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pril 30, 2011

園長的話 – 從小扎根學民主

民主的幼苗!小園長的候選人都很認真又很有風度的拜票 近日報紙上許多頭條新聞,其中最受人矚目的是2012總統候選人出爐了,現任的馬英九總統代表國民黨,蔡英文主席代表民進黨競選下屆總統;而幼稚園的頭條新聞,也與選舉有關,就是小園長、環保小天使的選舉。每年四月為幼稚園小園長、環保小天使的選舉活動期,今年亦不例外,在三月底前,大中班就陸續展開班級初選活動,每個孩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權,由班上投票選出代表的小朋友,大班參選小園長、副園長,中班參選環保小署長、副署長。班級選出來的候選人,由家長和孩子一起製作兩、三張海報,張貼在校園裡。四月六日上台自我介紹,發表與當選後的服務內容後,抽籤決定競選號碼,大班1號李品昀、2號劉至倫、3號陳岳丞、4號蔡尚融,中班1號呂奇恩、2號蘇柏睿,之後披帶競選彩帶,競選活動正式展開。 競選活動期間,利用每天晨間集合時間,讓候選人上台進行自我行銷,一次次的愈來愈大方、愈有膽量,又在班級媽咪的策劃、協助,以及助選團的助選,每個星期都可聽到、看到候選人的宣傳造勢活動,有的敲鑼、有的打鼓、有的拿旗子、有的拿海報、有的自備小喇叭、發傳單,浩浩蕩蕩的拜訪選民,搖旗吶喊的為班級候選人拉票,「拜託、拜託,請投給×號一票!×號當選!×號當選!」,整個校園好不熱鬧,尤其是本週,眼看投票日就要到了,拜託拜託的聲音更是此起彼落。本來星期四要投票,但Mandy因為突然有個一整天的研習,故延到星期五下午再舉行投開票,大家都好期待誰會當選第37屆小園長和環保小天使,好緊張哦! 舉辦這項活動,主要是讓孩子體驗與學習什麼是選舉?在現實生活中有選舉活動,讓孩子實際來做做看。透過活動的參與,了解選舉的過程,候選人與選民應有的態度與風度,選賢與能,選出一個能夠幫助我們、為我們做事的人,對小朋友來說,是一項重要與難得的經驗。活動重視的是態度,參選小朋友的態度,也是責任的學習,從初選、製作宣傳海報到造勢,有的很積極、有的常忘了披彩帶,有的很清楚的提出當選後的支票,很珍惜有這樣的經驗,當然背後的推手~老師、家長的鼓勵和協助,是支持孩子力量的來源。 能夠代表參選就是一項榮譽。而選舉總有輸贏,不管結果如何,選完互相祝賀、互相加油,是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人民,應學習的態度與氣度。當選人也要信守諾言,對自己所承諾、所說的話負責任的去達成。 上星期四舉辦積木觀摩賽,分大中小由班級選出五個代表,孩子們自備積木來園,從參賽的過程亦可看出孩子的專注力、創造力與組合的能力,當日剛巧潛能語文徐老師和霓歐音樂中心的經理來園,請他們也加入評審的行列,兩位老師都誇獎孩子的潛能無限。 積木觀摩賽激發寶貝們的專注力、創造力與組合的能力 不管得獎與否,都受到肯定,星期三進行頒獎,孩子們都很高興,笑得好燦爛!下星期六上午九時至十一時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康乃馨之約,別忘了與仁和有約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快樂腦

