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anuary 16, 2012

園長的話 – 幼教新里程碑 幼托整合

歷經14年的推動,幼托整合法案(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終於在100年6月10 日立法院第7屆第7會期完成三讀程序,並奉 總統100年6月29日華總一義字第10000133881號令公布,自101年1月1日起施行。 幼托整合後,幼稚園及托兒所將走入歷史,改由「幼兒園」取代,負責2 歲至入國民小學前幼兒在幼兒園接受教保服務事項並由教育部門統籌管轄,學前教保事權統一。改制的期程-私立幼稚園、托兒所~101年1月1日起至101年12月31;公立幼稚園~101年6月15日起至8月1日;公立托兒所~101年2月1日,以原有的立案證書提出申請,更換改制幼兒園後的名稱。 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幼托整合的國家。從101年至103年前,有兩年的時間讓幼托園所,因為更名必須更換招牌名稱以及幼兒學用品、事務用品、印章..等大大小小的物品,這些東西必須作廢,重新做新的,雖然政府有補助,但額度是不夠的。 過去家長對「幼稚園」和「托兒所」常存有疑問,不清楚兩者之間有何不同?以管轄的單位而言,幼稚園隸屬教育局、教育部屬於教育單位;托兒所隸屬社會局、內政部屬於社政單位。就立案條件的活動空間而言,幼稚園空間大,托兒所小;師資,幼稚園老師必須修過教育學程的合格老師;托兒所則是幼保系、幼保科畢業即可。幼稚園因是教育單位,評鑑制度較嚴格,因此大多數都立案為托兒所,以原台南市的公私立幼稚園和托兒所的所數而言,比例為90:170,托兒所是幼稚園的兩倍。 除了幼稚園和托兒所,還有補習班、安親班的問題,在歷經14年由官員、教授主導的幼托整合法案~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終於在去年立法通過,兩者合併為幼兒園,事權統一由教育部來管理。這是全亞洲第一個創舉~幼托整合的國家,目的之一是展現政府與家長共同擔負育兒責任的決心,達到周全照護幼兒及充分維護幼兒教保權益的目標;二是完備學前教保制度,健全教保機構制度;三是提升教保服務人員專業素養,提高教保服務品質,可充分滿足雙薪家長對於幼兒托育的需求。 因應幼托整合,教育部也委託學者研訂「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初步已完成草案,和現行幼稚園課程標準不同的是,新訂課程大綱領域區分方式,以「幼兒發展」為主,而非「學科」,希望藉此保有幼兒教育的本質。   新課綱以培養各領域能力為目的,而不是以傳授知識為目的,同時納入文化概念,以讓幼兒學習在多元文化社會生活的能力。在領域區分上,從幼兒發展區分為「認知」、「語文」、「社會」、「情緒」、「美感」和「身體動作」六個領域,和現行分為「健康」、「常識」、「語文」、「工作」、「音樂」、「遊戲」不同。 認知領域指的是處理訊息的能力,例如觀察的能力、分類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美感指的是一個人對藝術的創作有著意識、敏感及回應的能力,像是藝術的鑑賞能力。情緒領域包括覺察、表達、理解和調節四方面的發展。幼兒園新課綱的轉變,其實裡面的內容不脫現今幼教現場。 新的一年,新的氣象,邁入幼教新的里程碑,但願幼教的寒冬因著龍年的到來,春天早日來到。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小步走路

一個生命的誕生,很幸運,畢竟也很艱辛。他慢慢地長大,經常要奔跑,要走的路實在是很長。走的路很長,會怎麼樣?腳會痠!他的腳痠了,走不動了,不想走了,怎麼辦呢?這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過看上去,它好像很小。小步走路,才能走得長遠 在《小步走路》(和英出版)這本圖畫書中,有一隻小鴨子跟著牠的兩個哥哥在行走。牠很像一個真實的兒童,其實,牠的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真實的兒童。走著走著,大哥鴨子說:「我們迷路了!」二哥鴨子說:「我們很快就能找到路!」二哥鴨子樂觀。「我要媽媽……」小鴨子低聲說。牠坐在地上說:「我的腳好痠喔。」我們現在可以來想一想,應該怎麼辦?其實,我們的跟前,以前或者現在,也有這樣的一隻小鴨子。我們那時是怎麼辦到的?在又會怎麼辦?在成長的路上,在學業的路上。我們繼續看故事。 大哥鴨子走到小弟的身邊:「你試過一小步的走法嗎?」「那是什麼?」小鴨子問。「注意看喔」大哥說:「把腳抬起來,嘴裡念『一』。」「往前踩下去,嘴裡念『小步』!」「然後,換腳,再來一次。」小鴨子跟著哥哥學,然後問:「我可以練習一下嗎?」小鴨子認真地學,認真地走,牠學會了。二哥說:「從現在起,我們就叫你小步。」小步念著:「一小步,一小步……」他走得興致勃勃,走了好長一段路。猛然,他抬頭看見了好多高大的樹,把天空遮住,把前面的路遮住。「完了,我的腳又痠了。」大哥問:「你是不是忘了『一小步』?」「對喔,我真的忘了。」於是,小步又繼續一小步一小步地走。 小步走路,終身受用的生命理論 後來呢?牠們走出了樹林,越過田野,小步竟然漸漸地走在了最前面,第一個走到媽媽的跟前。 後來呢?小步領著大家往河邊走去,走到河邊,牠回頭問媽媽:「媽媽,你知道我的新名字嗎?」「我叫小步。」說完,牠第一個走進水裡。 我們理解這段話,好像聽出來,因為我是小步,所以我後來走在第一個了,我是第一名了。我們沒有想到,大哥鴨子會教了弟弟這樣一個方法;教了弟弟這樣一種從容;教了一個不慌不忙,卻會興致勃勃堅持很久的節奏和熱情;教了一個從年少到年老,終身可以享用的生命理論。 大步衝刺,不適用於長跑人生 那些不懂童年,因而也不懂生命的所謂關懷兒童成長、關懷兒童未來優秀的人,在那裡故作學問、故作深刻、故成緊張、故作大難臨頭地說:「絕不能讓孩子輪在起跑線上!」他們恨不得孩子一起跑就衝刺,他們誤以為起快就會第一個衝刺,他們根本忘記了人的一生根本就不是短跑。而一個長跑,如果起跑就第一,拼命地跑,最後卻能第一個到,那不是白癡就肯定是魔鬼! 他們也完全忘記了自己小時候究竟是跑在第幾位,他們給孩子的遺傳,難道是屬於起跑快的遺傳嗎?他們全搞錯了,全忘記了,全誤會了,孩子跟在他們的後面,童年在他們的「關懷」下,不是腳痠,而是累得半死,而是有什麼意思! 小步走路,讓生命不慌不忙有詩意 有什麼意思呢?可是這樣的圖畫書有意思!它把一個小步走路的故事告訴了孩子,把一個小步走路卻是第一個到達的故事告訴了成長,孩子不一定立刻理解,但是他既然生地留在了記憶裡,那麼就發酵,就會不經意裡已經散發出香味,一瓶好酒是應當有時間的! 後來,他成為了大人,想起這個故事,他就可以在孩子還沒有腳痠的時候,就笑嘻嘻地對孩子說:「孩子,小步走路!」 那時候,整個中國人的腳步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慌慌忙忙,而是很努力,卻又很詩意! 文/摘自學前教育月刊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