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April 2013

園長的話 – 童年回憶

幼兒園的生活多姿多采,除了平時固定性的作息活動外,只要稍有一些些變化,孩子們就會很高興、很期待,特別是戶外教學!從知道四月十八日要搭遊覽車去旅遊後,孩子們都在數算日子,還有幾天?想著旅遊的日子快點到,連一天撕一張的日曆,也一次撕到四月十八日。此次旅遊的地點是位於嘉義縣番路鄉,鄰近嘉義市區的童年渡假村。 從事前地點的選擇-車程、費用、設備、教育意義、大班小朋友沒去過的;遊覽車的租借-需要五年內的車子,以及司機服務的品質;一些前置作業的處理,特別是安全,都是考量的重點。事前的準備愈周詳,當天出遊就會很順利。 童年渡假村是幾個考量地點之一,經過分析、比較和投票後脫穎而出。名字好像也有加分,就童年啊,小朋友現在就是童年,讓他們在童年歲月裡留下對「童年」的記憶。 在接洽的過程,童年的工作人員很親切、很負責,不論是事前或當日,都做到最好的服務。寶貝們在童年留下歡樂的足跡~童玩館、生態園、划船、坐火車、疊疊樂、吃棉花糖等,大家都玩得很盡興。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小黑蚊太多,為此童年也準備了防蚊液供參觀者使用,但對某些孩子而言似乎不太管用。 當天一早雖然下著小雨,但一會兒雨就停了,而雨後的空氣特別的清新,更加添旅遊的舒適感,在神的眷顧與保守,大家快快樂樂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 第一次參與幼兒園戶外教學的譽寯、薇涵爸媽很興奮,除了和自己的寶貝玩以外,還有一群同齡的孩子陪伴,熱鬧又好玩,媽媽說譽寯在小幼班就到仁和,今年要畢業了,一定要把握這個機會,陪小孩和幼兒園一起出遊,留下童年最珍貴的回憶。 是的,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快樂也最值得回憶的。看著蘇小姐,以她的專業,為一個個準備拍攝美美照片的大班寶貝們,設計頭髮造型,在他們吹彈可破的臉上,只輕抹些許脂粉,穿上造型服,就讓旁人眼睛為之一亮。攝影師則透過鏡頭,為他們留下童年美麗和帥氣的影像。 人的一生只有一個童年,只成長一次,提供寶貝正確的教育和適當的環境,讓他們擁有一個豐富、燦爛、充滿智慧和歡樂的童年,是家庭和學校的責任。心理學家林德說過:「沒有童年則沒有回憶,沒有回憶便沒有人生。」 祝 平安喜樂 假期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回憶是一生的禮物

回憶就是一切!這句寓意深長的話,我深有同感,如果父母可以送孩子一份厚禮,我會推薦回憶一事,我深信回憶勝過成就。人終究會老,一但到了七、八十歲,剩下的便只有長長的歲月積累下來的回憶了,有些是自己的,有些是與子女共識的,如果不去把一些值得的事情典藏在一本記憶的本子裡,以後便尋不著了。 我喜歡日修禪師說過的一句禪語:這一分鐘美好,這一分鐘便不會不美好,因是同一分鐘,意指,同樣的一分鐘,做了不同的事,答案便全數不同了!這一刻看星星,與同一刻看電視的人,截然不同,這一小時看表演,與這一小時與家人爭執的人,結果還是大不同。 誰把時間典藏成為記憶了?希望是你。記憶該有什麼?但願不是考試、分數、成績與挨罵。 朋友家有一面牆像極了時光隧道,滿滿的全是相簿,我隨手抽了一本,發現都有年月份、地點與相片裡的人物誌,大約從他出生迄今,每年整理出一本做為永遠的回憶;我問他留這些幹嘛?他說把美好留下來,再把記憶送給孩子,一代傳一代。 原來他在收藏記憶。離開朋友家我的感觸極深,在一個強調明星學校、第一志願,功成名就的年代,卻有一位父親在為一件卑微的回憶留下戳記,他早早就明白兒女的成就,終究不會是自己的,但記憶才是,他將深深烙印,這些記憶全是親子共同「玩」出來的。 唱盤藏著老回憶兩件事在心裡翻轉,好難下抉擇。他每年至少帶孩子出一次國,每每假日都是全家出動,繞了臺灣一圈,拍了整疊的相片,我戲稱這叫一生受用的心靈財富。 我受到了啟蒙,也想累積孩子的心靈財富。前幾天我們一起賞梧桐花。今夜微涼,我們一起去看螢。明天約好了,將要單騎吹涼風。是的,回憶好重要,他是個寯永的心靈財富,也許說不出口,但卻真實的存在,就如同有一回記者問我如何寫作一樣,我告訴他要有一玩味的童年,這是真話,我的許多作品,彷彿都在提取童年積累的養分,沒有玩樂十足的童年,我便不知道記憶的舖子藏了什麼了。 