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4

園長的話 – 新年

「曆日-真濟衫,一工褪一領,二工褪二領,過一冬,褪甲無半領。」小孩們齊聲開口吟念這首台語兒歌,不過聽起來是不大懂兒歌的意思,於是就問:「曆日是什麼意思?」孩子們有的低頭、有的抓頭,有的搖頭,正想告訴他們答案時,筠晴:「日曆」嗯!買麥哦,說實在的,光聽音,沒看字是有點難懂。再問:「一工褪一領的意思?」「一天撕一張。」「過一冬?」「過一年」「褪甲無半領?」「撕光光了!」這幾個詞句都有人懂,不過人數不多,真佩服他們的聽力,沒看字也能懂,真不是蓋的。少數幾個大班小朋友對台語的字義愈來愈熟悉,了解後也覺得很有趣。本土語言的學習,透過囝仔歌的吟念,孩子們的台語聽說能力進步很多。 拿起剩下2張的日曆,和新的日曆,告訴小朋友,一本日曆代表一年,撕一張就是一天,也就是地球自己轉一圈:一本都撕完,是一年,就是地球繞了太陽一圈;一年十二個月,有大月、小月,接著念唱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溫暖的;夏天-炎熱的;秋天-涼爽的;冬天-寒冷的,時間的概念,在這歲末寒冬的時刻,再次和孩子做分享。 「考考你」「儘管考」是我們常玩的遊戲,這兩週和孩子一起玩的是「猜活動室的氣溫」,猜之前會先提示,免得孩子沒概念亂猜~人的體溫度是36℃,37℃以上是發燒;夏天天氣25℃以上,穿短袖,開冷氣調到26℃;春天、秋天約22-24℃;現在穿了長袖還覺得冷,那麼氣溫是幾度?「16℃、17℃、20℃、50℃…」,玩了幾次後,孩子愈來愈厲害,亂猜的人也愈少了,愈能接近實際的溫度,甚至很準。 回顧即將過去的一年,神以恩典為仁和年歲的冠冕,在我們所走過的路徑都滴下脂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受到祝福。在此特別感謝所有的家長,對仁和的支持、愛護與肯定,有您們一路相挺,在經過四十年歲月的洗禮,少子化的今日,我們仍能在幼教的行列為孩子們服務,更期待在新的學期,我們還能繼續的與您攜手合作。 仁和秉持著教育的良知,盡心盡力的持守著學前教育的理念,以孩子的心為心,與家長成為夥伴關係,為孩子的學前教育建立好根基;體貼雙薪父母,提供更方便的接送時間-早上7:15分,下午6:30;下課後讓小孩能繼續享受玩樂的時間,而不是集中管理看電視。 在2014年的最後一天,幼兒園舉辦了跨年活動,雖然沒能像各縣市的活動那麼盛大,但卻是為小小孩量身設計的。以紙炮開場,小紙片從上而下緩緩飄下,孩子們好興奮,伸出小手想抓,卻摸不到,接著有表演、遊戲、許願,而最興奮的莫過於踩氣球的倒數計時,ㄆㄧ、ㄌㄧ、ㄆㄚ、ㄌㄚ的聲音,劃破天空,送走2014,迎接2015的到來。 2015-中華民國104年,祝福大家 身體健康 闔家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聖誕祝福

週三的校園被一片紅潮給掩蓋,孩子們身穿紅色衣服,頭戴紅色帽子,校園裡紅通通的一片,熱鬧滾滾、喜氣洋洋,可愛的模樣,令人不禁想為他們留下畫面。 在平安夜的日子,安排了社區報佳音的活動,讓小朋友學習分享的功課。在愛、平安與關懷的聖誕佳節,寶貝們外出送祝福卡,一句聖誕快樂,就能夠溫暖人們的心。在寒冷的冬天、在平安夜的日子,小孩們化身成為愛的小天使,散播歡樂散播愛,成為社區的祝福,所到之處,受到熱烈的歡迎。當日上午十時左右,一班班依序在老師的帶領下,從前門出發,幼幼班的小小孩愛心不落人後,也加入報佳音的行列,出發前大夥兒與台灣黑熊合影留念,在園長的叮嚀下,各自往事前規劃好的路線出發。 約莫過了四十分,華盛頓家首先回園,Emma媽咪笑容滿面的與園長分享搭車到崇德市場附近報佳音的點滴,還秀出手機拍照的畫面;接著是達文西家,老師的袋子裡裝了好多東西,是熱情的社區朋友回送孩子的禮物;莫札特家,只見人手一個小禮物,Kitty媽咪說到戶政事務所,受到熱烈的歡迎,除了工作人員外還有民眾,大家都想收到小天使的卡片,孩子們穿梭在事務所裡,有人問:你們是哪一間幼兒園?小孩大聲說「仁和幼兒園」當中有人回應~我的孩子也是仁和幼兒園;而諾貝爾家剛抵達校門,在外等候的理安阿公,連忙拿著相機拍班級合照,爺孫合照和理安的個人照,阿公說孫女明年就要畢業,想留下與仁和的一些記錄;幼幼班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笑容滿面的回來,老師說卡片不夠,不然還可以到別的地方;最後回園的是康乃爾和愛迪生家,社區朋友也回饋孩子小禮物。 