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3

【親子教養篇】 幼兒的安全教育

一、意外傷害發生的原因 1.幼兒自身的原因 幼兒的生長發育十分迅速並接近完善,但是還未成熟。他們知識經驗匱乏,活動慾望強烈但身體協調性差、自我保護意識薄弱。這個時期的孩子天性好動,好奇心強,隨心所欲,喜歡冒險,有「不怕危險」和 「勇於獵奇」等心理特性,對周圍的事物有濃厚的興趣,親社會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多。但就是由於他們這些特殊的身心特點,在突發事件來臨時使他們無法躲避和應對,從而受到傷害。 比如夏天的游泳活動。它可以給幼兒帶來樂趣,但也潛藏著風險。年紀較小的溺水幼兒往往是在水邊玩耍時失足落水,而年齡較大的孩子則常常因為游泳時滑入深水區或腿部抽筋而溺水。如果救治不及時,幼兒會因大腦缺氧而留下智力減退等後遺症,甚至導致死亡;幼兒瞭解世界,除了用眼看、用手摸,還喜歡用嘴嘗,因此誤食、誤服也是意外傷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從玩具零件、紐扣、筆帽、圖釘,到老鼠藥、農藥、外用藥,乃至膠水、汽油、水銀、強酸、強鹼等,幼兒誤食、誤服的東西可謂五花八門。 2.家庭因素 家長的文化素質高低不一和安全意識的淡薄。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保護,限制孩子的活動,這樣也就失去了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的機會;有的家長由於工作太忙,只管孩子吃飽穿暖,而疏於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等出事了又後悔莫急;還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師教。因此,他們把教育子女的責任完全推給了學校。他們只負責從經濟上、生活上滿足子女的需要。一旦孩子出了事,只知道找學校的責任,卻很少反思自己的行為。 家電的普及給幼兒的生命安全帶來了新的隱患。這些帶電的東西很容易引起孩子們的好奇心:為什麼插上電源以後電視會演節目?電燈會亮?電扇會轉起來?孩子們總想去看個明白,弄個清楚。而父母出於對孩子安全的考慮總是習慣於不厭其煩地告誡孩子「當心!不能做!這樣太危險!」,而忽視了其安全意識與能力的培養。然而父母越是反對的,孩子們越是感興趣,越是想弄個明白,結果意外就發生了。因此,孩子本身他很少關心自己的安全問題,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安全什麼是危險,所以父母的保護再「嚴密」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也不能保證孩子永遠平安。 3.幼兒園生命安全教育的有待於強化 幼兒園在幼兒生活中處於最為核心的地位,幼兒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幼兒園度過的,而幼兒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地方又往往是那些幼兒活動較多的地方。因此,幼兒園在保護幼兒免受傷害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目前我國幼兒園在這些方面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主要是課程設置及教育內容存在缺失。現在的孩子們在幼兒園不是唱歌跳舞就是識字畫畫做遊戲,沒有機會學習遇到危險時如何自救、救他。如果家裡有小偷了、煤氣洩露了、自己一個人在家生病了,怎麼辦?如果著火了、地震了、發大水了,又怎麼辦?等等。孩子缺少的正是這方面的學習和生活演習。 4.社會環境的變化與幼兒意外傷害的發生 現代社會的職業制度、工作制度、建築和生活環境以及生活節奏,均按照成人的體能和心智狀態、水平設計,是幼兒群體所難以適應的。如幼兒喜歡爬高,身材又較矮小,有的建築物由於陽台、門窗、樓梯缺少齊全的保護裝置,導致孩子從高空跌落。有的家長外出時將孩子反鎖家中,孩子出於恐懼,冒險從陽台或窗口翻出,結果釀成悲劇。 現代社會各種設施的專門化和集中化,嚴重抑制了幼兒遊戲的天性,也增加了幼兒在遊戲過程中的安全事故。如現在住房開發商都為小區配備了健身設備,許多家長都喜歡帶著孩子一起去玩兒。而這些設備都是根據成人身心特點設計的,大人娛樂的同時,孩子卻最容易發生意外傷害。 交通方式的變化。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和各式各樣快速的交通工具,必然嚴重擠壓幼兒可以自由、安全活動的空間,甚至直接造成對幼兒生命的嚴重傷害..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觀喜過年 開心收假