明朝陸珩所寫的《醉古堂劍掃》一書中有一段話,把人分成了很多種,期中一種較高人,他說高人玩世,意指游戲人間,經過這些年反芻,我果真懂了,玩世的,原來是高人。 事實上,人好平凡,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不可能流芳百世,留名千古,我們有的僅是這一生短短的歲月,把一些值得一提的回憶留到老了慢慢咀嚼。回憶真的重要,玩的愈真愈有味道。 作者-游乾桂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從新聞報導中看著遠在美國波士頓馬拉松比賽時發生的爆炸慘劇,心中感到非常的震驚與難過,尤其其中一位罹難者是八歲的小朋友,只是因為在終點迎接參賽的爸爸,就成為這次爆炸攻擊的對象而導致於喪失生命,原本是一個健康快樂的體育活動,因為少數人的瘋狂與偏激的行為,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痛。以前常覺得這些恐怖攻擊離我們很遠,沒想到台灣竟然也有人學起這種行為,企圖在高鐵放炸彈,還好歹徒沒有成功,不然高鐵一旦發生問題,慘況可能比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更嚴重,身為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每天面對天真可愛的小朋友,看到這些問題,都不禁在心中祈禱,希望每個寶貝都能擁有健康的身心靈,建立良好的品格及挫折容忍度,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長大,長大以後不論在各行各業,都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一生都能走在正確的路上,享受幸福美滿的人生。這種攻擊無辜民眾的事件以前非常罕見,但最近卻層出不窮,很多人都會問,人到底怎麼了?這個社會、國家、世界出了什麼問題?做出這種殘害事的人如何變成這樣?為何不能與他人相處,必須採取如此激烈的手段?到底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亦或是社會教育? 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是神的祝福,是神所賜的產業,父母也都以歡喜心來迎接新生命,捧在手掌心細心的照顧與呵護;在幼兒園裡,每個孩子都是天真活潑又可愛,對朋友坦誠以待,偶而有爭執也都很快的又玩在一起,要求也很簡單,只要和好朋友一起踢球、一起玩沙,就能獲得很大的快樂,也就是這樣才會有快樂的童年回憶。而這種單純的心隨著時間與歲月的累積,也學到了社會的複雜,漸漸失去兒時的那種誠摯與單純的心。 長大以後,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儘管我們得學會去適應,但幼兒時期來自家庭、師長、朋友間的關懷等良好的品格與習慣,都會是孩子成長後行為的基石,即使若干時候有所偏差也會調整過來的。學前教育最重要的是團體生活、人際關係與社會性的發展,此時期的孩子多半都還在自我中心期,常會把自己想法施加於他人身上,例如搶玩具、無法接納別的小朋友、不願意分享等,因此能讓孩子體會到友情、互相幫助、禮貌、了解和尊重別人,比一些學科或物質上的享受都來得重要。 願我們的孩子長大後,都能成為幫助別人的人,成為祝福別人的人,更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天使,就像那些在波士頓爆炸案後,幫助並安慰受傷人的那些民眾一樣。 祝 平安喜樂 假期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孩子為什麼要反抗?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親子之間如果沒有發生任何衝突是不可能的。理由很簡單:父母的管教,代表孩子必須結束他正感興趣的事情,例如看電視、吃零食、玩耍、打電動等等,而父母親正是那個「破壞他樂趣的人」。因此孩子會抗議、咒罵或者心情變差,甚至遷怒到「掃興的人」身上。大部分的孩子天生就不是溫馴的小綿羊,他們比較像是整天在打鬥遊戲中,互相較量的小獅子。他們想知道自己有多少權力與影響力,能用在誰身上,能用什麼方式達到他們所想的目的。不過,孩子比小獅子更麻煩的是:他們通常沒有年紀相近的兄弟姊妹一起長大。