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rch 4, 2013

園長的話 – 元宵節的回憶

上週六晚上崇信里舉辦元宵節活動,仁和也參與這項熱鬧的社區活動,有三十二位小朋友報名參加。當晚相約七點十分在仁和集合,孩子們因少有機會在晚上來園,個個都很High。不僅小朋友感到興奮,就連家長也是,在元宵節的夜晚提燈遊街的情景,只能在記憶庫裡搜尋。熱鬧的活動從提燈遊社區開始,大人小孩人手一支燈籠,聲勢浩大的跟在里長與鼓車的後面,繞著社區的巷道緩緩前行,一支支燈籠閃閃發亮,親像滿天的金星。 抵達終點站,里內的義工已經備好湯圓等著大家來享用,有鹹湯圓、甜湯圓,好幸福哦。 除了提燈遊街、吃湯圓外還有表演活動和猜燈謎。首先由仁和文璐、慧箴、靖琄、杏娟等四位老師的舞獅隊揭開活動的序幕,大班小朋友也上台表演新年樂,生動活潑的演出,贏得在場熱烈的掌聲,還有猜燈謎等,大家熱熱鬧鬧、順順利利、安安全全的過了一個快樂難忘的元宵暝。 為了活動的安全,遊行時各巷口和隊伍行進中、表演活動以及享用湯圓時,都動用了好多義工協助,大家各司其職,讓活動在歡樂中成功且圓滿的結束。 安全是活動最重要的考量。仁和在安全教育的議題上不只是教導而已,還有實際演練。星期二的防火宣導,於學期末就已經申請好消防宣導車來園做宣導,在消防叔叔的帶領下,寶貝們再次的上了一課珍貴的消防安全課程,並充當小小消防員,最後一起吟念「火災警報響」的兒歌-紅紅大火好可怕,不要急、不要慌,119趕快打,消防叔叔撲滅它。 除了防火、防震、腸病毒、登革熱、用藥、環境、娃娃車..等安全宣導外,走路的安全亦是我們加強的重點。校園走廊一、二樓地面上貼有藍色和黃色的線,除了練習平衡感外,希望養成孩子走路靠右、慢慢走、不奔跑的習慣,以免肉身相撞,傷人又不利己。需時常提醒孩子,否則會用跑的,就像開車的安全,開快車容易出車禍一樣。 安全教育從小處開始著手,你我大家都注意,事故發生就會少。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幼兒的安全教育

一、意外傷害發生的原因 1.幼兒自身的原因 幼兒的生長發育十分迅速並接近完善,但是還未成熟。他們知識經驗匱乏,活動慾望強烈但身體協調性差、自我保護意識薄弱。這個時期的孩子天性好動,好奇心強,隨心所欲,喜歡冒險,有「不怕危險」和 「勇於獵奇」等心理特性,對周圍的事物有濃厚的興趣,親社會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多。但就是由於他們這些特殊的身心特點,在突發事件來臨時使他們無法躲避和應對,從而受到傷害。 比如夏天的游泳活動。它可以給幼兒帶來樂趣,但也潛藏著風險。年紀較小的溺水幼兒往往是在水邊玩耍時失足落水,而年齡較大的孩子則常常因為游泳時滑入深水區或腿部抽筋而溺水。如果救治不及時,幼兒會因大腦缺氧而留下智力減退等後遺症,甚至導致死亡;幼兒瞭解世界,除了用眼看、用手摸,還喜歡用嘴嘗,因此誤食、誤服也是意外傷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從玩具零件、紐扣、筆帽、圖釘,到老鼠藥、農藥、外用藥,乃至膠水、汽油、水銀、強酸、強鹼等,幼兒誤食、誤服的東西可謂五花八門。 2.家庭因素 家長的文化素質高低不一和安全意識的淡薄。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保護,限制孩子的活動,這樣也就失去了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的機會;有的家長由於工作太忙,只管孩子吃飽穿暖,而疏於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等出事了又後悔莫急;還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師教。因此,他們把教育子女的責任完全推給了學校。他們只負責從經濟上、生活上滿足子女的需要。一旦孩子出了事,只知道找學校的責任,卻很少反思自己的行為。 家電的普及給幼兒的生命安全帶來了新的隱患。這些帶電的東西很容易引起孩子們的好奇心:為什麼插上電源以後電視會演節目?電燈會亮?電扇會轉起來?孩子們總想去看個明白,弄個清楚。而父母出於對孩子安全的考慮總是習慣於不厭其煩地告誡孩子「當心!不能做!這樣太危險!」,而忽視了其安全意識與能力的培養。然而父母越是反對的,孩子們越是感興趣,越是想弄個明白,結果意外就發生了。因此,孩子本身他很少關心自己的安全問題,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安全什麼是危險,所以父母的保護再「嚴密」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也不能保證孩子永遠平安。 3.幼兒園生命安全教育的有待於強化 幼兒園在幼兒生活中處於最為核心的地位,幼兒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幼兒園度過的,而幼兒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地方又往往是那些幼兒活動較多的地方。因此,幼兒園在保護幼兒免受傷害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目前我國幼兒園在這些方面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主要是課程設置及教育內容存在缺失。現在的孩子們在幼兒園不是唱歌跳舞就是識字畫畫做遊戲,沒有機會學習遇到危險時如何自救、救他。如果家裡有小偷了、煤氣洩露了、自己一個人在家生病了,怎麼辦?如果著火了、地震了、發大水了,又怎麼辦?等等。孩子缺少的正是這方面的學習和生活演習。 4.社會環境的變化與幼兒意外傷害的發生 現代社會的職業制度、工作制度、建築和生活環境以及生活節奏,均按照成人的體能和心智狀態、水平設計,是幼兒群體所難以適應的。如幼兒喜歡爬高,身材又較矮小,有的建築物由於陽台、門窗、樓梯缺少齊全的保護裝置,導致孩子從高空跌落。有的家長外出時將孩子反鎖家中,孩子出於恐懼,冒險從陽台或窗口翻出,結果釀成悲劇。 現代社會各種設施的專門化和集中化,嚴重抑制了幼兒遊戲的天性,也增加了幼兒在遊戲過程中的安全事故。如現在住房開發商都為小區配備了健身設備,許多家長都喜歡帶著孩子一起去玩兒。而這些設備都是根據成人身心特點設計的,大人娛樂的同時,孩子卻最容易發生意外傷害。 交通方式的變化。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和各式各樣快速的交通工具,必然嚴重擠壓幼兒可以自由、安全活動的空間,甚至直接造成對幼兒生命的嚴重傷害..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