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October 29, 2012

園長的話 – 萬聖節的兩三事

忙著將一根根剛買回來的的竹子放入甕裡,孩子好奇的問:「Mandy!那是什麼?」「是竹子。」「為什麼要放進去瓶子裡?」「這不是瓶子,是甕,要當成佈置用的。」哦~有聽沒有懂……..竹子,現在的孩子應該沒看過,因為已經很少人使用了,若不是朋友的提議,應該不會去買來當佈置用。 因著萬聖節的來臨,營造節日的氣氛是有必要的。有了整體的概念後,希望能夠加入新的元素,於是特地請教插花的朋友郭老師抽空來幼兒園,行動派的她很快的就有了idea,~以竹子來做架構。 郭老師說:「大同路附近有一家竹子店,有空嗎?馬上辦中心,立即行動。」Yes!於是,開車前往,停好車後,只見三個年過六十五歲的長輩坐在竹子店裡~開講。 「麥買啥?」~「買竹阿!」其中一位阿公開口問,應該是老闆,另一旁的阿嬤說「綁一捆一捆ㄟ二百元」,接著嘴巴念念有詞的說著,這個行業已經沒落了,現在很少人買竹子,偶而才會有一兩個客人上門,老人工,青菜啦!我的惻隱之心又油然而生,沒跟老闆出價,反而安慰的說著:「是啦,您辛苦阿!」花了八百元買了所需的量,回園後立刻動手玩創意,將竹子的元素加入,再將一些佈置品放上,變得不一樣了,感覺很棒。(哈哈!自我感覺良好) 萬聖節是西洋的節日,今年是第十一年舉辦活動,回想第一年舉辦時是為了趕流行,因為大家都在辦,不辦好像很遜,接著再舉辦就會思考爲何要辦?那今年到底辦不辦?怎麼辦?討論後還是覺得讓孩子玩一玩。 讓孩子玩一玩,大人就會很忙,就像昕翰媽媽分享的「幼稚園老師真的很辛苦,以前昕翰爸爸都說幼稚園老師最輕鬆了,但我跟他解釋過後,他也知道真的不輕鬆、又不好當。每次學校辦活動,我們家長看到的都是成果,但在這之前,有誰想過這些背後都是老師辛苦策劃佈置,才有我們看到的成果,這中間的過程是要很用心和努力的。」的確如此。不過,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如何讓孩子從遊戲中快樂的學習、成長,是我們的應盡的責任。 下星期一10月29日的萬聖節活動,以「公主、王子歷險記」為主題,想像一群快樂的公主和快樂的王子,在幼兒園裡快樂的玩著,這是多麼美麗的畫面啊!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孩子 盡情遊戲吧!

平常對自己要求嚴格的小兒子今年上國中了。暑假期間,他就頻頻詢問哥哥國中生活的種種,憂慮之情溢於言表。但即使哥哥再三說明國中生活沒什麼可怕之處,不過是功課、考試多了一點,他還是難以釋懷。開學一兩週後,我問小兒子:「你還會覺得國中生活緊張嗎?」他想了想說:「功課的確很多,天天也都有考試。」他頓了一下又說:「不過,最讓我不適應的不是考試。」我又好奇的問:「那是什麼?」小兒子嘟囔著說:「下課時間只有五分鐘,上個廁所後,就只能聊幾句,別的事都不做!」 「那你究竟想做什麼?」我好奇的追問。 「什麼都好哇,跑跑跳跳,玩鬼抓人,玩蛇板!」看到他的煩惱居然是沒時間玩,我不禁唖然失笑。看來,我這個兒子還有稚嫩哪!果然,後來他遺憾的表示同學都嫌他幼稚。沒想到,國中生想找玩伴真難! 不知有多少國一生有這樣的心聲?生活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連下課打打鬧鬧都成了奢侈的願望。 小兒子的感嘆,也讓我恍然大悟:原來,「玩」對孩子多的重要!但問題是,大人總認為遊戲很讓費時間,不如去讀書或做點「正經事」。另外,有些師長把學習看的太正經,要求孩子參與大人特意安排、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只帶他們去看展覽、聽音樂會;可憐的孩子因此失去了在泥地打滾、玩彈珠超人、追逐跑跳的愉快經驗。 下課時,我站在樹蔭下看著學生活動;只要找到地面有連鎖磚,就可以找到玩跳格子;結伴到小操場上搖呼拉圈、扯鈴;幾個小朋友蹲在地上玩起「遊戲王卡」;高年級的孩子騎獨輪車、玩蛇板,快樂的在操場上穿梭.…..直到上課鐘聲響起,他們才依依不捨的進教室。玩,給孩子多大的滿足,是人類不能被剝奪的天性阿! 玩就是玩,與朋友遊戲,就能得到快樂,為何還要附加什麼深奧的教育意義呢?不用干涉,不用指導,孩子自然會在團體互動中學會合作、忍讓、創意、服從、領導……即使吵嘴,也是在學習自我表達、與人溝通阿! 國父在「民生主義」提示「食、衣、住、行、育、樂」是人生基本的六項大事。但現在的孩子吃得營養不均衡,穿得太隨便,住的地方凌亂,行的不安全;若到最後連基本的快樂都得不到,那國父在天之靈大概很難安息了! 「聯合國兒童權利宣言」說:「……兒童有獲得適當的營養、居住、『娛樂活動』與醫療的權利。」所以看到孩子玩得玩的滿頭大汗,教師、家長千萬別生氣;讓他們洗把臉、擦乾汗,就好了。 最重要的是,別剝奪孩子的遊戲時間。「不讓人下課、不讓人遊戲,會被記恨一輩子的!」在教學手札中,我慎重的寫下。 摘自國語日報文/簡世明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