼兒園的表演服,園長還情商造型師朋友來為小朋友化妝、做造型,果然不同凡響,應驗成功是屬於用心準備的人。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祝福大家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美國低碳城市波特蘭的啟示

去過幾次的美國西海岸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一直給我很好的印象。這個城市被美國聯邦環保署評為“清潔能源之都。先說結果:目前波特蘭市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對於1990年的水平,絕對值下降了2%,人均下降了20%。 美國聯邦政府並沒有指定過哪個州或市為“低碳試點地區”。波特蘭市的經驗,恰恰在於它是一個來自於市民階層、自下而上的模式。公民的積極參與(citizen activism)發揮了重要作用。 重視和保護生活環境的品質,是這個城市的優良傳統。幾十年來,與很多其它美國城市不同,波特蘭市的規劃和建設,是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汽車”為中心。 他們很早就拒絕了聯邦政府在城市東部建立跨地區高速公路的計劃,而是用這筆投資興建了城市輕軌公共交通體系。在擴建過程中,該市確立了清晰的法定邊界,著力保護珍貴的農業用地不受開發商侵占。 波特蘭市居民用電有兩種選擇:傳統的火電和可再生能源,但後者的電價相對較貴。目前14%的城市居民自願選擇後者,而且這個比例一直保持著上升趨勢。波特蘭市規劃,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到總能源消費比例的25%。清潔能源並不總是意味著高價格,但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以太陽能為例。許多波市居民願意使用太陽能板來解決家庭供電,但發現預付成本奇高。於是波特蘭市政府通過聯合不同社區實現規模安裝,降低了開發商以及太陽能板的成本。結果該市太陽能板安裝的數量在兩年內增長了四倍。 再舉一例。波市的居民很願意將自己的家庭建築進行改裝,以提高能源銷率。然而這種改裝的前期成本較高。居民可以從銀行貸款買一所新房子、新游艇、新汽車,但是銀行沒有針對上述改裝項目的貸款機制。於是,政府創建了一個清潔能源項目。通過該項目,波市市民可以獲得用於提高建築能源效率的裝修貸款。貸款由本地銀行提供,還款期約十五年,且每月的還款記在電費里。這意味著,居民可能通過省點來彌補前期的貸款投資。房子的業主對這樣的貸款提供擔保。 目前,政府為了支持這個項目已經提供了兩千萬美元,未來還將以每年倍增的速度增長。 波市早在1999年就成為北美第一個擁有現代有軌電車系統的城市。至今該市已擁有300英里長的自行車專用道,未來數年還計劃新增數百條。波市居民駕駛的混合動力汽車的數量在北美城市中高居榜首,全市共安裝了2000個電動汽車充電站。 波特蘭市的經驗告訴我們,交通是可選擇的。在很多情況下,波市居民願意選擇少開車,但前提是有可行的和高效的替代方案。為居民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替代方案不僅可以減少碳排放,而且也可以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由於比其他美國人平均每天少開四英里的車,波特蘭市每年可節約油氣開支大約24億美元。 除了節約燃料,波特蘭市的有軌電車系統也為軌道周邊三個街區內的居民帶來了35億美元的私人投資,從而使這些街區內的地產稅每年增加3000萬美元,而市政府從每英里電軌獲得的收入也達1150萬美元。簡言之,交通的替代選擇可以創造很多新的財富。 在波特蘭,一個有著強烈環保和低碳意識的市民階層強力推動著政府作出回應,為交通、能源和發展提供選擇。他們所取得的成效不僅令人尊敬,也發人深省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