這趟報佳音活動,大家的感覺似乎都很好,沒有孩子喊累,而是愉悅的和園長分享與人互動的趣事;老師更是興奮,因為所準備的卡片不夠,所以預約明年要準備多一點,讓大家都能收到祝福。 報佳音的路程,原則上與萬聖節路線一樣。萬聖節是去向人討糖,而聖誕節是去回贈祝福,有來有往,孩子從活動中體驗分享與互動的課題,這是社會性發展人際關係的學習,是很重要個功課。在幼兒園所營造的議題上,他們成功的扮演了聖誕小天使的角色。最後合拍團體照,結束報佳音活動。 週四聖誕節當天,Grace媽咪安排了遊戲活動和班級表演,Mandy園長化身為聖誕美少女,贈送由曾培雅議員於慶祝會當日送來的棒棒糖,雖然只是一支棒棒糖,但孩子們可是很寶貝,甜在心裡,喜在臉梢。 當日的冷空氣被孩子的熱情給吞沒,歡樂滿園地,為今年的聖誕節留下最美麗的回憶。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一個祝福的價值

那年,我在美國街頭流浪,聖誕節那天,我在快餐店對面的樹下站了一個下午,抽掉了整整兩包香煙。街上人不多,快餐店裡也沒有往常熱鬧。我抽完了最後一枝煙,看看滿地的煙蒂嘆了口氣。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路燈微微睜開了眼睛,暗淡的燈光讓我心煩,就像自己黯淡的前程,令人憂傷。我的手插在褲子的口袋裡,口袋裡的東西讓我亢奮。我用嘴角擠出一絲微笑,用左手在胸前劃了一個十字架,然後目不轉睛地盯著快要收工的快餐店。就在我向街對面的快餐店跨出第一步的時候,從旁邊的街區裡走出一個小女孩兒,捲捲的頭髮,紅紅的臉頰,天真快樂的笑容在臉上蕩漾。她手裡抱著一個芭比娃娃,蹦蹦跳跳朝我走來,我有些意外,收住了腳步,小女孩兒仰著頭朝我深深一笑,甜甜地說:「叔叔,聖誕節快樂!」我猛地一愣,這些年來大家都把我給忘記了,從沒有人記得送給我一個聖誕節的祝福。「你好,聖誕節快樂!」我笑著說。 「你能給我的孩子一份禮物嗎?」小女孩兒指了指手中的娃娃。「好的,可是…..可是我甚麼也沒有。」我感到難為情,我的身上除了褲子口袋裡那不能給別人的東西外,真的一無所有。 「你可以給她一個吻啊!」我吻了她的娃娃,也在小女孩兒的臉上留下深深的一吻。小女孩兒顯得很快樂,對我說:「謝謝你,叔叔,明天會更好,明天再見!」我看著美麗的小女孩兒唱著歌遠去,對著她的背影說:「是的,明天一定會好起來,明天一定會更好!我離開那個地方。 五年後的今天,我有了一個溫暖的家,妻子溫柔善良,孩子活潑健康。 我在中國的一所大學裡教英語,學校裡的老師和同學都很尊重我,因為我能幹且自信。 又到了聖誕節,聖誕樹上掛滿了「星星」,孩子在搭積木,妻子端來了火雞,用餐前,我閉上了眼睛,默默祈禱。 祈禱完了,妻子問我在向上帝感謝甚麼呢? 我靜靜地對她說,我在感謝上帝給我送來的一個天使──一個改變我一生的小女孩。我對妻子說:「你知道我是進過監獄的。」「可那是過去了。」妻子看著我,眼神裡滿是愛意。 「是的,那是過去,但是當我從監獄裡出來以後,我的生活就全完了,我找不到工作,誰都不願意和一個犯過罪的人共事。」 我充滿憂傷地回憶著,「連我以前的朋友也不再信任我,他們躲著我,沒有人給我任何安慰和幫助。 我開始對生活絕望,我發瘋地想要報復這冷漠的社會;那天是聖誕節,我準備好了一把槍藏在褲子口袋裡,我在一家快餐店對面尋找下手的時機,我想衝進去搶走店裡所有的錢。」妻子睜大眼睛:「傑,你瘋了。」 「我是瘋了,我想了一個下午,最多不過再被抓進去關在監獄裡,在那裏,我和其他人一樣,大家都很平等。」 「後來怎麼樣?」妻子緊張地問,接下來,我對妻子講了那個故事,「小女孩兒的祝福讓我感到溫暖,我走出監獄以來,從沒有人給過我像她那樣溫暖地祝福。」我激動了:「親愛的,你知道是甚麼改變了我的命運嗎?」妻子盯著我的眼睛。「小女孩對我說『明天會更好』,感謝她告訴我生活還在繼續,明天還會更好。以後在困難和無助的時候,我都會告訴我自己『明天會更好。我不再自卑,我充滿自信,後來,我認識了你的父親,他建議我去做一名教師,接下來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就是那個小女孩的一個祝福改變了我的一生。妻子深情地看著我,把手放在胸前,動情地說:「讓我們感謝她,祝福她幸福吧。」我再一次把手按在了胸前。 一個祝福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它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和很多人的命運。所以,我們不要吝嗇祝福,哪怕只是對一個陌生人,或許你我無意間送出的祝福將會帶給他一生的溫暖和幸福。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每次的表演經驗都是在蓄積下次的能量

