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December 10, 2012

園長的話 – 感恩護照

寶貝們人手拿著一本感恩護照,在老師的帶領下,依序來蓋通關章,蓋章的人數隨著時間一天天的增加,每一本感恩護照,記錄著孩子感恩的話語。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話,但可是小朋友發自內心的感謝之語。韶淵說:「我今天要感恩園長開放大蝴蝶給我玩。」「我今天要感恩姐姐陪我一起玩、一起看書。」史丹佛家的韶淵,每天蓋戳章時,會很清楚的告知Mandy感謝的對象和內容。對孩子的表現,真的很感動,也感謝家長願意配合且重視。 一件事接受的心、學習的心若不一樣,效果也會不同。孩子們在意的是有沒有蓋戳章,家長也許因為小朋友吵著要得到戳章而去做記錄,園長重視的則是希望孩子在連續21次之後,能養成感謝與感恩的習慣,動機不同,態度就不同,結果當然也會大不同。 因著感恩節設計感恩護照,是第一次,起心動念是因為覺得它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特別是對現代孩子而言。很多是家中唯一或唯二的孩子或是孫子,家中的成員~爸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姑姑、阿姨…~對他們疼愛有加,凡事順他們的意,小心翼翼的呵護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要什麼有什麼,養成孩子的霸氣和理所當然的態度,缺乏禮讓的心,眼中只有自己,很容易和人起爭執,雖然常常提醒、討論和分享,但效果仍有限。 對人表達感謝、感恩、愛你、對不起看似簡單,但其實是不容易、也不習慣,很難啟齒,愛在心裡口難開,特別是台灣人。而愛的開始或說應始於家庭,若父母或家中成員的對話都是「謝謝你、請你、對不起、我愛你」孩子們像海綿般也會吸收到這些養分。 為了建立好習慣,園長每天不厭其煩的重覆做這事;寶貝親自拿來蓋章,為了讓他們了解其中的過程與意義;請家長記錄是希望父母、家人能夠參與、陪伴,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至於執行的成效如何,端看家長配合、重視與堅持的態度了。 但願感恩的心能夠深植在每個家長和孩子的心裡,口說好話、心存善念,讓愛的種子種在我們的心田裡,萌芽、茁壯、開花、結果,從家庭開始,讓我們有述說不完感謝、感恩的事、愛對方的心,也能昇華到關懷週遭的人事物。 隨著十二月的到來,聖誕的腳步也近了,問小朋友:「聖誕節是誰的節日?」孩子說:「聖誕老公公的節日。」「是耶穌誕生的日子。」聖誕老公公是愛的代表,耶穌是愛人的神。除了培養孩子感恩的心,也希望他們擁有善良體貼與關懷人的心。 迎接聖誕節的到來,12月22日星期六上午9點30分至11點30分將舉辦慶祝會,邀請家長來園同樂。活動中安排有交換禮物的橋段,請家長提早為寶貝準備一份100元至120元的禮物。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交換禮物,小小孩的第一次購物

幼兒園老師在恩恩的連絡簿裡寫著,迎接聖誕節,要請爸媽準備一份200元以內禮物,讓小朋友在學校玩交換禮物。爸爸說那就把家裡用不著的東西,包裝一下當禮物送出去就好了。聽到爸爸的說詞,媽媽給爸爸一個白眼,說:怎麼這麼隨便。我要帶恩恩去買禮物。 禮物,是社交學習 孩子開始進入幼兒園上學以後,老師們開始陸續配合節日辦各種的活動,一方面讓孩子了解社會,二方面也讓課程更加活潑,孩子也可以現學現賣樂趣無窮。在西方,交換禮物是一個常見的活動,大人小孩透過禮物交換交流感情,讓朋友的情誼更加穩固。 也因此,許多的幼兒園會在聖誕節舉辦交換禮物,讓孩子提早透過遊戲,學習大人的社交。別小看只是個遊戲,如果好好利用也是孩子的金錢教育啟蒙!隨著現在孩子普遍早熟,四歲的孩子已經對金錢的抽象概念日漸完整,也能有基本的數字概念。交換禮物,既能讓孩子經歷買禮物的過程,也能享受收禮物的驚喜,一舉兩得可以好好利用。現在,就帶著孩子上街選禮物吧。 價格、數量、大小的取捨 聽見可以自己挑禮物送人,孩子早已開心得不得了,到了賣場,面對各種的玩具,孩子可能也不知如何選取。聰明的爸媽應該把握好時機,協助孩子動腦挑最適合的禮物: 步驟一、約定價格 購物,是理性的決策、感性的過程。一開始就與孩子約定好本次購買禮物的上限,讓購物消費這件事情從理性的控制費用開始。 步驟二、挑喜歡的 買東西,當然挑喜歡的。只要是符合預算,自己也喜歡的,都可以列為購買的候選清單。此時,孩子可能選了四五種東西喜歡的東西。 步驟三、做正確抉擇 在孩子的眼中,大的、多的常常是首選。但是,體積大的、份量多的到以是不是就是最好的呢?孩子不像大人經驗豐富,還不是很能分辨物品價值。也因此,透過購物的最後選擇,讓孩子把剛剛選來的東西一一說出選擇理由,然後排出最想買的順序。 透過與孩子的對話過程和反問,可以讓孩子了解自己還有哪些地方沒有想到。例如說,孩子想要買冰淇淋送人,因為很好吃。這時候就可以跟孩子討論,冰淇淋需要冷凍,並不適合拿去學校。讓他思考從如何預算內,挑出效益最大的選項,自己做出最好的決策。 從遊戲中成長,是孩子學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對於金錢觀念的養成也可以透過遊戲、實際體驗中慢慢學習。尤其,適當的錯誤和失敗經驗可以讓孩子印象更深刻。就像上面的舉例,如果孩子堅持一定要送冰淇淋。不妨在可控制的範圍內讓他試試,有了失敗的經驗,以後在挑選上一定更謹慎,更懂得精打細算,買對東西! 文/摘自信誼月刊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