很多孩子根本沒有兄弟姊妹,因此才會拿父母親作為練習反抗的對象。 這種樂於反抗的天性,是人類與所有哺乳類動物的共通點,孩子藉由反抗,才能察覺出自己的影響力有多遠,能用在誰身上。 例如:小寶寶會反覆地把湯匙從桌子上往地下丟,每當媽媽把湯匙撿起來時,他就一臉開心。除此之外,揍人、咬人、坐在地上耍賴尖叫也都是屬於這一類的行為。 當孩子太過分、妨礙到別人,卻又不是他可以玩樂的時間時,就是他必須要履行義務的時候,而家長的任務就是要設定底線。 但當父母親要設定底線時,卻往往陷入了以下的惡性循環: —﹥凱凱「胡鬧」:五歲的凱凱,為了引人注意,每晚睡覺前都要鬧一個小時。不但要聽很多故事,還要求要吃東西,每隔一天就要媽媽陪他睡,因為他會「害怕」。—> 媽媽注意凱凱:每天晚上媽媽都講至少三個故事給他聽,但凱凱會要求講更多故事,而且還會哭,媽媽只好讓步,繼續講故事給他聽。—> 凱凱學到:我的「胡鬧」會得到獎勵。只要他哭,就可以再多聽幾個故事,而且媽媽會陪他。—> 於是凱凱重複做出這些行為,繼續胡鬧、從床上爬起來、喊叫、大哭、要求。—> 凱凱媽媽很生氣,情緒瀕臨失控。 剛開始媽媽的心情還很平靜,給他吃、給他喝,然後再送他上床睡覺。到最後,媽媽實在忍無可忍,對著凱凱大吼說:「你鬧夠了沒有?每天晚上都這樣鬧,我都已經快被你煩死了!」有好幾次媽媽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凱凱才好,只能氣得猛搖他。 又有一次媽媽實在是太生氣了,狠狠地揍了他一頓。 就算最後媽媽讓步了,躺在凱凱身邊陪他睡覺,但也是一肚子怨氣,一臉不耐地希望凱凱趕快睡著。 —-> 凱凱愈來愈少得到媽媽的陪伴。 凱凱媽媽一想到晚上要哄凱凱睡覺,心情就變得很差,因為她必須要一直講故事,直到凱凱滿意為止。 漸漸地,凱凱媽媽變得不想主動陪兒子睡覺,如果凱凱偶爾有一次只聽一個故事就睡著,凱凱媽媽會非常高興,因為她終於有自己休息的時間,而且她會很小心不讓別人吵醒凱凱。 —-> 凱凱學到:必須用力爭取,才能得到媽媽的注意。 凱凱發現媽媽晚上變得愈來愈不想陪他睡覺,於是他想,如果他開始胡鬧,媽媽就會專心陪他一小時。 —-> 於是,第二天,凱凱又開始他的胡鬧。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上台的勇氣

集合的音樂響了,分散在四處的小朋友依序到活動室集合,並隨著音樂做動作,此時會邀請兩位孩子上台示範,帶領著全部的小朋友,一方面安靜他們的心,二方面又可加強節奏與肢體動作的訓練,每個孩子的機會均等,通常被邀請到的寶貝都會很大方的上台,但也有少數孩子膽子較小。 上台,看似簡單,但其實是不容易的,必須要有勇氣接受挑戰,要大方,要有能力;示範時動作要大且清楚,有變化,才能吸引台下小朋友的目光,這其實是需要時間的訓練。不過藉此可以觀察到小朋友的性向、模仿、表演與專注的能力。以往園長會介紹上台的孩子,但也只是介紹他們的班級和姓名而已;為了更進一步的讓彼此互相認識、了解及訓練口語表達能力,最近改變策略,讓他們自我介紹,從大班表達能力較好、較大方的小朋友開始,孩子示範完動作後,將麥克風交給他們,小朋友就需即興做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 × × 班的× × ×,我今年七歲,我住在台南,我喜歡畫畫,我喜歡上體能課,我的好朋友是….,我將來要當….,謝謝大家。」 一開始,他們只是簡單的說班級、姓名、幾歲,隨著上台介紹的孩子增加,見識增廣,介紹的內容也加深加長,愈來愈豐富,每個小朋友都能清楚的表達,展現落落大方的態度,雖然有幾個寶貝聲音較小。 自我介紹其實是很重要的課題,除了能訓練表達能力與台風外,透過介紹讓人能更進一步的認識你,在人群中,可因此找到興趣相同的人,進而成為麻吉。從小處著手,累積經驗,成就大事,看見未來。四月三日大班小朋友參加衛生局假慈幼高工舉辦的「健康102.寶貝篩檢樂」活動,平時的訓練就派上用場,對當日副市長的提問,張弼丞小朋友很快舉手,被請上台回答,口齒清晰、口條清楚的表現,贏得熱烈的掌聲。 仁和的小朋友真幸福,有愛他們的爸爸媽媽、老師媽咪、園長媽咪,有訓練膽量的舞台,促進大肌肉發展的場地與器材,有益眼睛並能呼吸新鮮空氣的草地與植物,有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還能促進體內產生維他命D的陽光,有玩樂學習的同伴,以及建立各樣認知與技能的學習。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而學前是建立根基的重要階段。不論是在家、在園,父母或師長都疏忽不得。家長和老師要成為夥伴關係,彼此互動、切磋,不能將小朋友所有的事都交給老師,因為父母才是孩子重要的陪伴者。 祝 平安喜樂 假期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如何提昇表達能力