「我要讓白雪公主變胖、變醜;我變胖、變醜了該怎麼辦呢?」、「孩子,我會原諒你,因為你是我最愛的孩子。」、「不要!因為你長得跟我們不一樣;不行,我們要相親相愛,快過來。」、「We want to have tw0 legs.Then we can go to the party and see the prince」、「哦!your are beautiful!怎麼這麼漂亮啊!」看著台上的孩子認真的演出,充滿童趣的對話,心裡非常的感動,在這歡慶聖誕的時刻,一齣齣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被搬上仁和的舞台,有~小矮人和新白雪公主、小木偶、醜小鴨、大野狼與小紅帽、美人魚和灰姑娘等,孩子們以唱跳方式來詮釋,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表現,在園長的眼裡他們都是最棒的。但,也許在大人的心中,認為孩子的表現不夠好,肢體僵硬、唱歌小聲,沒有笑容…。不過,敢上台就不容易了,還得在那麼多人的面前表演,更難,所以要給他們按讚才對。 每次的表演經驗都是在蓄積下次的能量,是不可輕忽的。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加和經驗的累積,蛻變與成長速度,是我們所預想不到的。大人可要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小孩,因為他們都是獨一無二,都是特別的,都有個自的潛能,等待我們去開發。 每年都有規劃聖誕活動。因為一年一度的聖誕節,是孩子們所期待的,特別是在歲末年終的時刻,大人小孩齊聚一起歡度聖誕,讓愛的能量、愛的暖流,透過你我的互動而流竄,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 至於要以何種方式來過聖誕,是表演、園遊會或跳蚤市場?這可是很傷腦筋的事,討論後今年決定以表演的方式來舉辦。 準備過程中提醒老師,以歡樂、同樂為主,服裝就穿紅色衣服、戴聖誕帽即可。直到某天,接到一位家長來電,口氣不友善的指名找園長,接著就質問聖誕節表演為何學校規定要租衣服?讓他們多花錢。針對此事了解後,有兩個班級租衣服,其餘都是穿紅色衣服或自家有的。 老師說:有徵詢家長同意租衣服再進行。但,家長同意未必認同,特別是與錢有關;而老師的出發點是希望有更好的效果才如此行。為此,請老師提供租衣服的收支明細做了解。 因著家長的一通電話,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大家決定以後除了親子運動會(三月底)、期末成果發表會(七月底)在週末舉辦,其他表演活動都將在週間(週一至週五)上課時間來舉辦,不對外邀請家長,這樣就簡單多了。 如此,對幼兒園而言,可以省下不少開銷及場地的佈置、邀請函的印製,老師不用犧牲週末假期,家長也不必花租衣服的錢,應該是三贏,感謝來電的家長。 明天2014歡樂滿園地-愛在聖誕-聖誕老公公奇遇記就在上午九時至十一時舉辦,除了表演活動,還安排有由Kitty媽咪和Emma媽咪向附近議員及崇信里里長募得的禮物,以及園長提供的禮物做摸彩活動外,還有小朋友的禮物交換,當然幼兒園也有準備贈送小朋友的禮物、校友來園禮和紅豆湯圓哦!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別忘了明天上午九點至十一時與仁和有約※※※※※※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給孩子一輩子的好禮物