殷殷期盼小生命加入生活的準父母們,只要逮到與老天爺對話的機會,無不祈求上天賜給他們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他們的希望不大,願望不多,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心滿意足;對於聰明、美麗又聽話的期待,仍要建築在健康、快樂這兩塊堅實的基石上。健康、快樂這兩件看似簡單容易的事,其車求得不易。尤其遇到唯恐天下不亂的心理專家,硬把單純易見的健康和快樂細細分成生理、心理,外加一點點充滿想像的心靈。 速成漢堡教育觀 這些把人搞得昏頭轉向的多層次心理學,到了二十一世紀,遇到現代人的速成主義,喜歡把化整為零的思考顛倒過來,用「漢堡念」擠壓成一個大整體,毫不猶的化繁為簡,運用在親教義上。於是,用速食主義養出一個個肥嘟嘟的孩子,用玩具、美食、電視、電玩裝點出一張張快樂的笑臉,以為這樣孩子就擁有健康和快樂。 幸好現代健康醫學知識日漸普及,許多家長慢慢擺脫「羊大即美」的舊觀念。怎樣吃出健康,已漸變成主流,並且被搬上檯面熱烈討論。至於快樂,這個來得急、去得快,感覺得到卻摸不著、握不住的玩意兒,就有點讓人抓不清方向,不知該如何是好了。這時只好借助新科技,在人們腦內找答案。 有人說:「孩子的錢最好賺。」我不是第一線的收割者,對這句話實在沒有評論的資格。但只要假日有勇氣到百貨公司與人潮共享「大『擠』大利」的滋味;在遊樂場裡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全家老小搶占一方立足之地,就會覺得這句話雖不中,亦不遠矣。 短暫和長存的快樂 如果把正在買玩具、衣物,或是正在玩電玩和遊樂設施的孩子,塞進功能性磁振造影的機器裡,窺視他們腦內運作的情況,會看到腦內多巴胺傳動系統的歡樂迴路晶亮得活化起來,彷彿慶典上的煙花,璀璨得把孩子的一張小臉綴滿光彩笑容,讓辛苦的老爸、老媽覺得白花花的銀子撒得值得。 換個場景,如果把電視螢幕裡運動比賽獲勝的曾雅妮、盧彥勳,或參加國際科技比賽獲獎的得主,或是日行一善的孩子塞進機器裡,看看他們腦子運作的情形。結果發現,這是血清促進素歡樂迴路像冬天的炭火般溫溫燃燒,溫暖的笑容不禁在臉上悄悄綻放。 爸爸、媽媽只要看到孩子臉上燦爛的笑容,一切辛苦都拋到九霄雲外,自然不會在意到底是哪一條歡樂迴路牽動笑容,也不會關心如果教養模式長期只活化多巴胺歡樂迴路會造成怎樣的後果。直到有一天,日漸長大的孩子天天沈迷在網路遊戲,一離開電玩,宛如魚離開水般存活不了;或者非某知名品牌的衣服、鞋子不穿,才添購衣物的標籤還來不及剪掉,已在籌畫下次血拚時,老爸、老媽只能搥胸頓足,大嘆現在的孩子不知是哪裡出了問題,卻不知自己才是問題製造者。 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快樂,卻不知道腦內多巴胺的歡樂迴路只接收感官享樂,這種快樂像滿天煙火,美得強烈,卻也容易瞬間消逝,只能帶給人們短暫的情緒狀態。下次如要得到同樣的快樂,就要更密集、更強烈的外在感官享受,否則不能換得再次短暫的亢奮。這頭被豢養的「欲望怪獸」胃口越養越大,品味越來越刁,對快樂的追求也越來越偏食,需要不斷向外追求刺激。 血清促進素的歡樂迴路,一開始往往不受孩子青睞。想想,哪個孩子會主動練琴、讀書、打球、克服困難、幫忙做家事呢?因此,在養成習慣的初期,衝突、磨合很容易讓父母敗下陣來;可是父母只要能堅持,在付出、努力中學習,喜悅會伴隨著淚水、汗水逐漸滋生,慢慢匯聚成一股清泉,快樂就會自然湧出,不管外在環境是平順還是艱厄,都能潺潺滋潤心田,享受心靈富足的祥和、愉悅。 因此,父母向老天祈求健康快樂的孩子時,別忘了孩子的快樂腦,老天已悄悄把重責大任放在父母肩上,由你們為孩子精心打造。 文/腦神經訓練師-王秀園老師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