教育體制無法提供良好的語文訓練,然而企業對於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卻愈來愈高。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指出,由於全球化與專業分工的因素影響,未來的工作需要更複雜、更密集的人際互動,因此具備互動能力的人將是企業最重要的人力資產。人際互動依靠的就是語言的表達與溝通。勤業眾信人才資本協理黃中人表示,目前多數企業徵才時,都會將語言表達與溝通列入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原因就在於許多工作都是跨部門的合作,需要頻繁的溝通,再加上一切講求速度,如何在短時間內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將會直接影響工作表現。 那麼該如何提升語言能力?事實上,重點不在於語言本身,而是如何活用語言,達到有效的溝通。語言能力的好壞可以從以下3大層面來分析:閱讀、思考、與表達 中文力要素1:閱讀 現代人普遍的現象是不喜歡閱讀文字、只愛看圖片;不太會寫文字,只會敲鍵盤。 這背後最根本的原因是傳播科技的發展。以前的傳播是以文字為主,兒童的娛樂就是看故事書,要聯絡朋友只能靠寫信。但是現在,網路、電視、手機相當普遍,人際之間的溝通雖然更方便,但是對於文字的應用能力也大幅降低。今年4月,台北市針對國小學生進行國語文能力抽驗考試,結果發現,愈常上網、看電視時間愈長的學生,國語文能力的通過率愈低。 因此,現在的年輕人不習慣閱讀長篇而複雜的文章。然而,閱讀是吸收知識的最重要管道,閱讀能力差,就無法有效的學習與累積知識。許多人以為,閱讀是天生就會的能力。事實上閱讀是一個複雜的認知過程,需要練習。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國際學生評量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閱讀能力的好壞可以從3個面向來看: ※擷取資訊:能否從閱讀的文字資料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資訊。※解讀資訊:能否正確解讀資訊所代表的意義。※判斷力:能否將閱讀的資訊和既有的知識與經驗連結、判斷,最後提出自己的觀點。 養成閱讀的習慣,便能提升自己對於複雜文字的理解能力,加快知識吸收的速度。 中文力要素2:思考 除了閱讀文字的能力降低之外,年輕人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在退步。「說話沒條理、沒重點,是因為思考沒有邏輯,」周中天認為,要訓練一個人的思考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寫作。口語溝通和文字書寫是不同層次的語言活動,必須透過嚴謹的思考過程,才能寫出一篇通順的文章。 因此,平時要給自己寫作的機會。周中天就鼓勵學生參加報紙或雜誌讀者投書,訓練自己用簡短的幾百字說出自己的想法。此外寫日記也是很好的方式。 中文力要素3:表達 表達能力差的另一個原因是字彙太少。「現代年輕人用語太過簡單,沒有層次,」政治評論家、曾出版多本關於語言研究書籍的南方朔表示。「生氣時,只知道用『生氣』這兩個字。」但是,表達生氣的字彙其實有很多,恨、怨、怒、咆哮等等都是。這又與閱讀有關,文章看得少,知道的字彙就不多。因此,常常無法清楚表達,造成溝通上的困難,對未來在職場上的發展其實相當不利。當然,我們不是文學作家,不需要對文字精雕細琢。但是如何說得精準與明確,卻很重要。假設你是電玩遊戲企劃人員,當你設計好一款遊戲,你必須和美編溝通,你希望角色人物的設計呈現什麼感覺或特質,背景畫面有哪些元素等等。 「描述得愈具體、愈詳細愈好,美編才有辦法做出你要的東西,」遊戲橘子研發處專案主任王文瑋說,「遊戲企劃人員不僅要會設計遊戲,還要會表達。」 專業能力的提升固然重要,然而,具備良好的中文能力,更可以為你在職場上的表現加分。 尤其,中國的經濟體已經超越德國、法國,僅次美國、日本,這也是為什麼全球瘋中文的原因,如果要深深打動13億的消費人口,外加遍及全世界的華裔人口,中文能力無異是21世紀最重要的工作能力。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親子運動會