孩子每天都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倆經營出來的關係,就彷如圍繞在孩子身邊的空氣般,它無所不在,也分秒都存在,只是父母們常常會忘了他們時時刻刻在主宰著這空氣的品質。夫妻關係是人類所有關係中最親密者。它可以很強固,也可以很脆弱;可以甜如糖蜜,也可以苦甚膽汁;可以以生命相許,也可以以生命相殘;可以背道而馳,也可以同心協力……夫妻倆要製造新鮮的空氣,讓小孩成長、茁壯,還是排放烏煙瘴氣,讓小孩受苦、萎縮呢? 在良好的夫妻關係中,由生活的點點滴滴裏,小孩深刻地體驗了愛是互相了解、彼此尊重、互相效勞、承擔責任。他們看到了分享的喜悅加倍了,分擔的愁苦減輕了。他們也看到了愛是必須天天澆灌的,婚姻關係是必須一輩子去經營的;他們見證了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而是愛情上演的劇場。 夫妻兩人間的互動,更是小孩學習人際關係的範本:誠心誠意的溝通,可以增進情感及心靈上更深的契合;相敬如賓,讓小孩知道即使親如夫妻,也要彼此尊重;互相扶持,共同養育小孩,承擔家庭責任,責任讓小孩體認了夫妻是生命的共同體;而夫妻間偶發的過失、衝突及解決之道,則讓小孩見證了真正的人性和情緒的起伏,至於是雨過天更晴還是山洪爆發,那又是不同版本的教材啦! 但願父母們彼此相待的眼神時時充滿著微笑,小孩會「珍藏」這些微笑,並「運用」這微笑背後的大道理追求美的人生!良好的夫妻關係,是父母送給小孩一輩子最值得珍藏或運用的好禮物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畫畫是兒童的另一種語言

校園裡散發出濃濃的聖誕氣息,活動室、教室佈置了聖誕應景裝飾,有聖誕樹、聖誕球、卡片、聖誕襪、聖誕帽、聖誕燈…等,有的是製成品,有的是孩子的手工作品,不論是買的或是做的,個個都盡力的綻放光芒,不同的你我他,互相襯托,每一個都被看見了,在這聖誕的日子,因著有他們,讓整個校園更顯亮麗,更加熱鬧;聖誕燈一閃一閃的照亮夜晚的星空,雖然白天看不見,但,一到夜裡,可就不一樣了。東西和人一樣,都有它存在的價值,都希望被看見、被認同。也許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境,就像聖誕物品,一年十二個月,終於等到它當主角了。 等待,是我們要學習的。這功課可不好學。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急於表現,所以才會「吃緊弄破碗」。 「Mandy園長~這張是我畫的;那一張是我的;我的在最上面,下面那張是我的…」走在走廊,孩子們迫不及待的告訴園長,他們的作品,每一張畫作,都有它的特色。 畫畫是兒童的另一種語言。孩子的內心世界是神秘的、童話般的。繪畫能夠創造出文字所不能替代的意境。在兒童文字語言還不完善時,通過形象進行交流,繪畫就成了兒童的另一種交流語言。 兩歲左右幼兒的繪畫是塗鴉期階段。這個時期繪畫的特點是:有雜亂線、單一線、圓形線、命名線。對這一時期幼兒的繪畫興趣和愛好、出現的雛形創造力。 三歲左右幼兒的繪畫是象徵期,用簡單的抽象的線條表現自己意願的繪畫階段。這個時期的幼兒視覺形象的感受力有所提高,眼動較有規律,能用簡單的線條畫出象徵物體的外部輪廓,但不注意形體的完整,側重意趣的表現,往往按照自己的願望,任意誇大所畫物件的某一部分,形象比較粗劣,與實物相差較遠,還常以娛樂為動機在遊戲中作畫,並用語言補充畫面未能表現出的意圖。 四~五歲的幼兒的繪畫是圖示期。以程式化的圖形表現物象的繪畫階段。這個時期的幼兒視覺感受性又有提高,眼動的軌跡越來越符合物象的外部輪廓,手部的小肌肉進一步發育,作畫時能表現物象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徵,不借語言也能看出所畫的內容。但還缺乏寫實性,形象不完整,好用固定樣式和畫法表現不同的物件,畫的比較概念化。 「北風呼呼吹,誰人對這過,聖誕老阿伯,禮物揹一大袋….」這首孩子耳熟能詳的聖誕應景歌曲一播放,他們就會以愉悅的心情唱和著。問「聖誕節是誰的節日?」「是耶穌誕生的日子!」哇!孩子們很清楚,不會說是聖誕老公公的生日了,Grace媽咪平安夜的繪本故事,以淺顯易懂、唱作俱佳的方式,成功的詮釋了聖誕節的由來。耶穌基督的誕生,帶來愛與希望,大家都以歡心來迎接。而聖誕老公公這傳奇的人物,是愛的化身,在寒冷的冬天,散播歡樂散播愛,也溫暖了人們的心。 下週六12月20日上午九時至十一時,在仁和的園地舉辦2014歡樂滿園地-愛在聖誕的活動,邀請大人小孩一塊來同樂,歡度聖誕,吃湯圓過冬至,歡送2014,迎接2015年的到來。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下)

