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une 30, 2012

仁和物語 – 端午趣

「快樂鳥的香包好可愛哦!」孩子們從Mandy手中拿到香包時都好高興,星期五前各班陸續完成香包的製作,有的是在幼稚園做,有的拿回家親子一起完成。小朋友們戴著香包,高興的說:「這是我自己做的,這是我媽媽做的….」因著寶貝們彼此分享香包的製作,看到凱渝的快樂鳥香包很可愛,原來是在香包裡塞了棉花,讓快樂鳥有立體感,嗯!很棒!從分享的過程中有學習的機會。每年因著端午節到來,都會準備香包給小朋友,今年的香包透過一位朋友購買,沒有指定樣式,原本預定多買十個,但因很搶手,所以只能剛好,應景加上流行的樣式,很討喜。 字洧爸爸說:「字洧弟弟花要愛有哥哥ㄟ香包,甘也凍買?」剛好手中有一個示範的香包,就轉送給弟弟了。于慧老師也來說:「泓睿的媽媽想買一個給哥哥,問在哪裡買的?」因都沒有了,也不知廠商在哪裡買的,所以就很抱歉了。 慶祝活動當天孩子們玩得很快樂,他們齊聚活動室,頭戴小紙官帽,透過影片的介紹,了解台南龍舟的起源,龍舟的製作、樣式、顏色〈紅色、藍色為主〉與划龍舟的儀式,欣賞去年在安平運河比賽龍舟的紀錄片。介紹端午節的習俗~掛艾草、戴香包、粽子;有獎徵答,玩遊戲~拔河~;包粽子~寶貝們人手一份紙工粽子,還有裡面的餡~蛋、香菇、米、肉,看似簡單的立體紙工,得花一點時間才完成:立蛋~每人一個雞蛋,怕不小心就滑破,又準備一個小碟子,讓雞蛋休息時可放在碟子裡。 請小朋友讓雞蛋站起來,多數孩子們很認真專注的看著手上的雞蛋,小心翼翼的兩手環繞在旁,希望蛋聽話站起來,但蛋要立起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後宸瑄、思圻、則言、祈佑、士雃、承軒等六個小朋友完成,他們都好興奮。請他們出來分享, 都說我很專心、沒有說話。最後大家一起享用粽子。 下午,老師帶小朋友到活動室划龍舟,在「Dragon Boat 」的歌曲配合下,小朋友享受划龍船的樂趣。 孩子們快樂的在仁和的園地裡,透過體驗享受著多元的學習。本星期二開始上游泳課,孩子們好開心,只有四分之一的小朋友沒帶游泳衣。在鱷魚叔叔和小黑叔叔的帶領下,在水裡走著、跳著、爬著,玩滑梯、轉圓盤,享受著玩水的樂趣,吱吱喳喳的像一隻快樂的魚兒。透過玩,體驗水的特性,水的浮力同時要注意水中的安全,不可嬉鬧。 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利用這一黃金時期開展游泳活動,對身心發育大有好處。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樂當玩伴

對於玩這件事,我家的小孩沒有任何物質傾向,也不跟隨流行,更不崇尚昂貴;他們自小就知道,不需仰賴物質,只要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會玩得非常開心、自在。 我家就是體操館 兩個女兒最愛玩的遊戲就是體操,他們喜歡自己的身體,喜歡靈活的運用四肢,這種喜歡是無價的是。對於他們玩的品質,玩的環境,我都儘量予以支持。大概在大女兒四年級,小女兒一年級的時候,兩人看了「與天比高」這部以羅馬尼亞的體操選手為故事主角的電影後,就迷上了體操。這部片子深深影響他們,到現在還念念不忘。 故事內容是女主角為了甄選羅馬尼亞的體操選手,一路困難重重,最後過關斬將得到奧林匹克金牌。他們姊妹實在太喜歡這部影片了喜,幾乎天天看重複的看,還不斷的扮演裡頭的角色。這樣還不夠,他們甚至自發性的練體操,一般人很難想像,在沒有教練、沒有足夠設備的環境下,他們是怎麼自學體操的? 一開始,他們會利用家裡的床墊做保護措施措施等動作,等到了動作愈來愈純熟了,就把床墊移開,直接在地板上做動作。他們天天玩、天天練,除了側翻,還能做出很多有難度的動作。一些朋友看了女兒們的體操動作後,認為她們簡直有選手的水準。 大人小孩認真玩 體操遊戲玩到後來他們就開始要父母加入。父母怎麼參與呢?原本她們只是模仿故事情節,假想置身在體育場中表演,但後來光是這樣已經不能滿足她們了,她們想演主角,去參加奧林匹克的片段,通常由姐姐扮演羅馬尼亞選手,妹妹眼白俄羅斯選手;當各國選手出場時,我們夫妻就要分別幫他們掌旗,非常正式的引導入場。 選手繞場幾圈後,我和太太就要趕快把旗子丟在一邊,改演裁判角色。擔任裁判為選手評分,一定要公正給分,要恰當,不能偏袒任何一方,比賽也必須有輸贏;於是評分過程,我們夫妻倆就要表現出那種非常掙扎、非常難以決定是誰要獲勝的樣子,每一次,她們姊妹倆都真的非常緊張、焦急的等待分數宣布的那一刻。 由於父母是當真的玩,投入的參與,使她們姊妹倆對我們也有異常深刻的感激之情,那已超越感情層次了。 由衷喜歡樂無窮 說真的,我們不是在一旁陪孩子玩,而是認真的跟她們玩。她們總是能夠玩到極致,一旦玩起來,就一定會得到快樂。只要大人給予尊重,讓她們盡情的玩自己真的想玩的,孩子就能得到真正的快樂。我的女兒們,幾乎不大需要玩具,物質慾望很低,但如果偶爾買了玩具,她們就會好好的玩,而不會棄置不玩。 現在他們長大了,對大女兒來說,能夠每天做瑜伽,就是她喜歡的事。由於對體操有狂熱的喜愛,有一次在巴黎,她還自告奮勇擔任台灣、中國體操選手的翻譯,為的就是可以跟那些頂尖的體操好手接觸。 跟愛上練體操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們也喜歡上芭雷我們就把家裡一樓的空間整個騰出來傾一個北藝大的學生來教他們跳芭蕾,因為她們由衷喜歡,這個家教老師後來也被她們的開心給感染了。 陪孩子玩、不打斷遊戲,只要她們想要玩她,在許可的範圍內,我會儘量通融,為孩子創造更有利於遊戲的環境,以便使她們能夠持續的玩,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 現在我的孩子長大了,看到他們還是愛玩得不得了,我就知道,快樂永遠與她們同在。 文/張瓊齡 摘自國語日報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