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November 9, 2012

園長的話「逐工看囝仔攏不老。」

「Mandy!Mandy…」正在電腦前簽收公文的我,聽到小朋友的叫聲,抬起頭往辦公室門口一看,哇!是潘塏岷吔!連忙起身和潘媽媽打招呼。媽媽準備了紅豆餅請老師吃。從媽媽手中接過熱騰騰的紅豆餅,就像一股暖流流過心底,像是來為我們加油打氣一樣,讓我們更有力量,來得正是時候,也正需要。塏岷,是今年的畢業生,目前就讀國小。媽媽說他每天都吵著要來仁和,懷念仁和的一切~人、事、物,仍無法適應國小的生活~在教室的時間很多,不能自由走動,課間頂多在走廊跑跳,老師不會在戶外看護,和幼兒園的生活作息差異很大。下課後到安親班也是關在一個空間裡,孩子的體力無法抒發,身體沒能伸展,不像在幼兒園時,每天都有大肌肉活動的時間。 五點半天色已暗,塏岷希望能到大蝴蝶玩,問:「可不可以?」「可以。」孩子道了一聲「謝謝」,滿足的牽著媽媽的手往大蝴蝶去。 「仁和」陪伴了多少孩子渡過他們的童年歲月,是美好的、是值得懷念與回憶的;經過了三十九年的歲月,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表,青春的容顏,卻蘊藏滿滿的熱情、活力與前進的力量;園裡充滿了朝氣,孩子的嘻笑聲、歌聲、呼喊聲和音樂聲,從早到晚、從日出到日落,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時間的巨輪添加了歲月,累積了經驗與智慧,雖然很辛苦,但卻依然願意如此去行,是因為許孩子一個充滿盼望的未來。 祈佑的阿公說:「逐工看囝仔攏不老。」是啊!寶貝能帶給我們歡樂,也讓我們很辛苦,為了是讓孩子能夠盡情的享受、參與,從遊戲中、從操作中、從體驗中來學習。 在玩樂當中引導孩子學習感恩。利用晨間集合時間,除了道早問好以外,互相道謝~謝謝你陪我玩,擁抱老師~老師今天又要辛苦你了,謝謝你。孩子的擁抱就像一杯精力湯、營養針,是一股支持的動能。 下星期的親職講座~數學變遊戲~,老師說報名不踴躍,怎麼辦?真傷腦筋。這講題是老師開會後討論出來第一高票的選項,家長不喜歡參加,理由是沒空、要去玩、上班、很累…,老師說若是表演活動,家長再怎麼忙,一定會抽空來參加的。 講師已開始著手在準備講座的內容,以闖關遊戲帶入,讓大人小孩都能樂在當中,一學期一次的講座,希望家長能大力的支持,陪孩子一起擁抱學習的樂趣。 11月17日上午九時至11時 與仁和有約等你哦!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擁抱力量大

今年國際機器人展中,具有溫暖懷抱的「抱抱機器人」頗受矚目。設計者或許明白:即使生活在E時代,人們還是很需要「擁抱」。當朋友開心或者悲傷時,給他一個擁抱,可以深深表達自己的關心和祝福,因為身體語言往往比說話更有力量;透過身體接觸,孩子、大人,甚至長輩都可以得到鼓勵與安慰。 擁抱,不只象徵愛,更傳達了信任與勇氣的意涵。要擁抱他人時,雙手必須打開,這無形中傳達了沒有任何防禦,是全然敞開的對待對方;而接受擁抱的人,則以同樣方式回報。擁抱,代表雙方有足夠的信任,以及接受他人的勇氣。 越擁抱越動心 美學家蔣勳說:「我記憶中有很多媽媽的氣味,即使媽媽過世後,我都還記得她的體溫給我的感受。」這種記憶和感受給人一種溫柔的力量;身體的記憶雖然無形,卻影響深遠。其實,每個人都被母親通滿羊水的子宮「擁抱」著誕生。 在我的教室中,孩子「從靜坐開始,以擁抱結束」;當有人覺得生氣,受委屈了,只要抱他一下,往往會使他覺得好多了!其實,面臨孩子鬧脾氣,什麼道理都講不聽時,家長不妨試著緊緊擁抱他,用身體讓他知道:「沒關係,不管發生什麼事,爸媽都一直陪在你身邊。」孩子的情緒,自然會慢慢舒緩。 有個男孩六歲時曾上過律動課,在離開教室多年,唸國中時,他巧遇當年的律動老師,很自然張開雙手,和老師相擁打招呼。在一旁的媽媽吃味的說:「真偏心,他連媽媽都不給抱了,竟然這麼熱情的擁抱教他律動的老師!」這個男孩子或許早已忘記老師的名子,但他的身體卻記住了老師溫柔擁抱的美好。 越抱越健康 擁抱時,身體產生的化學變化,對身心都有益處,醫學研究發現,擁抱可以使腦內兩種神經傳導物質增加,一是給人愉悅、安定感的「血清素」,一種是獲得成就感,增強自我肯定的「腦內啡」。 小兒科醫師也說;「擁抱」,有神奇的力量;輕輕的按摩和擁抱嬰兒,可以舒緩「腸絞痛」的症狀。透過擁抱給孩子多一點身體接觸,為他們累積觸覺刺激,體重和身高自然能夠正常成長。 愉悅,自信,增加免疫力,減輕痛苦感,這些促成身心健康的要素,都隱藏在擁抱中。當我們放鬆身心盡情擁抱時,很多美好的事情都會發生呵! 摘自國語日報 文謝明霏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