歲月轉瞬即過,父母親要把握機會讓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 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 一張白紙上若有個黑點,我們通常只看到那個黑點,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分。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的缺點,大多的家長都會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有個「比馬龍」定律就是:你以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未來將是“創意取勝”的時代 創意就是把兩個不相干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例如:WALKMAN就是結合Walk和Man的兩個概念而創造出來的;水管是因為澆花的人要澆好幾處不方便而發明的;透明電梯是因為除了上樓梯外,還想看風景的想法而產生。 家長必須得常常聆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有時候突發奇想時,千萬不要罵他胡思亂想,而是要教他好好再想一想。 家長是孩子的推手引領者,如何把孩子珍貴的東西引發出來,並將孩子從幻想世界慢慢導入現實,這是家長的責任。 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兩本書 有位哲學家說:教孩子要讀兩本書:一本是自己,一本叫做自然。 希望孩子能夠好好閱讀這兩本書,不單是用眼睛。 第一本書是讀自己 就是指興趣、性向、能耐,能夠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擁有自身獨特性) 。有些人是大器晚成者,例如非洲之父史懷哲,考不上大學,後來是因為拉得一手好手風琴,某位校長破例讓他在該校讀書,他主修歷史自修文學,三十歲時才念醫科,三十八歲畢業。 老頑童劉其偉,有許多頭銜,工程師、人類學家、冒險家、畫家,他在三十八歲才開始畫畫,六十六歲成名,他的一生,活得豐富而精采。 因此,有的人是大器晚成,有的人生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路轉個彎會更好。 成功需要時間,當累積到很豐富時,成功就會來到,就會水到渠成。 很多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他提早將自己的日月精華用光了;如果兩歲就會吊單槓,對他的身體發展反而會有害處。記得有個長跑選手蒲仲強很早受矚目卻不能持久;有人提早上大學,但他們幾乎沒有童年的生活。例如:有個人十二歲上哈佛大學、十六歲畢業考上普林斯頓研究所,記者問他:「你在哈佛最大的經驗是什麼?」他回答:「除了寂寞,還是寂寞。」 因此,我們不要以大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時候到了就會水到渠成,該你的就是你的。 第二本書是大自然 不要只是一味教孩子看書,要多帶孩子看山看水,看古道幽徑星星月亮,從自然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書本裡學不到的東西。 例如:颱風來襲時,行道樹東倒西歪,躺下數萬棵,但森林中的樹往往屹立不搖,我發現其中的道理隱藏在自然的平衡哲學裡,森林的樹枝幹對稱而生,找著最平衡的肌理,於是耐得住風吹雨打;行道樹修修剪剪,則弱不禁風。 要給孩子:一是活路(演活自己人生的路),二是退路,不會讀書硬要他讀書就會成為死路。人活著常常會忘記兩件事——呼吸和快樂,因此只要他還存在(有呼吸)就有希望。就如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意思。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他成為一個人。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 一、每天忙得像豬,每天做牛做馬(動物)。二、每天活得像機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 我們讀了那麼多書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生活?