很快的,長達九天的春節假期過了,本星期恢復上課,原本擔心孩子們會有放假症候群,但卻出乎意料,表現值得按「讚」,除了一兩個需要安撫外,小朋友一早來園,看到多日未見的朋友,開心的道早問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分享著過年好玩的趣事,看著這一群可愛的小天使,整個心都溫暖起來。孩子的笑聲、叫聲與嬉戲聲,讓仁和的園地又充滿了朝氣與活力。 每年春節,各縣市政府都會卯足勁兒,規劃行銷地方特色的景點,吸引遊客利用春節出外「行春」。今年當然也不例外,台南市政府規劃了2013台南真有春~迎花春-台南百花季,台南公園、南瀛綠都心、安定花海節;藝術春-台南鼓樂節、三D魔幻聲光秀;祈福春-鹽水蜂炮;遊賞春-台南十大黃金路線;九天假期,天天好天氣,各地湧入人潮,遊客擠爆各大風景區。 Mandy也和姊妹們相約外出走春,到走馬瀨看熱氣球,為了避免人潮,一大早就去,沒想到就算提早到,還是人山人海,人潮、車潮塞爆了!坐不到熱氣球,卻坐了牛車,一行人包了一台牛車,看著牛拖著一車的人,緩緩的往前行,真是於心不忍,還好只坐一小段路,坐的時候想起了「坐飛機」的囝仔歌~坐飛機,看天頂,坐大船,看海湧,坐火車,看風景,坐公車,錢卡省,坐牛車,順續挽龍眼~。雖然農場裡每個景點的遊樂區排隊都得排很久,不過還是覺得很快樂,真鬧熱。 不僅各風景區人潮多要排隊,連有名的美食店,人潮多到排隊需花一小時,第一次體驗到有錢買不到東西吃,餓到腿軟。 年假過後這星期好熱鬧、好開心,星期二、三帶小朋友拜訪台南公園的迎花春,孩子們蹦蹦跳跳、開開心心的欣賞著公園裡的花,美麗的花朵吸引著孩子們,異口同聲說:「好漂亮的花啊!」,公園裡因著有寶貝們的加入,更增添熱鬧的花意。 星期四2月21日是「世界母語日」,將每年2月21日定為「世界母語日」,是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仁和為了讓孩子學習母語-台語,每學期均提供了12首台灣囝仔歌,讓孩子從吟念中學習,還有聽說台語的機會。每年在世界母語日當天舉辦本土語言表演會。雖然寶貝們不一定了解或使用,但接觸本土語言,就等於傳承到其中的文化,讓寶貝了解自己的根源和以前的歷史,像元宵暝的兒歌~「正月十五元宵暝,拿一支古仔燈去逛街,東門行行,西門逛逛,古仔燈愈來遂那多,親像滿天的金星,在使目尾」,短短幾句,便傳達出古早時過元宵節提燈籠的熱鬧氣氛,無論爸爸媽媽的母語是那一種,平常在家裡也可以多和寶貝們用母語溝通,讓他們了解自己文化和家族的歷史喔。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世界母語日

世界母語日的誕生與孟加拉捍衛語言權力的運動密不可分。1947年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國家,當時的巴基斯坦包括兩部分,東巴基斯坦為孟加拉,西巴基斯坦則是今日的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在東巴基斯坦人們使用孟加拉語,而在西巴基斯坦主要使用以烏爾都語為主的4種語言。  因為巴基斯坦將烏爾都語作為唯一的官方語言,此舉引起東巴基斯坦強烈的不滿,也因此孟加拉民眾發起捍衛語言權力的運動。而1952年2月21日許多參與此次運動的民眾在達卡(今孟加拉國首都)被捕,且有數名示威者在這次的衝突事件中犧牲;故國際社會稱這些犧牲者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為語言犧牲的語文烈士」。    在孟加拉獨立後,即為這幾位語文烈士建立紀念碑,而他們的壯烈犧牲也喚醒了大眾對孟加拉語言文化的重視。於是1956年,巴基斯坦憲法規定孟加拉語和烏爾都語同時列為官方語言。另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在1999年第30屆大會上決定將每年2月21日定為「世界母語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及多語種化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新春恭喜!