慶祝兒童節,舉辦第三十九屆親子運動會,三月三十日星期六上午八時三十分熱鬧的展開,圓滿且成功的結束,賓主盡歡,不僅孩子們玩得盡興,家長們熱情的參與,增添活動的熱鬧與趣味性,大人小孩都樂在當中,連一旁觀看的人也都笑呵呵,真是太棒了!這是一場成功的親子運動會,事前各項工作的計畫與準備,老師們的用心,小朋友的努力,家長們的配合,加上主持人的功力,形成了堅強的團隊,連天氣都眷顧我們,大家盡情的在仁和的草場上玩遊戲、做運動,雖然音響出了問題。但無礙於活動的進行,時間對了、地點對了、人也對了,即所謂天時、地利與人和,不成功也難。 從開幕的鳴炮,接著龍飛蛇舞大會舞的表演,寶貝們熟練的動作,加上紅黃藍綠紫色彩繽紛的啦啦球,與綠色的草地和藍天相輝映,更顯孩子們的熱情與活力,呼啦圈的表演更是了得,每個孩子因著要表演而學會搖呼啦圈,從表演中也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體能表演活動,連著幾年都從操場延伸到活動室和前門廣場,今年在操場。小班的神氣活現從翻、滾、走、跑、跳、爬中訓練身體協調、前庭刺激、四肢靈活運用與大腿肌力的成長;大中班的步步高昇,結合水谷器材與墊子的擺設,從低到高,從左到右,跳躍翻滾,除了提昇孩子的心肺功能外,加強孩子的方向感,肌力的訓練與更進階的協調功能,而每一個體能動作的訓練都需要時間的累積;勤練,才能使之靈活、敏捷與增強體力;跳箱,今年進入決賽的孩子較少,探究原因是練習的時間不夠;奪標,每個孩子都使盡全力往前跑,還好通通有獎,不然可會有寶貝淚灑草場了。 親子趣味賽-2人3腳、火車過山洞、神射手,趣味又好玩,力拔山河比爸爸們的力氣,莫札特家的爸爸們不負眾望贏得冠軍。四個活動下來大家玩出興緻了,覺得不過癮,還可再多一點,明年可以考慮。難得今年運動會時間拿捏得最準,只比預定時間慢五分鐘。 頒獎皆大歡喜,會後場地的整理,除了工作人員外,感謝柏閎、羽宣、千芠、富韋爸媽的協助,很快將所有的佈置、物品放回原處。更謝謝愛迪生家秀玲家長贈送好吃的麵包。 心裡的感動並未隨著活動的結束而停止,小朋友們真是我們的寶貝,我們的希望,有他們在的地方,就有歡樂。四月四日是兒童節,在這個屬於孩子的節日,仁和的親子運動會是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感謝諾貝爾家潘芊妤媽媽,贈送每位小朋友兒童節禮物) 祝 平安喜樂 假期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運動智能是人類最原始的智能,也是最重要的智能。

運動是生活中不可缺的要素,無時無刻不在動,它不只是單純的一種感覺動作,而是必須綜合各種感覺刺激的輸入,透過神經元傳遞至大腦的整合再表現於外的一種外顯行為。因此運動智能愈佳,前庭愈好,在學習上更快速有效地去吸收到知識和能力,並且全面提升智能發展。運動能帶來哪些優勢?1.身體強健、抵抗力強。 2.不會暈車暈船。3.肢體動作協調。 4.增強整體耐力。5.全面認知學習機能佳。 6.大腦細胞靈活。(神經元迴路佳) 7.情緒穩定得到紓解(更能專注、思考)。8.促進其他智能的發展。9.間腦起動快速,具備高層次學習,自然聰明。 運動技能的發展功能:增進感覺運動能力:1.手眼協調─取物、敲擊物品、玩球、玩小沙包、堆積木。2.腳眼協調─腳觸摸操控物體、跳呼拉圈或跳格子(房子)。3.控制身體的能力─爬、坐、站、跑、跳。4.強化肌肉的能力─吊單槓、攀爬雲梯、舉、搬、堆、拉。5.靈活敏捷的身手─跑、跳、爬和速度有關的運動。 增進身體意識能力:翻身、爬行、滾翻、被單遊戲→身體各部位大量接觸彈簧床跳躍、鑽爬活動→肌肉不斷收縮和放鬆走平衡台、盪鞦韆和單腳站立→左右知覺和平衡感 增進各種身心發展:從心理學上來看,運動可促進腦部、眼睛、視覺中樞、半規管鄧系統的發展,絕對有助於認知能力的發展與感官整合學習。 同時使大腦皮質中的語言中樞活躍,可增進孩子語言能力。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