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讀書、努力工作、拚命賺錢,最後是養病。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能耐),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更重要,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現今社會所欠缺的東西。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師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怖分子,就是對社會無用。 把孩子的體力健康找回來 如果孩子不健康,他所跑的人生是短路不是長路,擁有健康身體能夠讓學習產生一點七五倍的效率。 文/游乾桂 【親子教養篇】 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上)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秋季感恩之旅

冷颼颼的天氣,叫人直打哆嗦,強烈大陸冷氣團於本週來襲,使得全台氣溫驟降,一天比一天冷,孩子們個個裹著厚厚又保暖的外套,家長三申五令的叮嚀著,不可以脫外套以免著涼;只有少許幾個小朋友與往常一樣,穿著輕薄的外套,問:會冷嗎?小孩搖著頭,但仍關心著摸摸他們的手,冰冰涼涼的,「多加一件外套好嗎?」小孩雖然沒點頭,但也沒搖頭,於是老師到保健室拿了運動外套讓他們穿上。這個動作代表著真正的關心,若只有問冷嗎?孩子搖頭後就沒有後續的動作,也許是真的不冷,也或許會冷但不敢講。看似小小的動作,但那種被看見、被關心的感覺,相信在孩子心裡,一定產生大大的感動。 說變就變的天氣還真是無法預測。在整理秋季旅遊戶外教學錄影檔時,心裡有著滿滿的感謝,上週四是個晴朗的好天氣,真的是名符其實的感恩之旅,若是在本週四就不知該如何是好。從日期的預定、地點的選擇、事先的勘查…等,都以認真的態度去面對,不是只在辦一場戶外旅遊而已,而是透過旅遊活動,要讓孩子得到什麼?用孩子的眼光去看,站在他們的高度去思考,配合大中小班的主題教學,選擇教學的地點。 開始,台南古蹟之旅是被列入考慮的,因著多年前成功的經驗,至今印象仍深刻。最後沒選擇是,考慮到有幼幼班的孩子,若是頻繁的上下遊覽車,對小小孩而言會很辛苦,且天氣年年在升溫,沒有一個休息的定點,對小朋友的體力是一大考驗;最後決定美濃客家庄,是多年前曾與學會園所長們去參觀過,感覺還不錯,且又能配合大班的教學-我們都是好朋友,雖然客家庄的外觀不起眼,但它是以教學為主的地方,相信會讓孩子有不一樣的看見和學習。於是,再次走訪、勘查,從庄主的分享中了解參觀的流程,確定可以提供孩子學習的經驗後拍版定案。 參觀前一週,與農庄負責接洽的庄主夫人溝通,希望就大、中、小幼班能分三組導覽,但她堅持只能分成兩組,經過再三溝通,最後才答應分三組(成本考量,多一組就多導覽費用)但,導覽人員告訴園長,Mandy的堅持是對的,一組6、70人太多了,她很辛苦,無法照顧到後面的人。 不過,一般都會以一台車一個導覽做安排居多。 這趟感恩之旅,透過導覽人員的解說,了解客家少許文化,也學習了幾句客家語~「男生-細賴ㄟ」、「女生-細妹ㄟ」、「堆土窯-大眼喂」、「搗麻糬-齊巴ㄟ」、「蝴蝶-用夾(台語發音)ㄟ」、「用瞇ㄟ」,現場現學現賣,但~回來竟然忘得一乾二淨,怎麼想都想不出來,直等到整理錄影檔時,聽到想不起的話語時,高興的如同中了樂透一樣。 家長提議,旅遊可辦在假日,讓更多的家長能參與。但,全園性的親子旅遊,性質和春季、秋季的戶外教學活動會不大一樣;親子旅遊重在旅遊的部份,戶外教學則重在教學,同儕互動學習的知性之旅,效果和意義是不同的。不過,真的是可考慮舉辦全園性的親子旅遊活動。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上)