因著春節的到來,這幾天辦公室又像加工廠一樣,忙著準備福袋、製作賀卡,連小朋友都可感受到,嘉柔說:「Mandy!你好忙哦!」是哦!不過卻忙得很開心、很快樂!雖然外面天氣冷熱不定,但卻不影響我們的熱情。賀卡可以買現成的,但找不到適合的,所以就要自己設計,選圖檔、文字、紙張到印製完成後的護貝,都很細工,就連福袋也都一樣。有廠商拿印製好的福袋來,裡面放了一本小畫冊,找了幾個小朋友作問卷,不感興趣,於是又站在小朋友的角度來思考,他們喜歡的東西是什麼?吃的?玩的?哈哈!過年嘛~ 農曆新年是中國節令中最重要、最盛大的一個節慶,除舊佈新,象徵著新的開始。拜年亦是傳統的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為了讓寶貝們體驗上街拜年的經驗,週四(2/7)帶小朋友前往德安百貨,向客人拜年說祝福話、送賀卡,剛開始孩子們怯怯的,當受祝福者有回應後,增強了孩子的信心,有些客人除了謝謝外,還會與他們互動,孩子們也因此送上更熱情的擁抱;在精彩火鍋店,華盛頓、諾貝爾家小朋友還準備了舞龍舞獅,為火鍋店加持祝福,店長也回贈每位小朋友飲料一瓶。客人說:「是哪家幼兒園這麼用心?」 週五的歡喜過春節慶祝會,孩子們齊聚一堂,一起歡慶春節的到來,唱歌、跳舞、玩遊戲、吃菓菓、寫春聯,互道恭喜,說吉祥話,園長贈送福袋,寶貝們樂開懷,開開心心的準備迎接長達九天的春節假期。 正當我們以歡喜心迎接春節到來的同時,最近新聞媒體上報導的幾則遺憾的消息,有火災的、有嬰兒猝死的意外事故,造成家庭的破碎,父母家人的傷痛。 意外事故的發生,往往都在霎那間,就在我們想不到的地方發生,讓人措手不及。當事情發生後,再多的後悔都無濟於事,只能記取教訓,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我們都不願意外發生,不論是在家、外出或在校園裡。因此在幼兒園,我們常不厭其煩的提醒小朋友不要在活動室、遊戲場、走廊上奔跑,走廊還貼有藍色、黃色的線,來提醒他們。除了上體能外,平時只能在草場上跑。 校園安全除了環境設備、不可奔跑、孩子的行為外,人員的出入亦是安全的重點,新學期又開始了,希望家長能夠遵守校園的規定,接送小朋友,只在校門口或活動室,確保每一位孩子的安全。 要有安全的家庭環境、校園環境、社會環境,必須每個人的配合,確實遵守各項規範,如此我們的生命才有保障。 祝大家 新春快樂 閤家平安喜樂 Mandy ※連續九天新春假期〈2/9~2/17〉,2/18日〈一〉上學,2/17日就要收心,準備隔天上班上學了。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如何預防意外事故發生

為何家庭常有意外事故發生? (一)環境的危險隨意放置物品:將玩具、工具亂放在屋子內外或花園中。使用需要修理的設備、用具:如破損的台階、梯子、生鏽的爐具,電線絕緣體破損易漏電等。光線不佳:夜晚時通道燈光昏暗 (二)人為的因素生理情況:當身體生病、老年、憂傷、勞累、衰弱的時候,常會遭致意外事故。粗心大意:如丟擲火柴殘燼於廢物筒中、毫不經心將洗滌劑、食品、藥品亂放在一起。勿忙:因匆忙而誤撞室內的建築物或所陳設的家具。飲食:長期飲食不當造成消化系統功能異常、酒醉造成意識無法控制的傷害、誤食藥品等。其他:如父母繁忙使小孩無法得到周全照顧,或使用不當的工具如開啟罐頭時,以刀替代開罐器、拿取高處的物品站在搖動的椅子上。 家庭意外事故常發生於何處?(一)廚房:廚房是家庭中危險的地方,估計約占家庭意外事故的1/5。因為廚房中的設備如烤箱、電鍋、菜刀、罐頭開啟器,以及瓦斯爐等都具有危險性。所以廚房內容易發生跌傷、灼傷、窒息和刀傷等意外事故。