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September 29, 2012

仁和物語 – 提供孩子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未來

飾演白雪公主和隨從的姐姐,正賣力的在台上詮釋著他們即將在台南永華一街涴沙古典音樂沙龍演出的舞台劇,改編自青蛙王子的-王子徹夜未眠,生動活潑的演出,加上可愛的青蛙道具,好吸睛哦!就連小班孩子也都聚精會神的欣賞著。一連兩天,有兩個劇團來幼兒園做宣傳,星期二是豆子劇團,星期三是鐵支路邊創作體,短短半個小時,台上、台下打成一片,相信留給寶貝們的印象是深刻的。他們不愧是表演創作者,魅力十足,一舉手一投足,都充滿了喜感,又具親和力。豆子哥哥還教小朋友做豆子操~左點頭、右點頭,你才不會變大頭;左肩動、右肩動,你才不會腰酸背痛;左擦擦、右擦擦,你才不會黑媽媽;左舉高、右舉高,你才不會長不高;左拉拉、右拉拉,你才不會軟趴趴~五個動作,有小朋友很快就記起來。他們將以「孫仔笑一笑」國台語交雜橫跨老中青三代親子喜劇,在成功大學成功廳與大家共享。 接受劇團進入校園做宣傳,最大的用意是希望寶貝們能夠多接觸,視野更開闊。多數家長很少帶孩子欣賞兒童劇,也許是不知道有劇團的演出,也許是考慮費用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對劇團的支持與肯定。這些人若不是有著一份對表演藝術的興趣和堅持,說實在的要生存是很困難的。一齣戲,光是人力就得投入二十幾個人,還有傳單、海報、場租、用具等,零零總總的開銷。 劇團的工作人員大半是年輕人,以行動對他們的關心,讓年輕世代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愛與支持。有個剛從國立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投文表達對社會的不滿「青年創造時代,但時代卻正在毀滅青年。生長在這樣錯亂價值觀的年代,我們不想多說,也無力多說,沒有人敢放膽夢像未來….」字裡行間充滿了無奈與無力感。 一個對社會不滿、不敢夢想的年輕人,是誰該對他負責? 望著園內這群天真活潑又可愛的寶貝們,他們每天正享受著來自家人、老師、同學間滿滿的愛,想著他們有朝一日也會長大,屆時迎接他們的會是怎樣的社會。「時代在考驗著青年,青年要創造時代…」年輕人是家庭、社會、國家的棟梁,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提供他們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未來。 值此教師節的前夕,更加感覺到責任的重大。星期二寶貝們參觀全台首學、一級古蹟、左學右廟的的台南孔廟,左學是以明倫堂為主的建築群,右廟則以大成殿為中心。舊生小朋友舊地再重遊,長了一歲,感受體驗也不一樣,老師媽咪認真的為孩子做導覽,從廟前的下馬碑、全台首學的匾額、大成殿、樂器庫、明倫堂;走禮門、義路,期許孩子們更有禮貌、更有規矩。 子曰:「君子道者三….」子就是孔子,參觀孔子銅像,老師把它們做連結,孩子們似乎似懂非懂。 看著仁和團隊個個用心、盡責的帶領著孩子們,從早上直到日落,真的好感動。願神加倍祝福這群天使老師,恩上加恩 力上加力。 祝 平安 喜樂 教師.中秋節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愛的震撼教育

這位新來的老師一定是看我不順眼,不好好跟著學就算了,居然還當著學生的面指責我的不是,讓我這做導師的威信全無,叫我以後如何在學生面前立足?簡直是在扯我後腿嗎!我氣憤地衝到辦公室跟園長抗議這莫名奇妙的雙導師制。明明我一個人就能把班級搞定,在這裏有哪個老師不知道,就算我不在教室,只要上課鐘一響,我們班學生個 個能手背後面,腰桿挺直,鴉雀無聲的坐在位子上等我回來。 還有那位全校出名的猴哥,雖然個頭兒小,只要被老師唸個二句,為了洩忿,能一口氣穿越操場,從甲 棟一樓直奔五樓,掃過高年級各班教室後再從乙棟回到一樓,這位把校園當成是私人運動中心的飛毛腿,也被我治得服服貼貼。再說,牆上這張績優導師獎狀,不也 表示我帶班有方,被校方大大肯定嗎?如今雖然美其名是要我傳授多年的功力,造就新的教育人才,但依我看,園長大概是嫌我平時沒運動,要練練我的腿勁吧! 為了給這位新老師一個震撼教育,我決定從自己的豐功偉業講起。說到帶班的功力,那可真不是蓋的。我善用孔孟文化中的因材施教,準確地將學生分為二組:第一組 是吃香喝辣組;專用不同的獎勵辦法循循善誘,一旦達成目標,給獎絕不手軟。第二組是不打不成器組;這組學生通常生平無大志,再大的獎勵都無法動搖他們堅持 不向上的決心。 所以,我給他們的目標就是不要輕易挑戰班規,一旦踩到地雷絕對嚐到爆炸的威力。只是,僅管我講得口沫橫飛、手舞足蹈,這位老師靜靜的聽,然後冷冷地下了四個字的結論,這個結論果然發揮了預期的震撼效果,只不過,受到震撼的人是我。他說:「賄賂、威脅。」 可不是嗎?我是用訓練動物的制約手法在制約我的學生,讓他們在某種情況下做出特定的反射動作,更羞愧的是,我居然還單純的以為這種膚淺的管理行為就是教育。 當下,我發現原來自己不是奇世珍寶,而是個驕傲自大的破碎品;原來我跑得揮汗如雨,在教育界累積了十幾年的里程,卻只是跑步機上的數字,猛抬頭才發現我還 在原地。這讓我陷在冰天雪地的尷尬裏,不知如何回應。 我想到保羅也曾面臨過如此窘迫的場面。使徒行傳九章五節:「他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保羅自以為愛上帝,卻反而是在逼迫 上帝,還被聖經記載下來,任世人傳講了一、二千。不過,他精神可佩,勇敢承認錯誤,最終成為主大大使用的器皿,神國的精兵。保羅都可以,那我還有甚麼好羞 於承認錯誤的?我鼓起勇氣,謝謝這位新老師的提醒,決定整理思緒後重新面對我的班級。 之後,我將全班分為廿四組,每組一個人,教育內容包括:定期與家長溝通、利用午餐時間到各小組閒聊、觀察下課時間學生之間的互動情形、詳細記錄除了分數以外的個人表現、在聯絡本中真實的讚美等。約翰福音十六章七節:「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裏來;我若去,就差他來。」耶穌教導了門徒三年半後,並不撇下他們,而是差了保惠師來繼續帶領他們,而對每一位上帝的兒女而言,聖靈是我們一切最好的教導者。 一位美國模範教師——菲力柏格勒曾說:「如果你的計劃是一年的,栽種稻米;如果你的計劃是十年的,種植樹木;可是,如果你的計劃是終身的,就教育孩童。」新 老師說的沒錯,我身為上帝的管家,怎能將孩子們當成稻米,以一招半式帶過敷衍了事呢?感謝主,在我的人生走了一大半後仍用心良苦的教育我,也求主賜我更多 的智慧與耐心,讓我成為祂所使用的教育器皿。 文/Vivian 摘自中信月刊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