歲月轉瞬即過,父母親要把握機會讓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做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和創造力。 會思考會動腦的人,可能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然而記憶無法長久,因為我們的腦,總是重複在做記憶和遺忘的工作,許多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所不同。 許多現有的科學知識在八年內已被新的結果推翻,例如玉山的高度隨著地殼變動而改變,每年實際高度都不同;一九○四年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才開始有「飛」的名詞產生;過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將來可能是光速。 因此,記那麼多東西幹嘛?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若只會背,不會想(思考),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有記者問過我,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快樂和記得愛我。 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 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會希望孩子怎麼對我?他們以後會有什麼記憶?會想到爸爸給過他什麼?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想到好多好多,例如:我和兒子是一起騎腳踏車、泡湯、爬山、溯溪的好朋友。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早上刷牙、洗臉、罵小孩,晚上是吃飯、沐浴、更衣、罵小孩,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間不是這樣的朋友。 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 一張白紙上若有個黑點,我們通常只看到那個黑點,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分。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的缺點,大多的家長都會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有個「比馬龍」定律就是:你以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 把他帶回家交給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 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 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我在精神病院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患,透過對談了解了他的成長歷程,發現他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得過第二名,從中讓我體認到承受高壓力(高處不勝寒)的人容易失敗且敗得很慘。 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 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不忘讚美孩子 讚美可以以最少的力量發揮更大的效果,看到孩子的好處,就要去讚美他,他才會演好他自己,孩子會用父母所看到他的好處,演給父母看。 例如:我女兒很喜歡烹飪,我讚美她:今天一定有一個仙女來過,不然怎麼會變出這麼好吃的東西?女兒就會愈做愈起勁。 每天孩子一回來,我問的不是你在學校學了什麼,而是:有笑話嗎?現在兒子回到家就會對我說:今天有笑話,聽不聽? 「量力」而行,現在做不到,來日方長,日後有可能做得到,因此不要讓孩子永續的能力失去了,給孩子自信,他就會告訴自己: 「我行、我能,我再加加油。會為自己加油的,未來就會有獨領風騷的機會。」 文/游乾桂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為什麼要重視體能活動?