(二)客廳和餐廳:這是發生跌傷和灼傷次多的地方,家具擺置的不妥當、光滑的地板、陳舊或過長的電線和電器設備、使用椅子不慎等等,都會引起意外事故。(三)臥室:臥室內陳設過多,電燈開關裝置不當,椅子、衣櫃使用後未歸位,易導致摸黑跌倒。在床上吸菸或菸蒂未熄滅,易引發火災等。(四)浴室:浴室最容易發生滑倒。地板潮濕、電源開關絕緣不良、有毒藥水未註明或擺置不妥皆易引起跌倒、觸電、中毒等意外事故。(五)室內樓梯:樓梯扶手不牢、光線不足、梯面太滑或堆積雜物易促使幼兒、孕婦、老人或行動不便者發生滑倒甚至跌落。(六)庭院:整理花木之工具、殺蟲劑、油漆罐等因任意擺置常易引起跌傷或中毒。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每天一點時間經營親子關係

透過每週教學分享紀錄,提供家長了解寶貝在幼兒園的生活動態、學習狀況與教學進度,除了文字檔,還有照片檔及觀察評量紀錄。雖然無法像流水帳似的鉅細靡遺,卻也需花費老師很多的時間,每週一次,是老師們的週功課。對老師而言是一項挑戰,花時間、花精神,假如可以不做,相信他們一定舉雙手贊成的。也許家長在過目的同時會當作是例行性的事,只簽個名敷衍了事,甚至連簽名都沒,更沒有詳細閱讀,未能以感恩的心來欣賞老師的付出,回應給老師的話,當老師的付出得不到回饋時,也會有無力感。因為家長的支持、肯定、鼓勵與配合,是老師最大力量的來源。當然老師的自我成長與提升是很重要的。 「停、看、聽」是現代人必須學習的課題,在忙碌的生活中要讓自己有片刻休息的時間,每天固定撥出一點時間,作親子間的互動,建立彼此良好的關係,聽聽孩子的聲音,閱讀孩子帶回家的資料,了解觀察他們的近況;透過對談發現他們的需求與優勢,並適時的關心與伸出援手。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每個階段的發展都不一樣,需要老師與父母的關心,是不容輕忽的。 孩子是需要大人的教導,若沒有管教是會逾矩,當習慣養成後,是不容易約束的,聖經箴言~疼愛兒女的,要隨時管教~,父母師長要用慈愛的手,管教的杖,帶領孩子在成長的階段,一步步做好準備。 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所接觸的團體愈來愈大,從家-幼兒園-小學-國高中-大學-社會,從家擴展到社會,用二三十年的歲月準備面對社會的檢驗,所能誇口的到底會是什麼?最近在訓練孩子「聽和說」的功課,提醒他們「快快聽、慢慢說」,不要只想說而不聽,這是目前小朋友的現象,整天嘰哩呱啦的說個不停,靜不下來,自我約束力變弱了,需要更多的時間引導。提醒小朋友快快聽,專心、認真的聽別人所講(問)的話,慢慢說,經過思考後,再表達。不要心急,脫口而出的往往答非所問。 問小朋友:當很多人都想騎車,而車子只有兩台時,怎麼辦?聰明的孩子說:輪流玩~盪鞦韆,守規矩,溜滑梯,不推擠,你先我後別著急。舉一反三,熟背好習慣兒歌,但知易行難,往往會有不遵守規矩的破壞規則,若大人沒堅持,到最後會一團亂,也會造成安全上的問題。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孩子

在媒體上常看到專家說,孩子愈小,管教的效益愈大,小學畢業後,管起來就愈感困難了,我也很認同這種看法。有個母親告訴我,她的兩個兒子,品行尚稱端正,都是在小時候教的,到小學高年級時教起來就有些困難,到初中就更力不從心,及至高中,管教就變成可遇不可求了。有位父親對念高中的孩子仍管教甚嚴,結果孩子離家出走,五天沒有回來,父母急得要死。後來孩子回來了,父親投降了,對孩子說,你以後愛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不離家出走就可以。 