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October 13, 2012

園長的話 – 國慶的體驗

九月、十月的節日特別多,除了教師節、中秋節,還有國慶日、台灣光復節、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九九重陽敬老節以及西洋的萬聖節。這些節日如今只有中秋節、國慶日有放假,其他只紀念不放假。過去十月號稱為「光輝的十月」,如今這光環已不在,台灣光復節、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因為沒放假,節日背後的意義,甚至那一天,漸漸被遺忘了,若中秋、國慶日又湊巧在星期假日,一樣也感受不到節日的氛圍。 還好,今年國慶日是在星期三有放假,若不是從電視畫面觀看總統府前國慶閱兵典禮和苗栗後龍施放的國慶煙火,似乎體會不到國家生日的那份喜悅與熱鬧,只是多了一天放假日。 過去國慶日,幼兒園都會舉辦慶祝活動,人手一面小國旗,孩子們裝扮成各國的使者~夏威夷、日本、韓國、原住民..等,敲鑼打鼓、熱熱鬧鬧的到社區遊行,像報馬仔一樣告訴大家,十月十日是國家的生日,大家一起來慶祝。如今都變成回憶,就連小國旗,也很難買到了。 過生日,對寶貝們來說是最高興的一件事,因為有禮物可拿、有蛋糕可吃,慶祝自己多了一歲。幼兒園每月第一個星期三都會舉辦月慶生會,由老師輪流主持,寶貝們齊聚在活動室,圍繞著生日樹,齊唱生日歌,祝福生日的小朋友生日快樂,許願、吹蠟燭,贈送小禮物,拍照留念。孩子們很享受、也很感動來自於師長和同儕們的祝福。儘管不是當月生日的小朋友,也能感染到那份快樂的氣氛。相信烙印在對他們心中的印象一定是深刻的。 慶祝,是在強化節日的意義,加深印象,以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大家參與其中、樂在當中。有句話說:聽過的我會忘記,看過的我會記得,做過的我會應用。特別是教導幼兒園的寶貝,不能只有用口來教,用耳來聽,用眼來看,一定要從遊戲中、操作中學習才有果效。 不只是節日,就連教學及各項安全、保健宣導也必須以遊戲的方式來教導,透過實物、圖片、影片的觀察與欣賞,戲劇的表演,帶領孩子學習與體驗。 而故事繪本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選擇,老師們常常利用繪本,帶領寶貝們走入繪本花園,聽故事,與故事對話,來增長知識、增廣見聞。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堅持講書,養孩子

我知道閱讀習慣要從小開始養成,於是打從孩子出生,我就給他們打造了一個「膝蓋學校」。每天孩子睡前,把他們抱在懷中說故事,這也使我覺得幸福,因此堅持這樣做。沒想到,從老大、老二小時候開講,到六年後又有了老三,如今已有十幾年的「講齡」了。我家孩子把睡前說故事稱為「講書時間」。雖然,他們漸漸長大,但睡前還是會依偎在我身旁,聽我念故事。本來以為孩子念小學,會自己看書後,「講書時間」就可以結束了;不料,第三個孩子報到,「膝蓋學校」又得重新開張,每晚把老三抱在懷裡講書,老大、老二就像左右護衛一樣,擠在一旁聽故事。 每天,我大約要花半小時為孩子們說故事;有時,老大、老二會插進來跟著念幾句,有時,還得停下來聽他們發表看法。後來,兩個大的孩子不滿足,自己挑一兩本書給我講,講書時間只好配合聽眾要求延長到一個多小時。 有人一定想問,現代人很忙碌,哪有這麼多時間陪孩子?我身為職業婦女,深刻體悟時間寶貴,於是壓縮工作,減少做家事的時間,每天再累也堅持要講書給孩子們聽。 如今,我也慢慢看到了成果。現在,兩個念國中的孩子已經建立了閱讀習慣,閒來無事時,他們會自己找書看,從沒喊過無聊;當我不得不帶他們一起出門訪友時,孩子也會在包包裡放一本書,若不想聽大人聊天,就會在一旁看起自己的書,消磨時間。維持他們閱讀的習慣,我要做的僅是:不慣的陪他們去買書、借書,並叮嚀他們注意看書的姿勢和休息,別讓近視加深。 說真的,兩個大孩子如何從聽故事過渡到自己閱讀,我已經不記得了,但老三的「蛻變」,竟喚起了我奇妙的記憶。一天晚上,我還在忙,抽不出時間給他講書,他就抱著一本《海底兩萬里》跟上跟下的,後來他大概想「與其等媽媽,不如自己看」。等我忙完,到房間一看,他正專注的在看那本書。當孩子抬起頭對我微笑時,我忍不住上前擁抱他說:「你會自己看書啦!這表示你長大了!」而他酷酷的回應:「念一年級了,很多字我都看得懂了嘛!」然後,他真的把故事內容說給我聽,可見他能自己讀懂了! 孩子會自己閱讀,不就代表我的講書時間可以畫上句點了嗎?不!孩子依然喜歡聽我講的,所以每天我仍繼續講,說歷史故事,說世界名著,講兒童小說,也講經典傳奇。只是現在我換個方式進行,我念一段,再換孩子念;或者,我念一面,換他念一面。有時,念國中的孩子也會來湊熱鬧,重溫童年美好的講書時光。誰說,我的投資沒有回收,能跟孩子一起在閱讀中成長,不就是最幸福的報酬嗎? 文/姜聰味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