「園長~小朋友說他不喜歡上體能課,很累!」小孩的媽媽擔心的告訴園長,上週五回家,孩子突然這樣說,請園長了解並加以鼓勵。為此,集合時花了一點時間與孩子們互動。問孩子:「每天都喜歡來上學的,請起立。」全部都站起來,孩子們回答喜歡的原因有,學校很好玩、有朋友、可以踢球…;再問:「喜歡上體能的?」這回,真的就只有這位媽媽說的小孩表示不喜歡,問為什麼:「因為很累!」與媽媽所說一樣。此話一出,立刻有大班小朋友說:「很累的時候可以休息啊!」 這個「可以休息啊!」的話語,似乎讓這個孩子覺得很放心而露出了笑容,目光盯著園長,園長也笑著對他說:「累了,當然可以休息,但是休息後,要繼續參與,這樣可以接受嗎?」「可以!」 因著這個話題,大家又一起分享為什麼要運動以及運動的目的。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很踴躍的發表。 然,仁和為什麼要重視體能活動?透過體能活動到底要訓練孩子什麼能力?又為何要有寬敞的活動空間? 若沒有寬廣的空間,要說重視體能,那是空口說白話了,因為沒有空間當然無法落實。所以寬廣的空間是首要,接著就是環境的規劃,還要有豐富的器材,這些條件都有了,緊接著就是執行了,要有推動的舵手,堅定不移的信心,才能讓仁和從創園至今,「運動感覺智能」的理念始終如一。 從幼幼班→小班→中班→大班,循序漸進,由簡入繁,從爬、滾、翻、走、跑、跳等地板動作,從訓練孩子的方向感、協調到平衡能力;利用各項器材,和增加高度的活動,是自我能力的提昇,從征服自己,到建立自信心,因流汗而產生快樂,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建立和提昇;這些訓練都是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覺得有趣而願意參與,才能達到運動教學的目的。 孩子們的體能、體力都不一樣,在玩體能的過程中,若有孩子感到累了,當然可以休息,但仍要提醒他們休息後要繼續參與,才不會因此讓孩子有藉口或養成惰性,特別是少子化的今天,家長怕孩子辛苦而捨不得。 有了好體力,外出旅遊就不會喊累,家長也不用因孩子走不動要抱抱而很辛苦。 週四的感恩秋季之旅-美濃客家庄戶外教學活動,在導覽的番茄姐姐、沈老師及原住民伯伯的帶領介紹下,孩子們體驗堆土窯、推石磨、撈田螺、許願、踩高蹺、搗麻糬、磨擂茶、搖風鼓,除了踩高蹺,其他都是初次的經驗,藉著感恩的日子,走訪美濃,認識客家人的文化、習俗,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與知識領域。 今早問小朋友:「昨天的旅遊,最好玩的是什麼?」大中小幼的印象都是「撈田螺」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