聖經箴言第十九章第十八節說: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意思是說,趁管教還有作用的時候,趕快抓緊有限的時間管教孩子,愈小的時候管愈有效,否則等孩子長大了,管起來就事倍功半了。 媒體常報導許多不肖孩子,做出傷天害理之事,讓父母難過到不行。其實這與父母未「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有很大的關係。有次假日我在陽明山,看到很多孩子在草坪上追逐遊戲,熱了就將外套毛衣都塞給母親拿著,有個媽媽拿了一大堆衣服,好像個活動衣櫥一樣。做父母的可能認為這沒有什麼不好,否則孩子熱了,脫下的衣服要放到哪裏去呢?當然是爸爸或媽媽拿著了。 其實這個時候應該教育孩子,要對自己的東西負責,脫下的衣服,放在哪裏,要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能丟給媽媽了事,媽媽也有自己的衣服要拿。如果要請媽媽拿著衣服,也應該是以商量的口語說:媽媽,您可以幫我拿一下衣服嗎?謝謝媽媽。 在觀光遊戲地方,我也常看到,孩子跟媽媽吵著要買熱狗,媽媽說你不是剛剛才吃過炸雞腿了嗎?但孩子還是要,而且還要買可樂。但是熱狗咬了一口,可樂喝了兩口,就都不要了,統統交給媽媽。這是什麼管教呢?我不想多講了,其實藉著這些事,父母可以對孩子有許多機會教育的。機會教育在生活中會隨時發生,父母應該抓住機會,趕快教導自己的孩子。例如可以堅持不買,就算孩子吵鬧也沒有用。如果一定要買,非得自己吃完不可,脹死了也要吃下去,一次教訓,孩子就學一回乖。 在餐廳、機場、醫院……各種公共場所,常看到小孩子追逐嬉戲,大聲叫喊,父母在旁視若無睹,這樣的父母,怎麼寄望你的孩子將來循規蹈矩呢?有天孩子在外面做了奇怪的事,你才哭哭啼啼又要怨誰呢?我的父母連小學都沒有念過,家裏十分貧困,但卻將我們三個孩子管教得好好的,現在許多父母不是都有很高的學歷嗎?家庭不也十分富裕嗎?為什麼孩子竟然管不好呢?許多父母常抱怨孩子管不住,只好隨著他吧。這就犯了上面聖經所說「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的教導了。怎麼會沒有辦法呢?父母自己要多檢討、多努力,不要將責任都推給無奈或是別人,只有每個父母都能實實在在地,以身作則,管好自己的孩子,台灣社會才能安和樂利。 文/講義雜誌電子報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幼托整合的挑戰

上星期六參加了一場由中國幼稚教育學會主辦,臺南市幼稚教育學會承辦的「邁向幼托整合的成功之道-幼兒園師資的整合與蛻變」,邀請二位臺師大教授、三位台北市立幼兒園的園長、台南的園長、老師,針對目前幼教職場的現況,透過對話,分享自己的經驗,勉勵職場的老師,當幼教人必須有一顆願意付出的心,遇到挑戰時要去面對及解決問題。幼托整合是去年台灣幼教政策上重大的變革,也寫下亞洲幼托整合的第一。幼稚園、托兒所整併前業務分屬教育部和內政部,整合後為幼兒園,隸屬教育部管轄,未來的發展到底會如何,有待觀察。 整合的同時在課程方面~幼兒園的新課綱也因應而生,由原來的六大領域健康、音樂、工作、遊戲、常識、語文,改為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美感,還有很多的學習指標。 地方教育局忙著舉辦研習,職場老師也跟著更加忙碌,當然園所也不得偷閒,很多的文書資料要做、要推動,大家忙得人仰馬翻!相信不僅幼教職場工作者如此,各縣市教育局主管、承辦人,甚至教育部相關業務單位,大家都有忙不完的事等著去處理。 