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ugust 6, 2012

仁和物語 – 學期末, 爸爸節快樂

七月二十七日學期結束,當日下午六點,消毒公司進行校園消毒。30日全體工作伙伴來園做消毒後的清潔擦拭與教室整理工作,花了 一天的時間,讓教室與校園變得更乾淨、更清爽、更舒服,空氣中也散發出一股清新的氣息,感覺非常舒暢。星期二媽咪們齊聚一堂,進行期末總檢討,針對本學期的各項教學、活動、保育等工作,做討論、省思與建議;同時做暑期班的準備工作,大夥兒一刻不得閒的,只為了提供孩子更舒適、更好的學習與環境,以快樂的心情做各項準備工作,直到落日餘暉,工作才告一段落。 八月一日星期四暑期生活營開始,暑假期間各班班名以寶石來命名,有水晶、翡翠、黃金、珍珠、珊瑚、鑽石等,象徵著每個孩子有如寶石一般的珍貴,要好好的珍惜、愛護與照顧。除了舊生外,還有幾個新入園的寶貝,照往例,送給他們愛的麥當勞,加一個小小的禮物,還獻花圈,小小孩有些害羞、不好意思,有的哭著要找媽媽,在老師、姐姐耐心的安撫下,很快的孩子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不再哭泣。 對新生而言,是第一次上學,第一次接觸新的環境,第一次的經驗,在他們小小的心靈裡,是既期待又害怕。第一次對每個人來說,都會很擔心、很害怕,何況是幼小的孩子。 孩子要離開平時黏在一起的爸媽家人,離開熟悉的家,獨自一人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人群,感覺很無助而哭,這種狀況很正常,因此除了幼稚園裡的老師要有耐心與愛心之外,家人的幫助更是重要,必須有同理心,站在孩子的立場來安慰他、鼓勵他、擁抱他,給他溫暖,給他力量,袪除心裡的恐懼感,畢竟他們才三歲、四歲、五歲,需要時間的洗禮,需要大人耐心的等待。如果你的孩子對於上幼稚園還很緊張會哭鬧,這表示他還需要家人的支持,只要突破這個挑戰,迎接他們的將會是更寬更廣的視野。 開課第二天八月二日就遇到蘇拉颱風襲台,全台共十九縣市停課。這個由花蓮登陸的怪颱凌晨登陸後,陸續對全台各地造成影響,從電視新聞播出的畫面得知,部分地區因為豪雨淹水、土石流、道路坍方、路樹倒塌、拉斷電桿、房屋被土石流掩埋,甚至有人傷亡等,還好我們所居住的城市~台南市~沒有重大的災害發生,幼稚園也只有風車被吹落,樹葉掉滿地而已~。雖然如此,我們也需要關心受災的地區與百姓,為他們祈禱與祝福。 下星期三八月八日爸爸節,幼稚園將為終日辛苦忙於工作賺錢養家的爸爸們,舉辦慶祝會, 提供寶貝們一個感謝爸爸的機會,藉著慶祝會讓寶貝學會表達對爸爸的敬意、愛意與謝意。在此希望爸爸們能提供您與寶貝的合照~父與子、父與女~以數位相機拍好後將畫素縮小到「640×480」,最慢在星期一前以E-mail傳送到仁和的信箱-jenherkidsmandy@yahoo.com.tw,我們將製成影片上網。當日的慶祝活動,邀請爸爸們自由參加,若可請事先告知老師。 在此祝 爸爸們 佳節快樂 身體健康 事事順心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爸爸你好 我也好

問一個問題:你爸爸是做什麼的? 答案顯然很簡單,而且只有一個,爸爸是公務員、老師、商人或其他各行各業,你應該知道答案。再問一個問題:爸爸曾為你做過什麼?你簡直可以列出一個「爸爸清單」來:考試考壞時,陪著你、給你打氣的爸爸;生日時,跑遍城市為你買蛋糕的爸爸;承諾要「永遠照顧你」,晚上趁你睡覺來看你,給你蓋被的爸爸。 還有一個問題,可能要想一下,也可能你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你為爸爸做過什麼? 每個人都有一個爸爸,而且生下來就註定好的,然而,觀看別人的爸爸的故事,是會有情緒渲染力的,我們常不知不覺聯想起自己的爸爸,以及爸爸和我們之間的故事。像張作驥導演的電影《爸,你好嗎》裡,就有十種形形色色的爸爸,從年輕的到年邁的父親,你必定能從其中一段,或只是一句對話、一個身影或一個眼神,尋找到自己與爸爸的關係。 每個爸爸其實真的都是一部電影,但孩子就像遲到的觀眾,努力想知道爸爸的前半段劇情。心理學家說,我們都會有追尋爸爸故事的心理動力,用爸爸的故事來定義自己的人生和角色,所以爸爸前半生的故事,就像一份送給孩子的看不見的禮物,深深的影響孩子的生命。在張作驥的電影裡,我們其實常看見這份禮物的影子,也看見爸爸的過去如何影響孩子的將來。 童年時,爸爸的身影險的那麼的巨大,我們追求不懈的讀書、考試、追求成就,常常就是為了得到爸爸的讚揚。所以,曾有心理學家調查成年兒女與對爸爸的抱怨;小時候想得到爸爸讚美,爸爸卻保持沉默,是許多人共同的經驗。兒子抱怨爸爸的沉默、木訥和不懂得溝通,但等到這個兒子自己變成爸爸,卻還是照樣沒有學會溝通。 電影裡有一段爸爸帶兒子會去看祖父,卻要透過孫子的問話,祖、父、孫三代才能維持溝通。經過這麼多年後,長大的兒子還是不知道如何和爸爸講話,反而只有孫子會問爺爺「你有沒有女朋友」這樣的問題。 電影裡還有一段,長大後的兒子變成了爸爸,卻還是不知道怎樣當爸爸,因為正如心理家湯瑪斯‧哈利斯說的,我們在三歲時心裡會覺得「爸爸真好,但我不好」,因為我什麼都不會,而爸爸卻什麼都會。如果這個兒子爸爸沒有教他怎樣學習變成大人,長大後,「別人好,我不好」的自卑感還是會繼續存在。電影哩,有個爸爸老實的跟兒子說:「我不知道怎樣照顧你。」反而兒子要安慰他:「你照顧的很好。」 看著自己的爸爸,以後你可能會體會到,父子間最重要的那個東西,其實叫做「關係的品質」。然而,無論跟爸爸的關係是親密,或是講不上幾句話,將來總是可能會留下遺憾和抱怨,這時,請你體諒你爸爸,他其實也在學習,小時候,他也是他爸爸那部電影的遲到的觀眾。何妨輕輕問候一聲: 「爸爸,你好嗎?」爸爸是好爸爸,孩子也是好孩子。 摘自國語日報 文/呂政達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