改革,理論上都很棒,但實務會遇到很多的困難,特別是工作者的挑戰。而這麼多的改革、忙碌到底果效會如何?是需要時間的評估。 有次與任職國中的朋友談到幼教新課綱的議題,朋友驚訝的說:連幼兒園都有新課綱!是啊!幼兒園老師真的是十八般武藝都要會,文武要雙全,什麼都要會,但在教育體系裡,社會地位卻最低,實在欠公平。 不管是幼托整合或新課綱的改革,目的都希望台灣的幼教能夠愈來愈好,但理想若定得太高,不夠務實,沒有配套措施,一下子好多政策同時上路,讓第一線工作者無法負荷,不能吸引年輕人加入幼教行列,也會徒勞無功的。 就像台灣的教改一樣,這麼多年下來,老師、家長、學生都在適應多變的教育政策,從過去的聯考,到升高中的基測,到目前以在學成績及各方面的表現為參考值;升大學的學測、指考等,老師、家長辛苦,學生更辛苦,每天早出晚歸的,目的就為了考取一流學府。 但我們所用心想要栽培的下一代,當他們考取後進入校園或畢業後在職場的表現,往往不是我們所預期的,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課題。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父母放下 孩子找到勇氣

許多先進表示:「教育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實說,這個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提議,是第一線老師最難解決的問題。校園現象顯示 問題根源來自大人 姑且不論學生有沒有解決的能力,他們根本是一點解決的意願都沒有。校園中,常見學生在公共電話前大排長龍,對話大都是:「媽媽,快幫我拿東西來學校啦!誰叫你昨天沒有幫我準備好。不管啦,我不管你上不上班,反正要馬上送來,不然我會被老師打死!」 天曉得,當老師的我們是「打死」過哪個學生!匆匆趕來學校的家長,嘴裡嘟囔著;看他們一臉的怒氣,顯然已怪罪到老師頭上。 其實孩子忘東忘西,是大人「培養」出來的。一遇到問題,孩子馬上打電話請父母解決;而父母也是來者不拒,將本來該是孩子自己的責任,統統攬在肩上。這對孩子來說,連面對問題都不必了,遑論解決! 孩子忘了帶上課要用的東西,爸媽別當快遞,要讓他們自己面對「忘了該如何解決」的問題。能夠面對,才可能經由思考的途徑來找方法,這才談得上「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呀! 願意面對問題 久病成良醫 今年本校來了一個「幹事」許裕盟先生。他的個性開朗,態度溫和,深得大家的肯定。更厲害的是,他對電腦很有一套。本來國小的電腦系統都是最「兩光」的,通常非常老舊,七拼八湊勉強使用,問題當然很多。沒想到他一來,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辦公室裡時常聽到:「許先生,快來!我的電腦又『當』了……」「許先生,我的電腦連不上網路……」只見他從容的游走辦公室的各個角落,所有問題迎刃而解。最後,大家的求救聲變成:「裕盟快來!螢幕出問題。」幾個月後彼此更加熟悉,呼救聲竟「進化」成:「盟,快來救人哪!」偌大的辦公室中一片「盟」來「盟」去,許先生真有「最萌教育界新人獎」的架式啊! 我曾經私下請教他:「裕盟,你不是資訊相關科系出身,為什麼電腦會這麼厲害?」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說:「久病成良醫,每當我遇到電腦問題時,總是千方百計的弄清楚毛病出在哪裡,久而久之,功力大增!」 唉,道理人人懂,但能不能實踐又是另一回事了。 設法擺脫困境 解決的第一步 有個媽媽天天拖著孩子的書包,牽著她來上學。一天,媽媽有事不能陪,這個四年級的孩子,竟蹲在樓梯前生悶氣,原因是她不會把書包「拖」上樓,而且一點嘗試的意圖都沒有,眼巴巴的等著老師來解決。 我見狀,幫她把書包拖上樓,然後再提回一樓,請她依我的方法自己試一遍,雖然她心不甘情不願的,畢竟還是做到了。這就是「公主病」全程發病的過程啊! 二弟是個建築師,他說:「剛入行時,最討厭風水師,往往窮盡心思設計的案子,一遇到風水師,不是說格局不方正,就是煞到什麼凶位、擋了什麼財位,最後作品都改了面貌,讓人有志難伸,恨得牙癢癢的!」最後,二弟想通了,他參加「風水研易班」,把風水徹底研究一番。後來,再遇到風水師,他也能侃侃而談:「您提到的問題,我們早就想好破解方法了!」 聖嚴法師諄諄教誨:「面對它、處理它、接受它、放下它。」要孩子有面對問題的勇氣,產生解決的智慧,家長要先有「放下的豁達」呀! 文/摘自國語日報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寶貝塗氟兩三事

一連幾個參觀者、行銷者,甚至是來園為小朋友塗氟的新樓醫院醫師和護理人員,他們在不同的時間來幼兒園,但都異口同聲的說:踏入仁和的校園,感到好溫馨、好特別哦,和一般幼兒園不一樣,空間寬廣、有花草樹木、整體的佈置,感覺很舒服。特別是新樓的醫師,當日約好八點半來園,許醫師騎著腳踏車,在八點二十分就到了,他說需用到電腦,就提早來做準備。因為塗氟後半小時內不能進食和喝水,所以小朋友在塗氟前先用早餐,刷牙後再進行塗氟的活動,故此耽擱了一些時間,許醫師很有耐心的等待。趁此空檔,他帶著相機到校園做巡禮。 許醫師告訴Mandy,他到仁和之前已先Google了一下,知道仁和的位置,也進仁和的網站,了解仁和以及仁和的空間、設備、活動;他說臨場的感覺更實在、更特別,許醫師仔細的欣賞、觀察並拍照,剛巧康乃爾用完早餐,老師帶他們去刷牙,許醫師從專業的領域看刷牙這事,頻點頭讚好;在泳池前說好特別哦,幼兒園有游泳池,安全又衛生,孩子們夏天能享受游泳的樂趣,真棒!還有綠色的草地;大蝴蝶遊戲場除了玩還有體操的設備;他說~環境中的每一個小細節都注意到,真不容易,仁和的孩子很有福氣。 最後提到「仁和」的名字,原先以為是在仁和路,或是仁和教會附設的幼兒園,卻是在崇學路。Mandy分享當初這個地方是仁和社區、富強路,四期重劃後路名改為崇學路,創辦人以社區來命名。他覺得「仁和」兩個字的含意很好,「仁」兩個人以上,「和」和平相處,幼兒園是人的聚集,不管是大人或小孩,在一起要相親相愛,和平共處,是孩子們在幼兒園最重要的學習,是社會性發展、人際關係、團體生活的開始。許醫師點頭認同說:所以我的名字叫「育仁」,我弟弟叫「育和」哇!真巧,原來仁和也在許醫師的家裡。 塗氟的過程中,看到醫師的專業、細心、耐心、用心與愛心,原來只服務五歲以下的,不收取掛號費,只要刷健保卡,之後開放五歲以上,因健保不給付,但醫師說沒關係,孩子要塗他樂意服務。醫師不只是塗氟,還觀察小朋友的牙齒,遇有特別的,會告訴老師,當中發現有兩個寶貝的牙齒是「雙胞胎牙」,醫師說這機率很低,換牙後是否還會長雙胞胎牙就不一定了,建議換牙時把它保留下來當紀念;還有兩個大班小朋友已經換了九顆恆牙。 八十幾個塗氟的小朋友,只有兩個蛀牙,可見幼兒園、家長,對口腔保健的重視。護士問是否預約半年後再來塗氟,Mandy覺得醫師、護士的服務很親切,方便家長,又可保孩子一口健康的牙齒,所以就答應,時間定在七月十八日。 天氣冷颼颼的,但愛的暖流在仁和的園地裡,熱呼呼的溫暖著每一個寶貝的心。 ※提醒家長第一階段預繳學費優惠期限到下星期四1/17,請把握機會※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